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64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蒜捣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是蒜类植物的统称。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农谚说“种蒜不出九(月),出九长独头”,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辣气,味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大蒜是秦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经人工栽培繁育,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众喜食。

现有的大蒜捣碎装置存在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节时、省力、工作效率高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大蒜捣碎装置存在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时、省力、工作效率高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包括有底板、左架、第一支杆、收集框、第一滑轨、第一滑块、支板、电动推杆、第二支杆、第一连杆、第一异形齿轮、电机、第二异形齿轮、第一齿条、捣缸、挡板、第二连杆、顶板、安装框、摆动座、气缸、第三连杆、扇形齿轮、第四连杆、第二滑块、第二齿条、捣锤和第二滑轨,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架、第一支杆、收集框,左架右侧中间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右端连接有第一异形齿轮,第一异形齿轮右侧设有电机,电机前侧设有第二异形齿轮,第一异形齿轮与第二异形齿轮啮合,第一支杆顶端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设有第一齿条,第一异形齿轮、第二异形齿轮均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滑块右端设有支板,支板顶部左侧铰接连接有电动推杆,支板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杆,电动推杆顶端和第二支杆顶端铰接连接有捣缸,捣缸底壁右端铰接连接有挡板,左架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右端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右侧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底端设有捣锤,左架顶端设有顶板,顶板与第二滑轨连接,顶板顶部右侧设有安装框,安装框内右侧设有摆动座,摆动座左端铰接连接有气缸,气缸左端连接有第三连杆,安装框内底部设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顶端铰接连接有扇形齿轮,并且扇形齿轮右部与第三连杆铰接连接,扇形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激振器,捣缸左壁外侧上部设有激振器。

优选地,还包括有行程开关,第二滑轨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在第二滑块两侧,行程开关通过电路与气缸连接。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适量的大蒜放入捣缸内,然后控制气缸伸长,带动第三连杆摆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向下运动,第二齿条带动捣锤向下运动捣碎大蒜,当工作人员控制气缸收缩时,带动第三连杆摆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向上运动,第二齿条带动捣锤向上运动回到原位,如此反复,使捣缸内的大蒜被捣碎,同时工作人员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异形齿轮顺时针转动,当第二异形齿轮和第一异形齿轮啮合时,第二异形齿轮带动第一异形齿轮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向左运动,当第一异形齿轮转动到与齿条啮合时,第一异形齿轮带动齿条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带动齿条不断左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及其上装置左右运动,使捣缸内的大蒜被均匀捣碎,所以,在电机和气缸的作用下,捣缸内的大蒜不断被晃动均匀并被捣碎,当捣缸内的大蒜被捣碎充分时,工作人员控制电机停止转动,同时控制气缸停止伸长或缩短,然后工作人员手动将挡板顺时针转动180°,之后控制电动推杆伸长一定距离,带动捣缸向右倾斜,使大蒜滑入到收集框内,当捣缸内的大蒜都滑入到收集框内时,工作人员手动将挡板逆时针转动180°,然后控制电动推杆缩短一定距离,带动捣缸回到初始状态,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的需要捣碎的大蒜都被捣碎。

