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9946发布日期:2019-08-20 20: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如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它始终与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以及机体的衰老过程相抗衡。一旦免疫力低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容易生病,导致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等,严重免疫力下降的还会诱发重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因此,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对病原的抵抗能力已成为当今人们日益重视的一个保健问题。现有技术中增强免疫力的产品多数是通过多种中药复配而成,中药种类繁多、价格高,且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彼此间相互影响,以致增强免疫力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增强免疫力的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包括原料和辅料,所述原料与所述辅料的质量比为(350~500):(20~40),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30~40份,桑椹提取物60~100份,蜂王浆冻干粉69~85份,马鹿茸粉37~65份,壳聚糖154~210份,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淀粉18~33份,硬脂酸镁2~7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原料与所述辅料的质量比为14:1,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35份,桑椹提取物80份,蜂王浆冻干粉75份,马鹿茸粉50份,壳聚糖180份;所述辅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淀粉26份,硬脂酸镁4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人参提取物的规格为10:1,粒度为80目,所述人参提取物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桑葚提取物的规格为10:1,粒度为80目,所述桑葚提取物中多糖含量≥6.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聚糖脱乙酰度≥90%。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上述的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的配方,称取各原料及辅料组分备用;s2.将人参提取物、桑椹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马鹿茸粉、壳聚糖、淀粉、硬脂酸镁混合,得到混合粉;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粉进行填充,填充时操作间温度控制在18~23℃,湿度控制在≤55%,得到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3之后还包括步骤s4.对步骤s3得到的胶囊依次进行抛光、包装、检验入库,得到成品胶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混合时间为30min。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填充量为0.45g/粒。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s4中包装为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包装量为60粒/瓶,包装时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为30万级。本发明制备的增强免疫力的胶囊产品规格为0.45g/粒,保质期24个月,贮藏方法为避光、密封,置干燥阴凉处,适宜人群为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孕妇、乳母、蜂产品过敏者,食用量及食用方法为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以人参提取物、桑椹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马鹿茸粉、壳聚糖为原料,以淀粉、硬脂酸镁为辅料,通过混合、填充、抛光等步骤制成胶囊,制备方法简单,配方合理,原料与辅料相互配伍,使得制备的胶囊稳定性好,经动物试验证明,该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适合推广使用。2、本发明中,胶囊的原料配比依据中医药理论,其中人参有补气升血、扶正祛邪之功效;蜂王浆冻干粉滋补强壮,益肝健脾;桑椹能补血滋阴,生津润燥;马鹿茸粉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壳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全方配伍共奏补益气血阴阳、活血、生津的功效,使气血阴阳五脏得到补养和通达,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对低下的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免疫反应向着有利于机体的方面进行,达到治愈免疫性疾病的目的,使得制备的胶囊具有很好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3、本发明中,胶囊中标志性成分人参皂苷、10-羟基-α-癸烯酸含量高,人参皂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10-羟基-α-癸烯酸是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二者相互配合,提高了胶囊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包括原料和辅料,原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35:2,其中,原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30g,桑椹提取物60g,蜂王浆冻干粉69g,马鹿茸粉37g,壳聚糖154g,辅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淀粉18g,硬脂酸镁2g;其中,人参提取物的规格为10:1,粒度为80目,人参提取物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20%,桑葚提取物的规格为10:1,粒度为80目,桑葚提取物中多糖含量≥6.0%,壳聚糖脱乙酰度≥9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人参提取物、桑椹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马鹿茸粉、壳聚糖、淀粉、硬脂酸镁分别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将上述组分组成分别过80目筛,然后按照上述的配方量称量备用,s2.