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葫芦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4058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糖葫芦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糖葫芦又叫冰糖葫芦,是一种中国北方传统小吃。传统糖葫芦制作流程为:串球—蘸糖—拔签,所有工序皆为手工操作,其加工环境较为简陋,加工效率较低,既难以保证制作过程的卫生程度,也无法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为了提高糖葫芦的生产效率,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糖葫芦生产设备。申请号为200810104699.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糖葫芦穿球机,但该装置只能用于串球工序,既不能在多个工序之间相互适应,又不能对各工序的多种加工动作进行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糖葫芦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葫芦生产设备,包括第一驱动设备、第一输送链条、针板系统和模板系统,所述第一驱动设备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输送链条,所述针板系统包括针杆,所述模板系统位于所述针板系统前侧,所述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模板的后侧面,所述针杆用以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针板系统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链条上;

固定板,所述针板后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结构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平行面,所述平行面供所述固定板从中移动,所述平行面上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包括直线段和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位于所述直线段前端;

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侧板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高度相同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以及

针杆套框,所述针杆套框固定于所述侧板上,所述针杆穿过所述针杆套框。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将所述固定板向前推动的第一气缸和用以将所述固定板向后拉回的第二气缸。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后侧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轴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匹配的导轨。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使所述针杆后端被向上顶起的第三气缸。

优选地,所述针杆上设置有转轮,所述针杆上方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转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设备,所述针杆后端被所述第三气缸顶起后与所述第二驱动设备接触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输送链条,所述模板系统还包括第四气缸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输送链条与所述第一输送链条平行设置且同步运动,所述第一模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链条上,所述第四气缸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模板下压,使所述第二模板压在所述第一模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蘸糖装置,所述蘸糖装置包括用以容纳糖液的锅体,所述模板系统和所述蘸糖装置沿所述第一输送链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蘸糖装置还包括底座和燃气管,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三驱动设备、偏心轮、连杆、滑动臂支架、燃气管滑动臂和锅体滑动臂,所述锅体滑动臂的一端与所述锅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锅体滑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气管滑动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臂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燃气管滑动臂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燃气管固定于所述燃气管滑动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驱动设备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和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和所述锅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锅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脱球装置,所述蘸糖装置和所述脱球装置沿所述第一输送链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脱球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五气缸和水平放置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轴上,所述第五气缸用以将所述第六气缸下压,所述第六气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下端设置有供所述针杆上下移动的竖直凹槽,所述后挡板用以限制所述固定板的位置或限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件的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对所述针板系统清洗和消毒的热水循环装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将针杆固定于针板系统上后,无需拆卸即可完成串球、蘸糖和控糖的动作,操作方便,动作快速、精准,能够极大地提高糖葫芦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针板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串球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蘸糖装置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脱球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电机;2、第一输送链条;21、针板系统;211、针杆;2111、针杆套;2112、针杆芯;2113、缓冲垫;212、底板;213、固定板;214、导向板;2141、直线段;2142、圆弧段;215、侧板;2151、凸出部;216、针杆套框;2161、耐磨套;217、定位拉杆;218、导向轴;2181、导向轮;219、转轮;3、第二输送链条;31、第一模板;4、针板干燥处理工位;5、串球工位;51、第一气缸;52、第四气缸;53、第二模板;6、蘸糖工位;61、锅体;62、底座;63、燃气管;64、第三电机;65、偏心轮;66、连杆;67、滑动臂支架;68、燃气管滑动臂;69、锅体滑动臂;7、蘸糖后冷却工位;8、脱球工位;81、第五气缸;82、第六气缸;821、前挡板;822、后挡板;9、热水循环清洗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糖葫芦生产设备,以提高糖葫芦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糖葫芦生产设备,包括第一驱动设备、第一输送链条2、针板系统21和模板系统。

第一驱动设备为第一电机1,第一电机1输出的动力经传动结构传递后驱动第一输送链条2循环转动。模板系统位于针板系统21前侧,模板系统包括第一模板31,第一模板31上表面开有凹槽。该凹槽延伸至第一模板31的后侧面,包括用以放置山楂果的山楂槽和将山楂槽与第一模板31后侧面打通的针杆槽。针杆槽供针杆211通过,针杆211将山楂果穿成串。

如图1-2所示,针板系统21包括针杆211,底板212,固定板213,导向结构,侧板215和针杆套框216。底板212固定于第一输送链条2上,与第一输送链条2同步运动。导向结构为一对平行设置的导向板214,导向板214固定在底板212上。导向结构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平行面,供固定板213从中移动。平行面上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包括直线段2141和圆弧段2142,圆弧段2142位于直线段2141前端。两个侧板215分别固定于固定板213的左右两侧,每个侧板215的外侧均固定有两个高度相同的凸出部2151,凸出部2151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两个侧板215通过定位拉杆217相连,从而更好地保持两个侧板215的相对位置。

针杆211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其中大径段为针杆套2111,小径段为针杆芯2112,针杆芯2112插入针杆套2111内。针杆套2111后端固定于固定板213上,针杆套2111穿过针杆套框216,针杆套框216固定于侧板215上,针杆套2111和针杆套框216间设置有耐磨套2161。针杆套2111和针杆芯2112的阶梯连接处设置有缓冲垫2113,防止因针杆211和第一模板31碰撞而损坏零件。

