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渣料分离的水果打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8244发布日期:2018-10-09 20:0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酱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便于渣料分离的水果打浆机。

果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用超过100℃温度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也叫果子酱。

制作果酱是长时间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涂抹于面包或吐司上食用。不论草莓、蓝莓、葡萄、玫瑰等小型果实,或李、橙、苹果、桃等大型果实切小后,同样可制成果酱,不过调制同一时间通常只使用一种果实。无糖果酱、平价果酱或特别果酱(如:榴莲、菠萝),便会使用胶体。果酱常使用的胶体包括:果胶、豆胶及三仙胶。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由于,人们需要给身体补充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而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如果通过各种水果来补充,但是有些人对部分水果不喜爱,从而人们箱到将水果制作成果酱,这样既可口,有帮助了人们可以补充各种元素,同时还可以当做饮料食用。

在果酱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水果进行清洗、拣选、破碎、预煮、熬制、玻璃瓶灌装、洗瓶、上盖、旋盖、后杀菌、吹干、贴标、喷码、装箱等流程进行制作。

现如今的果酱打浆机,例如:专利号:201710530233.6的水果打浆机,虽然对水果进行打浆的时候可以对果酱进行一定的分离,但是,产生的水果渣料中含有部分水果浆液,从而降低了生产,同时在渣料从而打浆机中取出较为繁琐,从而降低省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渣料分离的水果打浆机,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由于现如今的打浆机,是通过过滤网将渣料与浆液进行分离,这样导致渣料中含有部分浆液,同时,由于过滤后的渣料回收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渣料分离的水果打浆机,包括壳体、提升装置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提升装置下端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杆和外罩,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滑动连接所述外罩,且所述外罩中端上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且所述外罩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滑动连接感应块,且所述壳体内侧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所述感应块感应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且所述感应块上方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转动杆(下方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转动管,所述第一转动杆下方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滑动连接连接管,且所述第二转动杆下设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管,且所述转动管转动连接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罩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第一凹槽;且所述底盘下方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外壳,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连接收集框,所述收集框对应连接于所述壳体下方,且所述收集框内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中部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下方设有第二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且所述收集框下方设有收料槽,远离所述收集槽一侧,所述第一支架边设有积液槽,所述集液槽通过软管连接收集框。

优选的,所述外罩上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支架上方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下方轴承连接壳体,且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轮。

优选的,所述导料管下端设置第三挡块,且所述第三挡块倾斜30º~60º设置。

优选的,所述感应块滑动的距离等于所述提升装置上升的距离,且所述倒料管滑动连接所述感应块,又所述感应块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外罩。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纵向高度大于所述提升装置上升的高度,且所述转动管内、外侧均设有第一转动齿,所述第三转动杆外侧对应设有第二转动齿,所述转动管内侧,所述第一转动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又所述转动盘内侧设有第三转动齿,所述转动管外侧,所述第三转动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上设有方形管,所述方形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大于所述提升装置提升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所述收集框外对称设有第四转动杆,其一侧所述第四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电机,且两个所述第四转动杆上均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且远离所述转动电机一侧,所述支架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块下方设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三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管,又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端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固定连接挡块,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连接齿,所述连接齿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又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齿。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块呈“伞”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使得搅拌杆转动,从而进行搅拌,在由于第一转动杆下端的第三转动杆转动,从而使的底盘上的转动盘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盘转动,带动外罩转动,从而使得外罩转动,且外罩为网状结构,从而在转动盘和外罩的双重转动下进行离心分离浆液和惨渣,从而使得浆液进入收集框的下层,而第二挡块在第二提升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挡块与第一挡块重合,从而使得收集框下仓密闭,在浆液从软管排入集液槽,在通过转动装置,使得收集框转动,使得残渣落入收料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感应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转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动盘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红外线感应装置,12-导料管,121-第三挡块,2-提升装置,21-丝杆,211-转动轮,22-第二驱动电机,3-搅拌装置,31-第一转动杆,32-外罩,321-进料口,322-感应块,323-第一连接杆,324-第二弹簧,325-第一支架,326-第一轴承,33-搅拌杆,34-第一驱动电机,35-第二转动杆,36-第三转动杆,361-第二转动齿,4-底盘,41-连接管,42-转动管,43-转动盘,431-第一凹槽,432-第三转动齿,44-轴承,45-第二连接杆,5-第一支架,51-弹簧,6-转动装置,61-转动电机,62-第四转动杆,63-第二轴承,7-收集框,71-挡块,72-第二挡块,721-第二连接管,722-第三轴承,723-连接齿,73-第二提升装置,731-第三驱动电机,74-第三连接杆,8-收料槽,9-集液槽,91-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7,一种便于渣料分离的水果打浆机,包括壳体1、提升装置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提升装置下端的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杆31和外罩32,所述第一转动杆31上设有搅拌杆33,所述搅拌杆33滑动连接所述外罩32,且所述外罩32中端上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4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31,且所述外罩32一侧设有进料口321,所述进料口321滑动连接感应块322,且所述壳体1内侧设有红外线感应装置11,所述感应块322感应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装置11,且所述感应块322上方设有导料管12,所述导料管1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所述第一转动杆31下方设有底盘4,所述底盘4上设有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内设有转动管42,所述第一转动杆31下方设有第二转动杆35,所述第二转动杆35滑动连接连接管41,且所述第二转动杆35下设有第三转动杆36,所述第三转动杆36转动连接转动管42,且所述转动管42转动连接转动盘43,所述转动盘43上设有第一凹槽431,所述外罩32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杆323,所述第一连接杆323滑动连接第一凹槽431;且所述底盘4下方通过轴承44连接第二连接杆45,所述第二连接杆45上固定连接外壳1,且所述第二连接杆45下方设有第一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5上设有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装6转动连接收集框7,所述收集框7对应连接于所述壳体1下方,且所述收集框7内设有挡块71,所述挡块71中部设有第二挡块72,所述第二挡块72下方设有第二提升装置73,所述第二提升装置73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74,且所述收集框7下方设有收料槽8,远离所述收集槽8一侧,所述第一支架6一侧设有积液槽9,所述集液槽9通过软管91连接收集框7。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使得搅拌杆转动,从而进行搅拌,在由于第一转动杆下端的第三转动杆转动,从而使的底盘上的转动盘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盘转动,带动外罩转动,从而使得外罩转动,且外罩为网状结构,从而在转动盘和外罩的双重转动下进行离心分离浆液和惨渣,从而使得浆液进入收集框的下层,而第二挡块在第二提升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挡块与第一挡块重合,从而使得收集框下仓密闭,在浆液从软管排入集液槽,在通过转动装置,使得收集框转动,使得残渣落入收料槽中。

