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剥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7153发布日期:2018-09-21 19:57阅读:4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食品加工机械,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化剥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许多商家剥小竹笋均是人工来完成,浪费人力且伤手,效率低下。

些许商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了手摇式剥笋机(如公开号为CN107156875A的剥笋机、公开号为CN107212433A的手摇式双叉小笋剥笋机、公开号为CN107549830A的小型剥笋机),使用中发现,手摇式剥笋机还是得依靠人力去辅助完成,作业效率低,并不能真正地做到自动化取代人工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取代人工劳动的全自动化剥笋机。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全自动化剥笋机,其技术方案包括储笋装置、送笋装置和剥笋装置,其中:

1、所述储笋装置包括储笋盒和设于储笋盒底部的笋移出机构,所述储笋盒包括前、后挡板、左挡板以及设在右挡板与底板之间的曲板或斜板,所述曲板或斜板与左挡板之间开设有落笋槽,所述落笋槽向下通出储笋盒底板;所述笋移出机构包括左、右往复移动的取笋板,所述取笋板的左端设有笋容置槽,于取笋板的右移位,所述笋容置槽对位于落笋槽,于取笋板的左移位,笋容置槽处在左挡板外侧。

2、所述送笋装置设于储笋盒后侧,包括前、后往复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对位于左移位的笋容置槽。

3、所述剥笋皮装置设于储笋盒前侧,包括左、右往复摆动的前、后笋套,前、后笋套的左摆位对位于左移位的笋容置槽,于前、后笋套的右摆位设有上、下剥笋针,上、下剥笋针分别设于同步对滚转动的上、下轴套上,各剥笋针包括圆周均布于对应轴套端面上的针头。

为实现左、右往复摆动,前、后笋套设于曲柄连杆摆动机构上,所述曲柄连杆摆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杆和摆杆,所述摆杆的下端铰装,前、后笋套固装于摆杆上端,所述连杆的左端铰装于摆杆的杆体上,连杆的右端连接曲柄,所述曲柄安装于剥笋步进电机的转轴上。

为实现对滚转动,上、下轴套分别安装于上、下转动轴上,上、下转动轴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上、下齿轮,上转动轴或下转动轴安装于剥笋直流电机的转轴上。

为清除剥离的笋皮,上、下轴套与前、后笋套之间设有安装于摆杆上的除笋皮挡板,所述除笋皮挡板上开设有避让上、下剥笋针的开口。

为实现左、右往复移动,所述取笋板上开设有前、后向的方槽,所述方槽中设有偏心安装于笋移出步进电机转轴上的圆盘,所述圆盘的直径匹配于方槽的左、右向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全自动化剥笋机可以取代人工劳动,节省时间和人力,可实现一体式的自动化剥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四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1、图2中储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隐去了前挡板。

图号标识:1、储笋盒;1-1、前挡板;1-2、后挡板;1-3、左挡板;1-4、曲板;2、取笋板;2-1、笋容置槽;2-2、方槽;3、落笋槽;4、前笋套;5、后笋套;6、上轴套;7、下轴套;8、上剥笋针;9、下剥笋针;10、笋移出步进电机;11、圆盘;12、电动推杆;13、曲柄;14、连杆;15、摆杆;16、剥笋步进电机;17、上转动轴;18、下转动轴;19、上齿轮;20、下齿轮;21、剥笋直流电机;22、除笋皮挡板;23、储笋机架;24、送笋机架;25、合页;26、剥笋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全自动化剥笋机包括储笋装置、送笋装置和剥笋装置。

