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切条、切张、制圆形、自动折叠的凉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6475发布日期:2019-03-22 19:0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切条、切张、制圆形、自动折叠的凉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凉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切条、切张、制圆形、自动折叠的凉皮机。



背景技术:

凉皮是人们喜食的一种中国传统食品,传统工艺中,都是人工将制作好的凉皮进行切丝或切张,切成之后人工折叠包装,然而这种传统人工加工凉皮的方法的工作效率低下,切条或切块尺寸不能做到完全一致,而且凉皮形状单一,人工包装每个包装袋中的凉皮数量不一,不能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而且需要先购买未加工的凉皮进行再加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可能会被刀具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本发明一种可以切条、切张、制圆形、自动折叠的凉皮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以切条、切张、制圆形、自动折叠的凉皮机,其包括支架、上料装置、成型装置、切割装置和堆叠装置,成型装置位于上料装置左侧,成型装置左侧设置有蒸制装置,蒸制装置下方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前方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前端下方设置有堆叠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蒸制装置包括蒸箱和第一传送装置,所述蒸箱外侧设置有进气口,蒸箱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第一传送带外套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外侧且穿过蒸箱内部,第一从动轴位于蒸箱后方,第一主动轴位于蒸箱前方,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两端均固定在支架上,第一传送带的第一主动轴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第一刮刀。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原料箱、电动泵和成型框,所述成型框两侧固定在支架上且紧贴第一主动轴和蒸箱之间的第一传送带上方,所述电动泵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所述原料箱位于电动泵下方,电动泵与成型框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圆形模具和压紧滚筒,所述圆形模具为圆柱滚筒,所述圆柱滚筒上开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模具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压紧滚筒位于第一传送带内部且紧贴第一传送带上方内壁,圆形模具两端均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外部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位于支架上方,所述卡套与支撑框滑动连接,卡套上方连接有丝杠,丝杠穿过支撑框部分外套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与丝杠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输送机构和第二冷却输送机构,第一冷却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冷却主动轴、第一冷却从动轴和第一冷却传送带,第一冷却主动轴位于第一从动轴下方前部,第一冷却从动轴位于蒸箱下方且位置与第一冷却主动轴相对应,第一冷却传送带外套于第一冷却主动轴和第一冷却从动轴,第一冷却主动轴和第一冷却从动轴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第一冷却传送带的第一冷却从动轴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第二刮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输送机构位于第一冷却输送机构下方且第二冷却输送机构长度大于第一冷却输送机构,第二冷却输送机构两端均超过第一冷却输送机构两端,所述第二冷却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冷却主动轴、第二冷却从动轴和第二冷却传送带,第二冷却主动轴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前方,第二冷却主动轴和第二冷却从动轴两端固定在支架上,第二冷却传送带的第二冷却主动轴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第三刮刀。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位于第二冷却传送带和第一冷却传送带之间,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板、切条辊、切丝辊和驱动电机,切割板位于第二冷却主动轴上方,驱动电机位于切割板输入端下方,切割板另一端边缘固定有挡块,支架外侧挡块下方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切条辊位于切割板后方,切条辊后方设置有主转滚筒,切条辊与主转滚筒通过齿轮连接,切丝辊位于主转滚筒后侧,切丝辊后侧设置有转棍,切丝辊与转棍通过齿轮连接,所述切割板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切割板包括转轴和切断板,切断板底部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切条辊的圆周表面沿切条辊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切割棱,所述转棍沿长度方向均匀开有多个环形凹槽,所述切丝辊上均匀设置有环形切刀且切刀位置与转棍上凹槽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第一冷却主动轴输入端、第二冷却主动轴输入端、切割板输入端,主转滚筒输入端、转棍输入端和第一主动轴输入端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堆叠装置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下方,堆叠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外套于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第二主动轴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下方后侧,第二从动轴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下方前端,第二主动轴输入端设置有正反转步进电机,第二传送带的第二从动轴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刮刀,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从动轴下方设置有收集框。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凉皮制作从面浆到成品一体化生产,简化了制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作凉皮形状丰富,可以制作条形、方形和圆形凉皮,加工过的凉皮可以进行自动堆叠处理,根据生产凉皮形状、长度不同设置有相对应的堆叠方法,堆叠完成后的凉皮可以直接人工包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切割板的立体图;

