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7388发布日期:2019-06-21 23:53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区域生产的玉米中含有浓度较高的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属于致癌物质,如果长期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玉米,对食用者生命安全存在较大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01,抽样检测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

s102,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

s103,混合搅拌至玉米原料颗粒表面形成凹凸棒粉粉衣,停止搅拌;

s104,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

s105,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5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2.5-4.5%;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5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8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5.5-9%;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2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10-28%;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2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8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30-45%。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50-75%。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5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130-160小时;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5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8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160-190小时;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2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190-240小时;若所述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2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8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240-280小时。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280-350小时。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的具体步骤为:

使用振动筛及吸尘器回收凹凸棒粉;

采用搓揉的方式将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脱除。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凹凸棒粉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5%。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玉米原料含水量为14%-17%。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静置存放玉米原料的空气湿度为65-85%。

在本发明所述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中,所述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6,检测脱除黄曲霉毒素后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若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或等于30μg/kg,重复步骤s101-s105。

实施本发明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通过抽样检测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并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混合搅拌至玉米原料颗粒表面形成凹凸棒粉粉衣,然后根据所述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实现对玉米黄曲霉毒素的脱除,降低了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环保安全,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玉米中原有的营养成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第一实施例中,该脱除方法包括:

步骤s101,抽样检测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

步骤s102,根据该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

步骤s103,混合搅拌至玉米原料颗粒表面形成凹凸棒粉粉衣,停止搅拌;

步骤s104,根据该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

步骤s105,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

使用本发明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通过抽样检测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并根据该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混合搅拌至玉米原料颗粒表面形成凹凸棒粉粉衣,然后根据该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实现对玉米黄曲霉毒素的脱除,降低了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环保安全,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玉米中原有的营养成分。

具体的,该根据该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相应重量比例的凹凸棒粉混合搅拌的步骤具体为:

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5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2.5-4.5%;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5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8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5.5-9%;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2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10-28%;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2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80μg/kg,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30-45%。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加入凹凸棒粉的重量为玉米原料总重量的50-75%。

进一步的,该根据该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预定时间的步骤具体为:

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5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130-160小时;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5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8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160-190小时;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2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190-240小时;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2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180μg/kg,静置存放玉米原料240-280小时。若该玉米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80μg/kg<黄曲霉毒素含量,静置存放玉米原料280-350小时。

在本实施例中,该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的具体步骤为:

使用振动筛及吸尘器回收凹凸棒粉;

采用搓揉的方式将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脱除。

优选的,该凹凸棒粉的含水量小于或等于5%。该玉米原料含水量为14%-17%。该静置存放玉米原料的空气湿度为65-85%,优选的,该静置存放玉米原料的空气湿度为75%。

进一步的,该在预定时间后去除玉米原料表面的凹凸棒粉并回收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106,检测脱除黄曲霉毒素后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若该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或等于30μg/kg,重复步骤s101-s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