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泡姜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362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制作泡姜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生姜是一种含有辛辣味比较重的食品,生姜能够起到开胃健脾、促进食欲、杀菌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生姜通常作为调味料可以炒熟后食用,由于生姜季节的特殊性,生姜大批量上市时,鲜姜难以保存,鲜姜食用不及时,天热容易造成干硬萎缩,生姜的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天冷又容易冻坏腐烂,变质的烂姜有毒,又不能食用。因此,将生姜作为一种泡菜原料是一种常用的保存生姜的方法,且可使泡姜辛辣味降低,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现在泡姜的主要方法是将新鲜的生姜洗净后,再将生姜放入水中,并使水能够淹没生姜,然后向水中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后将容器封闭,在阴凉处放置15日左右即可食用。但是,由于新鲜的生姜中含有大量水分,因此生姜在盐水中浸泡时会渗出大量水分,从而使盐水的浓度逐渐降低,盐水浓度过低,会促进乳酸生长而导致酸味过度,进而让丁酸菌等杂菌大量繁殖,使泡姜腐败;因此在泡姜的泡制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盐水浓度。另外,现有的泡姜方法通常在相同浓度的盐水中浸泡发酵,若盐水浓度过高,则发酵时间长,且产出的泡姜咸味太重,口感较差。而盐水浓度过低,乳酸菌生长迅速,由于生姜表面最先与盐水接触,因此生姜表面发酵速度快,而生姜内部发酵速度较慢,使得生姜发酵不均匀,即泡姜的表面过酸而内部具有辛辣味。因此,为了增强泡姜的口感,需要使泡姜在不同的阶段处于不同的浸泡环境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分离盐水和泡姜的制作泡姜用的设备,以便于改变泡姜的浸泡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制作泡姜用的设备包括座体、旋转筒体、分离筒体和多个分离单元,所述旋转筒体转动连接在座体上,所述分离筒体固定在座体上,且分离筒体套设于旋转筒体外;所述分离单元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分离单元包括虹吸管、固定在旋转筒体内的第一隔板、位于分离筒体内并固定在旋转筒体侧壁的第二隔板、从上至下设于旋转筒体侧壁上的出料口和进料口;第一隔板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浸泡槽,浸泡槽呈上端大于下端的锥形;旋转筒体、分离筒体和第二隔板围成分离槽,分离槽高于浸泡槽,浸泡槽的容积大于分离槽的容积,分离槽和浸泡槽均位于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所述虹吸管为u形管,虹吸管的弯折段通过出料口,且虹吸管的一端设于浸泡槽底部,虹吸管另一端设于分离槽底部;所述分离槽的底部设有排料阀,且分离槽上固定有滑料槽将排料阀和进料口连接。

本方案制作泡姜用的设备的原理在于:

该设备需定期排放一次泡姜,并向最顶层的分离单元的浸泡槽中投入新鲜的生姜。具体过程为,当到达一个浸泡周期后,驱动旋转筒体转动,则浸泡槽内的浸泡液和泡姜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泡姜将向外分散,且由于浸泡槽的侧壁为锥面,泡姜将沿浸泡槽的侧壁向上滑动,并通过出料口进入分离槽内。另外,浸泡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将呈旋涡状向外分散,并通过出料口进入分离槽内。由于第二隔板固定在旋转筒体上,因此浸泡液进入分离槽后,第二隔板将继续带动浸泡液旋转,从而在分离槽内,浸泡液仍呈旋涡状,即浸泡液外部的液面上升,而浸泡液中部的液面下降,所以浸泡液无法淹没出料口。

当旋转筒体停止旋转后,分离槽内的浸泡液的液面变为水平;由于浸泡槽的容积大于分离槽的容积,因此浸泡液将淹没出料口,则浸泡液将进入虹吸管内。当部分浸泡液经出料口返回至浸泡槽使分离槽内的浸泡液的液面与出料口相平时,由于浸泡液已经进入虹吸管内,虹吸管内将形成虹吸显现,从而将分离槽内的浸泡液全部排入浸泡槽内,则泡姜和浸泡液被分离。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液位差能造成的,即利用虹吸管两端之间的液柱压力差,可使液体上升再流到低处。

当完成泡姜和浸泡液的分离后,打开排料阀,则分离槽内的泡姜将经过滑料槽和进料口进入下层的浸泡槽内,从而改变泡姜在不同浸泡时期的浸泡环境。最下层分离单元排出的泡姜可进入包装阶段。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本方案中,通过转动旋转筒体即可分离泡姜和浸泡液,且泡姜和浸泡液分离后,浸泡液回到原来的浸泡槽中,而通过打开排料阀,可使泡姜进入下层分离单元的浸泡槽内;从而可改变泡姜在不同阶段的浸泡环境,且操作简单方便。

