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507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加工制作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现在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调和油的处理过程经过了多道工序,大大降低了维生素e的含量,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又称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调和油比单一的油品中维生素e活性明显降低。而其具有效减少皱纹的产生,保持青春的容貌、减少细胞耗氧量,使人更有耐久力,有助减轻腿抽筋和手足僵硬的状况、抗氧化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和抗癌,预防器质性衰退疾病的佳品、预防炎症性皮肤病、脱发症、身体内保护器官强力抗氧化剂、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形成自由基、调整荷尔蒙、活化脑下垂体、预防治疗甲状腺疾病、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组织、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维生素e是一种很重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血剂、预防与治疗静脉曲张、延缓衰老、预防癌症、预防多处慢性疾病的多重功效,因此必须要解决调和油在制作中维生素e稳定性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从原料搭配以及处理方法上提高维生素e的稳定性以及最佳含量。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计选取以下原料:玉米140-150份、芝麻15-18份、花生12-15份、大豆10-14份、葡萄籽5-6份、洋槐花1.2-1.5份、蛇麻花0.5-0.8份;(2)将玉米、芝麻、花生、大豆和葡萄籽进行除杂、筛选、清洗,使用含质量分数为0.002-0.003%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质量分数为0.005-0.008%的柠檬酸水溶液在30-40℃下浸泡40-60分钟,然后分别进行脱皮处理,将去皮后的物料分别经过翻炒、制坯、烘干、压榨、分离、冷处理,制得粗制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葡萄籽油;(3)将洋槐花和蛇麻花清洗干净,使用离心分离机将表面水分除去,进一步使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为20-25%,再经过粉碎机粉碎至浆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40-50℃,维持1-2小时,送入水蒸气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分离器中得到的提取液,再经过干燥脱水得到油状提取物;(4)将步骤(2)得到的各类粗制油与步骤(3)中的油状提取物在260-30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均匀,加入ph值为4.2-4.5的磷酸进行脱胶、使用质量浓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再进行离心分离、脱色、脱臭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翻炒过程为:将炒锅加热至90-95℃,加入物料快速翻炒至变为淡黄色,不再加热,利用余温继续翻炒至亮黄色,烘干温度为70-75℃,分离得到的滤渣经过二次压榨得到毛油合并到初次压榨毛油中,立即置于恒温2-4℃下冷却处理。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得调和油的过氧化值为1.35-1.45mg/kg,表观粘度为0.3-0.5pa.s。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原料上选择了多种营养成分的压榨油原料,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适合煎炸的调和油,添加了洋槐花和蛇麻花,利用其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提高维生素e的抗氧化性,防止调和油在多道程序加工中维生素e的成分受到破坏,同时也提高了调和油中磷脂受在高温加热时的抗氧化酸败性,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出油率,在压榨前经过特殊溶液的浸泡、分别进行脱皮处理,压榨后立即进行冷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油脂的继续氧化,提高调和油的成分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计选取以下原料:玉米140份、芝麻15份、花生12份、大豆10份、葡萄籽5份、洋槐花1.2份、蛇麻花0.5份;(2)将玉米、芝麻、花生、大豆和葡萄籽进行除杂、筛选、清洗,使用含质量分数为0.002%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质量分数为0.005%的柠檬酸水溶液在30℃下浸泡40分钟,然后分别进行脱皮处理,将去皮后的物料分别经过翻炒、制坯、烘干、压榨、分离、冷处理,制得粗制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葡萄籽油;(3)将洋槐花和蛇麻花清洗干净,使用离心分离机将表面水分除去,进一步使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为20%,再经过粉碎机粉碎至浆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40℃,维持1小时,送入水蒸气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分离器中得到的提取液,再经过干燥脱水得到油状提取物;(4)将步骤(2)得到的各类粗制油与步骤(3)中的油状提取物在26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均匀,加入ph值为4.2的磷酸进行脱胶、使用质量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再进行离心分离、脱色、脱臭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翻炒过程为:将炒锅加热至90℃,加入物料快速翻炒至变为淡黄色,不再加热,利用余温继续翻炒至亮黄色,烘干温度为70℃,分离得到的滤渣经过二次压榨得到毛油合并到初次压榨毛油中,立即置于恒温2℃下冷却处理。