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轧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7723发布日期:2019-08-31 00:5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轧糖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牛轧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吃牛轧糖。牛轧糖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各个材料进行混合加热,制成糖浆。市场上的牛轧糖生产加热搅拌装置的种类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牛轧糖生产加热搅拌装置不能充分的对牛轧糖进行搅拌,导致糖浆融化不均匀,影响牛轧糖口感。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7870229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牛轧糖生产加热搅拌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机和凸块,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固定有搅拌室,且搅拌室的内部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上方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座,所述电机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工作台的内部两侧设置有遮板,且遮板的下方固定有搅拌室,所述凸块的右侧安装有搅拌室,且凸块的左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搅拌室的底部固定有加热室,且搅拌室的右侧安装有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的右侧固定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右侧设置有工作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糖浆进行加热过程中,水分会持续蒸发成水蒸汽,从而使糖浆浓缩至预期稠度。但是在该牛轧糖生产加热搅拌装置中,搅拌室内水蒸汽无法及时排出,水蒸汽在搅拌室内积存容易凝结成小水滴又重新落回搅拌室内,既减慢了糖浆浓缩效率,也会影响制成的牛轧糖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排出水蒸汽从而保证牛轧糖糖浆的浓缩效率和质量的牛轧糖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牛轧糖生产装置,包括加热釜和设于加热釜顶部的排气管,排气管包括弯折管和竖直的冷凝管,弯折管底端连通加热釜内腔,顶端固连接冷凝管一侧并与冷凝管的内腔连通;冷凝管的底端封闭、顶端连接外部的通风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釜顶部的排气管将加热釜中热的水蒸汽及时排入外部的通风管道,防止水蒸汽在加热釜中聚集凝结,保证牛轧糖糖浆的浓缩效率和质量;水蒸汽经过弯折管后到达冷凝管内,在冷凝管内与冷的管壁接触发生冷凝,冷凝管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沿着冷凝管壁流回冷凝管的底部,从而将冷凝水进行收集,有效减少流回弯折管内的冷凝水,排除水蒸汽效果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管的内侧壁位于所述弯折管与冷凝管的连通处设有导向条,导向条由弯折管与冷凝管之间的相交线处向冷凝管内延伸且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条在弯折管和冷凝管的相交线处向冷凝管内延伸且向下倾斜,使得导向条可以对冷凝管管壁上冷凝的水珠具有导向作用,使水珠在顺着冷凝管管壁下滑时可以沿着导向条流入冷凝管底部,从而减少水珠从弯折管与冷凝管的连通处流进弯折管,有利于减少冷凝水通过弯折管流回加热釜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管包括竖直管和倾斜管,竖直管的底端连通加热釜的内腔,顶端连通倾斜管的底端,倾斜管的顶端连通冷凝管;倾斜管与竖直管相连的最低点处开设有贯穿管壁的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留存在倾斜管内的少部分水蒸汽遇到冷的倾斜管管壁发生冷凝,冷凝的水珠顺着倾斜管的内侧壁流向出水孔处,最后通过出水孔排除至弯折管外部,从而防止在倾斜管内的水蒸汽冷凝成水流回搅拌釜,排除水蒸汽更彻底。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管内侧壁上沿倾斜管长度方向设有连通所述出水孔的内导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倾斜管内侧壁上凝结的小水珠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滑向内导水槽中,然后通过导水槽的导向作用全部流至出水孔,有利于将倾斜管内侧壁上的冷凝水进行集中引导,冷凝水更容易彻底排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管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连通所述出水孔的外导水槽,所述外导水槽的底部设有储水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出水孔处流出的冷凝水顺着外导水槽流入储水盒中,可以避免冷凝水四处弥漫,有利于现场工作环境干燥整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釜包括釜体和釜盖,釜盖包括固定盖和活动盖,固定盖与釜体的顶部固定,活动盖与固定盖的一侧铰接,所述竖直管垂直固定连接固定盖并与釜体内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釜盖盖合在釜体上有助于釜体加热保温,也可避免外部杂质污染物进入糖浆原料中,保证原料洁净卫生;釜盖由固定盖和活动盖构成,固定盖用于固定连接竖直管,而活动盖则方便工作人员打开釜盖观察釜体内部情况,时刻监控生产情况。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管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积存到一定量后可以打开阀门,将冷凝管底部的冷凝水排出并用容器收集,使冷凝管可以长时间使用,避免因水满更换冷凝管的问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检测釜体内部气压的压力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方便工作人员时刻监测釜体内部的压力情况,既有利于保证高质量生产,也减少加热釜工作时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加热釜顶部设置排气管,将加热釜内的水蒸汽及时排出至外部的通风管道内,有效减少水蒸汽在加热釜内部积存,从而保证牛轧糖糖浆的浓缩效率和质量;