将人参提取物、桑椹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马鹿茸粉、壳聚糖、淀粉、硬脂酸镁放入多维混合机中混合30min,得到混合粉;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粉送至全自动胶囊充填机中进行填充,填充量为0.45g/粒,填充期间注意监测装量差异,装量差异控制在±8.0%,操作间温度控制在18~23℃,湿度控制在≤55%,得到填充好的胶囊;s4.对步骤s3得到的填充好的胶囊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后,采用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装,包装量为60粒/瓶,装时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为30万级,将包装好的胶囊装箱,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入库,得到成品胶囊。实施例2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包括原料和辅料,原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25:2,其中,原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40g,桑椹提取物100g,蜂王浆冻干粉85g,马鹿茸粉65g,壳聚糖210g,辅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淀粉33g,硬脂酸镁7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包括原料和辅料,原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58:5,其中,原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33g,桑椹提取物70g,蜂王浆冻干粉70g,马鹿茸粉45g,壳聚糖172g,辅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淀粉22g,硬脂酸镁3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包括原料和辅料,原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90:7,其中,原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37g,桑椹提取物90g,蜂王浆冻干粉80g,马鹿茸粉55g,壳聚糖188g,辅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淀粉30g,硬脂酸镁5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包括原料和辅料,原料与辅料的质量比为14:1,其中,原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人参提取物35g,桑椹提取物80g,蜂王浆冻干粉75g,马鹿茸粉50g,壳聚糖180g,辅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淀粉26g,硬脂酸镁4g;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上述实施例中,制备胶囊前,对原料和辅料中人参提取物、桑椹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马鹿茸粉、壳聚糖、淀粉、硬脂酸镁分别进行检验,检验标准如下:1.1、人参提取物的检验标准见表1;1.2、桑椹提取物的检验标准见表2;1.3、蜂王浆冻干粉的检验标准参照gb/t21532-2008的规定;1.4、马鹿茸粉、淀粉、硬脂酸镁的检验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1.5、壳聚糖的检验标准见表3;表1人参提取物检验标准表2桑椹提取物检验标准表3壳聚糖检验标准上述实施例中,制备胶囊前,对原料和辅料中人参提取物、桑椹提取物、蜂王浆冻干粉、马鹿茸粉、壳聚糖、淀粉、硬脂酸镁等按上述检验标准分别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一步操作。对实施例1~5制备的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胶囊进行如下检测:2.1感官检验2.1.1味和气味:品尝与嗅觉检验。2.1.2色泽、性状:自然光下目测。2.1.3杂质:取少许试样,置于玻璃片上,观察有无异物。2.2理化检验2.2.1净含量:按jjf1070的方法检测2.2.2水分: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检验。2.2.3灰分:按gb5009.4规定的方法检验。2.2.4崩解时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2.3标志性成分检验2.3.1总皂苷的检测方法2.3.1.1试剂amberlite-xad-2大孔树脂,sigma化学公司,u.s.a正丁醇分析纯乙醇分析纯中性氧化铝层析用,100-200目人参皂甙re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香草醛溶液称取5g香草醛,加冰乙酸溶解并定容至100ml。高氯酸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人参皂甙标准溶液:精确称取人参皂甙re标准品20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即每毫升含人参皂甙re2.0mg。2.3.1.2仪器比色计层析柱2.3.1.3实验步骤样品处理:称取1.000g左右的样品,放100ml容量瓶中,加少量水,超声30min,再用水定容至100ml,摇匀,放置,吸取上清液1.0ml进行柱层析。柱层析:用10ml注射器作层析管,内装3cm高的amberlite-xad-2大孔树脂,上加1cm高的中性氧化铝。先用25ml70%乙醇洗柱,弃去洗脱液,再用25ml水洗柱,弃去洗脱液,精确加入1.0ml已处理好的样品溶液(见3.1),用25ml的水洗柱,以洗去糖份等水溶性杂质,弃去洗脱液,用25ml70%乙醇洗脱人参皂甙,收集洗脱液于蒸发皿中,置于600c水浴挥干。以此作显色用。显色:在上述已挥干的蒸发皿中准确加入0.2ml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转动蒸发皿,使残渣都溶解,再加0.8ml高氯酸,混匀后称入5ml带塞离心管中,放在600c以下的水浴加热10min,取出,冰浴冷却后,准确加入冰乙酸5.0ml,摇匀后,以1cm比色池于560nm波长处与标准管一起进行比色测定。标准管:吸取人参皂甙标准溶液(2.0mg/ml)1001放蒸发皿中,放在水浴挥干(低于600c),或热风吹干(勿使过热),以下操作从“3.2柱层析”起,与样品相同。测定吸光度值。2.3.1.4计算:式中:x-样品中总皂甙量(以人参皂甙re计),g/100g;a1-标准液的吸光度值;a2-标准液的吸光度值;c―标准管人参皂甙re的量,gv-样品稀释体积,ml;m-样品质量,g;2.3.210-羟基-α-癸烯酸的检测方法。2.3.2.