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6442发布日期:2018-11-24 10:54阅读:1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猪粪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规模化养猪是城镇肉食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猪业养殖的不断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猪粪尿排泄物,因养殖而产生的大量牲畜粪便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困扰,目前虽然出现了各种粪便处理措施,但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由于猪粪便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会滋生多种有害菌,对养猪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猪场产生大量粪便,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将猪粪便运到田间作为肥料,然而由于运输耗时耗力,无法及时处理,因此对猪粪便的开发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但是,在目前我国猪的养殖过程中,存在大量使用添加抗生素喂养的方式,这会导致大量的重金属和抗生素集聚在猪的体内,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猪粪排除猪的体外,如何去除猪粪中携带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是当前猪粪使用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通过进行长时间的厌氧发酵、饲养蚯蚓的方式,去除猪粪中携带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得到一款健康的、适合鱼类养殖的饲料。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发酵:将猪粪100~120份进行干燥,含水量在40~50%,进行堆垛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发酵10~12d,发酵温度为30~40℃,2d搅拌一次,有氧发酵完成后,转入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45~50℃,发酵时间30~40d;

2)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完成的猪粪冷却至常温,加入生物质80~100份、发酵菌液1~3份,混合均匀,进行常温堆垛有氧发酵,发酵时间6~8d;

3)蚯蚓养殖:将二次发酵完成的猪粪移置一阴暗室内,构建蚯蚓养殖床,猪粪厚度在8~10cm,接种蚯蚓种,蚯蚓种密度为500~600条/m3,在猪粪中进行蚯蚓养殖;

4)三次发酵:50~60d后,将蚯蚓驱除,收集猪粪,加入植物抗生素5~10份,加水调节湿度在30~40%,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温度30~35℃,发酵时间2~3d,发酵完成,得初制饲料;

5)杀菌:将发酵完成的初制饲料从底部通入蒸汽进行杀菌,蒸汽温度110~120℃,杀菌时间20~30min;

6)粉碎:杀菌完成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80~200目筛,留底粉作为最终产品,置于通风处晾干至含水量在5~8%,收集保存。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由南瓜藤、玉米叶、杂草、蔬菜、红薯组成。

优选的,所述发酵菌液制备方法为:10份红糖加200份水融化后,接入混合菌3~4份培养2~3h制成。

优选的,所述混合菌由乳酸菌、酵母菌、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果胶酶组成。

优选的,所述混合菌中乳酸菌、酵母菌、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果胶酶按照2:1:2:1:5:3比例混合。

优选的,所述植物抗生素由大蒜、艾叶、板蓝根组成。

优选的,所述植物抗生素制备方法为:

取大蒜8~10份、艾叶5~8份、板蓝根10~15份烘干,磨制成粉,加水300份,加纤维素酶1份,猛火煎煮20min,过滤,将滤渣用3倍98%乙醇溶液醇提,醇提液和过滤液混合,即得植物抗生素。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猪粪通过一次发酵中的有氧和无氧发酵,有氧发酵能使猪粪中的菌类大量繁殖,厌氧发酵能有效去除猪粪中的土酶素、四环素、金酶素等抗生素,避免带入到鱼饲料中去,影响到鱼的品质。

2、本发明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将二次发酵完成的猪粪用于养殖蚯蚓,蚯蚓能够有效去除猪粪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避免了将重金属元素带入到鱼中去。

3、本发明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通过添加大蒜、艾叶、板蓝根作为植物抗生素,即起到了抗生素对鱼类养殖的作用,增强了鱼对各类病菌的抵抗力,又避免了人工添加各种抗生素带来的危害,促进了鱼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一次发酵:将猪粪100份进行干燥,含水量在40%,进行堆垛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发酵10d,发酵温度为30℃,2d搅拌一次,有氧发酵完成后,转入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45℃,发酵时间30d;

2、菌液制备:10份红糖加200份水融化后,接入混合菌3份培养2h制成,混合菌由乳酸菌、酵母菌、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果胶酶按照2:1:2:1:5:3比例混合组成;

3、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完成的猪粪冷却至常温,加入由南瓜藤、玉米叶、杂草、蔬菜、红薯组成的生物质80份、发酵菌液1份,混合均匀,进行常温堆垛有氧发酵,发酵时间6d;

4、蚯蚓养殖:将二次发酵完成的猪粪移置一阴暗室内,构建蚯蚓养殖床,猪粪厚度在8cm,接种蚯蚓种,蚯蚓种密度为500条/m3,在猪粪中进行蚯蚓养殖;