所述储笋装置包括基于储笋机架23设置的储笋盒1和笋移出机构,上口敞开的方体形储笋盒1设置在储笋机架23的台面上,包括前、后挡板1-1、1-2和左挡板1-3以及右挡板,所述右挡板与储笋盒1底板之间设有曲板1-4,所述曲板1-4的左低端与左挡板1-3下端之间相离一个距离而形成落笋槽3(仅供一根小竹笋通过);所述笋移出机构包括取笋板2,所述取笋板2通过前、后导轨(左、右向)设于储笋机架23台面与储笋盒1底部之间,取笋板2左端开设有一前、后向的笋容置槽2-1(仅容纳一根小竹笋),取笋板2上开设有一前、后向的方槽2-2,所述方槽2-2内设有一圆盘11,所述圆盘11的直径匹配于方槽2-2左、右向的宽度,储笋机架23的台面底部安装有笋移出步进电机10,所述笋移出步进电机10向上的转轴偏心连接在圆盘11上,笋移出步进电机10带动偏心的圆盘11(相当于凸轮)转动而实现取笋板2的左、右往复移动,于取笋板2的右移位,所述笋容置槽2-1对位于落笋槽3而接取落下的小竹笋,于取笋板2的左移位,笋容置槽2-1对位于左挡板1-3外侧而将小竹笋移出储笋盒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所述送笋装置为设于储笋盒1后侧送笋机架24上的电动推杆12(直线运动方向为前、后向),所述电动推杆12的安装位置对位于左移位的取笋板2的笋容置槽2-1;为减小送笋装置所占位置,送笋机架24通过合页25安装于储笋机架23上,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所述剥笋装置设于储笋盒1前侧的剥笋机架26上,包括带动前、后笋套4、5左、右往复摆动的曲柄连杆摆动机构和带动上、下轴套6、7同步对滚的上、下转动轴17、18:

所述曲柄连杆摆动机构包括曲柄13(十字架形状)、连杆14和摆杆15,所述曲柄13内部的中心安装于剥笋步进电机16向后伸出的转轴上,所述剥笋步进电机16安装于剥笋机架26的下架体上,所述连杆14的右端与曲柄13的一外端铰连,连杆14的左端与摆杆15的杆体铰装,所述摆杆15的下端铰装于剥笋机架26的下架体上,前、后笋套4、5(通过一纵向杆)固装于摆杆15的上端,摆杆15上端还设有挡在前、后笋套4、5右侧的除笋皮挡板22,于摆杆15的左摆位,前、后笋套4、5对位于左挡板1-3外侧的笋容置槽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上、下转动轴17、18于前、后笋套4、5右侧并通过左、右轴承座安装于剥笋机架26的上架体上,上、下转动轴17、18的左轴端上分别安装有上、下轴套6、7,上、下轴套6、7的左端面上分别设有上、下剥笋针8、9(除笋皮挡板22上开设有避让上、下剥笋针8、9的开口),各剥笋针为圆周均布于对应轴套端面上的三个针头,上、下转动轴17、18的右轴端上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的上、下齿轮19、20,上转动轴17的右轴端连接剥笋直流电机21向左伸出的转轴上,所述剥笋直流电机21于右轴承座上安装,于摆杆15的右摆位,前、后笋套4、5之间的空位对位于上、下剥笋针8、9,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本发明剥笋的工序步骤为:

1、取笋板2的笋容置槽2-1进入储笋盒1,转出送笋机架24,使得电动推杆12的运动方向为前、后方向,摆杆15处于左摆位,使得前、后笋套4、5对位于电动推杆12。

2、于储笋盒1内放满小竹笋于曲板1-4上,所有小竹笋的放置方向为前、后方向并在曲板1-4上向落笋槽3聚集,聚集的小竹笋中只有最底下的一根下落至笋容置槽2-1内。

3、笋容置槽2-1退出储笋盒1,笋容置槽2-1中的小竹笋与前、后笋套4、5和电动推杆12正对。

4、电动推杆12向前将小竹笋推入进前、后笋套4、5中。

5、摆杆15摆动至右摆位,使得小竹笋的上表皮插入上剥笋针8、下表皮插入下剥笋针9。

6、上、下剥笋针8、9在上、下转动轴17、18带动下对滚转动而剥除小竹笋的笋皮。

7、剥离的笋皮被除笋皮挡板22阻挡向下跌落。

8、电动推杆12继续向前推进,将剥除笋皮的笋肉推出前、后笋套4、5后回位至原位。

上述1~8的工序步骤不断循环往复,从而可完成对储笋盒1中全部小竹笋的剥皮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