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澳洲坚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0647发布日期:2019-05-03 20:5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饮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澳洲坚果,别名: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昆士兰果,是一种原产于澳洲的树生坚果。澳洲坚果属常绿乔木,双子叶植物。树冠高大,叶3~4片轮生,披针形、革质,光滑,边缘有刺状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花米黄色,果圆球形,果皮革质,内果皮坚硬,种仁米黄色至浅棕色。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风力小的地区。

澳洲坚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坚果之一,其果仁香酥滑嫩可口,有独特的奶油香味,是世界上品质较佳的食用坚果,素有“干果皇后”“世界坚果之王”之美称,风味和口感都远比腰果好。

澳洲坚果营养丰富,含油量70%-79%,尤其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为特点,以油酸和棕榈酸为主,光壳种澳洲坚果种仁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6.2,粗壳种为4.8;蛋白质9%,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近年来,尽管澳洲坚果食品的研发已取得很多成果,如澳洲坚果油、澳洲坚果仁罐头、澳洲坚果蛋糕,但澳洲坚果饮料及其相关研究却处于空白阶段。澳洲坚果蛋白饮料是指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经处理、制浆、调配、均质、灌装、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类液体饮料。因此,将澳洲坚果开发研制成饮料,既能方便人们饮食,又能发挥保健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将有广泛的市场,但由于该蛋白饮料中的蛋白含量较高、不溶颗粒较多,容易发生下沉、脂肪上浮等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澳洲坚果蛋白饮料及其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110370646.5)”公开了一种澳洲坚果蛋白饮料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坚果蛋白乳液、水、糖、乳化剂,所述的各组分依次为重量比1:0.3-0.7:0.05-0.25:0.002-0.004;所述的澳洲坚果蛋白饮料由下列方法制备而成:干燥、压榨、研磨、胶磨、配料、均质、灌装、灭菌。利用该发明方法能制得含少量油脂的坚果饮料,但存在着营养物质含量以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澳洲坚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澳洲坚果蛋白饮料及其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110370646.5)”公开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工艺、配方、方法等提高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含量以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澳洲坚果饮料,包括以下原料:澳洲坚果、木糖醇、山梨酸醇、蔗糖、柠檬酸、乳酸、乳化剂、稳定剂、真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

所述的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的重量比为:(0.1-0.2):(0.008-0.02):(0.2-0.3)。

优选地,所述的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的重量比为0.15:0.012:0.25。

优选地,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澳洲坚果15-30份、木糖醇1-2份、山梨酸醇0.6-1.5份、蔗糖2-4份、柠檬酸0.4-1.3份、乳酸0.5-2.2份、乳化剂0.7-1.2份、稳定剂0.8-1.4份、真菌蛋白酶0.1-0.3份、木瓜蛋白酶0.1-0.2份、氨肽酶0.008-0.02份、乳酸菌0.2-0.3份。

优选地,所述的乳化剂为山梨糖醇酯、月桂酸单甘油酯或大豆磷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稳定剂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澳洲坚果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榨:将澳洲坚果果仁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2-3%,当干燥的坚果仁降温至55-65℃后送入压榨设备,在45-55mpa的压力下榨出油脂,压榨5-8分钟,得到果仁渣;

s2:制浆:将s1步骤所得的果仁渣放入研磨设备中,边研磨边加入果仁渣重量比20-30倍量的水,研磨30-40分钟后转入胶体磨细磨40-60分钟,然后过200目筛,分离得到浓度为3%-5%蛋白原浆;

s3:酶解:将s2步骤所得的蛋白原浆置于95-105℃加热处理8-16分钟,冷却至50-60℃时加入乳酸调节蛋白原浆的ph为6.5-6.7,再加入真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温度为50-56℃下酶解2-3小时,然后将浆液置于100-105℃下灭酶处理10-15分钟,得酶解液;

s4:脱苦:向酶解液中加入氨肽酶搅拌均匀,保持温度为40-55℃,反应4-8小时;

