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81645发布日期:2018-08-04 10:37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柴(premnamicrophyllaturcz.)又名:豆腐木等,为马鞭草科豆腐柴属多年生落叶灌柴,是一种新型的药食两用植物,在陕西南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山区分布较广,豆腐柴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总糖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高于稻米、小麦、玉米、红高粱等农作物,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锰、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超过一半叶类蔬菜,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2.4%,果胶含量高达39.5%,营养价值极高等,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性味苦寒、无毒,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等功效,豆腐柴茎、叶提取物有抗疲劳、降低胆固醇、改善微循环,保护坐骨神经和软组织损伤的作用。目前,对其开发利用多在利用其果胶含量高的特点制作豆腐上,而鲜有利用豆腐柴叶制作茶饮工艺,且为用豆腐柴成熟叶与其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的发酵酵素茶饮,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特性。豆腐柴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单独作为原料开发茶饮色泽厚重、苦涩味明显,香气不足,为了提升豆腐柴茶饮品质,开发利用好豆腐柴,本发明利用豆腐柴嫩芽及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经合理配比利用绿茶加工工艺制作一种豆腐柴绿茶,大大改善了豆腐柴的口感,汤色金黄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口感好,不仅能丰富茶叶产品种类,还能提高豆腐柴附加值。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解决豆腐柴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单独作为原料开发茶饮色泽厚重、苦涩味明显,香气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料:选取清明前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1.5~2.5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作为优选,所述摊青步骤中摊放厚度为3~5厘米,摊放时间为6~12小时,中间翻叶1~2次,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经摊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68%~70%。作为优选,所述杀青步骤中的杀青温度为340~390℃。作为优选,所述揉捻步骤中揉捻的方法为先无压力空揉5min,再轻柔15~20min,再重揉10~15min,再轻揉10~18min。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步骤中,烘干温度为120~150℃,并将含水量控制在3%~6%。作为优选,所述提香步骤中,温度为60~100℃,提香时间5~1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豆腐柴嫩芽及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经合理配比利用绿茶加工工艺制作一种豆腐柴绿茶,大大改善了豆腐柴的口感,汤色金黄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口感好,不仅能丰富茶叶产品种类,还能提高豆腐柴附加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料:选取清明前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制作紫阳茶的原料,中国陕西省南部紫阳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区位于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适中,气候宜茶。境内产销茶叶历史悠久,且天然富硒区,所产茶叶硒元素含量高,具有特种保健功效。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摊放厚度为3厘米,摊放时间为6小时,中间翻叶1~2次,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经摊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68%;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1.5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340℃;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捻的方法为先无压力空揉5min,再轻柔15min,再重揉10min,再轻揉10min;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50℃,并将含水量控制在3%;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60℃,提香时间10min。实施例2:选料:选取清明前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摊放厚度为5厘米,摊放时间为12小时,中间翻叶2次,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经摊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70%;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2.5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390℃;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捻的方法为先无压力空揉5min,再轻柔20min,再重揉15min,再轻揉18min;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50℃,并将含水量控制在6%;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100℃,提香时间5min。