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3034发布日期:2019-01-05 09:27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白茶经常饮用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但是其保健效果较为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保健茶品运用而生。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通常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制成,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得出,陈皮具有抗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脂等多种作用,多用于促进脾胃功能的辅助调节。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陈皮白茶。其中陈皮白茶砖以其便携的特征成为市场的新宠。然而目前公知的陈皮白茶砖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茶农将茶叶按照白茶的加工方法加工至毛茶蒸汽蒸湿后加入现有现成的陈皮压制成砖,茶叶与陈皮之间缺乏科学的融合处理,无法达到营养最优化,且泡饮时存在“酵感”明显,香气、鲜爽度减弱的缺陷;二是陈皮的加入形态难以把控,将陈皮粉碎加入制成的茶砖冲泡时粉末过多、口感差,若陈皮太大,会存在取茶块泡饮时容易由于陈皮的牵引导致相邻茶块的断裂,最终导致整个茶砖容易断开,市场推广受到限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市场上的陈皮白茶砖存在茶叶与陈皮之间缺乏科学的融合处理,无法达到营养最优化,且泡饮时存在“酵感”明显,香气、鲜爽度减弱的缺陷,且陈皮的加入形态难以把控,将陈皮粉碎加入制成的茶砖冲泡时粉末过多、口感差,若陈皮太大,会存在取茶块泡饮时容易由于陈皮的牵引导致相邻茶块的断裂,最终导致整个茶砖容易断开,市场推广受到限制的缺陷,提供一种科学的将陈皮与白茶的有效营养成分进行融合,让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制成的陈皮白茶融合了陈皮清醇的果香味和白茶的甜花香味,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陈皮白茶茶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它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按照陈皮的制备、茶叶的采摘、摊青、萎凋、并筛、初烘、拣剔、复烘、陈皮揉捻造粒、筛分及拼配、蒸压定型、干燥包装十二个步骤加工制成:陈皮:10%~20%、白茶80%~90%。优选的,所述陈皮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制成。优选的,所述白茶为白毫银针、牡丹、寿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陈皮白茶茶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陈皮的制备: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清水捞洗,剥皮退肉、柑白朝外进行生晒,将干燥的柑皮使用砂罐存储,然后陈放至发酵室让其自然发酵,所述发酵室四周堆放茶梗,发酵1~3年,发酵完成后自然晾干即得陈皮;(2)茶叶的采摘:鲜叶采摘遵循十不采原则,即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用来制作白毫银针的原料以采摘肥壮芽为准,用来制作高档白牡丹原料以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