图3是切条辊与主动滚筒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4是切丝辊与转棍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料装置;11、原料箱;12、电动泵;13、输送管;14、成型框;2、成型装置;21、旋转把手;22、支撑框;23、丝杠;24、卡套;25、圆形模具;26、压紧滚筒;3、蒸制装置;31、进气口;32、蒸箱;321、底座;33、第一传送装置;331、第一从动轴;332、第一传送带;333、第一主动轴;4、支架;5、冷却装置;51、第一冷却输送机构;511、第一冷却从动轴;512、第一冷却传送带;513、第一冷却主动轴;52、第二冷却输送机构;521、第二冷却从动轴;522、第二冷却传送带;523、第二冷却主动轴;6、切割装置;61、切割板;62、切条辊;63、主转滚筒;64、切丝辊;65、转棍;7、数控中心;8、折叠装置;81、第二主动轴;82、第二传送带;83、第二从动轴;9、收集框;101、第一刮刀;102、第二刮刀;103、第三刮刀;104、第四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切条、切张、制圆形、自动折叠的凉皮机,其包括支架4、上料装置1、成型装置2、切割装置6和堆叠装置8,成型装置2位于上料装置1左侧,成型装置2左侧设置有蒸制装置3,蒸制装置3下方设置有冷却装置5,冷却装置5前方设置有切割装置6,切割装置6前端下方设置有堆叠装置8。

蒸制装置3用来蒸熟凉皮,蒸制装置3包括蒸箱32和第一传送装置33,蒸箱32外侧设置有进气口31,进气口31用以输送蒸气进气蒸箱32,蒸箱32底部设置有底座321,第一传送装置33包括第一传送带332、第一主动轴333和第一从动轴331,第一传送带332外套于第一主动轴333和第一从动轴331外侧且穿过蒸箱32内部,第一从动轴331位于蒸箱32后方,第一主动轴333位于蒸箱32前方,第一主动轴333和第一从动轴331两端均固定在支架4上,第一传送带332的第一主动轴333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第一刮刀101。

上料装置1用来添加原料,上料装置1包括原料箱11、电动泵12和成型框14,成型框14两侧固定在支架4上且紧贴第一主动轴333和蒸箱32之间的第一传送带332上方,电动泵12位于第一传送带332下方,原料箱11位于电动泵12下方,电动泵12与成型框14之间通过输送管13连接。

成型装置2用来将凉皮形状制成长方形或圆形,成型装置2包括圆形模具25和压紧滚筒26,圆形模具25为圆柱滚筒,圆柱滚筒上开有圆形凹槽,圆形模具25位于第一传送带332上方,压紧滚筒26位于第一传送带332内部且紧贴第一传送带332上方内壁,圆形模具25两端均设置有卡套24,卡套24外部设置有支撑框22,支撑框22位于支架4上方,卡套24与支撑框22滑动连接,卡套24上方连接有丝杠23,丝杠23穿过支撑框22部分外套有旋转把手21,旋转把手21与丝杠23通过螺纹连接,当旋转把手21旋转时带动丝杠23上移,丝杠23上移带动卡套24上移,卡套24上移带动圆形模具25上移。

冷却装置5用来将蒸熟后的凉皮冷却,冷却装置5包括第一冷却输送机构51和第二冷却输送机构52,第一冷却输送机构51包括第一冷却主动轴513、第一冷却从动轴511和第一冷却传送带512,第一冷却主动轴513位于第一从动轴331下方前部,这样蒸熟后的凉皮经过第一传送带332之后可以直接掉落在第一冷却传送带512上,第一冷却从动轴511位于蒸箱32下方且位置与第一冷却主动轴513相对应,第一冷却传送带512外套于第一冷却主动轴513和第一冷却从动轴511,第一冷却主动轴513和第一冷却从动轴511两端固定在支架4上,第一冷却传送带512的第一冷却从动轴511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第二刮刀102。

第二冷却输送机构52位于第一冷却输送机构51下方且第二冷却输送机构52长度大于第一冷却输送机构51,第二冷却输送机构52两端均超过第一冷却输送机构51两端,这样凉皮传送至第一冷却传送带512末端便会直接掉落第二冷却传送带522上,第二冷却输送机构52包括第二冷却主动轴523、第二冷却从动轴521和第二冷却传送带522,第二冷却主动轴523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521前方,第二冷却主动轴523和第二冷却从动轴521两端固定在支架4上,第二冷却传送带522的第二冷却主动轴523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第三刮刀103。

切割装置6用以将凉皮切割成条形或长方形,切割装置6位于第二冷却传送带522和第一冷却传送带512之间,切割装置6包括切割板61、切条辊62、切丝辊64和驱动电机,切割板61位于第二冷却主动轴523上方,驱动电机位于切割板61输入端下方,切割板61另一端边缘固定有挡块,支架4外侧挡块下方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以感应切割板61转动圈数,切条辊62位于切割板61后方,切丝辊64位于主转滚筒63后侧。

