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多酚的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6080发布日期:2020-07-31 22:3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多酚和明胶的同时还能够抑制凝集的生成的食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植物性多酚具有以抗氧化作用为代表的对生物体有益的作用为人所知,被利用在化妆品和饮食品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在作为功能性食品食用多酚的情况下,由于多酚大部分具有独特的涩味,因此存在以直接感觉到味道的形式摄取困难的缺点。因此,包含多酚作为主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多使用以明胶包覆的片剂或胶囊的形态。然而,已知如果明胶与多酚共存,则两者会反应而产生凝集。另外,已知在明胶成为胶囊或包衣剂的皮膜基材的情况下,如果与多酚反应,则皮膜基材会发生白浊,或生成胶状的物质而使皮膜基材不溶化。因此,在含有明胶和多酚的食品中,要求抑制两者的反应,抑制凝集和胶状的物质的生成。以往,已知在含多酚的液体中预先添加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碱金属盐所制造的凝胶状食品能够抑制沉淀的生成(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通过在含有植物多酚和水溶性蛋白质的液体中添加果胶,能够抑制因植物多酚和水溶性蛋白质带来的白浊物质和/或沉淀物质的生成(专利文献2)。然而,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利用碱金属盐和果胶等的食品添加物,存在不能适用于无食品添加物的食品的缺点。近年来,受健康意识增强的影响,无食品添加物的食品备受注目,希望开发在含有明胶和多酚的食品中,即使不使用食品添加物,也抑制凝集的生成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715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7957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多酚和明胶的同时还能够抑制凝集的生成的食品。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含有多酚和明胶的食品中,配合纳豆激酶(nattokinase),能够抑制凝集的生成。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发现通过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即,本发明提供下述所示的方案的发明。项1.一种食品,其含有多酚、明胶和纳豆激酶。项2.如项1所述的食品,其中,相对于多酚1g,以90~40000fu的比率含有纳豆激酶。项3.如项1或2所述的食品,其中,多酚为选自类黄酮系多酚、鞣花酸、缩合型单宁和水解型单宁中的至少1种。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其中,多酚为选自黄烷醇类、花青苷类、黄烷酮类、异黄酮类和鞣花酸中的至少1种。项5.一种在含有多酚和明胶的食品中抑制凝集的方法,其中,在食品中,与多酚和明胶一起配合纳豆激酶。项6.一种在含有黄烷醇类和明胶的食品中抑制白浊的方法,其中,在食品中,与黄烷醇类和明胶一起配合纳豆激酶。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即使含有多酚和明胶,也能够抑制凝集的生成,由此能够维持良好的外观性状,并且能够稳定地保持多酚,因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性。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含有明胶作为胶囊皮膜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凝集导致的胶囊的崩解延迟,因而能够提供不损害生物可利用率和服用感(口感)、制剂稳定性优异的胶囊剂。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如果使黄烷醇类(特别是儿茶素)与明胶共存,则存在不仅产生凝集,还会产生白浊的问题,但本发明中,即使黄烷醇类和明胶共存,也能够抑制凝集的生成以及白浊,能够维持良好的外观性状。具体实施方式1.食品本发明的食品的特征在于含有多酚、明胶和纳豆激酶。以下,对本发明的食品进行详述。[多酚]多酚是在分子内具有多个酚性羟基的植物成分的总称。在本发明中,关于多酚的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来源于植物的多酚、由微生物产生的多酚、化学合成的多酚等的任意一种。