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2257发布日期:2019-01-29 16: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煮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酿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酿造过程中的蒸煮设备包括盛米的、上端被密封盖盖封住的蒸米桶。在蒸煮时向蒸米桶内通入蒸汽。但是在蒸煮过程中的密封性如何保持,就成了重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煮设备,可在蒸煮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煮设备,包括盛米的、上端被密封盖盖封住的蒸米桶,还包括锅炉、导引管路、储气盒、灶体、防泄密封圈;

所述灶体设有一上端为开口结构的、横断面结构为圆形的通过腔,所述灶体上端设有圆形槽结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通过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

所述锅炉的蒸汽出口与导引管路的接气端相接通,所述导引管路穿入通过腔中,所述储气盒为空心盒状结构,且所述储气盒下端覆盖通过腔上端,所述导引管路的出气端与储气盒下端中心相接且与储气盒内腔相连通,所述储气盒上端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透气孔;

所述蒸米桶为圆桶结构,所述蒸米桶放置在定位槽的槽底且罩住储气盒,且所述蒸米桶的桶底为筛网状结构,所述蒸米桶的桶底靠近储气盒上端;

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放置有圈式的防泄密封圈,所述防泄密封圈的外圆侧与定位槽的侧壁相贴,所述防泄密封圈的内圆侧包住蒸米桶外周壁,所述防泄密封圈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贴靠。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管路包括水平设置的引流管,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处于灶体的通过腔内的竖引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锅炉的蒸汽出口相接且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处于灶体的通过腔内且与竖引管下端相接且连通,所述竖引管上端与储气盒下端中心相接且与储气盒内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在蒸煮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以减轻高温蒸汽的损失,提升高温蒸汽的利用率;蒸煮时,锅炉制热,热气依次经过引流管、竖引管、储气盒后通过透气孔透出,高温热气透过桶底的网孔加热蒸米桶内的谷物,防泄密封圈起到了进一步密封的作用,可防止高温蒸汽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装示意图。

图2为透气孔的排布示意图。

其中,1锅炉,2引流管,3竖引管,4储气盒,4a透气孔,5蒸米桶,5a桶底,5b密封盖,6灶体,6a通过腔,6b定位槽,7防泄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蒸煮设备,包括盛米的、上端被密封盖5b盖封住的蒸米桶5,还包括锅炉1、导引管路、储气盒4、灶体6、防泄密封圈7。

上述灶体6设有一上端为开口结构的、横断面结构为圆形的通过腔6a,灶体6上端设有圆形槽结构的定位槽6b,定位槽6b与通过腔6a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

上述锅炉1的蒸汽出口与导引管路的接气端相接通,导引管路穿入通过腔6a中,储气盒4为空心盒状结构,且储气盒4下端覆盖通过腔6a上端,导引管路的出气端与储气盒4下端中心相接且与储气盒4内腔相连通,储气盒4上端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透气孔4a。

上述蒸米桶5为圆桶结构,蒸米桶5放置在定位槽6b的槽底且罩住储气盒4,且蒸米桶5的桶底5a为筛网状结构,蒸米桶5的桶底5a靠近储气盒4上端。

上述定位槽6b的槽底放置有圈式的防泄密封圈7,防泄密封圈7的外圆侧与定位槽6b的侧壁相贴,防泄密封圈7的内圆侧包住蒸米桶5外周壁,防泄密封圈7与定位槽6b的槽底相贴靠。

上述导引管路包括水平设置的引流管2,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处于灶体6的通过腔6a内的竖引管3,引流管2的一端与锅炉1的蒸汽出口相接且连通,引流管2的另一端处于灶体6的通过腔6a内且与竖引管3下端相接且连通,竖引管3上端与储气盒4下端中心相接且与储气盒4内腔连通。

蒸煮时,锅炉1制热,热气依次经过引流管2、竖引管3、储气盒4后通过透气孔4a透出,高温热气透过桶底5a的网孔加热蒸米桶5内的谷物,防泄密封圈7起到了进一步密封的作用,可防止高温蒸汽泄露。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酿造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蒸煮设备,包括盛米的、上端被密封盖盖封住的蒸米桶,还包括锅炉、导引管路、储气盒、灶体、防泄密封圈;灶体设有一上端为开口结构的、横断面结构为圆形的通过腔,灶体上端设有圆形槽结构的定位槽,定位槽与通过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锅炉的蒸汽出口与导引管路的接气端相接通,导引管路穿入通过腔中,储气盒为空心盒状结构,且储气盒下端覆盖通过腔上端,导引管路的出气端与储气盒下端中心相接且与储气盒内腔相连通,储气盒上端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透气孔。可在蒸煮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潮军;陈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刘恒记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3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