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初揉机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4590发布日期:2018-08-17 18:05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初揉机揉盘。



背景技术:

揉捻机是用来完茶叶加工揉捻作业的机械,其工序有两个目的:一是将杀青叶卷紧条索,利于干燥成形;二是适度破碎叶细胞组织,挤出部分茶汁,使干茶容易冲泡。对于红茶而言,则还有促进发酵的作用。目前,随着现代茶饮料产业的飞速发展,对茶叶的形、味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主要由机架,传动机构,揉盘和出茶门机构,揉桶和曲臂回转机构,加压机构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先将茶叶加入揉桶中,然后密封揉桶并在茶叶上方施加一个压力,转动揉桶使茶叶和揉盘相互摩擦达到揉捻的目的。由于茶叶比较蓬松,在揉捻之前茶叶占揉桶空间体积较大,揉捻之后茶叶体积较小,加料后经过揉捻后的茶叶出料率较低,严重影响了茶叶揉捻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813495U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揉盘,该揉捻机包括揉盘体、棱骨、搅拌杆;揉盘体为圆盘形结构,棱骨为由揉盘体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弧形凸起,搅拌杆设置在揉盘体之上,距离圆心的距离不超过揉 桶直径与揉盘半径的差值,且其高度可随压盘挤压高度进行调节。这种揉盘是固定不动的,靠揉桶转动来实现茶叶和揉盘的摩擦。这种揉盘不能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出料,揉捻完成后需要停机出料和加料,茶叶揉捻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揉捻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持续出料、使茶叶体积初步减小的揉盘,提升后续揉捻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初揉机揉盘,包括圆盘和棱骨,所述棱骨为设于圆盘上表面的条状凸起,条状凸起围绕圆盘中心向四周依次排列,所述棱骨和圆盘之间形成从圆盘中心通向圆盘外部的凹槽通道,所述揉盘转动时棱骨阻挡茶叶脱离圆盘。

目前市场上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方法是直接将茶叶加入揉捻设备中一步式对茶叶进行揉捻,由于揉捻工序特殊,实现连续化揉捻非常困难,只有通过先停机出料,出料完成后再加料开机的方式对茶叶进行揉捻,由于茶叶比较蓬松,在揉捻之前茶叶占揉桶空间体积较大,揉捻之后茶叶体积较小,导致茶叶的出料率较低,严重影响了茶叶揉捻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步法来实现茶叶的揉捻,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初揉装置对茶叶进行初揉,使茶叶的体积初步减小,初揉装置能够实现对茶叶的连续初揉,不用停机出料再加料开机;然后再将初揉后的茶叶加入市场上揉捻设备的揉桶中进行揉捻,由于茶叶体积减小,加入揉捻设备揉桶的茶叶量较多,大幅提升了设备对茶叶的揉捻效率。

茶叶初揉过程中,将茶叶置于靠近圆盘的中心位置,在揉盘转动过程中,茶叶伴随着揉盘做圆周运动,茶叶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将茶叶从圆盘内向外甩出,圆盘上部设有条状凸起,条状凸起能够给即将从圆盘上甩出的茶叶提供向心力,阻挡茶叶从圆盘上脱离,圆盘转速越大,茶叶所受向心力越大,茶叶之间和茶叶与棱骨之间相互挤压、摩擦,使茶叶体积变小,达到初揉的目的;茶叶体积变小后自身会膨胀,伴随着高速旋转茶叶从棱骨和圆盘之间形成的凹槽通道翻滚移动,茶叶顺着凹槽通道从圆盘中心向圆盘外溢出,达到在设备工作时持续出料的目的,有效的避免了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停机出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棱骨为弧形凸起,且弧形凸起的内凹一侧朝向圆盘的中心。

棱骨为弧形凸起,且弧形凸起的内侧朝向圆盘的中心,这样设置使茶叶不易从圆盘上脱离,能够增加茶叶初揉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棱骨在圆盘上的分布组成至少1对相对于圆盘中心呈中心对称的棱骨组,棱骨组中的棱骨由圆盘中心向圆盘外依次排列且棱骨长度逐渐增长,所述所有从圆盘中心通向圆盘外部的凹槽通道呈交错曲折状。

所有从圆盘中心通向圆盘外部的凹槽通道呈交错曲折状,这样的凹槽通道能够使茶叶在通道中翻滚的距离变长,增加茶叶的初揉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揉盘上设有喇叭状的翻转板,所述揉盘的中心轴与翻转板的中心轴重合,翻转板横截面积大的一端与揉盘固定连接,所述棱骨围绕翻转板向四周依次排列。

茶叶在揉盘靠近中心的位置堆积,下部的茶叶会受到上部茶叶对其施加的压力,翻转板将茶叶竖直方向所受压力的一部分转化为水平方向的挤压力,在凹槽通道内茶叶之间的挤压摩擦增加,增强了初揉效果。

优选,所述揉盘的直径与翻转板底部的直径比为4~6:1。

控制揉盘直径与翻转板底部的直径比在4~6:1范围时,茶叶初揉的效果最好。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板的高度与棱骨的高度比为1~1.5:1。

作为优选,所述圆盘和翻转板的中心轴方向设有中心转轴。

圆盘中心设置中心转轴,中心转轴能够带动圆盘转动,结构简单。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可连续化生产的揉盘对茶叶进行初揉,茶叶体积得到初步较小,提升了后续揉捻效率;(2)翻转板增加了茶叶之间的相互挤压,大大增强了茶叶的初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圆盘1、棱骨2、棱骨组21、凹槽通道3、翻转板4、中心转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一种茶叶初揉机揉盘,包括圆盘1和棱骨2,所述圆盘1中心的上部设有喇叭状的翻转板4,翻转板4与圆盘1的中心轴重合,翻转板4横截面积大的一端与圆盘1固定连接,所述圆盘1与翻转板4底部圆环的直径比为5:1,所述棱骨2为设在圆盘上表面的弧形条状凸起,弧形条状凸起的内凹一侧朝向圆盘的中心,棱骨2在圆盘上的分布组成2对相对于圆盘中心呈中心对称的棱骨组21,棱骨组中的棱骨由圆盘中心向圆盘外依次排列且棱骨长度逐渐增长,弧形条状凸起围绕翻转板4向四周依次排列,所述棱骨和圆盘之间形成从圆盘中心通向圆盘外部的凹槽通道3,所有从圆盘中心通向圆盘外部的凹槽通道3呈交错曲折状,所述翻转板4的高度与棱骨2的高度比为1.5:1,所述圆盘1和翻转板4的中心轴方向设有中心转轴5。

茶叶初揉过程中,将茶叶置于靠近圆盘1的中心位置,在揉盘转动过程中,茶叶伴随着揉盘做圆周运动,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茶叶自身所受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将茶叶从圆盘内向外甩出,圆盘1上部设有弧形条状凸起,弧形条状凸起能够给即将从圆盘上甩出的茶叶提供向心力,阻挡茶叶从圆盘上脱离,圆盘转速越大,茶叶所受向心力越大,茶叶之间和茶叶与棱骨之间相互挤压、摩擦和翻滚,使茶叶体积变小,达到初揉的目的;茶叶体积变小后自身会膨胀,使茶叶从棱骨2和圆盘1之间形成的凹槽通道移动,伴随着向心力,茶叶顺着凹槽通道3从圆盘中心向圆盘外翻滚移动,达到在设备工作时持续出料的目的,有效的避免了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停机出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