关于本发明中使用的多酚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类黄酮系多酚或非类黄酮系多酚(苯基羧酸系、木脂素(lignan)系、姜黄素系、香豆素系、茋类化合物(stilbenoid)系)的任意一种。作为类黄酮系多酚,例如可以列举黄烷醇类、花青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黄烷酮类、黄烷酮醇(flavanonol)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等。作为类黄酮系多酚,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棓儿茶素、表棓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茶黄素、无色花色素等的黄烷醇类;花葵素、矢车菊素、矮牵牛素、芍药素、牵牛花色素、飞燕草色素、二甲花翠素等的花青苷类;黄酮、芹菜素、木犀草素(ルテオニン)、芹菜定、木樨黄定(ルテリオニジン)、黄芩素等的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杨梅黄酮等的黄酮醇类;柚皮苷(ナリジン)、橙皮苷、甘草素等的黄烷酮类;山姜酮(alpinone)、紫杉叶素等的黄烷酮醇类;金雀异黄素、大豆黄酮、黄豆甙、黄豆黄素、雌马酚、鹰嘴豆芽素a、香豆雌酚、葛根素、芒柄花黄素等的异黄酮类;红花苷(carthamin)、根皮素(phloretin)等的查耳酮类;它们聚合而成的缩合型单宁等。作为非类黄酮系多酚,例如可以列举没食子酸、酚酸、绿原酸、鞣花酸、木脂素、芝麻素、松脂醇、落叶松脂醇、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罗汉松脂素(matairesinol)、姜黄素、香豆素、白藜芦醇、水解型单宁(葡萄糖等的环状多元醇与没食子酸、鞣花酸等的多元酚羧酸的酯)等。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多酚可以为糖苷配基或配糖体的任意形态。这些多酚可以单独使用1种,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在这些多酚中,从更加有效地抑制与明胶共存下产生的凝集的观点出发,优选列举类黄酮系多酚、鞣花酸、缩合型单宁和水解型单宁;更优选列举黄烷醇类、花青苷类、黄烷酮类、异黄酮类、鞣花酸。特别是在多酚中,黄烷醇类(特别是儿茶素)具有在与明胶的共存下不仅发生凝集,还会产生白浊的特性,但在本发明中,即使黄烷醇类(特别是儿茶素)与明胶共存,也不仅能够抑制凝集的生成,还能够抑制白浊。鉴于这样的本发明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多酚的优选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黄烷醇类(特别是儿茶素)。本发明的食品中的多酚的含量可以根据使用的多酚的种类、要赋予的功能性、食品的形态等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列举0.001~80重量%、优选1~50重量%、更优选5~25重量%。[明胶]明胶是指对作为动物的皮、骨、肌腱等的主要成分的胶原蛋白加热并提取得到的物质。在本发明中,明胶能够使用由公知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物质,例如能够使用以牛、猪、鸡、鱼等的皮、骨、肌腱等为原料,将用酸或碱处理得到的粗胶原蛋白加热提取而制得的明胶。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明胶可以为水解物、氧分解物、明胶衍生物(例如,酰基化明胶等)等。在本发明的食品中,明胶能够以对应于食品的形态的各种目的、方式包含在其中。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食品中,为胶囊剂时,可以以胶囊皮膜的方式包含明胶,为包衣制剂的情况下,可以以包衣皮膜的方式包含明胶,为凝胶状食品时可以以凝胶化剂的方式包含明胶,为液状食品的情况下,可以以增粘剂等的方式包含明胶。在本发明的食品中,关于明胶的含量,可以根据明胶的使用目的、食品的形态等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列举3~80重量%、优选5~50重量%、更优选10~40重量%。[纳豆激酶]纳豆激酶是指纳豆菌(bacillussubtilis(natto))所产生的具有纤维蛋白分解作用的酶。在本发明的食品中,通过与多酚和明胶一起含有纳豆激酶,能够抑制由多酚与明胶的反应所产生的凝集。本发明中使用的纳豆激酶能够用公知的制造方法得到。作为纳豆激酶的具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培养纳豆菌的方法、由整合了编码纳豆激酶的基因的转化体获得的方法、通过化学合成来合成的方法等。本发明中使用的纳豆激酶可以是由任意制造方法得到的纳豆激酶,但从降低制造成本等的观点出发,优选由培养纳豆菌的方法得到。