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青机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9923发布日期:2019-03-02 00:5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青机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青机滚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叶杀青机普遍包括外桶体、内滚筒和加热管,内滚筒转动设于外桶体内,加热管固定于内滚筒内,使用时,向加热管内输送热量,由于内滚筒为两端开口结构,因此热量在内滚筒内停留的时间短,热量散去地块,造成热量的浪费,茶叶杀青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杀青机滚筒。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杀青机滚筒,包括外桶体和内滚筒,所述内滚筒转动设于外桶体内,且内滚筒与外桶体之间形成有滚动间隙,还包括和聚热管,加热管固定于内滚筒内,且加热管的内腔与内滚筒的内腔相贯通;聚热管置于滚动间隙内,且聚热管与内滚筒固定连接,聚热管与内滚筒之间形成有聚热腔,聚热腔与内滚筒的内腔相贯通,在聚热管的两端设有封板,该封板将聚热腔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导热管,加热管的内腔通过导热管与聚热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通孔,加热管的内腔通过加热管侧壁上的散热通孔与内滚筒的内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通孔,且该散热通孔均位于两封板的内侧,聚热腔通过内滚筒侧壁上的散热通孔与内滚筒的内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的外壁上焊接有若干连接筋,连接筋的末端焊接在内滚筒的内壁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增设一个聚热管,便于热量更好地集中在内滚筒的中部,不便于热量快速的散去,便于更好地对茶叶进行杀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本发明一种杀青机滚筒,包括外桶体1、内滚筒2、加热管3和聚热管4,内滚筒2转动设于外桶体1内,且内滚筒2与外桶体1之间形成有滚动间隙11,加热管3固定于内滚筒2内,且加热管3的内腔与内滚筒2的内腔相贯通。聚热管4置于滚动间隙11内,且聚热管4与内滚筒2固定连接,聚热管4与内滚筒2之间形成有聚热腔12,聚热腔12与内滚筒2的内腔相贯通,在聚热管4的两端设有封板41,该封板41将聚热腔12封闭。

在加热管3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导热管31,加热管3的内腔通过导热管31与聚热腔12相贯通。

加热管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通孔,加热管3的内腔通过加热管3侧壁上的散热通孔与内滚筒2的内腔相贯通。

内滚筒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通孔,且该散热通孔均位于两封板41的内侧,聚热腔12通过内滚筒2侧壁上的散热通孔与内滚筒2的内腔相贯通。

为便于将加热管3固定于内滚筒2内,在加热管3的外壁上焊接有若干连接筋33,连接筋33的末端焊接在内滚筒2的内壁上。

本发明增设一个聚热管4,便于热量更好地集中在内滚筒2的中部,不便于热量快速的散去,便于更好地对茶叶进行杀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青机滚筒,包括外桶体和内滚筒,所述内滚筒转动设于外桶体内,且内滚筒与外桶体之间形成有滚动间隙,还包括和聚热管,加热管固定于内滚筒内,且加热管的内腔与内滚筒的内腔相贯通;聚热管置于滚动间隙内,且聚热管与内滚筒固定连接,聚热管与内滚筒之间形成有聚热腔,聚热腔与内滚筒的内腔相贯通,在聚热管的两端设有封板,该封板将聚热腔封闭。本发明增设一个聚热管,便于热量更好地集中在内滚筒的中部,不便于热量快速的散去,便于更好地对茶叶进行杀青。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苏峰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