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719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植物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具有药用价值,且具有深刻的寓意,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生活,常常被制作精油等用途;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芳香植物除了它的药用价值外,它还含有香气成分,并且这种成分是可以作为精油被提取出来用于医药、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各个行业中。

传统芳香茶或花香茶的制备,以茉莉花茶为例,采用窨制工艺,即将茶叶和鲜花分层置于瓷罐内,使茶叶吸附花香。加工工序分为茶坯处理、鲜花养护、茶花拌和、窨花、通花、起花、复火续窨、提花、匀堆装箱等多道工序,工艺历时较长,“三窨一提”工艺流程需半个月以上:复火→冷却(2—3天);第一窨(1天)→干燥→冷却(2—3天)→第二窨(1天)→干燥→冷却(2—3天)→第三窨(1天)→干燥→冷却(2—3天)→提花(1天)→包装装箱。

现有的植物芳香茶窨制工艺中耗时长、工序多,多次窨制所用物料多,而且一些制作工艺中只重吸香不注重吸收芳香植物中的功效成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利用选好的茶叶与芳香植物的叶或花在加压密封容器内,加压恒压处理,使茶叶同时吸收芳香植物中香和功效成份,使茶叶香气固定持久和耐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选精制好的茶叶为茶坯,对茶坯进行烘干;

步骤s02、使烘干后的茶坯冷却;

步骤s03、选取芳香植物的叶或花,清洗干净、烘干、揉捻再烘干;

步骤s04、将冷却好的茶坯和烘干后的芳香植物的叶或花一起放入加压密封容器内,加压恒压处理;

步骤s05、取出茶叶,进行固香低温干燥处理,放入低温干燥室内进行抽湿;

步骤s06、真空打包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01内,还包括步骤s011和步骤s012;

步骤s011、选取成品红茶或黑茶为茶坯;

步骤s012、使茶坯在70℃~80℃度的干燥箱内复火5~7小时,将茶坯的含水量处理至4%~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2内,将茶坯在常温下冷却12小时,或者将茶坯放置在6℃-8℃的低温干燥室内冷却2小时~4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3内还包括步骤s031、步骤s032、步骤s033和步骤s034,

步骤so31、选取罗勒香叶,清洗干净;

步骤so32、将罗勒香叶进行低温烘干;

步骤s033、将烘干后的罗勒香叶进行揉捻;

步骤s034、以筛网盛放罗勒香叶,置入烘干机中。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2内,将茶坯放置在6℃的低温干燥室内冷却3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12内,使茶坯在80℃度的干燥箱内复火6小时,将将茶坯的含水量处理至5%。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o32内,将罗勒香叶平铺置于竹匾上,放入6℃-8℃的低温干燥室内,低温抽湿干燥至叶边缘微卷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33内,将罗勒香叶握在手中揉捻,至手指缝有汁液可见但不形成水滴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34内,以筛网盛放罗勒香叶,置入38℃~45℃的烘干机中烘干2小时~4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04内,将冷却好的茶坯和烘干后的芳香植物的叶或花一起放入加压密封容器内,在压强为0.2~0.4mpa内放置2小时~4小时。

在本发明中,利用选好的茶叶与芳香植物的叶或花在加压密封容器内,加压恒压处理,使茶叶同时吸收芳香植物中香和功效成份,使茶叶香气固定持久和耐泡;本发明可以快速制作芳香茶,节省物料,工序可以工厂化流程,可推广到规模化生产,所制芳香茶的香气固定持久和耐泡,所制芳香茶对芳香植物的功效成分也可以快速吸收。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选精制好的茶叶为茶坯,对茶坯进行烘干;

步骤s02、使烘干后的茶坯冷却;

步骤s03、选取芳香植物的叶或花,清洗干净、烘干、揉捻再烘干;

步骤s04、将冷却好的茶坯和烘干后的芳香植物的叶或花一起放入加压密封容器内,加压恒压处理;

步骤s05、取出茶叶,进行固香低温干燥处理,放入低温干燥室内进行抽湿;

步骤s06、真空打包包装。

在本发明中,利用选好的茶叶与芳香植物的叶或花在加压密封容器内,加压恒压处理,使茶叶同时吸收芳香植物中香和功效成份,使茶叶香气固定持久和耐泡;本发明可以快速制作芳香茶,节省物料,工序可以工厂化流程,可推广到规模化生产,所制芳香茶的香气固定持久和耐泡,所制芳香茶对芳香植物的功效成分也可以快速吸收。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的吸附原理是利用茶叶的吸香特性;茶叶具备吸香特性:茶叶具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双重吸附能力;物理吸附包括:固体表面吸附、毛细管凝聚吸附和梯度渗透机理;化学吸附即茶叶加工中,经过揉捻而挤出的茶汁中富含有多酚类化合物、茶氨酸、咖啡碱、糖类等呈极性的物质,其溶于茶叶孔隙或附着在茶叶内表面,由于这些大分子物质的某些基团具有不饱和键所产生,在一定的水分环境下发生作用。

进一步,在步骤s01内,还包括步骤s011和步骤s012;

步骤s011、选取成品红茶或黑茶为茶坯;

