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8576发布日期:2018-11-27 21:31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旨在提供了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作为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如《食物本草》曰:“玫瑰花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本草纲目拾遗》载:“玫瑰花活血、行血、健脾降火、理气调经、滋补养颜”;《本草再新》载:“入肝、脾二经,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本草正义》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脾,流气和血……芳香诸品,殆无其匹。”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例如对心血管系统的保健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利胆作用以及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玫瑰花之所以具有诸多的生理活性功能,是与它含有的活性成分分不开的。

玫瑰花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仅天然的玫瑰香精油的组成成分就极为繁多,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在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如芳樟醇、香叶醇、香茅醇、丁香酚及其酯类、玫瑰醚、各种烷酮系列、倍半萜烯、倍半萜含氧化合物及苯衍生物;其次还有很多脂肪族化合物,如庚醛等。这些挥发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作用,还可改善外周及内脏微循环等。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玫瑰花油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玫瑰油精制而成,富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及亚油酸、亚麻酸,还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其能刺激和协调人的免疫和神经系统,同时有助于改善内分泌腺的分泌,去除器官硬化,修复细胞。玫瑰油有助于增进消化道功能。玫瑰花油在维药中名叫热维改尼,性平,功能祛痛镇静,安神催眠,消炎退肿。主治头痛,心悸,失眠,关节肿痛。外用;酌情取适量涂于头部、胸部或患处。但是由于玫瑰花油产量有限,因此使得市场上的玫瑰花油价格过于高昂,不能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我国食用调和油的使用现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口感好、气味佳且营养保健的玫瑰花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其特征在于:由一定体积配比的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而成。优选的,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的体积比为5~25:15~45:35~65:35~65::5~25。更优选的,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的体积比为5~15:20~40:40~60:40~60:5~15。

进一步的,所述玫瑰花油的制备方法为:

1)摘取新鲜玫瑰花花瓣,切碎以破坏鲜花瓣的细胞壁;

2)在恒温吹风使碎花瓣充分干燥,将含水量降低;

3)将玫瑰花重量2-10倍的商品级食用压榨葵花籽油倒入干燥后的玫瑰花碎瓣将其完全浸没,将容器封口放置在室内浸泡;

4)将榨葵花籽油浸泡的玫瑰花碎瓣压榨,过滤,加入食用干燥剂,过滤,即得。

优选的,步骤3)中,在温度30-40°、相对湿度35%-55%的环境下中浸泡,浸泡时间为35-45天。

优选的,一所述的玫瑰花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按照体积比,取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山茶油混合,得到混合油;

b)将混合油搅拌均匀,经过澄清、过滤,得到调和油成品。

天然玫瑰花油的主要化学成分:1)花含挥发油内主要成分:芳樟醇(linalool)、芳樟醇甲酸酯(linalylfformate)、β-香茅醇(β-citronellol)、香茅醇甲酸酯(citronellylform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acetate)、牻牛儿醇(geramul)、牦牛儿酸甲酸酯(ger-anylformate)、牻牛儿醇乙酸酯(ger-anylacetate)、苯乙醇(phenylethanol),橙花醇(nerol)以及3-甲基-1-丁醇(3-methyl-1-butanol)反式-β-罗勒烯(2-tridecanone)、十五烷(pentadecane)、2-十三烷酮(2-tridecanone)、1-戊醇(1-pentanol)、1-乙醇(1-hexanlo)、3-乙烯酯(3-hexenol)、乙酸乙酯(hexylacetate)、乙酸-3-乙烯酯(3-hexenylacetate)、苯甲醇(benzyl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脂(methyleugenol)等。2)花粉的挥发成分:6-甲基-5-庚烯-2-酮(6-methyl-5-hepten-2-one)、牻牛儿醇乙酸酯、橙花醛(neral)、牦牛儿醛(geranial)、牻牛儿醇、香茅醇乙酸酯、乙酸橙花醇酯(nerylacetate)、牻牛儿基丙酮(geranylacetone)、十五烷、2-十一烷酮(2-unde-canone)、2-十三烷酮、2-十五烷酮(2-pentadecnone)、十四烷醛(tetradecanal)β-苯乙醇、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乙酸-β-苯乙醇酯(β-phenylethylacetate)。3)对香气起重要作用的微量成分:β-突厥酮(β-damascone)、玫瑰醚(roseoxide)、a-白苏烯。花还含槲皮素(quercetin)、矢车菊双甙(cyanin)、有机酸、β-胡萝卜素(β-carotene)、脂肪油等。