s5:调配:将步骤s4所得浆液转入配料缸,加入木糖醇、山梨酸醇、蔗糖、柠檬酸、乳化剂后充分混匀,再加入稳定剂混匀,调整ph值至6.6-6.8,得混合浆液;

s6:均质:然后将调制好的浆液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2-4μm;

s7发酵:向步骤s6获得的经均质处理后的浆液中加入乳酸菌在温度为35-39℃下进行发酵10-13小时,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再次进行均质处理;

s8:杀菌:将步骤s7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真空灌装、灭菌处理即得到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s6均质前还包括将浆液置于胶体磨中细磨30-4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均质处理是在压力为45-55mpa、温度为50-60℃条件下进行的,均质2次。

优选地,所述步骤s8中灭菌是在温度为115-125℃下进行的,灭菌10-20分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5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3制得的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对比例5制得的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数据可见,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在制备澳洲坚果饮料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澳洲坚果饮料的性能;这是: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含巯基(-sh)肽链内切酶,具有蛋白酶和酯酶的活性,有较广泛的特异性,对动植物蛋白、多肽、酯、酰胺等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在一定温度、ph值以及底物浓度下,木瓜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生成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物质,提高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由于蛋白质在酶解的时候,蛋白质之间连接的键将被打开,疏水基外漏呈现苦味,同时疏水氨基酸也会呈现苦味,因此利用氨肽酶除去多肽链末端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氨肽酶从氨基酸的n-端开始水解,去除产生苦味的疏水基团,而达到去除苦味的目的。蛋白质酶解后经乳酸菌发酵,部分乳糖转化为乳酸,产生多种呈味成分,提高饮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同时发酵使蛋白质粒子变小,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饮料的稳定性,同时经发酵的饮料有利于促进消化酶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由对比例6-8的数据可见,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的重量比不在(0.1-0.2):(0.008-0.02):(0.2-0.3)范围内时,制得的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与实施例1-3的数值相差甚大,与现有技术(对比例5)的数值相当。本发明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作为补强体系,实施例1-3通过控制制备澳洲坚果饮料时添加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的重量比为(0.1-0.2):(0.008-0.02):(0.2-0.3),实现在补强体系中利用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作用使蛋白质分解,氨肽酶除去多肽链末端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进行脱苦,经乳酸菌发酵使饮料中蛋白质粒子变小等特点,使得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构成的补强体系在本发明的澳洲坚果饮料中,提高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

(4)此外,本发明制备工艺还具有以下特点:

1.饮料中细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平均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液体介质的粘度成反比,稳定性的好坏可直接通过沉淀情况来反应。本发明将饮料通过均质、胶磨的方法使饮料中颗粒的粒径降低至2-4μm,有效降低细小颗粒的沉淀速度;同时通过添加稳定剂来增加饮料的黏度,从而增加饮料的稳定性。

2.由于植物性蛋白的等电点值大多在4-6,当溶液的ph值在等电点附近时,蛋白质表现为繁杂的正或负离子形式,当溶液ph距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值较远时,蛋白分子所携带电荷量越多,水化层厚度增强效果也就越明显,溶液稳定性也就越好,因此本发明通过调节饮料的ph值为6.6-6.8,以提高饮料的稳定性。

3.本发明还通过添加乳化剂以抑制脂肪上浮及胶体粒子聚集,起到使溶液粘度增大的效果。

4.均质一方面可以得到较小的颗粒,一方面使酶解更加充分,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将添加剂与原料充分的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采用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以下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澳洲坚果15-30份、木糖醇1-2份、山梨酸醇0.6-1.5份、蔗糖2-4份、柠檬酸0.4-1.3份、乳酸0.5-2.2份、乳化剂0.7-1.2份、稳定剂0.8-1.4份、真菌蛋白酶0.1-0.3份、木瓜蛋白酶0.1-0.2份、氨肽酶0.008-0.02份、乳酸菌0.2-0.3份。

所述的乳化剂为山梨糖醇酯、月桂酸单甘油酯或大豆磷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所述的稳定剂黄原胶、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物。