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纳豆激酶可以是纯化品,但只要能够在食品中配合,则可以为未纯化的状态。例如,在使用通过培养纳豆菌得到的纳豆激酶的情况下,可以为纳豆菌的培养物的提取物。此外,也可以是将纳豆菌的培养物进行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疏水色谱等来将纳豆激酶纯化的纯化物,另外,也可以是将纳豆菌的培养物根据需要进行固液分离等粗纯化处理后,进行水分的除去或干燥后的产物等。另外,纳豆激酶作为添加了赋形剂等的粉末品、粗纯化品、纯化品等市售,在本发明中,作为纳豆激酶,也可以使用这些市售品。在本发明的食品中,关于多酚和纳豆激酶的比率,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相对于多酚1g,纳豆激酶为90~40000fu的比率。从更进一步有效地抑制由多酚与明胶的反应产生的凝集的观点出发,作为多酚与纳豆激酶的比率,可以列举相对于多酚1g,纳豆激酶优选为420~27000fu、更优选为2520~10500fu的比率。在本发明的食品中,关于纳豆激酶的含量,根据所含的多酚和明胶的量或种类、食品的形态等适当设定即可,例如可以列举1~45000fu/g、优选420~27000fu/g、更优选1260~10500fu/g。另外,在本发明中,表示纳豆激酶的活性的“fu”是按照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健康·营养食品协会于2003年1月15日公告的纳豆菌培养提取物食品的规格基准的纤维蛋白分解活性单位。[其他成分]本发明的食品除上述成分以外,可以根据需要还含有其他的营养成分或功能性成分。作为这样的营养成分或功能性成分,只要能够在食品中使用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烟酸(niacin)、泛酸、叶酸、生物素、番茄红素等的维生素类;盐酸甜菜碱、氯化肉碱、氯贝胆碱等的胃药;钙、硫、镁、锌、硒、铁等的矿物质类;大豆蛋白、蛋清粉末、乳清蛋白等的蛋白质;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牛磺酸、色氨酸等的氨基酸;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等的脂肪酸类;焦糖色素、栀子色素、花青苷色素、胭脂树红色素、辣椒色素、红花色素、红曲色素、类黄酮色素、胭脂虫色素、苋菜红、赤藓红、诱惑红ac、胭脂红(newcoccine)、荧光桃红、玫瑰红、酸性红、柠檬黄、日落黄fcf、坚牢绿fcf、亮蓝fcf、靛胭脂等的色素;各种水果的香精或精华液等的香料;柠檬酸及其盐、苹果酸及其盐、酒石酸及其盐、乙酸及其盐、乳酸及其盐、食盐、谷氨酸及其盐、味醂、食醋、天然果汁、植物提取物、果实·海产品等的切碎物或粉末化物等的调味剂;伞菌(agaricus)、香菇提取物、荔枝、猴头菇等的蘑菇类或其提取物;食物纤维、蜂王浆、蜂胶、蜂蜜、硫酸软骨素、葡萄糖胺、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其他功能性原材料等。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关于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根据使用的成分的种类或食品的形态等适当设定。另外,本发明的食品为了制备成所希望的形态,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基剂、添加物等。作为这样的基剂和添加剂,只要是食品中能够使用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水、油脂类、蜡类、烃类、脂肪酸类、高级醇类、酯类、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金属皂、低级醇类、多元醇、ph调整剂、缓冲剂、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剂、防腐剂、香料、粉体、增粘剂、色素、螯合剂等。这些基剂、添加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还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关于这些基剂、添加物的含量,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基剂、添加物的种类、食品的形态等适当设定。[形态]本发明的食品可以为固体状、半固体状或液体状的任意一种。作为本发明的食品的形态,除了通常的饮食品以外,还可以列举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辅助食品、功能性食品、患者用食品等。