实施例,参考图1-2,所述外罩32上方设有第二支架325,所述第二支架325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4,且所述第一支架325上方设有第一轴承326,所述第一轴承326固定连接丝杆21,所述丝杆21转动连接转动轮211,所述转动轮211下方轴承连接壳体1,且所述丝杆21转动连接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轮211。

本实施例中,由于外罩上方设置有第二之间,第二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支架上方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连接丝杆,丝杆转动连接壳体,且壳体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丝杆,从而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使得丝杆进行上下运动,进而使得外罩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当外罩箱上运动,残渣则排出网罩。

实施例,参考图1-2,所述导料管12下端设置第三挡块121,且所述第三挡块121倾斜30º~60º设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倒料管下端设置偶遇第三挡块,且第三挡块倾斜30º~60º设置,由于挡块的倾斜,使得材料更容易进入外罩内。

实施例,参考图1-3,所述感应块322滑动的距离等于所述提升装置2上升的距离,且所述倒料管12滑动连接所述感应块322,又所述感应块322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324,所述第二弹簧324固定连接外罩32。

本实施例中,由于感应块滑动的距离等于提升装置上升的距离,且倒料管滑动连接感应块,且感应块下方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外罩,感应块与红外线感应连接,使得倒料管可以精确的滑动连接感应块,使得第三挡块与进料口下方连接,进而方便进料,当进料完成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感应块回弹,使得感应块封住开口,进而使得材料在外罩内进行离心打浆。

实施例,参考图4-6,所述连接管41的纵向高度大于所述提升装置2上升的高度,且所述转动管42内、外侧均设有第一转动齿421,所述第三转动杆36外侧对应设有第二转动齿361,所述转动管42内侧,所述第一转动齿4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361,又所述转动盘43内侧设有第三转动齿432,所述转动管42外侧,所述第三转动齿4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齿421。

本实施例中,由于俩呢机关的纵向高度大于提升装置上升的高度,且转动惯内外侧均设置偶遇第一转动齿,第三转动杆外侧对应设置偶遇第二转动齿,转动管内侧,第一转动齿菊花洞连接第二转动齿,转动盘内设置有第三转动齿,且第三转动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齿,从而使得转动盘进行反转,使得外罩与第一连接杆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转动的速率加快。

实施例,参考图4-6,所述转动盘43上设有方形管433,所述方形管43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3,且所述第一凹槽431的高度大于所述提升装置2提升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方形管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且第一凹槽的高度大于提升的高度,从而使得外罩上升后,残渣可以不会落入第一凹槽中。

实施例,参考图1,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转动电机61,所述收集框7外对称设有第四转动杆62,其一侧所述第四转动杆62转动连接转动电机61,且两个所述第四转动杆62上均设有第二轴承63,所述第二轴承6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5,且远离所述转动电机61一侧,所述第一支架5上设有弹簧51,所述弹簧5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杆62。

本实施例中,由于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且手机框外对称设置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电机,且两个第四转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从而使得第四转动杆在利用支架得以固定,而又因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弹簧,从而通过弹簧,使得转动后的收集框得以回弹。

实施例,参考图1或7,所述第二挡块72下方设有第二连接管721,且所述第三连接杆74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管721,又所述第二连接管721上端设有第三轴承722,所述第三轴承722固定连接挡块71,且所述第二连接管721上设有连接齿723,所述连接齿723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73,又所述提升装置73包括第三驱动电机73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3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齿723。

实施例,参考图1,所述第二挡块72呈“伞”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挡块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三连接杆贯穿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固定连接挡块,从而连接管在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下,带动连接管外侧的连接齿转动,进而使得连接管在提升装置上方运动,从而使得第二挡块与第一挡块进行挤压连接,使得收集框下层和上层得以分离,从而来区分收集不同的材料。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使得搅拌杆转动,从而进行搅拌,在由于第一转动杆下端的第三转动杆转动,从而使的底盘上的转动盘转动,进而使得转动盘转动,带动外罩转动,从而使得外罩转动,且外罩为网状结构,从而在转动盘和外罩的双重转动下进行离心分离浆液和惨渣,从而使得浆液进入收集框的下层,而第二挡块在第二提升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挡块与第一挡块重合,从而使得收集框下仓密闭,在浆液从软管排入集液槽,在通过转动装置,使得收集框转动,使得残渣落入收料槽中。

同时,由于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且手机框外对称设置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电机,且两个第四转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从而使得第四转动杆在利用支架得以固定,而又因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弹簧,从而通过弹簧,使得转动后的收集框得以回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