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76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炒制机。



背景技术:

茶叶在完成采摘后,需要通过进行炒制,再进行分袋包装,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现有的针对茶叶炒制的操作,基本上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导致工作效率低,同时有可能对茶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炒制机,机械化操作,翻炒过程中对茶叶损伤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炒制机,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了炒制茶叶的主体装置炒制筒,所述炒制筒内具有一端伸出炒制筒外的主传动轴,所述炒制筒内还设有与主传动轴伸入炒制筒那一端相连的轴承座,所述主传动轴伸入于炒制筒内的部分设有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沿着主传动轴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螺旋搅拌片的边沿包裹了柔性包层,所述炒制筒外还有用于与主传动轴伸出炒制筒外相连用以驱动主传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主传动轴伸出炒制筒外的那一端相连且同轴线的从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皮带、与皮带相连的主动皮带轮以及其转动轴与主动皮带轮相连的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炒制筒上设有供茶叶输入的入料口以及供茶叶输出的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炒制筒的出料口位于炒制筒的底部且衔接了一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下方还设置了用于收集茶叶的收纳箱。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炒制筒内具有一端伸出炒制筒外的主传动轴,炒制筒内还设有与主传动轴伸入炒制筒那一端相连的轴承座,主传动轴伸入于炒制筒内的部分设有螺旋搅拌片,螺旋搅拌片沿着主传动轴的轴线螺旋分布,螺旋搅拌片的边沿包裹了柔性包层,炒制筒外还有用于与主传动轴伸出炒制筒外相连用以驱动主传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正是基于上述相关结构的设置,通过炒制筒、主传动轴、设在主传动轴上的螺旋搅拌片以及驱动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机械化炒制茶叶,并且在螺旋搅拌片的边沿包裹了柔性包层,减少了螺旋搅拌片直接与茶叶的碰撞,减少了在炒制过程中螺旋搅拌片对茶叶的形体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搅拌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2、收纳箱;3、出料斗;4、炒制筒;41、螺旋搅拌片;5、入料口;6、主传动轴;71、从动皮带轮;72、主从动皮带轮;8、皮带;9、电机;10、电机支架;1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炒制机,它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了炒制茶叶的主体装置炒制筒4,所述炒制筒4内具有一端伸出炒制筒4外的主传动轴6,所述炒制筒4内还设有与主传动轴6伸入炒制筒4那一端相连的轴承座11,所述主传动轴6伸入于炒制筒4内的部分设有螺旋搅拌片41,所述螺旋搅拌片41沿着主传动轴6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螺旋搅拌片41的边沿包裹了柔性包层11,所述炒制筒4外还有用于与主传动轴6伸出炒制筒4外相连用以驱动主传动轴6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主传动轴6伸出炒制筒4外的那一端相连且同轴线的从动皮带轮71、与从动皮带轮71的皮带8、与皮带8相连的主动皮带轮72以及其转动轴与主动皮带轮72相连的电机9,电机9放置在电机支架10上。

所述炒制筒4上设有供茶叶输入的入料口5以及供茶叶输出的出料口,所述炒制筒4的出料口位于炒制筒4的底部且衔接了一出料斗3,所述出料斗3的下方还设置了用于收集茶叶的收纳箱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炒制筒4、主传动轴6、设在主传动轴6上的螺旋搅拌片41以及驱动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机械化炒制茶叶,并且在螺旋搅拌片41的边沿包裹了柔性包层11,减少了螺旋搅拌片41直接与茶叶的碰撞,减少了在炒制过程中螺旋搅拌片41对茶叶的形体造成的损害。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