大豆油营养丰富,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为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茶油色清味美,营养丰富,热稳定性好,适用于炒制,长期使用茶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延缓动脉硬化、增强肠胃吸收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茶油脂肪酸组成及配比均与橄榄油相近,并且具有与橄榄油相似的保健功能。另外,茶油还含有特有生理活性物质,如山茶苷、山茶皂苷、茶多酚等。其中山茶苷有强心作用,山茶皂苷有溶血栓作用,而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等多种作用。1)茶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茶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左右,在各种主要食用油脂中处于低水平,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要低,并且低于国际营养标准对饱和脂肪酸含量12%的界定。所以,单从饱和脂肪酸含量来说,茶油是健康的食用油。此外,茶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也接近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比例,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2)茶油中油酸含量高: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大量医学实验证明,食用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类,可以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又能维持甚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茶油中油酸的含量一般在74%-87%,基本稳定在80%左右,在目前各类主要食用油脂中是最高的。所以说,食用茶油有利于血脂中胆固醇下降,可减小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可以预防血管硬化、血压增高。3)茶油不易氧化变质:一般来说,植物油中的油酸含量越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越低,其氧化稳定性越好。茶油的油酸含量高达80%左右,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仅占10%左右,茶油清除杂质和水分以后,可以在常温下保持数年不变质。因此茶油不易氧化而耐储藏。4)茶油富含保健活性成分:茶油中含有丰富的角鲨烯、维生素e、甾醇、多酚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5)烟点高于其他食用油:普通食用油的烟点一般在100℃-160℃,橄榄油的烟点在190℃左右,而山茶油的烟点高达280℃,不易产生油烟及有害物质,能完整保留菜品营养。

葵花籽油是从葵花籽中提取出来的油,葵花子油质地纯正,清亮透明,芳香可口。由于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丰富的维护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所以国外被誉为“保健佳品”、“高级营养油”或“健康油”等。葵花油是以高含量的亚油酸著称的健康食用油。葵花籽油含有甾醇、维生素、亚油酸等多种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其中天然维生素e含量在所有主要植物油中含量最高;葵花籽油90%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6%左右,还含有维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葵花籽油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且,葵花籽油清淡透明、烹饪时可以保留天然食品风味,它的烟点也很高,可以免除油烟对人体的危害。葵花籽油含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它构成各种细胞的基本成分,具有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血压平衡、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葵花籽油含有微量的植物醇和磷脂,这2种物质能防止血清胆固醇升高。葵花子油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花生油、麻油和豆油都多。因此,它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玫瑰花调和油可以作为食用油用于食用,其油体稳定、无沉淀物质,色泽淡黄透明、清亮均匀,具有玫瑰花特有的清香味,香气清新怡人,口感爽滑,润肤养颜的效果也非常好,而且本发明的玫瑰花调和油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2.传统工艺制备玫瑰花油由于无法控制水分和温度,导致不同地区按照传统工艺制备的玫瑰花油不能全部达到药用或食用标准,同时,由于传统工艺通过鲜花制备玫瑰花油,所以冬季就无法制备玫瑰花油。

3.由于本发明中添加了玫瑰油,使得调和油具有玫瑰香,利用本产品制作的菜肴香味更独特,增加人的食欲,同时还可以改善调节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由于本发明还选用了多种原料进行科学配比而成,他们的成分搭配更合理,营养更丰富,品种优良,气味怡人,食用过程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其由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而成,其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的体积比为5:20:40:40:5。

所述玫瑰花油的制备方法为:

1)摘取新鲜玫瑰花花瓣,切碎以破坏鲜花瓣的细胞壁;

2)在恒温吹风使碎花瓣充分干燥,将含水量降低;

3)将玫瑰花重量2-10倍的商品级食用压榨葵花籽油倒入干燥后的玫瑰花碎瓣将其完全浸没,将容器封口放置在温度30-40°、相对湿度35-55%室内浸泡浸泡时间为35-45天;

