一种茶叶晾青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685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晾青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晾青房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自古就有阴阳平和一说,这一点在制茶工艺中也有体现,采摘回来的茶叶经过晒青后,阳太过,需要恢复茶叶的“阴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晾青应运而生。所谓晾青,指的是将晒青后“火气正旺”的茶叶移到阴凉、通风、透气的房间内来降低叶温,调节并平衡叶内的水分,从而给茶叶降降火,以达到恢复茶叶元气,使叶子变回挺立状态的目的。因为被太阳晒过的茶叶水分分布是不均匀的,叶梗、叶脉的水分多于叶面的。当茶叶在阴凉处静置的时候,叶梗、叶脉的水分会往叶面补充,叶面吸收了水分后又会挺直起来。

晾青,可以说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和晒青一样,它也必须薄摊,不能厚厚的堆摊在一起。因为晾青的目的是为了给茶叶降火,如果堆摊过高不仅不利于降温,还会造成叶温升高,从而导致茶叶发酵过快出现过早吐香的现象。

就目前的晾青房而言,大多数只是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摆上晾青架,这种晾青房的晾青效果并不好,首先是空气流通不够,摆上刚晒青完的茶叶后,整个房间内的气温会升高,其次房间内的湿度过大,茶叶散发的湿气不能排出,这样容易使得成茶叶片出现爆点、外形枯暗、茶汤带涩等不良状况,影响成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晾青房结构,他可以有效地带走每个晾青架上茶叶散发得湿气和热量,并且将室外相对干冷的空气引入室内,使晾青效果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晾青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晾青房的右侧墙壁高处设有至少四个排气扇,与所述排气扇相对应的左侧墙壁高处设有同等数量的风扇,所述晾青房地面铺设有架空地板,所述架空地板下为空腔,所述架空地板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位置摆放有井字形晾青架,所述井字形晾青架四对外侧支架上可摆放茶叶盘,所述井字形晾青架顶部设有挡板,所述空腔连接室外的抽风机,相邻所述井字形晾青架之间的架空地板上设有垂直向上吹风的小型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井字形晾青架为木质框架,轻便易挪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拦网,防止茶叶洒落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机处设有空气过滤设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抽风机将室外相对干冷的空气抽入空腔,空气经过架空地板上的出风口进入井字形晾青架内部,由内而外的带走每层架子上的湿气和热量,再通过小型风扇,风扇和排气扇的作用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地带走每个晾青架上茶叶散发得湿气和热量,并且将室外相对干冷的空气引入室内,使晾青效果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箭头为空气流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字形晾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井字形晾青架摆放茶叶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扇,2、风扇,3、架空地板,4、空腔,5、出风口,6、井字形晾青架,7、挡板,8、抽风机,9、茶叶盘,10、小型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茶叶晾青房结构,所述晾青房的右侧墙壁高处设有至少四个排气扇1,与所述排气扇1相对应的左侧墙壁高处设有同等数量的风扇2,所述晾青房地面铺设有架空地板3,所述架空地板下为空腔4,所述架空地板3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出风口5,每个所述出风口5位置摆放有井字形晾青架6,所述井字形晾青架6四对外侧支架上可摆放茶叶盘9,所述井字形晾青架6顶部设有挡板7,所述空腔4连接室外的抽风机8,相邻所述井字形晾青架6之间的架空地板3上设有垂直向上吹风的小型风扇10,所述井字形晾青架6为木质框架,所述出风口5处设有拦网,所述抽风机8处设有空气过滤设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