叶为准,用来制作低档白牡丹原料以采摘一芽二、三叶为准;(3)摊青:将步骤(2)采摘来的茶叶薄厚适中且均匀的摊放在圆竹筛上,上茶量根据圆竹筛的实际大小和鲜叶的老嫩情况而定,单芽每平方米0.5~1公斤,一芽一、二叶每平方米1~1.5公斤,一芽三、四叶每平方米1.5~2公斤;(4)萎凋:茶叶萎凋是形成白茶特有品质的关键工序,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的萎凋技术,将步骤(3)摊青的茶叶用圆竹筛一笾一笾地摊放,将圆竹筛放在特制的圆竹筛架上,架高1.8米、架层距15cm,一次可放12-16笾,圆竹筛架可以灵活地落地推拉,上午8点太阳光逐渐强烈时,推到阳光下日光萎凋,并上下调整,使之日晒均匀,待下午3点后太阳光不强时移到室内进行加温萎凋,并且萎凋室要求通风顺畅,室内必须清洁卫生,温湿度可控制,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温度60-80%,夏秋季室温要求30-32℃,相对温度60-75%,不管日光萎凋或室内加温萎凋,总历时以40-60h最适宜,所述圆竹筛的筛孔大小为1~1.5cm,圆竹筛直径为80-100cm,每筛摊叶量为350-420g;(5)并筛:将步骤(4)获得的萎凋茶叶进行并筛,不得用手翻动须以手持圆竹筛并入,并轻快地转动几下,使萎凋茶叶集中圆竹筛中央成堆,高级的白茶每四笾合并为一筛,中、低档白茶采用“堆放”,堆放厚度20-30厘米,得并筛茶叶;(6)初烘:焙笼烘焙将步骤(1)获得的陈皮采用焙笼进行木炭烘焙,烘焙温度控制在60-65℃,时间20min,每笼摊量在1.5公斤,烘焙过程中每5min进行翻拌;(7)拣剔:将步骤(5)获得的并筛茶叶进行拣剔,拣剔程度依茶叶等级而定,白毫银针捡去鱼叶和鳞片叶;高中档牡丹捡去腊叶、枝梗、红张、大嫩片;低档牡丹捡去腊叶、枝梗;(8)复烘:将步骤(7)拣剔的茶叶进行复烘,烘焙温度控制在50-60℃,茶叶含水率控制在7%以内;(9)陈皮揉捻造粒:将步骤(6)获得的陈皮进行揉捻造粒得陈皮粒;此处优选的,所述的揉捻造粒,其揉捻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二次进行,一揉时间20min,揉捻机转速为20~35r/min,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10min,揉捻机转速为55~60r/min;(10)筛分及拼配:将步骤(8)获得的复烘茶叶进行筛分,将筛分后的茶叶与步骤(9)获得的陈皮粒按比例进行拼配;(11)蒸压定型:将拼配的混合物至于蒸笼上,用100~120℃蒸汽打湿,过蒸汽30秒,再用茶砖压制膜具进行手动压制制型,将制型的茶砖用气压压茶机压制成茶砖初品,以5个茶砖初品为包扎单位,将每个包扎单位外用白布包扎后用50斤重物压制定型2~2.5h得定型茶砖;此处优选的,所述压制时的压力大小每平方厘米为25~28kg,压力作用时间为100s,茶砖厚度为1.5cm;(12)干燥包装:将步骤(11)获得的定型茶砖进行烘干干燥,干燥后拆去包扎用的白布,待冷却后将每个茶砖用棉纸打包即得到陈皮白茶砖;优选的,烘干干燥过程为:45~50℃干燥10h,而后60~65℃干燥20h。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从陈皮的制备发酵过程中茶叶梗的渗入再到拼配后的混合蒸压定型,将白茶与陈皮之间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融合,让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有效中和了白茶的凉性,制成的陈皮白茶砖共奏君臣佐使之功,能够有效调和气血、降血脂、理气、健脾燥湿的保健功效,且融合了陈皮清醇的果香味和白茶的甜花香味,风味独特、口感一绝;(2)本发明创新性的将陈皮进行揉捻造粒,粒状的陈皮就不会在茶砖的茶块之间形成牵连,强化了茶块的独立性,便于人们掰取茶块泡茶;(3)本发明针对萎凋工艺进行了研究,陈皮白茶茶砖所用的茶叶萎凋与传统的萎凋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创新的推拉式圆竹筛萎凋,一笾一笾可以上下调整,圆竹筛架可以左右推拉,使所萎凋的茶叶温湿度均匀,防止滋味清涩,黑霉叶变,不落地生产,保持了茶叶的自然品质,本发明的萎凋方法制成的成品茶品质好。