步骤s012、使茶坯在70℃~80℃度的干燥箱内复火5~7小时,将茶坯的含水量处理至4%~6%。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s01内,可过香火制作出含水量处理至4%~6%的茶坯,可以充分利用该茶柸的物理吸附功能力,可以固体表面吸附、毛细管凝聚吸附和梯度渗透机理。

作为优选,在步骤s012内,使茶坯在80℃度的干燥箱内复火6小时,将将茶坯的含水量处理至5%,充分利用茶坯的物理吸附功能力,方便制作的同时,可以最大利用其的物理吸附功能力,还方便加工,控制成本和加工时间。

更进一步,在步骤s02内,将茶坯在常温下冷却12小时,或者将茶坯放置在6℃-8℃的低温干燥室内冷却2~4小时,使茶坯进行冷却,在低温干燥室内冷却2~4小时,可以节省冷却时间;作为优选,在步骤s02内,将茶坯放置在6℃的低温干燥室内冷却3小时,利用6℃的低温干燥室冷却,节省冷却时间。

更进一步,在步骤s03内还包括步骤s031、步骤s032、步骤s033和步骤s034;

步骤so31、选取罗勒香叶,清洗干净;

步骤so32、将罗勒香叶进行低温烘干;

步骤s033、将烘干后的罗勒香叶进行揉捻;

步骤s034、以筛网盛放罗勒香叶,置入烘干机中。

常见的芳香植物包括:茉莉花、薰衣草、风信子、迷迭香、薄荷、百里香、罗勒、圣约翰草、洋甘菊和留兰香等等。

本发明中应用罗勒香叶,罗勒香味的精油对空气、光、热较敏感,在室温条件下即可挥发;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造成的挥发油损失;整个加工过程,控制在密闭、低温条件下进行。

进一步,在步骤so32内,将罗勒香叶平铺置于竹匾上,放入6℃-8℃的低温干燥室内,低温抽湿干燥至叶边缘微卷即可;方便加工。

更进一步,在步骤s033内,将罗勒香叶握在手中揉捻,至手指缝有汁液可见但不形成水滴即可。

更进一步,在步骤s034内,以筛网盛放罗勒香叶,置入38℃~45℃的烘干机中烘干2~4小时;作为优选,在步骤s033内,以筛网盛放芳香植物的叶或花,置入42℃的烘干机中烘干3小时。

本发明,通过步骤s03使罗勒香叶保留一定的水分,为茶坯化学吸附创造条件,并创造了茶坯与罗勒香叶的湿势差,利于梯度渗透。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s04内,将冷却好的茶坯和烘干后的罗勒香叶一起放入加压密封容器内,在压强为0.2~0.4mpa内放置2~4小时;作为优选,在步骤s04内,将冷却好的茶坯和烘干后的罗勒香叶一起放入加压密封容器内,在压强为0.3mpa内放置3小时;因罗勒香味精油对空气、光、热较敏感,在室温条件下即可挥发;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造成的挥发油损失;整个加工过程,控制在密闭、低温条件下进行;在加压密封容器内存在了温、湿和气的势差,再给予外压和恒压处理,可以促进茶叶对香气物质的快速吸附。

在本明中,在步骤s05内,将茶叶放入6℃-8℃的低温干燥室内,同时通过抽湿量为1.7kg/h~1.8kg/h的抽湿机进行抽湿;进行干燥抽湿固香;优选,在步骤s05内,将茶叶放入6℃的低温干燥室内,同时通过抽湿量为1.75kg/h的抽湿机进行抽湿;

本发明提供一个制作工艺流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制作工艺流程(以罗勒香茶制作为例)如下:

1、茶坯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成品红茶或黑茶类等香气不明显的茶类为宜,对茶坯进行复火,在70-80℃的干燥箱中复火6小时,含水量处理至5%左右,常温冷却12个小时或低温干燥室内冷却3小时。

、罗勒鲜叶的处理:选择无病害的罗勒香叶,带柄及部分茎段摘下,清洗干净;平铺置于竹匾上,放入低温干燥室内,低温抽湿干燥至罗勒叶片边缘微卷即可。取出鲜叶,进行揉捻,以揉捻物握在手中,指缝有汁液可见但不形成水滴为宜。罗勒叶保留一定的水分,为茶坯化学吸附创造条件,并创造了茶坯与罗勒叶的湿势差,利于梯度渗透。

、创造温、气势差处理:在烘干机内,烘温调至42℃,先将揉捻后的罗勒叶在箱内鼓风3小时,形成茶坯和罗勒的温、气势差(利于梯度渗透),取出茶叶。

、加压恒压处理:经过上述处理的茶坯和罗勒叶原料,存在了温、湿和气的势差,再给予外压和恒压处理,可以促进香气物质的快速吸附。将烘干机内的物料置入加压密封容器内(0.3mpa),处理约6小时。

、固香干燥处理:低温干燥室处理过后的罗勒仍然具有一些水分,经过揉捻有很多汁液渗出,因物料接触和加压恒压处理,茶坯吸收了一些水分,这些水气中含有精油,因此,为了固定这些物质必须尽快转入密闭的低温干燥程序;直接置入密闭低温干燥室内干燥抽湿,约5-6小时即可对茶叶进行抽真空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