如图2,切割板61包括转轴和切断板,切断板底部固定在转轴上。

如图3,切条辊62的圆周表面沿切条辊6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切割棱,切条辊62后方设置有主转滚筒63,切条辊62与主转滚筒63通过齿轮连接。

如图4,切丝辊64后侧设置有转棍65,切丝辊64与转棍65通过齿轮连接,转棍65沿长度方向均匀开有多个环形凹槽,切丝辊64上均匀设置有环形切刀且切刀位置与转棍65上凹槽位置对应。

驱动电机、第一冷却主动轴输入端、第二冷却主动轴523输入端、切割板61输入端,主转滚筒63输入端、转棍65输入端和第一主动轴输入端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驱动电机为动力来源。

堆叠装置8用来把加工好的凉皮一张一张堆叠在一起,堆叠装置8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521下方,这样凉皮经过第二冷却传送带522522后边掉落在第二传送带82上,堆叠装置8包括第二主动轴81、第二从动轴83和第二传送带82,第二传送带82外套于第二主动轴81和第二从动轴83,第二主动轴81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521下方后侧,第二从动轴83位于第二冷却从动轴521下方前端,第二主动轴81输入端设置有正反转步进电机,第二传送带82的第二从动轴83一端下方外侧紧贴设置有刮刀,第二传送带82上方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用来感应凉皮掉落。

第二从动轴83下方设置有收集框9,收集框9用来收集加工好的凉皮。

切割板61上方设置有控制器7,控制器7用以控制正反转步进电机、驱动电机和电动泵12运行。

第一刮刀101、第二刮刀102、第三刮刀103和第四刮刀104结构相同,均为两端固定在支架4上的钢丝,用以刮下相对应的传送带上粘附的凉皮。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通电后首先在控制器7上设置好加工模式,控制器7根据内部设定程序对驱动电机、正反转步进电机和电动泵12进行控制。

加工圆形凉皮时,驱动电机待机,电动泵12将面浆抽至成型框14内,成型框14、第一传送带332、圆形模具25和压紧滚筒26紧密贴合保证面浆不外漏,面浆通过圆形模具25上设置的凹槽后形成圆形,再经过蒸箱32蒸制后成为圆形凉皮,然后通过堆叠装置8堆叠。

圆形凉皮设置有两种堆叠方法,第一种方法:每次凉皮从第二冷却传送带522掉落在第二传送带82上时,第一光电传感器都会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正反转步进电机带动第二传送带82往相反方向转动,凉皮掉落在反向移动的第二传送带82上,同时记录凉皮掉落个数,当凉皮掉落个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7控制正反转步进电机往收集框9移动,同时进行下一轮堆叠,堆叠后凉皮从第二传送带82掉落至收集框9或工作人员对凉皮进行收集,第二种方法: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凉皮下落时控制器7控制凉皮快速回退至起始位置,再缓慢向收集框9移动,此时凉皮下落进行堆叠,同时对凉皮进行计数,当数量达到预设值时重复第一种方法的操作。

加工长方形凉皮时,转动旋转把手21抬起圆形模具25,面浆通过成型框14形成长条状,面浆经过蒸箱32后蒸制成型,然后经过冷却装置5冷却后,有三种切割方法,第一种切割方法:将转棍65和切割板61外侧的链条取下,驱动电机只驱动主转滚筒63转动,凉皮经过主转滚筒63和切条辊62之间被切割成细横条状,此时堆叠装置中第二传送带在控制器7控制下移动速度低于第二冷却传送带522,切割后的凉皮在第二传送带上堆积在一起,方便工作人员收集包装。

第二种切割方法:将主转滚筒63外侧链条取下,驱动电机驱动转棍65和切割板61转动,凉皮经过转棍65和切丝辊64之间被切割成多个竖直长条,经过切割板61下方后被切割板61横向切断后形成竖条状凉皮掉落在第二传送带上,切割板61每旋转一周便对凉皮进行一次切割,同时挡块便对第二光电传感器进行一次遮挡,第二光电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第二传送带82进行相反方向运动,以此来堆叠凉皮。

第三种切割方法:将转棍65和主转滚筒63外侧的链条取下,驱动电机驱动切割板61转动,切割板61每旋转一周用便对凉皮进行一次切割,切割凉皮形状为长方形,堆叠装置运转方式与第二种切割方法中堆叠装置运行方式相同。

还可以对未加工凉皮直接堆叠,驱动电机不工作时,成型后的凉皮在不被切割的情况下由第二冷却传送带522将未切割凉皮直接输送到第二传送带82上,向控制器7输入第二传送带82移动距离,控制器7控制第二传送带82按照设定值往复移动对整张凉皮进行堆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