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榨:将澳洲坚果果仁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2-3%,当干燥的坚果仁降温至55-65℃后送入压榨设备,在45-55mpa的压力下榨出油脂,压榨5-8分钟,得到果仁渣;

s2:制浆:将s1步骤所得的果仁渣放入研磨设备中,边研磨边加入果仁渣重量比20-30倍量的水,研磨30-40分钟后转入胶体磨细磨40-60分钟,然后过200目筛,分离得到浓度为3%-5%蛋白原浆;

s3:酶解:将s2步骤所得的蛋白原浆置于95-105℃加热处理8-16分钟,冷却至50-60℃时加入乳酸调节蛋白原浆的ph为6.5-6.7,再加入真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温度为50-56℃下酶解2-3小时,然后将浆液置于100-105℃下灭酶处理10-15分钟,得酶解液;

s4:脱苦:向酶解液中加入氨肽酶搅拌均匀,保持温度为40-55℃,反应4-8小时;

s5:调配:将步骤s4所得浆液转入配料缸,加入木糖醇、山梨酸醇、蔗糖、柠檬酸、乳化剂后充分混匀,再加入稳定剂混匀,调整ph值至6.6-6.8,得混合浆液;

s6:均质:然后将调制好的浆液置于胶体磨中细磨30-40分钟,再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45-55mpa、温度为50-60℃,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2-4μm;

s7发酵:向步骤s6获得的经均质处理后的浆液中加入乳酸菌在温度为35-39℃下进行发酵10-13小时,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再次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45-55mpa、温度为50-60℃,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2-4μm;

s8:杀菌:将步骤s7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真空灌装、灭菌处理,灭菌是在温度为115-125℃下进行的,灭菌10-2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

实施例1

一种澳洲坚果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澳洲坚果22份、木糖醇2份、山梨酸醇0.6份、蔗糖4份、柠檬酸0.4份、乳酸2.2份、山梨糖醇酯0.7份、海藻酸丙二醇酯0.8份、真菌蛋白酶0.2份、木瓜蛋白酶0.15份、氨肽酶0.012份、乳酸菌0.25份。

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榨:将澳洲坚果果仁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3%,当干燥的坚果仁降温至60℃后送入压榨设备,在45mpa的压力下榨出油脂,压榨8分钟,得到果仁渣;

s2:制浆:将s1步骤所得的果仁渣放入研磨设备中,边研磨边加入果仁渣重量比30倍量的水,研磨35分钟后转入胶体磨细磨60分钟,然后过200目筛,分离得到浓度为5%蛋白原浆;

s3:酶解:将s2步骤所得的蛋白原浆置于100℃加热处理16分钟,冷却至50-60℃时加入乳酸调节蛋白原浆的ph为6.6,再加入真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温度为56℃下酶解3小时,然后将浆液置于100℃下灭酶处理10分钟,得酶解液;

s4:脱苦:向酶解液中加入氨肽酶搅拌均匀,保持温度为40℃,反应8小时;

s5:调配:将步骤s4所得浆液转入配料缸,加入木糖醇、山梨酸醇、蔗糖、柠檬酸、乳化剂后充分混匀,再加入稳定剂混匀,调整ph值至6.8,得混合浆液;

s6:均质:然后将调制好的浆液置于胶体磨中细磨40分钟,再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50mpa、温度为55℃,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2μm;

s7发酵:向步骤s6获得的经均质处理后的浆液中加入乳酸菌在温度为35-39℃下进行发酵10-13小时,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再次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50mpa、温度为55℃,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2μm;

s8:杀菌:将步骤s7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真空灌装、灭菌处理,灭菌是在温度为115℃下进行的,灭菌2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

实施例2

一种澳洲坚果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澳洲坚果15份、木糖醇1.5份、山梨酸醇1.5份、蔗糖3份、柠檬酸1.3份、乳酸1.5份、乳化剂月桂酸单甘油酯0.6份、大豆磷脂0.6份、黄原胶0.4份、海藻酸钠1份、真菌蛋白酶0.1份、木瓜蛋白酶0.1份、氨肽酶0.008份、乳酸菌0.2份。