(二)泡姜和浸泡液分离后,浸泡液回到原来的浸泡槽中,从而可对浸泡液进行多次重复利用,提高浸泡液的利用率;且浸泡液经过第一次浸泡后,浸泡液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菌落,因此有利于产出口感稳定的泡姜,避免泡姜口味不一。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旋转筒体可拆卸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是分离单元的主要构成,因此可根据工艺和口感需要,增加或减少分离单元,以调整泡姜所需的浸泡环境的数量。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隔板上表面固定有多个搅拌棱;通过设置搅拌棱,则第二隔板转动时,搅拌棱对浸泡液具有搅拌作用,从而可以加强搅拌液受到的离心作用。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筒体下方设有集料槽;泡姜从最下层的分离单元中排出后,泡姜将落入集料槽中,从而便于对泡姜进行收集。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充氮装置,充氮装置包括氮气储罐和气泵,所述气泵将分离筒体与氮气储罐连通,且气泵可向分离筒体内充入氮气。浸泡液中的有益菌种大多为厌氧菌,因此在泡姜浸泡过程中,需要保证分离筒体处于密闭状态,而每次投入新鲜生姜后,都会打开分离筒体;再次封闭分离筒体后,分离筒体内仍有部分空气,从而将会导致一部分菌种腐坏;因此通过设置充氮装置可以排出分离筒体内的空气,避免菌种腐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作泡姜用的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座体10、旋转筒体20、分离筒体30、集料槽40、密封盖50、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虹吸管23、滑料槽24、排料阀25、进料口26、出料口27、浸泡槽28、分离槽29、管道61。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制作泡姜用的设备包括座体10、旋转筒体20、分离筒体30、充氮装置和三个分离单元;旋转筒体20转动连接在座体10上,分离筒体30固定在座体10上,且分离筒体30套置于旋转筒体20外;分离筒体30的上端设有密封盖50,通过密封盖50可以对分离筒体30的上端进行密封;且旋转筒体20低于分离筒体30,从而可将旋转筒体20封闭于分离筒体30内。分离单元从上至下依次为高浓度单元、中浓度单元和低浓度单元;旋转筒体20的下方设有集料槽40,集料槽40可对排出的泡姜进行收集。

分离单元包括虹吸管23、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进料口26和出料口27;第一隔板21固定在旋转筒体20内,第二隔板22位于分离筒体30和旋转筒体20之间,且第二隔板22与旋转筒体20固定,且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均可从旋转筒体20上拆卸。出料口27和进料口26均设于旋转筒体20上,且一分离单元中进料口26位于出料口27上方。第一隔板21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浸泡槽28,浸泡槽28呈上端大于下端的锥形;旋转筒体20、分离筒体30和第二隔板22围成分离槽29,分离槽29高于浸泡槽28,且浸泡槽28的容积大于分离槽29的容积,分离槽29和浸泡槽28均位于出料口27和进料口26之间;从而浸泡槽28内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通过出料口27进入分离槽29内。虹吸管23为u形管,虹吸管23的弯折段通过出料口27,且虹吸管23的一端设于浸泡槽28底部,虹吸管23另一端设于分离槽29底部;分离槽29的底部设有排料阀25,排料阀25采用电磁阀,以更便于对排料阀25进行控制。分离槽29上固定有滑料槽24将排料阀25和进料口26连接,另外分离槽29的底面设为倾斜的斜面,从而打开排料阀25后,有利于分离槽29内的物料经排料阀25、滑料槽24和进料口26进入下方的分离单元的浸泡槽28内。

充氮装置包括氮气储罐和气泵,气泵通过管道61将分离筒体30与氮气储罐连通,通过气泵可向分离筒体30内充入氮气,且氮气从分离筒体30的底部进入分离筒体30内。密封盖50上设有设有可密封的排气孔,在通过氮气时打开排气孔,则分离筒内的空气将从排气孔排出,当完成充氮后,需封闭排气孔。

本实施例制作泡姜用的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完成一个浸泡周期后,驱动旋转筒体20转动,使浸泡槽28内的浸泡液和泡姜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分散,由于浸泡槽28的侧壁为锥面,泡姜将沿浸泡槽28的侧壁向上滑动,并通过出料口27进入分离槽29内;另外,浸泡液也将呈旋涡状向外分散,并通过出料口27进入分离槽29内。由于第二隔板22固定在旋转筒体20上,因此浸泡液进入分离槽29后,第二隔板22将继续带动浸泡液旋转;为了增强第二隔板22对浸泡液的搅动,加强浸泡液的旋转速度,第二隔板22的上部固定有六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棱。分离槽29内的浸泡液在离心作用下呈旋涡状,浸泡液外部的液面上升,而浸泡液中部的液面下降,所以浸泡液无法淹没出料口27。

使旋转筒体20停止旋转,分离槽29内的浸泡液的液面变为水平;由于浸泡槽28的容积大于分离槽29的容积,因此浸泡液将淹没出料口27,浸泡液将进入虹吸管23内。同时,位于出料口27上方的浸泡液经出料口27返回至浸泡槽28内,此时由于浸泡液已经进入虹吸管23内,虹吸管23内将形成虹吸显现,从而将分离槽29内的浸泡液全部排入浸泡槽28内,泡姜和浸泡液被分离。

泡姜和浸泡液完成分离后,打开排料阀25,分离槽29内的泡姜进入下层的浸泡槽28内,从而可改变泡姜的浸泡环境。最下层分离单元排出的泡姜可进入包装阶段。最后,启动充氮装置,排出分离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封闭分离筒体30内,则完成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