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华夫面浆落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1464发布日期:2019-04-30 18:1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华夫面浆落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软华夫面浆落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可以用于华夫饼落浆的装置,通常不是专门为华夫饼的生产设计,将其应用与华夫饼的生产中,会出现落浆不精准,落浆量不可调,抽浆部位漏浆,落浆板下浆后会滴浆等缺点,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华夫面浆落浆装置,实现落浆精准,落浆量可调,抽浆部不漏浆,落浆板不滴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华夫面浆落浆装置,包括抽浆组件以及与抽浆组件相连接的滴浆组件,所述抽浆组件包括外转阀座、转动设置于外转阀座内的转阀、设置于外转阀座上端的取浆桶、设置于外转阀座右端的若干抽浆筒、套设于抽浆筒内且与抽浆筒一一对应的若干活塞杆、连接若干活塞杆的活塞杆固定板、以及与活塞杆固定板相连接的主气缸;所述外转阀座开设有阀座上出口、若干与抽浆筒一一对应的阀座右出口、以及阀座下出口,所述转阀设置有若干与抽浆筒一一对应的转阀上出口以及若干与抽浆筒一一对应的转阀右出口。

所述滴浆组件包括主下浆板、设置于主下浆板下端的若干限位板、以及滑动设置于主下浆板以及限位板之间的中间板;该主下浆板上开设有若干成列设置的主下浆口,所述若干限位板分别设置于每列主下浆口的下方,且开设有与一列主下浆口一一对应的限位板下浆口,所述中间板开设有与一列主下浆口一一对应的中间板下浆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浆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外转阀座一侧且与转阀相连接的端盖,以及贯穿设置于相对的外转阀座另一侧且与转阀相连接的轴承,设置于轴承上的推动头、设置于取浆桶顶端的绞轴固定板、转动设置于绞轴固定板上的绞轴、同时连接绞轴以及推动头的转阀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气缸与活塞杆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抽浆筒与外转阀座之间还设置有抽浆筒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气缸外套设有主气缸固定板,该主气缸固定板还通过两过渡板与抽浆筒固定板相连接。所述两过渡板还分别设置于抽浆筒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浆组件还包括若干同时连接主下浆口以及阀座下出口的送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浆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主下浆板一端的气缸固定板,该气缸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与中间板相连接的锁浆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外转阀座以及转阀,外转阀座开三个方位的流通通道,而转阀开通的两个流通通道,使抽浆及压浆可以在一个外转阀座中完成,对落浆量进行初步的控制,实现了落浆量可调,抽浆之后浆液立即送往落浆处,避免了抽浆部位漏浆的可能;

(2)通过设置中间板,在主下浆板处进行锁浆,实现了落浆量的精准控制,同时避免了下浆完成后会滴浆的问题。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外转阀座1、转阀2、取浆桶3、抽浆筒4、端盖5、轴承6、推动头7、绞轴固定板8、绞轴9、转阀气缸10、过渡头11、抽浆筒固定板12、主气缸固定板13、过渡板14、主下浆板15、限位板16、中间板17、主下浆口18、送料管19、气缸固定板20,锁浆气缸21、活塞杆22、活塞杆固定板23、主气缸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华夫面浆落浆装置,包括抽浆组件以及与抽浆组件相连接的滴浆组件,所述抽浆组件包括外转阀座1、转动设置于外转阀座1内的转阀2、设置于外转阀座1上端的取浆桶3、设置于外转阀座1右端的12个抽浆筒4、套设于抽浆筒4内且与抽浆筒4一一对应的12个活塞杆22、连接12个活塞杆22的活塞杆固定板23、以及与活塞杆固定板23相连接的主气缸24;所述外转阀座1开设有阀座上出口、若干与抽浆筒4一一对应的阀座右出口、以及阀座下出口,所述转阀2设置有若干与抽浆筒4一一对应的转阀2上出口以及若干与抽浆筒4一一对应的转阀2右出口。当外转阀座1上和右两个通道和转阀2上和右两个通道重合时,外部抽浆筒4开始工作,吸取浆桶3上一定量的面浆, 吸取后,转阀2旋转90度,这时外转阀座1的右通道和转阀2的上通道重合,而外转阀座1的下通道和转阀2的右通道重合,这时外转阀座1的下通道和外部抽浆筒4的面浆实现连通,这样外部抽浆筒4作压出的动作,就样面浆就压出外转阀座1的送料管19上,从而到达主下浆板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浆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外转阀座1一侧且与转阀2相连接的端盖5,以及贯穿设置于相对的外转阀座1另一侧且与转阀2相连接的轴承6,设置于轴承6上的推动头7、设置于取浆桶3顶端的绞轴固定板8、转动设置于绞轴固定板8上的绞轴9、同时连接绞轴9以及推动头7的转阀气缸10,实现通过转阀气缸10来推动转阀2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气缸24与活塞杆固定板23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头11,提高主汽缸与活塞杆固定板23之间的连接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抽浆筒4与外转阀座1之间还设置有抽浆筒固定板12,提高外转阀座1与抽浆筒4之间的连接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气缸24外套设有主气缸固定板13,该主气缸固定板13还通过两过渡板14与抽浆筒固定板12相连接。所述两过渡板14还分别设置于抽浆筒4两侧,对抽浆筒4以及主汽缸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浆组件包括主下浆板15、设置于主下浆板15下端的3个限位板16、以及滑动设置于主下浆板15以及限位板16之间的中间板17;该主下浆板15上开设有12个成列设置的主下浆口18,主下浆口18有3列,每列4个,所述3个限位板16分别设置于每列主下浆口18的下方,且开设有与一列主下浆口18一一对应的限位板16下浆口,所述中间板17开设有与一列主下浆口18一一对应的中间板17下浆口。限位板16用于控制滴浆组件的高度,中间板17通过平移与主下浆口18以及限位板16下浆口错位,实现锁浆的功能,从而实现控制落浆量以及避免滴浆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浆组件还包括12根同时连接主下浆口18以及阀座下出口的送料管19,输送来自抽浆组件的原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滴浆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主下浆板15一端的气缸固定板20,该气缸固定板20上设置有若干与中间板17相连接的锁浆气缸21,实现中间板17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设置外转阀座以及转阀,外转阀座开三个方位的流通通道,而转阀开通的两个流通通道,使抽浆及压浆可以在一个外转阀座中完成,对落浆量进行初步的控制,实现了落浆量可调,抽浆之后浆液立即送往落浆处,避免了抽浆部位漏浆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