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粉用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494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粉改良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面粉制作糕点等食品用的改良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小麦生产国,由小麦加工而成小麦粉是我国最主要食物之一。随着我国食品工业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面制食品加工业对其基础原料小麦粉提出更高要求,通用小麦粉已不能满足其加工需求;因此,为满足消费者对各种面制食品需求,必须对小麦粉进行改良。为此,本发明通过研究面粉的特性研究出一种性能优良的面粉用改良剂,以满足加工不同面制食品对原料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满足面制食品的加工需要提供一种面粉用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马铃薯淀粉15-25份,魔芋精粉6-12份,中筋面粉12-19份、小苏打3-5份、α-淀粉酶1-3份,酵母粉3-5份、食用盐1-3份,b族维生素6-10份。

进一步的,所述成份按重量份计为:马铃薯淀粉20份,魔芋精粉10份,中筋面粉17份、小苏打4份、α-淀粉酶2份,酵母粉5份、食用盐2份,b族维生素9份。

进一步的,所述魔芋精粉的粒度为20-100μm。

进一步的,所述b族维生素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添加面粉用改良剂后,可以明显改善面粉的品质:增强原料面粉中的蛋白质粘结力;使淀粉粒子相互结合,分散渗透至蛋白质的网状结构中;形成质地致密的面团,表面光滑而具有光泽;形成稳定的面团胶体,防止可溶性淀粉渗出;保水性强,使水分均匀保持于面团中,防止干燥。另外还可以改变蛋白质结构,增强食品的粘弹性,改善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分别称取马铃薯淀粉15份,魔芋精粉6份,中筋面粉12份、小苏打3份、α-淀粉酶1份,酵母粉3份、食用盐1份,b族维生素6份混合约10分钟至均匀,即得本发明的面粉用改良剂。

实施例2:分别称取马铃薯淀粉15-25份,魔芋精粉12份,中筋面粉19份、小苏打5份、α-淀粉酶3份,酵母粉5份、食用盐3份,b族维生素10份混合约10分钟至均匀,即得本发明的面粉用改良剂。

实施例3:分别称取马铃薯淀粉20份,魔芋精粉10份,中筋面粉17份、小苏打4份、α-淀粉酶2份,酵母粉5份、食用盐2份,b族维生素9份混合约10分钟至均匀,即得本发明的面粉用改良剂。

上述实施例中,魔芋精粉的粒度控制在20-100μm之间。另外,b族维生素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面粉改良剂领域,公开了一种面粉用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组成,马铃薯淀粉15‑25份,魔芋精粉6‑12份,中筋面粉12‑19份、小苏打3‑5份、α‑淀粉酶1‑3份,酵母粉3‑5份、食用盐1‑3份,B族维生素6‑10份。本发明创造的面粉用改良剂具有良好的效果,明显改善面粉的品质,可以改变蛋白质结构,增强食品的粘弹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华;吕守亮;王振宇;蔡岩岩;张璇;吴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