实施例3:选料:选取清明前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摊放厚度为4厘米,摊放时间为10小时,中间翻叶2次,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经摊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70%;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2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360℃;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捻的方法为先无压力空揉5min,再轻柔18min,再重揉12min,再轻揉15min;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50℃,并将含水量控制在5%;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80℃,提香时间8min。对比实验例:选料:选取清明后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摊放厚度为4厘米,摊放时间为10小时,中间翻叶2次,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经摊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70%;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2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360℃;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捻的方法为先无压力空揉5min,再轻柔18min,再重揉12min,再轻揉15min;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150℃,并将含水量控制在5%;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提香温度为80℃,提香时间8min。根据上述实施例和对比实验例,最终制作出的豆腐柴绿茶的品质如下表1。表1实验例选料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的比例豆腐柴叶片形状茶香汤色茶味实施例1清明前1:1.5嫩芽、叶小有一定香气汤色金黄有苦涩味实施例2清明前1:2.5嫩芽、叶小茶香浓郁汤色较浅口感不够醇厚实施例3清明前1:2嫩芽、叶小茶香浓郁汤色金黄口感醇厚对比实验例清明后1:2大叶片茶香不够汤色暗黄苦涩味过重从表1中可以看出,选择清明前和清明后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制作出的绿茶在最终成品上有较大的茶叶,相对比清明后的原料,采用清明前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制作出的绿茶不论是在茶香、汤色还是茶味上都更好,更优,其原因在于:选择清明前的豆腐柴嫩芽是因为清明前的豆腐柴叶为刚萌发的嫩芽,叶小,果胶含量较大叶片稍低,做出来的茶比之用大叶片豆腐柴做的茶多了清香,少了青草气和苦涩味,清明后豆腐柴叶片生长为大叶片,做茶需要对叶片进行切细处理,工序、成本增加,且香气不够,苦涩味过重;紫阳茶,中国陕西省南部紫阳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产区位于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雨适中,气候宜茶。境内产销茶叶历史悠久,且天然富硒区,所产茶叶硒元素含量高,具有特种保健功效。饮用紫阳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又无任何副作用的补硒方法。清明时节采制的紫阳群体种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这款茶的特色就是本地特色富硒紫阳茶和豆腐柴融合,增加了茶汤的香气的同时,又能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血,补充硒元素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防癌的目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的比例为1:2时从茶汤的色泽、茶汤的香气上味道最佳,茶叶过少香气不足,苦涩味稍重,豆腐柴叶少则汤色不够金黄,紫阳茶味盖过豆腐柴,口感不够醇厚,缺乏特色。另外,针对豆腐柴功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参数对最终茶叶的品质影响如下:摊青过程鲜叶中的多酚类、儿茶素(尤其酯型儿茶素)含量逐步减少,氨基酸、水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酚氨比值下降,经摊青处理的绿茶茶汤醇度、鲜爽味和香气均明显提高,但是摊青需适度,过度摊青反而降低制茶品质。适宜的时间是6—10小时,采用萎凋措施自然摊放。时间过长,茶叶的水分散失过多,泡出来的味道非常苦涩,香气不够,摊青过短,使得茶叶里面的叶绿素没有处理好,茶叶湿气太重,苦涩味太重。杀青过程中,温度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导制叶色泛黄,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揉捻过程中,揉捻茶叶的轻重及时间,对茶叶叶肉组织的破损率及内质上的色、香、味关系很大。因此整个过程应遵循“轻-重-轻”原则,刚开始5分钟内不要加压,待叶片逐渐沿着主叶脉初卷后在进行加压,揉捻时间过长易引起茶叶叶温过高,导致茶叶黄熟现象,如果加压过高、过早,往往造成条索扁碎、汤色、滋味都不理想。烘干过程中,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再进行复烘,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烘干温度对豆腐木绿茶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烘干温度有利于豆腐木绿茶内含成分的转化和形成,并对豆腐木绿茶的色、香、味产生良好效应,若温度过高成茶易带高火香,叶底较暗;温度过低,成茶香气较低,且滋味略带苦涩。当茶叶中的含水量太低时,茶叶容易陈化和变质。当茶叶中的含水量为3%左右时,茶叶容易保存,当茶叶含水量超过6%,茶叶的色泽变褐变深,品质变劣。提香过程中提香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茶叶会有烟火味,影响茶叶品质和香气。豆腐柴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总糖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高于稻米、小麦、玉米、红高粱等农作物,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锰、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超过一半叶类蔬菜,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2.4%,果胶含量高达39.5%,营养价值极高等,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性味苦寒、无毒,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等功效,但单独使用口感不佳,苦涩性明显,缺乏香气,与紫阳茶搭配做茶后大大改善了豆腐柴绿茶的口感,汤色金黄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口感好,而且紫阳茶产于天然含硒土壤,富含有机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增加了豆腐柴的营养价值,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茶饮品。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