作为本发明的食品的形态,具体可以例示胶囊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粉剂、果冻剂等的补充剂;营养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等的饮料;米粉团、冰激凌、雪酪(sherbet)、软糖(gummi)、糖果(candy)等的嗜好品等。这些饮食品中,优选列举补充剂,更优选胶囊剂、片剂、颗粒,更加优选胶囊剂,特别优选软胶囊剂。在本发明的食品为胶囊剂的情况下,优选明胶作为胶囊皮膜含有,多酚和纳豆激酶包含在内容物中的方式。另外,在食品为片剂或颗粒的情况下,多酚、明胶和纳豆激酶可以以混合的状态含在片剂或颗粒中,另外,也可以为对包含多酚和纳豆激酶的片剂或颗粒,明胶作为包衣皮膜包覆的包衣制剂。2.凝集的抑制方法本发明的凝集的抑制方法为在含有多酚和明胶的食品中抑制凝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品中与多酚和明胶一起配合纳豆激酶。在本发明的凝集的抑制方法中,关于所使用的多酚、明胶和纳豆激酶的种类或配合量、能够在食品中配合的其他成分、食品的形态等,如上述“1.食品”的部分所述。3.白浊的抑制方法本发明的白浊的抑制方法是在含有黄烷醇类和明胶的食品中抑制白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品中与黄烷醇类和明胶一起配合纳豆激酶。在本发明的白浊的抑制方法中,关于所使用的黄烷醇类、明胶以及纳豆激酶的种类或配合量、能够在食品中配合的其他成分、食品的形态等,如上述“1.食品”的部分所述。。实施例以下,利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在以下所示的试验例中,关于所使用的成分的来源、组成等如下所示。多酚a:主要成分为儿茶素、商品名“teacalon-90s”、株式会社常磐植物化学研究所制、儿茶素浓度45.1重量%、总多酚浓度97.3重量%多酚b:主要成分为橙皮苷、商品名“α-ghesperidinpa-t”、东洋制糖株式会社制、橙皮苷浓度70重量%多酚c:主要成分为来自石榴的鞣花酸、商品名“石榴鞣花酸(pomegranateellagicacid)”、sabinsajapancorporation制、鞣花酸浓度90重量%多酚d:主要成分为来自欧洲越橘的花青苷、商品名“欧洲越橘干燥提取物”、indenaspa,italia制、花青苷浓度38.4重量%多酚e:主要成分为异黄酮、商品名“异黄酮粉末40”、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制、异黄酮浓度50.7重量%多酚f:主要成分为来自红葡萄叶的多酚、商品名“红葡萄叶干燥提取物085.945”、askintercityco.,ltd.制、红葡萄多酚浓度30.0重量%纳豆激酶粉末:商品名“纳豆菌培养提取物nsk-sd40”、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制难消化性糊精:商品名“fibersol2ag”、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试验例1制备表1~6所示组成的液状组合物。具体而言,对每种成分制备将成分溶解而得到的原料水溶液,以成为表1~6所示组成的方式,在15ml容积的离心管内在纯化水中添加各原料水溶液,由此得到液状组合物(总重量10g)。另外,明胶的原料水溶液通过在加热到50℃的纯化水中添加规定量的明胶使其溶解而制备。然后,在室温静置2天。关于静置后的各液状组合物,由以下的方法评价凝集的程度和白浊的有无。<凝集的程度>将各液状组合物供于离心分离(1,567×g、30分钟),使凝集物沉淀,除去上清液。然后,测定残留在离心管内的沉淀的量(湿润重量)。<白浊的有无>观察在测定沉淀量时所除去的上清液的外观,判定白浊的有无。白浊的情况评价为“×”,没有白浊情况评价为“○”。将所得到的结果表示于表1~6。其结果,如果在不存在纳豆激酶下使各种多酚与明胶共存,则确认到明显的凝集的生成(比较例1~11)。相对于此,纳豆激酶在与各种多酚和明胶一起存在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了凝集的生成(实施例1~31)。另外,如果作为多酚使用黄烷醇类(多酚a)、且在不存在纳豆激酶下与明胶共存,则产生了白浊(比较例1~4),但在使纳豆激酶与黄烷醇类(多酚a)和明胶一起共存时,抑制了白浊(实施例1~7)。[表1][表2][表3][表4]表中,多酚d、明胶、难消化性糊精和合计量的单位为“重量%”,纳豆激酶粉末的单位为液状组合物每1g中的纳豆激酶的活性(fu)。表中的多酚d的含量为液状组合物所含的花青苷的量。[表5]表中,多酚e、明胶、难消化性糊精和合计量的单位为“重量%”,纳豆激酶粉末的单位为液状组合物每1g中的纳豆激酶的活性(fu)。表中的多酚e的含量为液状组合物所含的异黄酮的量。[表6]实施例31比较例11多酚f11明胶55纳豆激酶粉末10500fu/g-纯化水剩余部分剩余部分合计量100100凝集的程度(沉淀量、g)0.3810.14白浊的有无○○表中,多酚f、明胶、难消化性糊精和合计量的单位为“重量%”,纳豆激酶粉末的单位为液状组合物每1g中的纳豆激酶的活性(fu)。表中的多酚f的含量为液状组合物所含的红葡萄多酚的总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