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2309发布日期:2019-08-24 09:12阅读:1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物价值,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出口商品。尤其是建德苞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饮茶直接被人体吸收,建德苞茶内含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为2%,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多达25种以上,建德苞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矿物质元素,建德苞茶中含有药理作用的成份也较多,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

白毫乌龙茶是半发酵青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些则多达75-85%,故不会产生任何生菁臭味,且不苦不涩。产自中国台湾南部,嘉义县,南投县境内,分布海拔从1000至1600公尺之间,受到浓雾笼罩,按古法培制,拥有甘美光亮之茶汤,其茶汤呈清澈蜜绿色,具独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气,品茗口感奇特,其中以牛奶香最为上品,滋味甘醇浓郁,喉韵甚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以提高白毫乌龙茶的口感,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采摘:采摘台茶22号一芽一、二叶鲜叶为原料;

步骤二、自然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进行自然萎凋1-3小时,以鲜叶失水率达到5-10%为标准;

步骤三、日光萎凋:将自然萎凋叶进行日光萎凋25-40min,地表温度25-35℃,以鲜叶失水率达到10-15%为标准;

步骤四、摊晾:将日光萎凋后茶叶收回摊晾,使茶叶冷却;

步骤五、摇青:将日光萎调后的茶叶投入摇青机中进行轻摇青,摇青速度11r/min,摇青时间2-5min至散发香气即可;

步骤六、静置:将茶叶静置1-2h进行微发酵;

步骤七、杀青:杀青温度为180-220℃,时间为3-5min,以失水率达到30-40%为标准;

步骤八、揉捻:采用揉捻机对回潮叶进行揉捻,揉捻1h后,得揉捻叶;

步骤九、烘干:将揉捻叶送入烘干机中,在60℃的温度下烘干处理1-1.5h;

步骤十、复烘:再在80℃的温度下提香40min,控制茶叶最终含水量在6%以下,即可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品种为台茶22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自然萎凋是将茶叶均匀摊放于竹帘或竹筛、萎凋槽上,置于空气流通并且阴凉干燥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日光萎凋的适宜条件是在地表温度30-35℃时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摇青需要控制时间及转数,摇至闻有花香气散发为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独特的工艺使金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逐步稳定失水,并且微发酵、提香,保留了茶叶本质成分,能增进产品的色泽、香气和滋味,香味和口感独特,具有色香味俱佳的优点。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采摘:采摘台茶22号一芽一、二叶鲜叶为原料,茶叶须无病虫害;

步骤二、自然萎凋:将鲜叶茶叶均匀摊放于竹帘或竹筛、萎凋槽上,置于空气流通并且阴凉干燥处进行自然萎凋1-3小时,摊放厚度不超过2cm,以鲜叶失水率达到5-10%为标准;

步骤三、日光萎凋:在地表温度30-35℃时,将自然萎凋叶进行日光萎凋25-40min,以鲜叶失水率达到10-15%为标准;

步骤四、摊晾:将日光萎凋后茶叶收回摊晾,使茶叶冷却;

步骤五、摇青:将日光萎调后的茶叶进行轻摇青,摇青速度11r/min,控制时间及转数,摇至闻有花香气散发为止;

步骤六、静置:将茶叶静置1-2h进行微发酵;

步骤七、杀青:杀青温度为180-220℃,时间为3-5min,以失水率达到30-40%为标准;

步骤八、揉捻:采用揉捻机对回潮叶进行揉捻,揉捻1h后,得揉捻叶;

步骤九、烘干:将揉捻叶送入烘干机中,在60℃的温度下烘干处理1h;

步骤十、复烘:再在80℃的温度下提香40min,控制茶叶最终含水量在6%以下,即可得到成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采摘:采摘台茶22号一芽一、二叶鲜叶为原料,茶叶须无病虫害;

步骤二、自然萎凋:将鲜叶茶叶均匀摊放于竹帘或竹筛、萎凋槽上,置于空气流通并且阴凉干燥处进行自然萎凋1-2小时,摊放厚度不超过2cm,以鲜叶失水率达到5-10%为标准;

步骤三、日光萎凋:在地表温度30-35℃时,将自然萎凋叶进行日光萎凋25-35min,以鲜叶失水率达到10-15%为标准;

步骤四、摊晾:将日光萎凋后茶叶收回摊晾,使茶叶冷却;

步骤五、摇青:将日光萎调后的茶叶投入摇青机进行轻摇青,摇青速度11r/min,控制时间及转数摇至闻有花香气散发为止;

步骤六、静置:将茶叶静置1-2h进行微发酵;

步骤七、杀青:杀青温度为180-220℃,时间为3-5min,以失水率达到30-40%为标准;

步骤八、揉捻:采用揉捻机对回潮叶进行揉捻,揉捻1h后,得揉捻叶;

步骤九、烘干:将揉捻叶送入烘干机中,在60℃的温度下烘干处理1.5h;

步骤十、复烘:再在80℃的温度下提香40min,控制茶叶最终含水量在6%以下,即可得到成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涉及茶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摘;自然萎凋;日光萎凋;摊晾;摇青;静置;杀青;揉捻;烘干;复烘。本发明通过独特的工艺使金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逐步稳定失水,并且轻微发酵、提香,保留了茶叶本质成分,能增进产品的色泽、香气和滋味,香味和口感独特,具有色香味俱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平;莫小燕;梁光志;陈海生;阳景阳;刘汉焱;罗莲凤;徐冬英;冯红钰;黄民;冯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19.0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