因为还包括有激振器,捣缸左壁外侧上部设有激振器,可加快捣缸内的大蒜被捣碎的速度,提高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第二滑轨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在第二滑块两侧,行程开关通过电力与气缸连接,当第二齿条向下运动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控制气缸收缩,当第二齿条向上运动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控制气缸伸长,使本装置的操作更简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节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效果,本装置结构新颖且实用性强,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户购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架,3-第一支杆,4-收集框,5-第一滑轨,6-第一滑块,7-支板,8-电动推杆,9-第二支杆,10-第一连杆,11-第一异形齿轮,12-电机,13-第二异形齿轮,14-第一齿条,15-捣缸,16-挡板,17-第二连杆,18-顶板,19-安装框,20-摆动座,21-气缸,22-第三连杆,23-扇形齿轮,24-第四连杆,25-第二滑块,26-第二齿条,27-捣锤,28-第二滑轨,29-激振器,3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食品生产用大蒜捣碎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左架2、第一支杆3、收集框4、第一滑轨5、第一滑块6、支板7、电动推杆8、第二支杆9、第一连杆10、第一异形齿轮11、电机12、第二异形齿轮13、第一齿条14、捣缸15、挡板16、第二连杆17、顶板18、安装框19、摆动座20、气缸21、第三连杆22、扇形齿轮23、第四连杆24、第二滑块25、第二齿条26、捣锤27和第二滑轨28,底板1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架2、第一支杆3、收集框4,左架2右侧中间设有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右端连接有第一异形齿轮11,第一异形齿轮11右侧设有电机12,电机12前侧设有第二异形齿轮13,第一异形齿轮11与第二异形齿轮13啮合,第一支杆3顶端设有第一滑轨5,第一滑轨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顶部设有第一齿条14,第一异形齿轮11、第二异形齿轮13均与第一齿条14啮合,第一滑块6右端设有支板7,支板7顶部左侧铰接连接有电动推杆8,支板7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杆9,电动推杆8顶端和第二支杆9顶端铰接连接有捣缸15,捣缸15底壁右端铰接连接有挡板16,左架2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连杆17,第二连杆17右端设有第二滑轨28,第二滑轨28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25,第二滑块25右侧设有第二齿条26,第二齿条26底端设有捣锤27,左架2顶端设有顶板18,顶板18与第二滑轨28连接,顶板18顶部右侧设有安装框19,安装框19内右侧设有摆动座20,摆动座20左端铰接连接有气缸21,气缸21左端连接有第三连杆22,安装框19内底部设有第四连杆24,第四连杆24顶端铰接连接有扇形齿轮23,并且扇形齿轮23右部与第三连杆22铰接连接,扇形齿轮23与第二齿条26啮合。

还包括有激振器29,捣缸15左壁外侧上部设有激振器29。

还包括有行程开关30,第二滑轨28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30,行程开关30在第二滑块25两侧,行程开关30通过电路与气缸21连接。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适量的大蒜放入捣缸15内,然后控制气缸21伸长,带动第三连杆22摆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2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26向下运动,第二齿条26带动捣锤27向下运动捣碎大蒜,当工作人员控制气缸21收缩时,带动第三连杆22摆动,进而带动扇形齿轮23向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26向上运动,第二齿条26带动捣锤27向上运动回到原位,如此反复,使捣缸15内的大蒜被捣碎,同时工作人员控制电机12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异形齿轮13顺时针转动,当第二异形齿轮13和第一异形齿轮11啮合时,第二异形齿轮13带动第一异形齿轮11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14向左运动,当第一异形齿轮11转动到与齿条啮合时,第一异形齿轮11带动齿条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带动齿条不断左右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6及其上装置左右运动,使捣缸15内的大蒜被均匀捣碎,所以,在电机12和气缸21的作用下,捣缸15内的大蒜不断被晃动均匀并被捣碎,当捣缸15内的大蒜被捣碎充分时,工作人员控制电机12停止转动,同时控制气缸21停止伸长或缩短,然后工作人员手动将挡板16顺时针转动180°,之后控制电动推杆8伸长一定距离,带动捣缸15向右倾斜,使大蒜滑入到收集框4内,当捣缸15内的大蒜都滑入到收集框4内时,工作人员手动将挡板16逆时针转动180°,然后控制电动推杆8缩短一定距离,带动捣缸15回到初始状态,如此反复,直到所有的需要捣碎的大蒜都被捣碎。

因为还包括有激振器29,捣缸15左壁外侧上部设有激振器29,可加快捣缸15内的大蒜被捣碎的速度,提高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30,第二滑轨28右侧对称设有行程开关30,行程开关30在第二滑块25两侧,行程开关30通过电力与气缸21连接,当第二齿条26向下运动触碰到行程开关30时,行程开关30控制气缸21收缩,当第二齿条26向上运动触碰到行程开关30时,行程开关30控制气缸21伸长,使本装置的操作更简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