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当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它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按照陈皮的制备、茶叶的采摘、摊青、萎凋、并筛、初烘、拣剔、复烘、陈皮揉捻造粒、筛分及拼配、蒸压定型、干燥包装十二个步骤加工制成:陈皮:10%、白茶90%。所述陈皮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制成。所述白茶为高档牡丹。制备陈皮白茶茶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陈皮的制备: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清水捞洗,剥皮退肉、柑白朝外进行生晒,将干燥的柑皮使用砂罐存储,然后陈放至发酵室让其自然发酵,所述发酵室四周堆放茶梗,发酵3年,发酵完成后自然晾干即得陈皮;(2)茶叶的采摘:鲜叶采摘遵循十不采原则,即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用来制作高档白牡丹原料以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叶为准;(3)摊青:将步骤(2)采摘来的茶叶薄厚适中且均匀的摊放在圆竹筛上,上茶量为每平方米1.2公斤;(4)萎凋:将步骤(3)摊青的茶叶用圆竹筛一笾一笾地摊放,将圆竹筛放在特制的圆竹筛架上,架高1.8米、架层距15cm,一次可放12-16笾,圆竹筛架可以灵活地落地推拉,上午8点太阳光逐渐强烈时,推到阳光下日光萎凋,并上下调整,使之日晒均匀,待下午3点后太阳光不强时移到室内进行加温萎凋,并且萎凋室要求通风顺畅,室内必须清洁卫生,温湿度可控制,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温度60-80%,夏秋季室温要求30-32℃,相对温度60-75%,总历时60h得萎凋茶叶;所述圆竹筛的筛孔大小为1.5cm,圆竹筛直径为100cm,每筛摊叶量为420g;(5)并筛:将步骤(4)获得的萎凋茶叶进行并筛,不得用手翻动须以手持圆竹筛并入,并轻快地转动几下,使萎凋茶叶集中圆竹筛中央成堆,每四笾合并为一筛得并筛茶叶;(6)初烘:焙笼烘焙将步骤(1)获得的陈皮采用焙笼进行木炭烘焙,烘焙温度控制在60-65℃,时间20min,每笼摊量在1.5公斤,烘焙过程中每5min进行翻拌;(7)拣剔:将步骤(5)获得的并筛茶叶进行拣剔,捡去腊叶、枝梗、红张、大嫩片;(8)复烘:将步骤(7)拣剔的茶叶进行复烘,烘焙温度控制在50-60℃,茶叶含水率控制在7%以内;(9)陈皮揉捻造粒:将步骤(6)获得的陈皮进行揉捻造粒得陈皮粒;其揉捻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二次进行,一揉时间20min,揉捻机转速为35r/min,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10min,揉捻机转速为60r/min;(10)筛分及拼配:将步骤(8)获得的复烘茶叶进行筛分,将筛分后的茶叶与步骤(9)获得的陈皮粒按比例进行拼配;(11)蒸压定型:将拼配的混合物至于蒸笼上,用120℃蒸汽打湿,过蒸汽30秒,再用茶砖压制膜具进行手动压制制型,将制型的茶砖用气压压茶机压制成茶砖初品,以5个茶砖初品为包扎单位,将每个包扎单位外用白布包扎后用50斤重物压制定型2.5h得定型茶砖;所述压制时的压力大小每平方厘米为28kg,压力作用时间为100s,茶砖厚度为1.5cm;(12)干燥包装:将步骤(11)获得的定型茶砖进行烘干干燥,干燥后拆去包扎用的白布,待冷却后将每个茶砖用棉纸打包即得到陈皮白茶砖;烘干干燥过程为:50℃干燥10h,而后65℃干燥20h。