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双通防飘式大型蒸煮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212发布日期:2019-06-21 23:16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双通防飘式大型蒸煮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下沉双通防飘式大型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蒸煮锅广泛应用于糖果、制药、乳品、酒类、糕点、蜜饯、饮料、罐头、卤味等食品的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厅或食堂的菜类粥类等食品的熬制,是食品加工提高效率、约节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的良好设备;一些乡镇食品初加工企业同样也需用到蒸煮锅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

现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720690648.5的一种农药生产用蒸煮罐,包括蒸煮罐本体,所述蒸煮罐本体底部焊接有支撑腿,所述蒸煮罐本体下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述蒸煮罐本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两个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和搅拌轴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另一端穿出顶盖并延伸至蒸煮罐本体内部,所述搅拌轴两侧焊接有搅拌叶,所述蒸煮罐本体内壁两侧可拆卸安装有筛体,所述筛体位于加料口下方,所述蒸煮罐本体内壁嵌装有多段环形加热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本实用新型通过每段环形加热器均设置有独立的控制开关,能够根据液位开启环形加热器,节能环保,通过筛体上设置有网孔,筛体能够改善糊锅的现象,但这个专利只适合物料是液体类应用。

目前,在一些乡镇食品初加工企业,资金不雄厚,人才缺乏,限制了企业能够用到更先进的设备设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寻找实用、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造价低又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是每个企业的心愿。一般食品加工企业常用的蒸煮设备是夹层锅,分为:蒸汽夹层锅和电油热夹层锅;蒸汽夹层锅属于压力容器,电油热夹层锅是通过电热阻丝加热夹层锅体内的油来传递热能,两者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蒸汽夹层锅和电油热夹层锅体高度都有1米多高,操作时难免出现开水飞溅的现象,及对锅体的碰撞,安全性低,设备维护维修相对频繁和麻烦。其次,蒸汽夹层锅和电油热式夹层锅都是间接给锅加热,水温升温慢,蒸煮速度慢,消耗的时间长。再次,蒸汽夹层锅和电油热夹层锅锅体容量相对而言要小得多,不能适应企业高生产率的要求。另外,烫漂或入味煮制时是重量轻的固体物料,如花生、瓜子等易发生吊篮与物料同时漂移,不利于物料的烫漂或入味,直接影响生产质量。由此需要一种新的蒸煮设备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沉双通防飘式大型蒸煮设备,可适应于所有物料的大规模煮制,物料与吊篮不会漂移,同时实现机械化进料,自倾式出料,解决了现有蒸煮设备固体物料进料与出料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大型蒸煮设备,包括盖体、蒸煮吊筐和蒸煮池;所述盖体位于蒸煮吊筐上方;所述蒸煮吊筐位于蒸煮池腔内;所述的蒸煮吊筐设有支撑梁、防飘柱、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支撑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位于蒸煮吊筐上端,下横梁位于蒸煮吊筐下端;所述防飘柱的一端与上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连接;所述进料口设有进料闸门,出料口设有出料闸门;所述蒸煮池包括保护层、保温层和不锈钢锅;所述保温层位于保护层腔内;所述不锈钢锅位于保温层腔内。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的盖体呈半球形,直径为2.5m,顶部设有长10cm,直径3cm的排气管。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蒸煮吊筐呈圆柱形空心腔体,底部为漏斗形。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进料闸门安装在上横梁上,出料闸门安装在下横梁上;所述进料闸门和出料闸门均采用合页式连接方式;所述上横梁设有吊钩。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进料口边缘处设有闸门卡扣Ⅰ,出料口边缘处设有闸门卡扣Ⅱ。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防飘柱设为不锈钢实心柱,直径为20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蒸煮池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保护层、保温层和不锈钢锅后位于蒸煮池腔内;所述蒸煮池底部设有排污管和环形蒸汽出气管,且蒸煮池底部形状与蒸煮吊筐底部形状相匹配。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环形蒸汽出气管的数量至少采用四个,且表面均设有小孔。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蒸煮池的深度为2~3m,直径为2~3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保护层、保温层和不锈钢锅之间填充混凝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在一些乡镇食品初加工企业由于资金不雄厚,人才缺乏,从而限制了企业能够用到更先进的设备设施,制约了企业发展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另行搭建底座,用于固定蒸煮锅,只需要在地表面挖坑,铺上砖块和保温材料,将锅埋在地面用于蒸煮农作物,利用保护层、保温材料及土层隔热措施,有效降低蒸煮过程中锅内热能的损失。

3、本实用新型具备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造价低、安全性高的特点,而且又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符合生产需求。

4、本实用新型充分降低了设备的高度,方便操作,减少开水飞溅现象和对锅体的碰撞情况,大大降低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型吊筐进行蒸煮农产品,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能。

6、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蒸煮干燥的农产品时,农产品及吊筐飘浮于水面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保护了锅体不会被吊筐撞坏。