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榨:将澳洲坚果果仁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2%,当干燥的坚果仁降温至55℃后送入压榨设备,在55mpa的压力下榨出油脂,压榨6分钟,得到果仁渣;

s2:制浆:将s1步骤所得的果仁渣放入研磨设备中,边研磨边加入果仁渣重量比25倍量的水,研磨30分钟后转入胶体磨细磨50分钟,然后过200目筛,分离得到浓度为4%蛋白原浆;

s3:酶解:将s2步骤所得的蛋白原浆置于95℃加热处理12分钟,冷却至55℃时加入乳酸调节蛋白原浆的ph为6.5,再加入真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温度为53℃下酶解2.5小时,然后将浆液置于105℃下灭酶处理15分钟,得酶解液;

s4:脱苦:向酶解液中加入氨肽酶搅拌均匀,保持温度为55℃,反应4小时;

s5:调配:将步骤s4所得浆液转入配料缸,加入木糖醇、山梨酸醇、蔗糖、柠檬酸、乳化剂后充分混匀,再加入稳定剂混匀,调整ph值至6.7,得混合浆液;

s6:均质:然后将调制好的浆液置于胶体磨中细磨35分钟,再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45mpa、温度为50℃,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4μm;

s7发酵:向步骤s6获得的经均质处理后的浆液中加入乳酸菌在温度为35-39℃下进行发酵10-13小时,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再次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45mpa、温度为50℃,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4μm;

s8:杀菌:将步骤s7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真空灌装、灭菌处理,灭菌是在温度为120℃下进行的,灭菌15分钟,即得到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

实施例3

一种澳洲坚果饮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澳洲坚果15份、木糖醇1份、山梨酸醇1份、蔗糖2份、柠檬酸0.8份、乳酸0.5份、山梨糖醇酯0.2份、月桂酸单甘油酯0.5份、大豆磷脂0.3份、黄原胶0.2份、海藻酸钠0.3份、海藻酸丙二醇酯0.5份、真菌蛋白酶0.3份、木瓜蛋白酶0.2份、氨肽酶0.02份、乳酸菌0.3份。

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压榨:将澳洲坚果果仁进行干燥,使含水量为2%,当干燥的坚果仁降温至65℃后送入压榨设备,在50mpa的压力下榨出油脂,压榨5分钟,得到果仁渣;

s2:制浆:将s1步骤所得的果仁渣放入研磨设备中,边研磨边加入果仁渣重量比20倍量的水,研磨40分钟后转入胶体磨细磨40分钟,然后过200目筛,分离得到浓度为3%-蛋白原浆;

s3:酶解:将s2步骤所得的蛋白原浆置于105℃加热处理8分钟,冷却至50℃时加入乳酸调节蛋白原浆的ph为6.7,再加入真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在温度为50℃下酶解2小时,然后将浆液置于103℃下灭酶处理12分钟,得酶解液;

s4:脱苦:向酶解液中加入氨肽酶搅拌均匀,保持温度为45℃,反应6小时;

s5:调配:将步骤s4所得浆液转入配料缸,加入木糖醇、山梨酸醇、蔗糖、柠檬酸、乳化剂后充分混匀,再加入稳定剂混匀,调整ph值至6.6,得混合浆液;

s6:均质:然后将调制好的浆液置于胶体磨中细磨30分钟,再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55mpa、温度为60℃,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3μm;

s7发酵:向步骤s6获得的经均质处理后的浆液中加入乳酸菌在温度为35-39℃下进行发酵10-13小时,得发酵液,将发酵液再次进行均质处理,控制均质处理的压力为55mpa、温度为60℃,均质2次,将浆液中的颗粒粒径控制在3μm;

s8:杀菌:将步骤s7获得的发酵液进行真空灌装、灭菌处理,灭菌是在温度为125℃下进行的,灭菌15分钟,即得到所述的澳洲坚果饮料。

对比例1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不含有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