实施例2: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它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按照陈皮的制备、茶叶的采摘、摊青、萎凋、并筛、初烘、拣剔、复烘、陈皮揉捻造粒、筛分及拼配、蒸压定型、干燥包装十二个步骤加工制成:陈皮:20%、白茶80%。所述陈皮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制成。所述白茶为高档牡丹和寿眉。制备陈皮白茶茶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陈皮的制备: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清水捞洗,剥皮退肉、柑白朝外进行生晒,将干燥的柑皮使用砂罐存储,然后陈放至发酵室让其自然发酵,所述发酵室四周堆放茶梗,发酵2年,发酵完成后自然晾干即得陈皮;(2)茶叶的采摘:鲜叶采摘遵循十不采原则,即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用来制作高档白牡丹原料以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叶为准;(3)摊青:将步骤(2)采摘来的茶叶薄厚适中且均匀的摊放在圆竹筛上,上茶量为每平方米1公斤;(4)萎凋:将步骤(3)摊青的茶叶用圆竹筛一笾一笾地摊放,将圆竹筛放在特制的圆竹筛架上,架高1.8米、架层距15cm,一次可放12-16笾,圆竹筛架可以灵活地落地推拉,上午8点太阳光逐渐强烈时,推到阳光下日光萎凋,并上下调整,使之日晒均匀,待下午3点后太阳光不强时移到室内进行加温萎凋,并且萎凋室要求通风顺畅,室内必须清洁卫生,温湿度可控制,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温度60-80%,夏秋季室温要求30-32℃,相对温度60-75%,总历时40h,得萎凋茶叶;所述圆竹筛的筛孔大小为1cm,圆竹筛直径为80cm,每筛摊叶量为350g;(5)并筛:将步骤(4)获得的萎凋茶叶进行并筛,不得用手翻动须以手持圆竹筛并入,并轻快地转动几下,使萎凋茶叶集中圆竹筛中央成堆,高档牡丹每四笾合并为一筛,寿眉采用“堆放”,堆放厚度30厘米,得并筛茶叶;(6)初烘:焙笼烘焙将步骤(1)获得的陈皮采用焙笼进行木炭烘焙,烘焙温度控制在60-65℃,时间20min,每笼摊量在1.5公斤,烘焙过程中每5min进行翻拌;(7)拣剔:将步骤(5)获得的并筛茶叶进行拣剔,捡去腊叶、枝梗、红张、大嫩片;(8)复烘:将步骤(7)拣剔的茶叶进行复烘,烘焙温度控制在50-60℃,茶叶含水率控制在7%以内;(9)陈皮揉捻造粒:将步骤(6)获得的陈皮进行揉捻造粒得陈皮粒;其揉捻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二次进行,一揉时间20min,揉捻机转速为35r/min,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10min,揉捻机转速为55r/min;(10)筛分及拼配:将步骤(8)获得的复烘茶叶进行筛分,将筛分后的茶叶与步骤(9)获得的陈皮粒按比例进行拼配;(11)蒸压定型:将拼配的混合物至于蒸笼上,用100℃蒸汽打湿,过蒸汽30秒,再用茶砖压制膜具进行手动压制制型,将制型的茶砖用气压压茶机压制成茶砖初品,以5个茶砖初品为包扎单位,将每个包扎单位外用白布包扎后用50斤重物压制定型2h得定型茶砖;此处优选的,所述压制时的压力大小每平方厘米为25kg,压力作用时间为100s,茶砖厚度为1.5cm;(12)干燥包装:将步骤(11)获得的定型茶砖进行烘干干燥,干燥后拆去包扎用的白布,待冷却后将每个茶砖用棉纸打包即得到陈皮白茶砖;优选的,烘干干燥过程为:45℃干燥10h,而后60℃干燥20h。实施例3:一种陈皮白茶茶砖,它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按照陈皮的制备、茶叶的采摘、摊青、萎凋、并筛、初烘、拣剔、复烘、陈皮揉捻造粒、筛分及拼配、蒸压定型、干燥包装十二个步骤加工制成:陈皮:15%、白茶85%。所述陈皮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制成。