(2)排气管由弯折管和冷凝管构成,进入冷凝管中的水蒸汽冷凝后顺着冷凝管管壁流至冷凝管底部;而弯折管内侧壁上冷凝的水则顺着内导水槽、出水孔和外导水槽流入至储水盒中,从而有效降低水蒸汽在排气管内冷凝回流至加热釜的可能性,排除水蒸汽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冷凝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弯折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加热釜;2、排气管;3、弯折管;4、冷凝管;5、导向条;6、竖直管;7、倾斜管;8、出水孔;9、内导水槽;10、外导水槽;11、储水盒;12、釜体;13、釜盖;14、固定盖;15、活动盖;16、出水口;17、阀门;18、安装架;19、压力表;20、出料管;21、进料管;22、电机;23、搅拌轴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牛轧糖生产装置,包括加热釜1和位于加热釜1顶部连通加热釜1内腔的排气管2。加热釜1通过安装架18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加热釜1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温度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图中未示出),由于加热釜1的加热机构、温度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器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机构和器件,在此不再赘述,安装架18上固定有与气压感应器电连接的压力表19。排气管2将加热釜1中热的水蒸汽及时排入外部的通风管道,防止水蒸汽在加热釜1中聚集凝结,保证牛轧糖糖浆的浓缩效率和质量。

参照图1和图2,加热釜1包括釜体12和釜盖13。釜体12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8上,釜体12底部连接有出料管20。釜盖13包括固定盖14和活动盖15,固定盖14与釜体12的顶部固定,活动盖15与固定盖14的一侧铰接。排气管2固定连接固定盖14且连通釜体12内腔,固定盖14上还连接有用于向釜体12输送原料的进料管21。固定盖14上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22和搅拌轴叶23。电机22固定安装在固定盖14上,电机22的输出轴穿过固定盖14并在釜体12内固定连接搅拌轴叶23。

参照图1和图3,排气管2包括弯折管3和竖直的冷凝管4。弯折管3包括竖直管6和倾斜管7,竖直管6的底端竖直连接固定盖14并连通釜体12的内腔,竖直管6的顶端固定连通倾斜管7的底端,倾斜管7的顶端向上倾斜。倾斜管7的顶端固定连接冷凝管4一侧并与冷凝管4的内腔连通。冷凝管4的底端封闭、顶端连接外部的通风管道(图中未示出),冷凝管4的封闭底端上开设有出水口16,出水口16上安装有阀门17。水蒸汽先后经过竖直管6、倾斜管7后到达冷凝管4内,与冷的管壁接触发生冷凝,冷凝管4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沿着冷凝管4壁流回冷凝管4的底部,有效减少流回弯折管3内的冷凝水,排除水蒸汽效果更好。

参照图3和图4,冷凝管4的内侧壁位于倾斜管7与冷凝管4的连通处固定有导向条5。导向条5由倾斜管7与冷凝管4之间的上侧相交线处向冷凝管4内延伸且向下倾斜。倾斜管7与竖直管6相连的最低点处开设有贯穿倾斜管7管壁的出水孔8。倾斜管7内侧壁上沿倾斜管7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出水孔8的内导水槽9。竖直管6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连通出水孔8的外导水槽10,外导水槽10的底部设有储水盒11。

导向条5对冷凝管4管壁上冷凝的水珠起到导流作用,使水珠在顺着冷凝管4管壁下滑时可以沿着导向条5流入冷凝管4底部进行收集。而倾斜管7内侧壁上凝结的小水珠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滑向内导水槽9中,然后通过导水槽的导向作用全部流至出水孔8,最终流入储水盒11中,有利于将倾斜管7内侧壁上的冷凝水进行集中引导,冷凝水更容易彻底排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加热釜1上增设排气管2,排气管2将加热釜1内的水蒸汽及时排出,避免水蒸汽在加热釜1中聚集凝结,保证牛轧糖糖浆的浓缩效率和质量。同时将排气管2设置成弯折管3和竖直的冷凝管4,并对弯折管3和冷凝管4中的冷凝水进行引导收集,减少甚至避免冷凝水回流至搅拌釜内,排除水蒸汽更加彻底。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