4)将榨葵花籽油浸泡的玫瑰花碎瓣压榨,过滤,加入食用干燥剂,过滤,即得。

所述的玫瑰花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按照体积比,取上述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混合,得到混合油;

b)将混合油搅拌均匀,经过澄清、过滤,得到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其由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而成,其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的体积比为15:40:60:60:15。

所述玫瑰花油的制备方法为:

1)摘取新鲜玫瑰花花瓣,切碎以破坏鲜花瓣的细胞壁;

2)在恒温吹风使碎花瓣充分干燥,将含水量降低;

3)将玫瑰花重量2-10倍的商品级食用压榨葵花籽油倒入干燥后的玫瑰花碎瓣将其完全浸没,将容器封口放置在温度30-40°、相对湿度35-55%室内浸泡浸泡时间为35-45天;

4)将榨葵花籽油浸泡的玫瑰花碎瓣压榨,过滤,加入食用干燥剂,过滤,即得。

所述的玫瑰花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按照体积比,取上述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混合,得到混合油;

b)将混合油搅拌均匀,经过澄清、过滤,得到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其由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而成,其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的体积比为5:15:35:35:5。

所述玫瑰花油的制备方法为:

1)摘取新鲜玫瑰花花瓣,切碎以破坏鲜花瓣的细胞壁;

2)在恒温吹风使碎花瓣充分干燥,将含水量降低;

3)将玫瑰花重量2-10倍的商品级食用压榨葵花籽油倒入干燥后的玫瑰花碎瓣将其完全浸没,将容器封口放置在温度30-40°、相对湿度35-55%室内浸泡浸泡时间为35-45天;

4)将榨葵花籽油浸泡的玫瑰花碎瓣压榨,过滤,加入食用干燥剂,过滤,即得。

所述的玫瑰花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按照体积比,取上述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混合,得到混合油;

b)将混合油搅拌均匀,经过澄清、过滤,得到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4:

一种玫瑰花调和油,其由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而成,其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调和的体积比为25:45:65:65:25。

所述玫瑰花油的制备方法为:

1)摘取新鲜玫瑰花花瓣,切碎以破坏鲜花瓣的细胞壁;

2)在恒温吹风使碎花瓣充分干燥,将含水量降低;

3)将玫瑰花重量2-10倍的商品级食用压榨葵花籽油倒入干燥后的玫瑰花碎瓣将其完全浸没,将容器封口放置在温度30-40°、相对湿度35-55%室内浸泡浸泡时间为35-45天;

4)将榨葵花籽油浸泡的玫瑰花碎瓣压榨,过滤,加入食用干燥剂,过滤,即得。

所述的玫瑰花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按照体积比,取上述玫瑰花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山茶油混合,得到混合油;

b)将混合油搅拌均匀,经过澄清、过滤,得到调和油成品。

实施例5:

以油脂的过氧化值作为食用油的抗氧化性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按gb/t5009.37-2003测定油脂过氧化值(pov),其计算公式用每千克油脂中活性氧物质的量表示:pov(mmol/kg)=v×c/m×1000式中,pov表示油样的过氧化值,v表示油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表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表示油样的质量g;将实施例中的油样置于温度为64℃的恒温箱中诱发油脂发生氧化反应,每隔一段时间分别对各组油脂的过氧化值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如下表:

表1本实施例的玫瑰花调和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玫瑰花调和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

实施例6:

以上实施例所得健康调和油脂肪酸组成见表2:

实施例7:冷冻试验和高温加热试验

将以上实施例1-4得到的食用调和油均做冷冻试验。

冷冻试验:先将上述实施例食用调和油加热升温到130℃,浸入0℃冰水浴,放置5.5小时,目测均澄清透明,无结晶或絮状物,说明本发明的油品有很好的稳定性。

将以上实施例1-2得到的食用调和油均做高温加热试验。

高温加热试验:180℃加热上述实施例食用调和油,持续6小时,加热1小时发现实施例1玫瑰花有效成分保存率为95.5%、实施例2叶黄素保存率为91.8%,加热6小时后发现玫瑰花有效成分的保存率分别为94.8%、93.8%。说明本产品可适用于烹饪或煎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