使用时,将山楂果装填进山楂槽内,启动第一电机1。当针杆211与针杆槽对准后,第一电机1停转,推动固定板213,使针杆211插入山楂果,下压固定板213,针杆211前端上翘并与第一模板31分离,启动第一电机1。针板系统21移动至蘸糖工位6后,第一电机1停转,上抬固定板213,使针杆211前端下摆并与糖液接触,即可完成蘸糖,之后上下摇晃固定板213进行控糖,使多余糖液回流锅体61内,避免浪费。通过缓冲垫2113限制针杆211的插入深度,通过凸出部2151和第一滑槽的相互配合,控制蘸糖和控糖的动作轨迹和动作角度,实现快速、精准操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针板系统21包括三个针杆211,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针杆211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操作可以使用人力,也可通过机械动作完成。作为优选的情况: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以将固定板213向前推动的第一气缸51和用以将固定板213向后拉回的第二气缸(图中未画出);

本实施例固定板213后侧设置有导向轴218,导向轴218上设置有导向轮2181,导向轴218的上方设置有与导向轮2181匹配的导轨(图中未画出),通过控制导轨在不同位置处的高度,可以对固定板213的下压动作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以使针杆211后端被向上顶起的第三气缸(图中未画出),从而对固定板213的上抬动作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针杆211上还设置有转轮219,针杆211上方设置有用以驱动转轮219转动的第二电机(图中未画出),针杆211后端被第三气缸顶起后,第二电机输出的动力直接或间接传递给转轮219,实现快速、均匀蘸糖。现有技术中实现第二电机与转轮219间动力传递的方式有多种,此处将转轮219的圆周上设置连接槽,使传送带(图中未画出)嵌入该连接槽后,第二电机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通过摩擦力带动转轮219转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链条3,模板系统还包括第四气缸52和第二模板53。第二输送链条3与第一输送链条2平行设置且同步运动,第二输送链条3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链条2的长度,第一模板31固定于第二输送链条3上,第四气缸52用以驱动第二模板53下压,使第二模板53压在第一模板31上。

实现针杆211和第一模板31分离的方式有多种,实施例1仅为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链条3与第一输送链条2平行设置且同步运动,当第一模板31向下转动时,针板系统21继续向前运动,即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第一模板31和针杆211的分离,工作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模板53下压后再将针杆211插入凹槽,防止插偏或山楂果飞出,提高安全性,防止浪费。

实施例3、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还包括蘸糖装置。蘸糖装置包括用以容纳糖液的锅体61,模板系统和蘸糖装置沿第一输送链条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蘸糖装置还包括底座62和燃气管63,底座62上设置有第三电机64、偏心轮65、连杆66、滑动臂支架67、燃气管滑动臂68和锅体滑动臂69。锅体滑动臂69的一端与锅体61的中部转动连接,锅体滑动臂69的另一端与燃气管滑动臂68的中部转动连接,滑动臂支架67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燃气管滑动臂68的一端插入第二滑槽内,燃气管63固定于燃气管滑动臂68的另一端,第三电机64驱动偏心轮65转动,偏心轮65和连杆66转动连接,连杆66和锅体61的一端转动连接,锅体61的另一端与底座62转动连接。

当锅体61中糖液较少,针杆211上的山楂果难以完全接触糖液时,或因其它原因需要倾斜锅体61时,可启动第三电机64,偏心轮65转动带动锅体61一端上抬,至合适位置后停止第三电机64的转动。为了在锅体61倾斜过程中和倾斜后保持糖液温度的相对恒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动臂支架67、燃气管滑动臂68和锅体滑动臂69,使得燃气管63与锅体61的距离相对稳定,从而使糖液的加热温度相对稳定。当需要将锅体61恢复原位时,启动第三电机64,使偏心轮65继续转动,直至锅体61恢复原位即可。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还包括脱球装置。蘸糖装置和脱球装置沿第一输送链条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脱球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五气缸81和水平放置的第六气缸82,第六气缸82固定于第五气缸81的活塞轴上,第五气缸81用以将第六气缸82下压,第六气缸8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板821和后挡板822,前挡板821下端设置有供针杆211上下移动的竖直凹槽,后挡板822用以限制固定板213的位置或限制固定于固定板213上的固定件的位置。

当针板系统移动至脱球装置处后,停止第一电机1的转动,第五气缸81输出端下压,后挡板822限制固定板213或固定板213上的固定件的位置,针杆211伸入前挡板821上的竖直凹槽内,启动第六气缸82,即可完成脱球过程。之后第五气缸81输出端上移,带动第六气缸82上移,再将第六气缸82收缩后恢复原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还包括用以对针板系统21清洗和消毒的热水循环装置。热水循环装置选用现有技术中结构,只要能实现循环清洗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可设置干燥装置和冷却装置。干燥装置设置于串球工位5之前,用以对清洗后的针板系统21进行干燥;冷却装置设置在蘸糖工位6后,用以在蘸糖后加速糖液的凝固。

加工顺序如图7所示,第一电机1同时带动第二输送链条2和第三输送链条3的转动,第二输送链条2和第三输送链条3速度相同。具体地,在热水循环清洗工位9处,使用热水循环装置对针板系统21清洗消毒;之后,在针板干燥处理工位4处,干燥装置对针板系统21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装置可选用风扇等常规干燥装置;之后,在串球工位5处,将山楂果串在针杆211上;之后,在蘸糖工位6处,蘸糖装置与针板系统21相互配合,完成蘸糖工序;之后,在蘸糖后冷却工位7处,冷却装置对蘸糖后的山楂果进行冷却处理,冷却装置可采用空调等常规冷却装置;之后,在脱球工位8处,脱球装置进行脱球处理。上述加工过程循环操作,完成糖葫芦的生产。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