5、植物抗生素制备:取大蒜8份、艾叶5份、板蓝根10份烘干,磨制成粉,加水300份,加纤维素酶1份,猛火煎煮20min,过滤,将滤渣用3倍98%乙醇溶液醇提,醇提液和过滤液混合,即得植物抗生素;

6、三次发酵:50d后,将蚯蚓驱除,收集猪粪,加入植物抗生素5份,加水调节湿度在30%,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d,发酵完成,得初制饲料;

7、杀菌:将发酵完成的初制饲料从底部通入蒸汽进行杀菌,蒸汽温度110℃,杀菌时间20min;

8、粉碎:杀菌完成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80目筛,留底粉作为最终产品,置于通风处晾干至含水量在5%,收集保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一次发酵:将猪粪110份进行干燥,含水量在45%,进行堆垛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发酵11d,发酵温度为35℃,2d搅拌一次,有氧发酵完成后,转入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48℃,发酵时间35d;

2、菌液制备:10份红糖加200份水融化后,接入混合菌3份培养2.5h制成,混合菌由乳酸菌、酵母菌、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果胶酶按照2:1:2:1:5:3比例混合组成;

3、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完成的猪粪冷却至常温,加入由南瓜藤、玉米叶、杂草、蔬菜、红薯组成的生物质90份、发酵菌液2份,混合均匀,进行常温堆垛有氧发酵,发酵时间7d;

4、蚯蚓养殖:将二次发酵完成的猪粪移置一阴暗室内,构建蚯蚓养殖床,猪粪厚度在9cm,接种蚯蚓种,蚯蚓种密度为550条/m3,在猪粪中进行蚯蚓养殖;

5、植物抗生素制备:取大蒜9份、艾叶7份、板蓝根13份烘干,磨制成粉,加水300份,加纤维素酶1份,猛火煎煮20min,过滤,将滤渣用3倍98%乙醇溶液醇提,醇提液和过滤液混合,即得植物抗生素;

6、三次发酵:55d后,将蚯蚓驱除,收集猪粪,加入植物抗生素8份,加水调节湿度在35%,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2.5d,发酵完成,得初制饲料;

7、杀菌:将发酵完成的初制饲料从底部通入蒸汽进行杀菌,蒸汽温度115℃,杀菌时间25min;

8、粉碎:杀菌完成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80目筛,留底粉作为最终产品,置于通风处晾干至含水量在7%,收集保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一次发酵:将猪粪120份进行干燥,含水量在50%,进行堆垛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发酵12d,发酵温度为40℃,2d搅拌一次,有氧发酵完成后,转入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50℃,发酵时间40d;

2、菌液制备:10份红糖加200份水融化后,接入混合菌4份培养3h制成,混合菌由乳酸菌、酵母菌、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果胶酶按照2:1:2:1:5:3比例混合组成;

3、二次发酵:一次发酵完成的猪粪冷却至常温,加入由南瓜藤、玉米叶、杂草、蔬菜、红薯组成的生物质100份、发酵菌液3份,混合均匀,进行常温堆垛有氧发酵,发酵时间8d;

4、蚯蚓养殖:将二次发酵完成的猪粪移置一阴暗室内,构建蚯蚓养殖床,猪粪厚度在10cm,接种蚯蚓种,蚯蚓种密度为600条/m3,在猪粪中进行蚯蚓养殖;

5、植物抗生素制备:取大蒜10份、艾叶8份、板蓝根15份烘干,磨制成粉,加水300份,加纤维素酶1份,猛火煎煮20min,过滤,将滤渣用3倍98%乙醇溶液醇提,醇提液和过滤液混合,即得植物抗生素;

6、三次发酵:60d后,将蚯蚓驱除,收集猪粪,加入植物抗生素10份,加水调节湿度在40%,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d,发酵完成,得初制饲料;

7、杀菌:将发酵完成的初制饲料从底部通入蒸汽进行杀菌,蒸汽温度120℃,杀菌时间30min;

8、粉碎:杀菌完成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200目筛,留底粉作为最终产品,置于通风处晾干至含水量在8%,收集保存。

本发明一种猪粪制备鱼饲料的方法,猪粪通过一次发酵中的有氧和无氧发酵,有氧发酵能使猪粪中的菌类大量繁殖,厌氧发酵能有效去除猪粪中的土酶素、四环素、金酶素等抗生素,避免带入到鱼饲料中去,影响到鱼的品质,将二次发酵完成的猪粪用于养殖蚯蚓,蚯蚓能够有效去除猪粪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避免了将重金属元素带入到鱼中去,通过添加大蒜、艾叶、板蓝根作为植物抗生素,即起到了抗生素对鱼类养殖的作用,增强了鱼对各类病菌的抵抗力,又避免了人工添加各种抗生素带来的危害,促进了鱼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