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摊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150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摊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摊青机。



背景技术:

在绿茶初制过程中,摊青是一个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茶叶鲜叶采摘下来后通过摊放过程产生的内部生化反应,是形成绿茶香气滋味的重要基础因素之一。适宜的摊青可以促进鲜叶水分的逐渐散失,内质成分的缓慢变化,叶片面积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转变为墨绿,香味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为后续工序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茶叶在摊青水分散失和内质成分变化过程中每个阶段需要的外界环境不同,只有对应茶叶的每个摊青变化阶段去调整摊青的环境才能使摊青后的茶叶得到最高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摊青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茶摊青机,包括一次连接的机箱、上料皮带、上料机;所述上料机包括驱动电机、负压风机、上料滚筒,所述机箱分为第一摊青室、第二摊青室、第三摊青室,所述第一摊青室、第二摊青室、第三摊青室之间通过隔板及空气幕机分隔,所述机箱的内部下端还安装有出料皮带。

所述隔板安装在机箱的上端及第一摊青室、第二摊青室、第三摊青室之间,隔板的一端按在机箱的内壁上,隔板另一端正对的机箱的内壁上均安装有空气幕机。

所述隔板与空气幕机正对的一端上设置有挡风板。

所述第一摊青室和第三摊青室内安装有空调机和湿度控制器,所述第二摊青室内安装有空调机、湿度控制器、空气交换机。

所述空调机、湿度控制器、空气交换机均设置在机箱内壁上且在远离空气幕机的一端。

所述摊青皮带上还设置有转料皮带。

所述转料皮带外端向下倾斜空气幕机。

所述上料滚筒包括吸料滚筒、挡孔板、负压风口、储料箱,所述挡孔板安装在吸料滚筒内,所述负压风口安装在吸料滚筒侧壁上与负压风机连接,所述储料箱安装在吸料滚筒一侧下端。

所述挡孔板设置在上料皮带的上端在吸料滚筒呈1/4圆弧状,其两端与吸料滚筒的内壁接触并密封,所述储料箱与挡孔板的位置相对。

所述吸料滚筒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均布在吸料滚筒侧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摊青机分隔成多个摊青小室,摊青小时对应茶叶的每个摊青阶段环境,在每个摊青小室内设置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这样能节省大量厂房面积,这样为摊青创造了最佳的摊青条件,摊青小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等)通过检测装置精确控制调整,确保了在特定微域环境条件下鲜叶所进行理化反应的途径和程度,实现微域环境内的精确调节,从而促使鲜叶内含有成分的有益转化,利于提高成品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料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101-空气交换机,11-第一摊青室,12-第二摊青室,13-第三摊青室,14-出料皮带,15-空气幕机,16-摊青皮带,161-转料皮带,17-隔板,18-空调机,19-湿度控制器,2-上料皮带,21-接料皮带,3-上料机,31-驱动电机,32-负压风机,33-上料滚筒,331-吸料滚筒,332-挡孔板,333-负压风口,334-储料箱,33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绿茶摊青机,包括一次连接的机箱1、上料皮带2、上料机3;所述上料机3包括驱动电机31、负压风机32、上料滚筒33,所述机箱1分为第一摊青室11、第二摊青室12、第三摊青室13,所述第一摊青室11、第二摊青室12、第三摊青室13之间通过隔板17及空气幕机15分隔,所述机箱1的内部下端还安装有出料皮带14。通过上料机3将茶叶均匀上料在上料皮带2上,上来料皮带将茶叶转入摊青机内对通过隔摊青室摊青后落入出料皮带14进入下一工序。

所述隔板17安装在机箱1的上端及第一摊青室11、第二摊青室12、第三摊青室13之间,隔板17的一端按在机箱1的内壁上,隔板17另一端正对的机箱1的内壁上均安装有空气幕机15。通过根据茶叶的摊青阶段将摊青机分割为3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之间使用空气幕机隔断空气流通,使茶叶在每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摊青环境。

所述隔板17与空气幕机15正对的一端上设置有挡风板171。挡风板,做为空气幕机的风流停止板,使空气幕机隔断各小室之间的空气流通。

所述第一摊青室11和第三摊青室13内安装有空调机18和湿度控制器19,所述第二摊青室12内安装有空调机18、湿度控制器19、空气交换机101。通过空调和湿度控制器分别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空气交换机是室内空气流通。

所述空调机18、湿度控制器19、空气交换机101均设置在机箱1内壁上且在远离空气幕机15的一端。

所述摊青皮带16上还设置有转料皮带161。转料皮带161使茶叶在个小室之间转换过程中,由于空气幕机的气流吹动,使其呈抛物线下落,转料皮带161的斜面可以更好的将茶叶均匀摊开。

所述转料皮带161外端向下倾斜15°。

所述上料滚筒33包括吸料滚筒331、挡孔板332、负压风口333、储料箱334,所述挡孔板332安装在吸料滚筒331内,所述负压风口333安装在吸料滚筒331侧壁上与负压风机32连接,所述储料箱334安装在吸料滚筒331一侧下端。

所述挡孔板332设置在上料皮带2的上端在吸料滚筒331呈1/4圆弧状,其两端与吸料滚筒331的内壁接触并密封,所述储料箱334与挡孔板332的位置相对。

所述吸料滚筒33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35,通孔335均布在吸料滚筒331侧壁上。

本发明的上料机原理为:上料滚筒内通过负压风机充满负压,使其能够在储料箱内将茶叶吸附在其表面,滚筒运行到上料皮带处时,在挡孔板332的密闭下,上料滚筒331上的通孔不在有负压力,使茶叶下落在皮带上。

本发明的摊青参数设定为:

第一摊青室:封闭、湿度50%-60%,常温,皮带运转时间控制在2小时;这样控制对鲜叶的香味提高明显,以获得高品质茶;本阶段,鲜叶大量失水,是鲜叶中形成芳香物质的成分初次转化成芳香物质的阶段;

第二摊青室:开放,空气与外界流通,不控制湿度与温度,皮带运转时间控制在2小时;使摊青小室的湿度与环境湿度相调和,这样使叶脉中原有水分充分输送出来,而芳香物质都是随水分运转的,这样使得茶叶更具有独特的香气,若不这样处理,茶叶香味不足,品质不高;

第三摊青室:封闭、湿度50%-60%,常温皮带运转时间控制在4小时;使得茶叶更具有独特的香气,本阶段,再次封闭摊青小室并控制湿度和时间,这样使得鲜叶中形成芳香物质的成分更充分的转化成芳香物质;

最后出料皮带做为自然摊青的最终料道,叶片中的水分已经很少了,通过本阶段的处理,使得叶脉中的水分缓慢出来,带动芳香物质释放更彻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茶摊青机,包括一次连接的机箱、上料皮带、上料机;本发明通过将摊青机分隔成多个摊青小室,摊青小时对应茶叶的每个摊青阶段环境,在每个摊青小室内设置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这样能节省大量厂房面积,这样为摊青创造了最佳的摊青条件,摊青小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等)通过检测装置精确控制调整,确保了在特定微域环境条件下鲜叶所进行理化反应的途径和程度,实现微域环境内的精确调节,从而促使鲜叶内含有成分的有益转化,利于提高成品茶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龙文琴;熊双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9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