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仁核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8788发布日期:2019-06-13 15:0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茶果仁核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果仁核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茶果是茶树的果实又叫茶籽,即茶树的种子,可榨油供食用;茶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茶油的营养价值能和橄榄油相媲美,甚至更高一些,是高级食用油。

茶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仁核分离,然后再对仁进行加工,而目前的仁核分离方法主要还是人工使用工具进行分离,效率不高,操作比较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碎效果好、加工速度快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对称设有导轨;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托板、放置孔以及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导轨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对称开于所述托板的底部,且所述托板的表面开有所述放置孔;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与所述托板的侧壁相对设置;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支撑罩、第二电动推杆以及压板,且所述支撑罩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外部;所述支撑罩的表面开有破碎孔,且所述支撑罩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设有所述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设有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所述破碎孔以及所述放置孔均相互对应设置;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强力弹簧以及破碎铁头,且所述强力弹簧采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盘状结构;所述强力弹簧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破碎孔的外部,且所述强力弹簧的顶端设有所述破碎铁头;所述破碎铁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破碎孔的直径;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电性连接所述分离机构和所述第一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还包括把手,且所述把手设于所述托板的表面对称线处。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安放有收集箱,且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壁顶部设有进料斗,且所述箱体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筛分机构,且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筛板、振动电机以及弹簧杆,且所述弹簧杆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弹簧杆的顶端连接有所述筛板,且所述筛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振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筛板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筛板的顶端位于所述进料斗处;所述筛板的底端位于所述出料斗处。

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罩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压板的面积与所述托板的面积相同。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所述破碎孔、所述破碎铁头以及所述放置孔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且所述破碎铁头的直径小于所述放置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破碎孔设有至少四个,且所述破碎孔分别置于所述支撑罩的表面四角处;所述破碎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放置孔的直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果仁核分离装置,通过所述收纳机构能够对茶果进行集中收纳,便于工作人员输送、转移茶果,并且所述收集机构可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动下,实现循环自动上料,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通过拉伸所述强力弹簧来给所述破碎铁头一个较大的弹力,使得所述破碎铁头能够快速的击碎茶果,实现仁核的分离,工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击打的力量可根据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运动距离而调整,适用范围广,能够防止茶果仁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收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收纳机构与分离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提供的破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提供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工作台,11、导轨,2、第一电动推杆,3、收纳机构,31、托板,32、放置孔,33、把手,34、滑槽,4、分离机构,41、支撑罩,411、破碎孔,42、第二电动推杆,43、压板,431、电磁铁,5、破碎机构,51、强力弹簧,52、破碎铁头,6、收集箱,7、箱体,71、进料斗,72、出料斗,8、筛分机构,81、筛板,82、振动电机,83、弹簧杆,9、电源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收纳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提供的收纳机构与分离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提供的破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提供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茶果仁核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对称设有导轨11;收纳机构3,所述收纳机构3包括托板31、放置孔32以及滑槽33,且所述滑槽33与所述导轨11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滑槽33对称开于所述托板31的底部,且所述托板31的表面开有所述放置孔32;第一电动推杆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的端部与所述托板31的侧壁相对设置;分离机构4,所述分离机构4包括支撑罩41、第二电动推杆42以及压板43,且所述支撑罩4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的外部;所述支撑罩41的表面开有破碎孔411,且所述支撑罩41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的顶端设有所述压板43;所述压板43的底部设有电磁铁431,且所述电磁铁431、所述破碎孔411以及所述放置孔32均相互对应设置;破碎机构5,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强力弹簧51以及破碎铁头52,且所述强力弹簧51采用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盘状结构;所述强力弹簧5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破碎孔411的外部,且所述强力弹簧51的顶端设有所述破碎铁头52;所述破碎铁头52的直径小于所述破碎孔411的直径;电源箱9,所述电源箱9电性连接所述分离机构4和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

为了便于工人拿取所述托板31,所述收纳机构3还包括把手33,且所述把手33设于所述托板31的表面对称线处。

为了对茶果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安放有收集箱6,且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外壁顶部设有进料斗71,且所述箱体7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料斗72。

为了对仁核进行进一步的筛分,所述箱体7的内部安装有筛分机构8,且所述筛分机构8包括筛板81、振动电机82以及弹簧杆83,且所述弹簧杆83固定于所述箱体7的内壁;所述弹簧杆83的顶端连接有所述筛板81,且所述筛板81的底部安装有所述振动电机82。

为了提高仁核分离效果,降低人工分离的劳动量,所述筛板81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筛板81的顶端位于所述进料斗71处;所述筛板81的底端位于所述出料斗72处。

为了对所述破碎铁头52进行快速吸附,所述压板43与所述支撑罩4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压板43的面积与所述托板31的面积相同。

为了实现所述破碎铁头52的运动,所述电磁铁431、所述破碎孔411、所述破碎铁头52以及所述放置孔32均位于同一中心线处,且所述破碎铁头52的直径小于所述放置孔32的直径。

为了使得所述破碎铁头52能够与茶果充分接触,所述破碎孔411设有至少四个,且所述破碎孔411分别置于所述支撑罩41的表面四角处;所述破碎孔411的直径大于所述放置孔32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工作人员将需要分离的茶果依次放置在所述放置孔321内,当茶果排满后,将所述托板31置于所述工作台1上,然后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推动所述托板31沿着所述导轨11向前运动,随后再将下一个所述托板31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如此重复;当所述托板31运动至所述压板43底部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向下运动、所述电磁铁431得电,当下降至最底端时,所述电磁铁431与所述破碎铁头52吸附在一起,然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再向上运动并向上拉伸所述强力弹簧51,当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运动至最顶端时,所述电磁铁431断电,所述强力弹簧51便可带动所述破碎铁头52向下运动,所述破碎铁头52会在惯性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穿过所述破碎孔411并运动至所述放置孔32处,将所述放置孔32内的茶果击碎,实现仁核分离,所述破碎铁头52最终会在所述强力弹簧51的支撑力作用下返回原位;工人取下分离后的所述托板31并将仁核倒入所述收集箱6内进行人工分离,然后再将仁核从所述进料斗71倒入所述筛板81上,在所述振动电机82的带动下所述筛板81上下运动,使得外壳落入到所述箱体1内,而内仁沿着所述筛板81、所述出料斗72排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果仁核分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果仁核分离装置,通过所述收纳机构3能够对茶果进行集中收纳,便于工作人员输送、转移茶果,并且所述收集机构3可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的推动下,实现循环自动上料,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通过拉伸所述强力弹簧51来给所述破碎铁头52一个较大的弹力,使得所述破碎铁头52能够快速的击碎茶果,实现仁核的分离,工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击打的力量可根据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2的运动距离而调整,适用范围广,能够防止茶果仁破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