对比例2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不含有木瓜蛋白酶。

对比例3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不含有氨肽酶。

对比例4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不含有乳酸菌。

对比例5

采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澳洲坚果蛋白饮料及其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110370646.5)”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澳洲坚果蛋白饮料。

对比例6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木瓜蛋白酶用量为0.02、氨肽酶用量为0.6份、乳酸菌用量为0.01份。

对比例7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木瓜蛋白酶用量为0.5、氨肽酶用量为0.1份、乳酸菌用量为0.05份。

对比例8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澳洲坚果饮料的原料中木瓜蛋白酶用量为0.03、氨肽酶用量为0.001份、乳酸菌用量为0.7份。

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例1-8所述的方法制备澳洲坚果饮料,对其营养成分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所示:

稳定性实验方法为:将澳洲坚果饮料进行稳定化处理后,向离心管中移取10ml样液,在4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离心后将离心管中除沉淀以外的物质全部倒掉,准确称量沉淀物质量。将每个样品进行多次平行试验,多次平行试验结果的均质即为离心沉淀率。

沉淀率(%)=沉淀物质量(g)/10ml样品质量(g)x100%

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5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3制得的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对比例5制得的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数据可见,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在制备澳洲坚果饮料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澳洲坚果饮料的性能;这是: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含巯基(-sh)肽链内切酶,具有蛋白酶和酯酶的活性,有较广泛的特异性,对动植物蛋白、多肽、酯、酰胺等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在一定温度、ph值以及底物浓度下,木瓜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生成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物质,提高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由于蛋白质在酶解的时候,蛋白质之间连接的键将被打开,疏水基外漏呈现苦味,同时疏水氨基酸也会呈现苦味,因此利用氨肽酶除去多肽链末端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氨肽酶从氨基酸的n-端开始水解,去除产生苦味的疏水基团,而达到去除苦味的目的。蛋白质酶解后经乳酸菌发酵,部分乳糖转化为乳酸,产生多种呈味成分,提高饮料的营养物质含量,同时发酵使蛋白质粒子变小,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饮料的稳定性,同时经发酵的饮料有利于促进消化酶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由对比例6-8的数据可见,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的重量比不在(0.1-0.2):(0.008-0.02):(0.2-0.3)范围内时,制得的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与实施例1-3的数值相差甚大,与现有技术(对比例5)的数值相当。本发明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作为补强体系,实施例1-3通过控制制备澳洲坚果饮料时添加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的重量比为(0.1-0.2):(0.008-0.02):(0.2-0.3),实现在补强体系中利用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作用使蛋白质分解,氨肽酶除去多肽链末端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进行脱苦,经乳酸菌发酵使饮料中蛋白质粒子变小等特点,使得木瓜蛋白酶、氨肽酶、乳酸菌构成的补强体系在本发明的澳洲坚果饮料中,提高澳洲坚果饮料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稳定性。

(4)此外,本发明制备工艺还具有以下特点:

1.饮料中细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平均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液体介质的粘度成反比,稳定性的好坏可直接通过沉淀情况来反应。本发明将饮料通过均质、胶磨的方法使饮料中颗粒的粒径降低至2-4μm,有效降低细小颗粒的沉淀速度;同时通过添加稳定剂来增加饮料的黏度,从而增加饮料的稳定性。

2.由于植物性蛋白的等电点值大多在4-6,当溶液的ph值在等电点附近时,蛋白质表现为繁杂的正或负离子形式,当溶液ph距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值较远时,蛋白分子所携带电荷量越多,水化层厚度增强效果也就越明显,溶液稳定性也就越好,因此本发明通过调节饮料的ph值为6.6-6.8,以提高饮料的稳定性。

3.本发明还通过添加乳化剂以抑制脂肪上浮及胶体粒子聚集,起到使溶液粘度增大的效果。

4.均质一方面可以得到较小的颗粒,一方面使酶解更加充分,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将添加剂与原料充分的混合。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