所述白茶为白毫银针和低档牡丹。制备陈皮白茶茶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陈皮的制备:选取新会的成熟枝柑果实,清水捞洗,剥皮退肉、柑白朝外进行生晒,将干燥的柑皮使用砂罐存储,然后陈放至发酵室让其自然发酵,所述发酵室四周堆放茶梗,发酵2年,发酵完成后自然晾干即得陈皮;(2)茶叶的采摘:鲜叶采摘遵循十不采原则,即雨天不采、露水不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用来制作白毫银针的原料以采摘肥壮芽为准,用来制作低档白牡丹原料以采摘一芽二、三叶为准;(3)摊青:将步骤(2)采摘来的茶叶薄厚适中且均匀的摊放在圆竹筛上,上茶量为每平方米1.5公斤;(4)萎凋:将步骤(3)摊青的茶叶用圆竹筛一笾一笾地摊放,将圆竹筛放在特制的圆竹筛架上,架高1.8米、架层距15cm,一次可放12-16笾,圆竹筛架可以灵活地落地推拉,上午8点太阳光逐渐强烈时,推到阳光下日光萎凋,并上下调整,使之日晒均匀,待下午3点后太阳光不强时移到室内进行加温萎凋,并且萎凋室要求通风顺畅,室内必须清洁卫生,温湿度可控制,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温度60-80%,夏秋季室温要求30-32℃,相对温度60-75%,总历时50h,得萎凋茶叶;所述圆竹筛的筛孔大小为1cm,圆竹筛直径为100cm,每筛摊叶量为420g;(5)并筛:将步骤(4)获得的萎凋茶叶进行并筛,不得用手翻动须以手持圆竹筛并入,并轻快地转动几下,使萎凋茶叶集中圆竹筛中央成堆,白毫银针每四笾合并为一筛,低档牡丹采用“堆放”,堆放厚度20厘米,得并筛茶叶;(6)初烘:焙笼烘焙将步骤(1)获得的陈皮采用焙笼进行木炭烘焙,烘焙温度控制在60-65℃,时间20min,每笼摊量在1.5公斤,烘焙过程中每5min进行翻拌;(7)拣剔:将步骤(5)获得的并筛茶叶进行拣剔,白毫银针捡去鱼叶和鳞片叶;低档牡丹捡去腊叶、枝梗;(8)复烘:将步骤(7)拣剔的茶叶进行复烘,烘焙温度控制在50-60℃,茶叶含水率控制在7%以内;(9)陈皮揉捻造粒:将步骤(6)获得的陈皮进行揉捻造粒得陈皮粒;其揉捻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分二次进行,一揉时间20min,揉捻机转速为30r/min,静置30分钟后转入二揉,二揉时间10min,揉捻机转速为58r/min;(10)筛分及拼配:将步骤(8)获得的复烘茶叶进行筛分,将筛分后的茶叶与步骤(9)获得的陈皮粒按比例进行拼配;(11)蒸压定型:将拼配的混合物至于蒸笼上,用110℃蒸汽打湿,过蒸汽30秒,再用茶砖压制膜具进行手动压制制型,将制型的茶砖用气压压茶机压制成茶砖初品,以5个茶砖初品为包扎单位,将每个包扎单位外用白布包扎后用50斤重物压制定型2h得定型茶砖;此处优选的,所述压制时的压力大小每平方厘米为26kg,压力作用时间为100s,茶砖厚度为1.5cm;(12)干燥包装:将步骤(11)获得的定型茶砖进行烘干干燥,干燥后拆去包扎用的白布,待冷却后将每个茶砖用棉纸打包即得到陈皮白茶砖;优选的,烘干干燥过程为:48℃干燥10h,而后62℃干燥20h。实施例4:以市售的陈皮白茶茶砖、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3为对比,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由50名具有评茶资格的审评人员进行审评,给出茶样特征描述和得分,满分100份。结果取平均值。现以下表列举几项结果。口感(分数)汤色(分数)香气(分数)茶块独立性(分数)市售陈皮白茶茶砖清鲜、醇和、“酵感”明显(85)浅嫩绿,清澈明亮(80)清鲜(90)差(60)实施例1清醇、香甜、醇和干爽(95)浅嫩绿,清澈鲜亮(95)清鲜,果花香味明显(95)好(93)实施例2清醇、香甜、醇和干爽(94)浅嫩绿,清澈鲜亮(97)清鲜,果花香味明显(94)好(95)实施例3清醇、香甜、醇和干爽(95)浅嫩绿,清澈鲜亮(96)清鲜,果花香味明显(96)好(9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