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豆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5355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咖啡豆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咖啡豆烘干机。



背景技术:

咖啡豆颜色有深有浅,通过深度烘焙,咖啡豆爆开,体积膨胀一倍,而重量减少近1/4。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逐渐生成挥发性风味油,使各种风味达到完美的平衡。咖啡豆即使是在同一生产国中也会因为各地区的气候、海拔、土质的不同,而微妙的影响及咖啡豆的风味及品质,以及产生各自的特征来。

在对咖啡豆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而传统的咖啡豆干燥装置往往存在靠近加热源处的咖啡豆水分损失过多而远离加热源处的咖啡豆烘干不彻底的情况,并且不方便控制烘干机的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咖啡豆烘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咖啡豆烘干机,包括箱体、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倾斜导向板、风道式气体加热器、鼓风机、喷气管和控制盒,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第一转动辊,一对第一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箱体的侧壁相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辊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呈左低右高的倾斜形状,箱体的内部设置一对第二转动辊,一对第二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箱体的侧壁相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的表面安装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呈左高右底的倾斜形状,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导向板,倾斜导向板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位于左侧的倾斜导向板的倾斜下端朝向第一传送带的左端上部,位于右侧的倾斜导向板的倾斜下端朝向第二传送带的右端上部,所述箱体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多通出气管,多通出气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箱体的左侧安装有鼓风机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所述鼓风机的进风端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的出风端通过接通管相固定接通,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与多通出气管相固定接通,所述风道式气体加热器的进风端通过回风管与箱体的侧壁上部相固定接通,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控制盒的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屏,控制盒的表面安装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温度传感器、风道式气体加热器和显示屏分别与PLC控制器相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范围均为15-45°。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下部四个角分别安装有自锁万向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条形通槽,条形通槽内穿过有接料筐,位于箱体外侧的接料筐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通槽的上侧内壁固定粘接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普通硅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料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板,限位板上放置有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上部铰接有箱盖,箱盖和箱体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塔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落下到倾斜导向板的过程中,咖啡豆能够改变位置,通过鼓风机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的作用,使箱体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咖啡豆受热均匀,提高对咖啡豆的烘干质量,避免发生靠近加热源处的咖啡豆水分损失过多而远离加热源处的咖啡豆烘干不彻底的情况,由于咖啡豆处在运动状态下,因此使烘干面均匀,通过显示屏能够实时查看箱体内部温度,但需要调节箱体内部温度时,通过按钮开关来控制PLC控制器上的预设温度,若箱体内部温度低于预设定值时,则风道式气体加热器提高加热功率,从而提高箱体内部温度,因此能够方便调节的内部温度,提高咖啡豆的烘干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咖啡豆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咖啡豆烘干机中接料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咖啡豆烘干机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咖啡豆烘干机,包括箱体1、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倾斜导向板6、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鼓风机10、喷气管7和控制盒16,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第一转动辊,一对第一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的侧壁相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辊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送带4,第一传送带4呈左低右高的倾斜形状,箱体1的内部设置一对第二转动辊,一对第二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的侧壁相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的表面安装有第二传送带5,所述第二传送带5呈左高右底的倾斜形状,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间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倾斜导向板6,倾斜导向板6位于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5之间,位于左侧的倾斜导向板6的倾斜下端朝向第一传送带4的左端上部,位于右侧的倾斜导向板6的倾斜下端朝向第二传送带5的右端上部,所述箱体1的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多通出气管7,多通出气管7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出气孔8,所述箱体1的左侧安装有鼓风机9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所述鼓风机9的进风端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的出风端通过接通管相固定接通,所述鼓风机9的出风端与多通出气管10相固定接通,所述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的进风端通过回风管与箱体1的侧壁上部相固定接通,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箱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控制盒16,控制盒16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17,所述控制盒16的侧壁上安装有显示屏18,控制盒16的表面安装有按钮开关19,所述按钮开关19、温度传感器15、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和显示屏分别与PLC控制器17相电性连接;打开箱盖2后,咖啡豆均匀铺在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5上,通过外置的开关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则第一传送带4上的茶叶从左至右运动并最终落在位于右侧的倾斜导向板6上,通过右侧的倾斜导向板6的作用,则咖啡豆滑落到第二传送带5的上部右侧,则再通过第二传送带5从右至对咖啡豆进行输送,则再次位于左侧的倾斜导向板6的作用,使咖啡豆重新回到第一传送带4的左侧,因此形成一个循环,并且在落下到倾斜导向板的过程中,咖啡豆能够改变位置,通过鼓风机9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的作用,使箱体1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咖啡豆受热均匀,提高对咖啡豆的烘干质量,避免发生靠近加热源处的咖啡豆水分损失过多而远离加热源处的咖啡豆烘干不彻底的情况,由于咖啡豆处在运动状态下,因此使烘干面均匀,通过显示屏能够实时查看箱体1内部温度,但需要调节箱体1内部温度时,通过按钮开关19来控制PLC控制器17上的预设温度,若箱体1内部温度低于预设定值时,则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提高加热功率,从而提高箱体1内部温度,因此能够方便调节的内部温度,提高咖啡豆的烘干质量。

所述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5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范围均为15-45°。

所述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5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挡板。

所述箱体1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相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的下部四个角分别安装有自锁万向脚轮14。

所述箱体1的侧壁下部开设有条形通槽,条形通槽内穿过有接料筐11,位于箱体1外侧的接料筐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2。

所述条形通槽的上侧内壁固定粘接有密封垫13。

所述密封垫13的材质为普通硅橡胶。

所述接料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板20,限位板20上放置有滤网21。

所述箱体1的上部铰接有箱盖2,箱盖2和箱体1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塔扣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打开箱盖2后,咖啡豆均匀铺在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5上,通过外置的开关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则第一传送带4上的茶叶从左至右运动并最终落在位于右侧的倾斜导向板6上,通过右侧的倾斜导向板6的作用,则咖啡豆滑落到第二传送带5的上部右侧,则再通过第二传送带5从右至对咖啡豆进行输送,则再次位于左侧的倾斜导向板6的作用,使咖啡豆重新回到第一传送带4的左侧,因此形成一个循环,并且在落下到倾斜导向板的过程中,咖啡豆能够改变位置,通过鼓风机9和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的作用,使箱体1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咖啡豆受热均匀,提高对咖啡豆的烘干质量,避免发生靠近加热源处的咖啡豆水分损失过多而远离加热源处的咖啡豆烘干不彻底的情况,由于咖啡豆处在运动状态下,因此使烘干面均匀,通过显示屏能够实时查看箱体1内部温度,但需要调节箱体1内部温度时,通过按钮开关19来控制PLC控制器17上的预设温度,若箱体1内部温度低于预设定值时,则风道式气体加热器10提高加热功率,从而提高箱体1内部温度,因此能够方便调节的内部温度,提高咖啡豆的烘干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