7、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温蒸汽直接对锅内的水进行加热,水温上升得快,蒸煮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设备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蒸煮吊筐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蒸煮池、2-蒸煮吊筐、3-盖体、4-保护层、5-保温层、6-不锈钢锅、7-排污管、8-环形蒸汽出气管、9-进水管、10-上横梁、11-下横梁、12-吊钩、13-进料口、14-出料口、15-进料闸门、16-出料闸门、17-卡扣Ⅰ、18-卡扣Ⅱ、19-防飘柱、2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大型蒸煮设备,包括盖体3、蒸煮吊筐2和蒸煮池1;所述盖体3位于蒸煮吊筐2上方;所述蒸煮吊筐2位于蒸煮池1腔内;所述的蒸煮吊筐2设有支撑梁、防飘柱19、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所述支撑梁包括上横梁10和下横梁11;所述上横梁10位于蒸煮吊筐2上端,下横梁11位于蒸煮吊筐2下端;所述防飘柱19的一端与上横梁10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11连接;所述进料口13设有进料闸门15,出料口14设有出料闸门16;所述蒸煮池1包括固定层4、保温层5和不锈钢锅6;所述保温层5位于固定层4腔内;所述不锈钢锅6位于保温层5腔内。所述的盖体3呈半球形,直径为2.5m,顶部设有长10cm,直径3cm的排气管20。所述蒸煮吊筐2呈圆柱形空心腔体,底部为漏斗形。所述进料闸门15安装在上横梁10上,出料闸门16安装在下横梁11上;所述进料闸门15和出料闸门16均采用合页式连接方式;所述上横梁10设有吊钩12。所述进料口13边缘处设有闸门卡扣Ⅰ17,出料口14边缘处设有闸门卡扣Ⅱ18。所述防飘柱19设为不锈钢实心柱,直径为20cm。所述蒸煮池1设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穿过固定层4、保温层5和不锈钢锅6后位于蒸煮池1腔内;所述蒸煮池1底部设有排污管7和环形蒸汽出气管8,且蒸煮池1底部形状与蒸煮吊筐2底部形状对应匹配。所述环形蒸汽出气管8的数量至少采用四个,且表面均设有小孔。所述蒸煮池1的深度为2~3m,直径为2~3m。所述保护层4、保温层5和不锈钢锅6之间填充混凝土连接。

如图1,蒸煮池1起着蒸煮的功能,可称蒸煮锅,整个蒸煮池1建于地下。蒸煮池1分为蒸煮锅以及保温层5和保护层4,在质地较硬的土层中,挖深超2.5m,直径超2.5m的圆形洞,首先在与土壤结合部位砌一层24cm厚的砖,混凝土抹平,构成锅体及保温度的保护层;再用硬质保温瓦砌一层保温层5,同样混凝土抹平,在此基础之上将直径为2m,高为2.5m,厚约10cm的层夹不锈钢锅6镶嵌在保温层5之上;为了方便排污及清理,蒸煮锅底部设计成漏斗形,正底部安装排污管7;靠近蒸煮锅底部,紧贴漏斗形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安装4个环形蒸汽出气管8,每个环形蒸汽管面上布满小孔,高压蒸汽通过小孔进入锅内,加热蒸煮锅内的水,埋入土层中的蒸汽管道部分,也需要做保温层5,防止热能损失。蒸煮池1底部形状与蒸煮吊筐2底部形状相匹配,斜面角度比后者底部角度较缓。

如图2,蒸煮吊筐2,由不锈铁钢制成,高为2m,上直径为1.7m,下直径为0.65m,重约750kg,四周包括上下部位都开满约0.5cm的孔,底部呈漏斗形状;在吊篮上下两端分别开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进料口13闸门和出料口14闸门分别用活页方式固定于吊篮口中间横梁上,两边开门;在吊篮的两边,与闸门正中间相对应的位置,上下分别设有闸门的卡扣,作业时,卡扣卡住进出料闸门16,防止蒸煮吊筐2内的物料溢出。当卡扣卡住进出料闸门时就是蒸煮时物料防溢盖。蒸煮农产品时,放入加热锅的吊篮内的物料会因水的翻滚造成物料溢出吊篮漂浮在加热锅里,当蒸煮时到时,吊出吊篮,这时残留在加热锅的物料需人工打捞,一是影响了生产效率,最关键的是这些残留在加热锅的物料会因蒸煮时间过长影响产品质量,如口感不好、成品率不高等影响产品质量问题。本设计因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有闸门的卡扣,实现了即是进出料口,也是物料防溢盖;在吊篮正中间部位,上下两横梁之间,焊接直径约20cm的不锈钢实心柱,即防飘柱19;防飘柱19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原料及吊筐发生飘浮现象而专门设制,重量重,防止吊筐因浮力飘浮。

在蒸煮吊筐2上方的盖体3采用不锈钢材质,形状为半球形盖子,直径为2.5m。在其顶部设有长约10cm,直径3cm不锈钢管,既可以当排气口,在搬动时又可以当把手使用;盖体3的主要作用为加快蒸煮速度和保证生产的安全。

先将蒸煮池1内注入适量的水,通过环形蒸汽管8的高温蒸汽给池中的水加热。关出料闸门16,卡住卡扣Ⅱ18,原料通过上进料口13倒入吊篮内,至合适的量为止,关好进料闸门15,卡住卡扣Ⅰ17。用起吊设备钩好吊篮吊钩12,起吊至蒸煮锅内滚烫的水中,开始蒸煮;在放置吊篮过程中,速度要缓慢进行,一是防止吊篮在水的浮力和蒸汽的作用下,发生撞击池壁现象;二是防止滚烫的热水溅出。放置好蒸煮吊筐后,再盖上盖体3,至物品蒸煮好为止。起蒸煮吊筐至卸料区,打开出料闸门16上的卡扣Ⅱ18,即完成此项蒸煮工作。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尺寸大小,完全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局限于上述的尺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