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多波长紫外检测器超声振荡器微孔过滤器(滤膜0.45μm)2.3.2.2试剂甲醇:色谱纯水:二蒸水,经过milli-q超纯处理三氯甲烷:(分析纯)磷酸:(优级纯)标准品:10-羟基-α-癸烯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30%氢氧化钠1mol/l盐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羟基-α-癸烯酸标准品12.5mg于25n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摇匀并稀释至刻度,此储备液每1ml含癸烯酸为0.5mg。色谱分离条件色谱柱:hypersilods24.5×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50:50:0.2(v/v/v)检测器波长:210nm;灵敏度:0.001流速:1ml/min进样量:10~20μl2.3.2.3实验步骤样品处理:准确称取100-200mg样品于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超声助溶,过滤,弃去初滤液,准确吸取0.1~0.2ml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吸取储备液0.1、0.2、0.3、0.4、0.6ml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使10-羟基-α-癸烯酸浓度为5、10、15、20、30μg/ml,各取10μl注入hplc中,以10-羟基-α-癸烯酸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样品测定:以上样品提取液经滤膜(0.45μm)精滤后,取10~20μl,于hplc进样测定,记录组分峰面积,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10-羟基-α-癸烯酸含量。结果计算:式中:x——样品中10-羟基-α-癸烯酸的含量,g/100g;m1——由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10-羟基-α-癸烯酸质量(μg);n——稀释倍数;m——样品质量(g);1000000——μg换算成g。2.4重金属检验2.4.1砷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2.4.2铅按gb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2.4.3汞按gb/t5009.17规定的方法测定。2.4.4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19规定的方法测定2.5微生物学检验2.5.1菌落总数gb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2.5.2大肠菌群按gb/t4789.3-2003规定的方法检验。2.5.3沙门氏菌按gb4789.4规定的方法检验。2.5.4志贺氏菌按gb4789.5的规定的方法检验。2.5.5霉菌和酵母菌按gb4789.15规定的方法检。2.5.6溶血性链球菌按gb/t4789.11的规定的方法检验。2.5.7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4789.10的规定的方法检验。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表4感官检验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胶囊内容物为浅棕色,无异味、内容物为均匀粉末、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感官检验结果符合感官要求。表5标志性成分及含量检测结果从表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胶囊内容物的标志性成分总皂苷的含量在1.47g/100g以上,10-羟基-α-癸烯酸的含量在0.80g/100g以上,符合标准要求。表6理化性能检验结果从表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胶囊的理化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表7微生物学检验结果从表7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胶囊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符合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的规定。将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在温度38±1℃、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3个月,检测样品的稳定性,样品的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表8稳定性检测结果从表8中可以看出,对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在温度38±1℃、相对湿度75%条件下放置3个月,检测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的胶囊的稳定性好,放置时间长。以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为例,进行如下动物试验:2.6毒性试验:2.6.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选用体重为18g-22g的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维各半。取样品50.00g加1%羧甲基纤维素钠至100ml,充分搅匀,给小鼠一日内间隔4小时经口灌胃2次,每次灌胃体积为0.2ml/10g·bw,累积剂量为20.00g/kg·bw.首次灌胃前禁食16小时,灌胃后连续观察两周,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见下表:表9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体重结果(x±sg)性别动物数(只)初始体重一周末体重二周末体重雄1020.68±1.3526.70±1.7332.01±2.10雌1019.60±1.1825.32±2.1429.65±2.35表10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性别动物数(只)途径剂量(g/kg·bw)死亡数(只)mtd(g/kg·bw)雄10经口20.000>20.00雌10经口20.000>20.00由表9、10可以看出,以20.00g/kg·bw剂量的采润康牌活力升胶囊内容物给两种性别的昆明种小鼠灌胃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14天无死亡。观察期末将受试动物处死进行解剖检查,肝、脾、肾、胃、肠、心、肺等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采润康牌活力升胶囊对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00g/kg·bw。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无毒级。2.7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2.7.1材料和方法2.7.1.1样品: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人口服推荐剂量为每日2次,每次3粒,体重按60kg计算,折合剂量0.045g/kg·bw。