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若玉竹花茶精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7133发布日期:2018-11-07 07:5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精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杜若玉竹花茶精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杜若,别名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杜若常用于治疗用于腰痛,跌打损伤。全草:理气止痛,疏风消肿。用于气滞作痛,肌肤肿痛,胃痛,淋证;外用于蛇虫咬伤,痈疔疖,脱肛。《中国民族药志要》指出该全草亦用于治风眼,头晕晕眩,腰腿痛。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经》载:玉竹,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的功效。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具有保健作用的杜若叶、玉竹花受越来越受到重视,杜若叶、玉竹花已被加工成饮料、茶、酒等产品,但以杜若叶、玉竹花为原料加工成的杜若玉竹花茶精,尚未见相关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杜若玉竹花茶精的制作工艺,本方法工艺稳定、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将营养丰富的杜若叶、玉竹花加工成饮用方便的双叶茶精,不仅丰富了杜若叶、玉竹花产品种类,且提高了杜若叶、玉竹花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杜若玉竹花茶精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完整的杜若叶、玉竹花,清水清洗后分别放入浓度为1-2%的枸橼酸溶液中浸泡3-4h,浸泡后取出滤干水分,取55-70重量份的杜若叶、30-45重量份的玉竹花混合均匀后切成碎粒,制得原料碎粒;

b.煎煮:将原料碎粒放在重量1.5-2倍浓度为4-6%的柠檬酸溶液中煎煮,并添加原料碎粒重量20-30%的绿茶粉,煎煮温度控制为80-85℃,时间控制为25-30min,煎煮后过滤制得煎煮液和原料初渣;

c.酶解:将原料初渣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原料初渣中加入其重量25-30%的百合花粉、10-15%的茶多酚、120-130%浓度为3-4%的抗坏血酸钠溶液、0.5-0.8%的纤维素酶、0.4-0.6%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40-50℃的环境下酶解30-40min;

d.灭酶、过滤:将酶解后的原料初渣在120-125℃环境下灭酶8-10s,并将灭酶后的原料初渣在120-13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原料酶解液、原料酶解渣;

e.粉碎:将滤干后的原料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00-220μm,制得原料粉;

f.混合:取热煎煮液45-55重量份、原料酶解液30-35重量份、原料粉15-25重量份、辣木花粉5-10重量份、栝楼花粉5-10重量份、木糖醇4-8重量份、黄原胶1-2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g.均质:将混合液均质处理,温度为50-60℃,采用二级均质,一级均质压力为25-30mpa,二级均质压力6-8mpa;

h.喷雾干燥: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90-95℃,出口温度60-70℃,干燥后粉碎,制得杜若玉竹花茶精;

i.包装:将杜若玉竹花茶精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来源广泛、绿色健康的杜若叶、玉竹花等为原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杜若叶、玉竹花的经济价值及营养价值,将杜若叶、玉竹花热煎煮后对煎煮渣进行复合酶处理,充分保留杜若叶、玉竹花的营养物质,提高了杜若叶、玉竹花的利用率,二级均质不仅改善了成品双叶茶精的口感,也提升了成品双叶茶精的品质,使成品双叶茶精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杜若玉竹花茶精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完整的杜若叶、玉竹花,清水清洗后分别放入浓度为2%的枸橼酸溶液中浸泡3h,浸泡后取出滤干水分,取6.5kg的杜若叶、4kg的玉竹花混合均匀后切成碎粒,制得原料碎粒;

b.煎煮:将10kg原料碎粒放在18kg浓度为5%的柠檬酸溶液中煎煮,并添加2.5kg的绿茶粉,煎煮温度控制为84℃,时间控制为20min,重复煎煮3次,将每次煎煮液混合,过滤制得煎煮液和原料初渣;

c.酶解:将原料初渣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5kg原料初渣中加入1.5kg的百合花粉、0.7kg茶多酚、6kg浓度为3%的抗坏血酸钠溶液、0.03kg的纤维素酶、0.02kg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45℃的环境下酶解40min;

d.灭酶、过滤:将酶解后的原料初渣在125℃环境下灭酶9s,并将灭酶后的原料初渣在13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原料酶解液、原料酶解渣;

e.粉碎:将滤干后的原料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00μm,制得原料粉;

f.混合:取热煎煮液5kg、原料酶解液3.2kg、原料粉2kg、辣木花粉0.7kg、栝楼花粉0.6kg、木糖醇0.6kg、黄原胶0.2kg,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g.均质:将混合液均质处理,温度为55℃,采用二级均质,一级均质压力为28mpa,二级均质压力7mpa;

h.喷雾干燥: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93℃,出口温度66℃,干燥后粉碎,制得杜若玉竹花茶精;

i.包装:将杜若玉竹花茶精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实施例2:

一种杜若玉竹花茶精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完整的杜若叶、玉竹花、雏菊叶、牛膝菊叶,清水清洗后分别放入浓度为4%的枸橼酸溶液中浸泡2.5h,浸泡后取出滤干水分,取7.5kg的杜若叶、5kg的玉竹花、2kg的雏菊叶、2kg的牛膝菊叶混合均匀后切成碎粒,制得原料碎粒;

b.煎煮:将20kg原料碎粒放在45kg浓度为8%的柠檬酸溶液中煎煮,并添加7kg的绿茶粉、3kg的葛仙米粉、1kg的枇杷花粉,煎煮温度控制为88℃,时间控制为45min,重复煎煮2次,过滤制得煎煮液和原料初渣;

c.酶解:将原料初渣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10kg原料初渣中加入4kg的百合花粉、2kg的芍药花粉、2kg的牡丹花粉、1.6kg茶多酚、14kg浓度为5%的抗坏血酸钠溶液、0.09kg的纤维素酶、0.07kg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52℃的环境下酶解60min;

d.灭酶、过滤:将酶解后的原料初渣在128℃环境下灭酶6s,并将灭酶后的原料初渣在140目筛网下进行过滤,得到原料酶解液、原料酶解渣;

e.粉碎:将滤干后的原料酶解渣进行超细微粉碎处理,粒度为230μm,制得原料粉;

f.混合:取热煎煮液5kg、原料酶解液4kg、原料粉3kg、牛蒡汁2kg、山药汁2kg、辣木花粉1.2kg、栝楼花粉0.4kg、木糖醇0.5kg、黄原胶0.3kg、海藻酸钠0.2kg,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g.均质:将混合液均质处理,温度为65℃,采用二级均质,一级均质压力为32mpa,二级均质压力10mpa;

h.升华干燥:将均质后的混合液在-20℃条件下,冷冻6小时,然后在装载量按10kg/m2、工作压力50pa、解析压力30pa、温度45℃的条件下干燥,干燥后粉碎,制得杜若玉竹花茶精;

i.包装:将杜若玉竹花茶精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