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8614发布日期:2018-07-20 17:3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



背景技术:

火腿加工时需要对火腿进行蒸煮,并且蒸煮过程不宜密封蒸煮,现有的蒸煮装置,要么热源装置产生烟气,要么在食物加热时产生烟气,严重影响生产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解决现有的蒸煮锅运作时产生烟气影响工作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内穿有加热管,加热管自锅体一端穿过锅体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的锅体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对锅体内加热,锅体内加水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的抽气装置的抽气口为喇叭状,抽气口下端边缘设置有向抽气口内弯折而成的集液槽,所述的集液槽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食物产生的蒸汽在抽气装置遇冷变水,经集液槽收集循回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再次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管位于锅体内的一端连通有副管,所述的副管自加热管位于锅体内的一端,贴合锅体内侧表面至加热管位于锅体内的另一端,受热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的锅体两侧内壁上相对竖直设置有滑槽,另有隔板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的隔板下端设置有与加热管和副管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的隔板一侧的锅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隔板将锅体内部分开,可实现在隔板一侧煮好后捞至隔板另一侧继续加热使水分控干。

作为优选,所述的锅体为方体,锅体内的竖直棱上设置有滑槽,锅体内设置有网板,所述的网板与锅体内尺寸适配,网板的四角滑动设置在竖直棱上的滑槽内。蒸煮完成后,从上方勾住网板,网板顺着滑槽上移,即可将锅体内的食物捞出,并将水分沥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网板自锅体一端到另一端斜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锅体于网板的低处端的顶端开设有开口,开口深度大于网板的高处与低处的高度差。当网板被拉至顶端时,其上的食物可顺着网板从开口滑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对火腿蒸煮过程的无烟化操作,改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多种循环,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隔板将锅体内部分开,可实现一边蒸煮一边控干水分;本实用新型设置网板,可将食物取出的同时将水分沥出,本实用新型便于蒸煮完成后,将食物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图2示出了此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1、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1内穿有加热管2,加热管2自锅体1一端穿过锅体1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2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的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2对锅体1内加热,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实施例2: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1、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1内穿有加热管2,加热管2自锅体1一端穿过锅体1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2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的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抽气装置3的抽气口为喇叭状,抽气口下端边缘设置有向抽气口内弯折而成的集液槽4,所述的集液槽4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食物产生的蒸汽在抽气装置3遇冷变水,经集液槽4收集循回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再次利用。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2对锅体1内加热,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实施例3: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1、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1内穿有加热管2,加热管2自锅体1一端穿过锅体1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2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连通有副管5,所述的副管5自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贴合锅体1内侧表面至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另一端,受热更加均匀。所述的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抽气装置3的抽气口为喇叭状,抽气口下端边缘设置有向抽气口内弯折而成的集液槽4,所述的集液槽4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食物产生的蒸汽在抽气装置3遇冷变水,经集液槽4收集循回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再次利用。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2和副管5对锅体1内加热,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实施例4: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1、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1内穿有加热管2,加热管2自锅体1一端穿过锅体1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2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连通有副管5,所述的副管5自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贴合锅体1内侧表面至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另一端,受热更加均匀。所述的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抽气装置3的抽气口为喇叭状,抽气口下端边缘设置有向抽气口内弯折而成的集液槽4,所述的集液槽4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食物产生的蒸汽在抽气装置3遇冷变水,经集液槽4收集循回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再次利用。

所述的锅体1两侧内壁上相对竖直设置有滑槽,另有隔板7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的隔板7下端设置有与加热管2和副管5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的隔板7一侧的锅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孔。隔板7将锅体1内部分开,可实现在隔板7一侧煮好后捞至隔板7另一侧继续加热使水分控干。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2和副管5对锅体1内加热,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实施例5: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1、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1为方体,所述的锅体1内穿有加热管2,加热管2自锅体1一端穿过锅体1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2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连通有副管5,所述的副管5自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贴合锅体1内侧表面至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另一端,受热更加均匀。所述的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抽气装置3的抽气口为喇叭状,抽气口下端边缘设置有向抽气口内弯折而成的集液槽4,所述的集液槽4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食物产生的蒸汽在抽气装置3遇冷变水,经集液槽4收集循回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再次利用。

所述的锅体1两侧内壁上相对竖直设置有滑槽,另有隔板7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的隔板7下端设置有与加热管2和副管5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的隔板7一侧的锅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孔。隔板7将锅体1内部分开,可实现在隔板7一侧煮好后捞至隔板7另一侧继续加热使水分控干。锅体1内的竖直棱上设置有滑槽,锅体1内设置有网板8,所述的网板8与锅体1内尺寸适配,网板8的四角滑动设置在竖直棱上的滑槽内。蒸煮完成后,从上方勾住网板8,网板8顺着滑槽上移,即可将锅体1内的食物捞出,并将水分沥出。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2和副管5对锅体1内加热,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最优实施例:

一种无烟式火腿蒸煮锅,包括锅体1、蒸汽发生器,所述的锅体1为方体,所述的锅体1内穿有加热管2,加热管2自锅体1一端穿过锅体1至另一端,所述的加热管2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连通有副管5,所述的副管5自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一端,贴合锅体1内侧表面至加热管2位于锅体1内的另一端,受热更加均匀。所述的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抽气装置3的抽气口为喇叭状,抽气口下端边缘设置有向抽气口内弯折而成的集液槽4,所述的集液槽4连接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食物产生的蒸汽在抽气装置3遇冷变水,经集液槽4收集循回至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再次利用。

所述的锅体1两侧内壁上相对竖直设置有滑槽,另有隔板7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的隔板7下端设置有与加热管2和副管5相适配的缺口,所述的隔板7一侧的锅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孔。隔板7将锅体1内部分开,可实现在隔板7一侧煮好后捞至隔板7另一侧继续加热使水分控干。锅体1内的竖直棱上设置有滑槽,锅体1内设置有网板8,所述的网板8与锅体1内尺寸适配,网板8的四角滑动设置在竖直棱上的滑槽内。网板8自锅体1一端到另一端斜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锅体1于网板8的低处端的顶端开设有开口,开口深度大于网板8的高处与低处的高度差。蒸煮完成后,从上方勾住网板8,网板8顺着滑槽上移,即可将锅体1内的食物捞出,并将水分沥出。当网板8被拉至顶端时,其上的食物可顺着网板8从开口滑出。

蒸汽发生器为现有技术,采用蒸汽发生器作为热源,产生的热蒸汽通过加热管2和副管5对锅体1内加热,进行蒸煮,热蒸汽经过热交换后变为冷水再次进入蒸汽发生器的冷水入口,实现循环,并且此过程无烟气产生,锅体1上方设置有抽气装置3,可吸收在蒸煮过程中食物产生的烟气,改善工作环境。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结构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结构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结构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