2.7.1.2实验动物与分组: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体重为18g~22g,由长沙市开福区东创实验动物科技服务部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09-0012。每40只分为1组,共五组。免疫i组,进行碳廓清实验;免疫ii组,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免疫iii组,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免疫iv组,进行脏体比值、半数溶血值(hc50)和抗体生成细胞数的测定;免疫v组,进行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nk细胞的活性测定。每大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2.7.1.3实验环境条件:实验条件为屏障环境,温度22℃~24℃,湿度52%~56%,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湘)2010-0011。2.7.1.4剂量选择及样品处理:根据人体口服推荐量,设胶囊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225g/kg·bw、0.450g/kg·bw、1.350g/kg·b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5、10、30倍)。分别取样品内容物2.25g、4.50g、13.50g加1%羧甲基纤维素钠定容至200ml,分别给予受试动物灌胃,每天灌胃一次,灌胃体积为0.2ml/10g·bw,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的溶剂,连续灌胃至少30天。2.7.1.5主要仪器与试剂:动物台秤、分析天平、洁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722s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酶标仪、显微镜等。无菌手术器械、游标卡尺、微量注射器、细胞计数器、24孔和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96孔u型细胞培养板、玻璃平皿、纱布、试管、玻片架、200目筛网、计时器、血色素吸管、载玻片等。绵羊红细胞(srbc)、生理盐水、hank's液(ph7.2-7.4)、rpmi1640培养液、小牛血清、青链霉素、cona、1mol/l的hcl溶液,酸性异丙醇(96ml异丙醇加1mol/l的hcl溶液4ml)、mtt、pbs缓冲液(ph7.2-7.4)、补体、sa缓冲液、琼脂糖、都氏试剂、yac-1细胞、乳酸钠、硝基氯化四氮唑、吩嗪二甲酯硫酸盐、氧化型辅酶i、0.2mo/l的tris-hcl缓冲液、2.5%triton、印度墨汁、0.1%的碳酸钠、鸡红细胞、甲醇、giemsa染液等。2.7.1.6实验方法:2.7.1.6.1脏器/体重比值测定:称重后处死小鼠,取出脾脏和胸腺,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重,计算脏/体比值,测试结果见下表:表11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体重比值的影响由表11可以看出,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各计量对小鼠脾脏/体重比值和胸腺/体重比值无显著影响(p>0.05)。2.7.1.6.2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足跖增厚法)小鼠腹腔注射2%(v/v)srbc(0.2ml/每鼠),致敏后4天,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然后在测量部位皮下注射20%(v/v)srbc(0.2μl/每鼠),于注射后24h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同一部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以攻击前后足跖厚度差值(足跖肿胀度)来表示dth的程度,测试结果见下表:表12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从表12中可以看出,中、高剂量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或<0.05),说明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的中、高剂量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2.7.1.6.3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s液的小平皿中,制成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用hank's液洗2次,每次离心10分钟(1000r/min)。然后将细胞悬浮于1ml完全培养液中,计数活细胞数,用rpmi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3×106个/ml。再将细泡悬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中,每孔1ml,在其中一孔加75μlcona液(相当于7.5μg/ml),另一孔作为对照,置5%co2、37℃co2孵箱培养72h.培养结束前4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0.7ml,加入0.7ml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mtt(5mg/ml)50μl/孔,继续培养4h。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醇,吹打混匀,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然后分装到96孔培养板中,每个孔作3个平行孔,用酶标仪,以570nm波长测定光密度值(od)。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减去不加cona孔的光密度值表示,检测结果见下表:表13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从表1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各剂量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2.7.1.6.4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制备成压积srbc。将压积srbc用生理盐水配成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进行免疫。5天后,将小鼠处死,取脾,轻轻磨碎,用hanks液制成细胞悬液,200目筛网过滤,洗涤、离心2次,最后将细胞悬浮在8mlhanks液中。计数细胞,并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x106个/ml。