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苁蓉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7174发布日期:2018-06-22 22:4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制品,特别涉及一种苁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苁蓉入药,由来已久。其甘而性温,咸而质润,具有补阳不燥,温通肾阳补肾虚;补阴不腻,润肠通腹治便秘的特点。正因为它补性和缓,才有苁蓉(从容)之称。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大芸与羊肉煮食,可治‘五为七伤’,腹中寒热病,强阴益精髓”,‘以其温而能润、滑而不泻、常补不峻、峻而精血、兴阳助人”;本经谓其“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大明》称其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近年来,医药界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苁蓉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及结晶性中性物质,确有治疗腰膝冷痛、妇女不孕、神经衰弱、听力减退的功效,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可作为膀胱炎、膀胱出血、肾脏出血的止血药用。因此,苁蓉具有较高的药食用价值,应用范围广泛。

目前,为充分有效地开发苁蓉在食疗领域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苁蓉制成的茶制品,如CN101703125B公开的一种肉苁蓉红茶及其制备方法,该茶由重量百分比肉苁蓉50~75%、枸杞5~10%、甘草5~10%、淫羊藿5~10%、牛至5~8%、红茶5~12%制成;该茶充分利用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增加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消炎抑菌、利尿解毒、保肝护肝、降脂降压、增强记忆力,防治老年痴呆症,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等,具有独特保健功能,又可适宜成年人秋、冬饮用。然而,现有采用苁蓉制成的茶制品中大多数都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的原料配制而成,虽然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成本较高,且苁蓉的有效成分吸收低,效果相对不太明显。为此,申请人研发出一种成本低,口感适宜,且饮用时苁蓉有效成分的吸收率高的苁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苁蓉茶及其制备方法,该苁蓉茶饮用方便,疗效好,具有补肾壮阳、固精润肠,温肾调气、健脾益肾等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苁蓉茶,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

苁蓉100~200份、普洱茶150~250份、枸杞150~250份、红枣300~350份。

优选地,所述普洱茶采用2年以上的普洱制成的熟普洱茶。

优选地,所述枸杞采用中宁枸杞。

优选地,所述红枣采用烤制至水分为7%的烤制枣片。

上述苁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苁蓉经水洗、刷洗后清洗干净,切制成厚度为2mm的切片;

2)将苁蓉切片微波烤制至切片呈热度膨胀后,脱水至水分达70%;

3)将脱水后的苁蓉切片晾晒后,粉碎成50~80目的苁蓉粉;

4)将苁蓉粉于蒸制容器中待水开后蒸3~5min;

5)将蒸煮好的苁蓉粉于制粒机中制成苁蓉颗粒;

6)按照配比称取苁蓉颗粒、普洱茶、枸杞、红枣,拼配、混匀;

7)将混匀的原料装入茶包袋中,得到苁蓉茶。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微波烤制的温度为90℃~100℃。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制成的苁蓉颗粒的长度为1.0~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苁蓉茶以苁蓉、普洱茶、枸杞、红枣为原料制备而成,原料选取适宜,成本低,配方合理,饮用方便,具有补肾壮阳、固精润肠,温肾调气、健脾益肾等功效,适于四季饮用,且长期饮用效果更佳。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将苁蓉制备成苁蓉颗粒不仅与茶叶味道融合充分,使苁蓉茶的口感醇厚,持续泡制饮用的次数增加,并且能够使苁蓉的有效成分被吸收达70%以上,保健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苁蓉茶,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苁蓉150份、普洱茶200份、枸杞200份、红枣35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苁蓉经水洗、刷洗后清洗干净,切制成厚度为2mm的切片;

2)将苁蓉切片在温度为90℃~100℃的条件下微波烤制,切片呈热度膨胀后,脱水至水分达70%;

3)将脱水后的苁蓉切片晾晒后,粉碎成50~80目的苁蓉粉;

4)将苁蓉粉于蒸制容器中待水开后蒸3~5min;

5)将蒸煮好的苁蓉粉于制粒机中制成苁蓉颗粒,长度为1.0~1.5mm;

6)按照配比称取苁蓉颗粒、普洱茶、枸杞、红枣,拼配、混匀;

7)将混匀的原料装入茶包袋中,得到苁蓉茶。

实施例2

一种苁蓉茶,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苁蓉200份、普洱茶150份、枸杞180份、红枣32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3

一种苁蓉茶,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苁蓉180份、普洱茶250份、枸杞220份、红枣300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