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得调和油的过氧化值为1.35mg/kg,表观粘度为0.3pa.s。实施例2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计选取以下原料:玉米145份、芝麻16份、花生13份、大豆12份、葡萄籽5.5份、洋槐花1.3份、蛇麻花0.6份;(2)将玉米、芝麻、花生、大豆和葡萄籽进行除杂、筛选、清洗,使用含质量分数为0.0025%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质量分数为0.006%的柠檬酸水溶液在35℃下浸泡50分钟,然后分别进行脱皮处理,将去皮后的物料分别经过翻炒、制坯、烘干、压榨、分离、冷处理,制得粗制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葡萄籽油;(3)将洋槐花和蛇麻花清洗干净,使用离心分离机将表面水分除去,进一步使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为22%,再经过粉碎机粉碎至浆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44℃,维持1.5小时,送入水蒸气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分离器中得到的提取液,再经过干燥脱水得到油状提取物;(4)将步骤(2)得到的各类粗制油与步骤(3)中的油状提取物在28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均匀,加入ph值为4.3的磷酸进行脱胶、使用质量浓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再进行离心分离、脱色、脱臭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翻炒过程为:将炒锅加热至93℃,加入物料快速翻炒至变为淡黄色,不再加热,利用余温继续翻炒至亮黄色,烘干温度为73℃,分离得到的滤渣经过二次压榨得到毛油合并到初次压榨毛油中,立即置于恒温3℃下冷却处理。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得调和油的过氧化值为1.40mg/kg,表观粘度为0.4pa.s。实施例3一种提高玉米调和油中维生素e稳定性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计选取以下原料:玉米150份、芝麻18份、花生15份、大豆14份、葡萄籽6份、洋槐花1.5份、蛇麻花0.8份;(2)将玉米、芝麻、花生、大豆和葡萄籽进行除杂、筛选、清洗,使用含质量分数为0.003%的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质量分数为0.008%的柠檬酸水溶液在40℃下浸泡60分钟,然后分别进行脱皮处理,将去皮后的物料分别经过翻炒、制坯、烘干、压榨、分离、冷处理,制得粗制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葡萄籽油;(3)将洋槐花和蛇麻花清洗干净,使用离心分离机将表面水分除去,进一步使用烘干机烘干至含水量为25%,再经过粉碎机粉碎至浆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50℃,维持2小时,送入水蒸气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分离器中得到的提取液,再经过干燥脱水得到油状提取物;(4)将步骤(2)得到的各类粗制油与步骤(3)中的油状提取物在300转/分钟的转速下混合均匀,加入ph值为4.5的磷酸进行脱胶、使用质量浓度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再进行离心分离、脱色、脱臭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翻炒过程为:将炒锅加热至95℃,加入物料快速翻炒至变为淡黄色,不再加热,利用余温继续翻炒至亮黄色,烘干温度为75℃,分离得到的滤渣经过二次压榨得到毛油合并到初次压榨毛油中,立即置于恒温4℃下冷却处理。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得调和油的过氧化值为1.45mg/kg,表观粘度为0.5pa.s。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在原料上不添加洋槐花和蛇麻花,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比,在步骤(2)中不经过所述的浸泡和脱皮处理,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在步骤(2)中不经过冷处理,其余保持一致。对比试验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方法加工制作调和油,并以纯玉米油作为对照组,每组抽取5份样品作为试验对象,试验结果取平均值,采用液相色谱法对各组中实验对象的维生素e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将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项目α-生育酚(mg/kg)γ-生育酚(mg/kg)γ-生育三烯酚(mg/kg)磷脂含量(mg/g)实施例1186.5439.74785.61.12实施例2189.3442.24812.51.15实施例3190.2441.84793.21.13对比例1162.4417.52214.40.75对比例2168.7423.53152.10.82对比例3171.2425.63354.80.85对照组158.6415.728.90.63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提高维生素e中主要存在形式α-生育酚、γ-生育酚、γ-生育三烯酚的配比合理,且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调和油加工方式造成的成分损失以及单一食用油营养缺乏的问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