将表层培养基(1g琼脂糖加双蒸水至100ml)加热溶解后,与等量的2倍浓度的hanks液(ph7.4)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0.5ml,再向管内加入用sa缓冲液配制的10%(v/v)srbc50μl、20μl脾细胞悬液(5×106个/ml),迅速混匀后倾倒于已刷薄层琼脂糖的玻片上,待琼脂糖凝固后将玻片平扣放在玻片架上,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1.5h,将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1:8)加入到玻片架凹槽内,继续温育1.5h后计数溶血空斑数,检测结果见下表:表14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影响从表14中可以看出,中、高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说明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的中、高剂量能增加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2.7.1.6.5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每只鼠经腹腔注射2%(v/v,用生理盐水配制)srbc悬液0.2ml进行免疫。5天后,摘除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约1h,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分析出,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用sa缓冲液将血清稀释为200倍,取1ml稀释后血清置试管内,依次加入10%(v/v,用sa缓冲液配制)srbc悬液0.5ml,补体1ml(用sa缓冲液按1:8稀释)。另设不加血清的对照管(以sa缓冲液代替)。置37℃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后,冰浴终止反应。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1ml,加都氏试剂3ml。同时取10%(v/v)srbc0.25ml,加都氏试剂至4ml于另一试管中,充分混匀,放置10min后,于540nm处以对照管作空白,分别测定各管光密度值。溶血素的量以半数溶血值(hc50)表示,计算方法为:半数溶血值(hc50)=样品光密度值srbc/半数溶血时的光密度值×稀释倍数,检测结果见下表:表15对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的影响从表15中可以看出,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胶囊30天,各剂量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7.1.6.6小鼠碳廓清实验按体重从小鼠尾静脉注射以生理盐水稀释4倍的印度墨汁(0.1ml/10g),墨汁注入后立即计时,于注入墨汁后第2、10min,分别从内眦静脉丛取血20μl,立即加入到2mlna2co3溶液中,混匀。以na2co3溶液作空白对照,用722s型分光光度计在600nm波长处比色测光密度值。将小鼠处死,取肝、脾称重,计算吞噬指数a,以吞噬指数表示小鼠碳廓清的能力,检测结果见下表:表16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的影响组别动物数(只)吞噬指数(a)x±sp值对照组104.52±0.52---低剂量104.96±0.860.516中剂量105.51±0.760.029高剂量105.88±1.070.002从表16中可以看出,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胶囊30天,中、高剂量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说明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的中、高剂量能增加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2.7.1.6.7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每只鼠腹腔注射20%(v/v,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鸡红细胞悬液1ml,间隔30min,颈椎脱臼处死,仰位固定于鼠板上,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2ml转动鼠板1min。取出腹腔巨噬细胞洗液1ml,滴于载玻片上,放入垫有湿纱布的搪瓷盒内,置37℃孵箱温育30min。孵毕,于生理盐水中漂洗以除去未贴片细胞。晾干,以1:1甲醇-丙酮溶液固定,4%(v/v)giemsa-磷酸缓冲液染色3min,用蒸馏水漂洗晾干。油镜下每片计数100个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吞噬率(%)=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数×100;吞噬指数=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数,检测结果见下表:表17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的影响表18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指数的影响从表17、18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各剂量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2.7.1.6.8nk细胞活性的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受试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无菌取脾,制成脾细胞悬液,用hank's液洗2次,每离心10min(1000r/min),弃上清将细胞浆弹起,加入0.5ml灭菌水20秒,裂解红细胞后再加入0.5ml2倍hank's液及8mlhank's液,1000rpm离心10min,用1ml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重悬,检测结果见下表:表19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从表19中可以看出,中、高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说明实施例5制备的胶囊的中、高剂量能增加小鼠的nk细胞活性。结论:本实验室条件下,经口给予小鼠0.225g/kg·bw、0.450g/kg·bw、1.350g/kg·bw剂的胶囊30天,0.450g/kg·bw和1.350g/kg·bw剂量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和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小鼠体重增长、脾脏/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血清半数溶血值、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提示该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对实施例1~4制备的胶囊也进行了上述稳定性、动物试验,检测结果相同,故省略。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