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水粑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7922发布日期:2019-09-24 20:27阅读:50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水粑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桌上,人们注重美食的多样性,也注重美食的口感,更注重美食的安全性。碱水粑的发明不仅迎合了餐桌的多样性,可以炒食、煮食,也可以蒸食、煎食、烤食,而且味美、营养、口感好,碱水粑的主要成份是大米,大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还含有脂类、维生素、氨基酸、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粘籼米胚乳淀粉中含的15%~30%是直链淀粉,粘性小,易消化,适宜与所有人食用,食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碱水粑及其制作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碱水粑和碱水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一种碱水粑,包括其形状、颜色、组成成分、各组成成分的作用、食用方法和存贮方式:

(1)形状:一般为长扁圆型或扁圆型,长扁圆形一般长15厘米左右、宽7厘米左右、厚3厘米左右,扁圆形一般直径15厘米左右、厚3厘米左右,单个重量约0.4~0.5公斤;

(2)颜色:一般为浅棕黄色;

(3)组成成分:所述碱水粑,主要由大米制成,主要成分是米和水,还包括碱、食用植物油,为调节其品质及颜色,适当加入黄栀子;

所述一种碱水粑,其特征在于制作碱水粑的米,在制作时应选择糊化温度高,膨胀性大、粘性小的粘稻类籼稻米;

所述碱水粑中的碱,可以是食用纯碱碳酸钠,也可以是干稻草、干茶子壳烧成灰溶入水后过滤出的碱性水;

所述碱水粑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米36.95~40.77%,水分57.09~59.13%,纯碱0.05%左右,食用植物油2.85%左右,黄栀子0.1%左右;

所述碱水粑的组成按1公斤粘籼米所需其它成分份数比为:米1公斤,则需要水1.4~1.6公斤、碱1~2克、食用植物油0.05~0.1公斤、黄栀子2~4克;

(4)组成成份的作用:粘籼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还含有脂类、维生素、氨基酸、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胚乳淀粉中含的15%~30%是直链淀粉,粘性小,易消化,适宜与所有人食用,是碱水粑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分:调制软硬度;纯碱:主要成份是碳酸钠,白色粉墨状,是碱水粑的重要组成成分,放入纯碱可以使碱水粑疏松,显浅棕黄色,有碱味,食用少量纯碱具有去湿热,化食滞,解毒制酸的作用,可以从干货店购买,也可以用干稻草、干茶子壳烧成灰过滤出的碱性水代替;食用植物油:起润滑作用,使米浆米粑不粘锅,也可以增强碱水粑的美味感,同时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黄栀子:主要起调色作用,使碱水粑颜色显浅棕黄色,色泽光亮,同时还具有治疗湿热黄疸、热病心烦、化痰止咳、宽肠通便的作用;

(5)食用方法,主要进行炒食和煮食,也可以进行火锅煮食、蒸食、煎食、烤食等:

炒食方法:将碱水粑切成约0.1厘米厚薄片,每炒一盘碱水粑,事先需准备好葱姜蒜干辣椒少许,雪里红腌菜一两,肉丝一两或鸡蛋一个或三两青菜;锅中放入适量的油,将雪里红腌菜、肉丝或鸡蛋或青菜炒熟后将切好的碱水粑放入锅中,放入适量的盐,大火炒2~3分钟,边炒边翻动,加入葱姜蒜干辣椒少许再翻动几下即可装盘食用,口感相当好;

煮食方法:将碱水粑切成约0.1厘米厚薄片,每煮烧一碗碱水粑,事先需准备好葱姜蒜干辣椒少许,雪里红腌菜一两,肉丝一两或鸡蛋一个或三两青菜;先将水烧开,放入雪里红腌菜、肉丝或鸡蛋或青菜,煮2~3分钟放入切好的碱水粑,再煮3~4分钟后放入葱姜蒜干辣椒盐油少许,调好味即可装盘食用;

(6)存贮方式:冷藏存贮效果好,真空包装冷库冷藏可较长时间存放,保质期可达90天,冬季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下,可自然保护7天左右,其它时间可自然保护4天左右。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碱水粑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碱水粑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米:应选择糊化温度高、膨胀性大、粘性小的粘稻类籼稻米;

(2)浸米:清水淘洗后,用清水浸米12小时左右;

(3)加料浸润:浸米12小时后,滤去浸米水,放入50~60摄氏度温水浸润40分钟左右,并加入碱和黄栀子,放入量为每公斤米加入碱1~2克、黄栀子2~4克,放入温水时要适当搅拌,使上下水温较均匀,同时也可以使碱均匀分布,米汤颜色略显浅橙色;

(4)磨浆、拌浆:将浸润的米水料逐惭倒入磨浆机中磨成米浆,浸米、浸润时米的吸水量加磨浆用水量之和约为干米1.5倍,即磨成米浆质量约为干米质量2.5倍,磨完后将米浆适当搅拌,使米浆各部分稠稀、颜色均匀;

(5)炒浆准备:先要准备好大锅、大锅铲和食用植物油,大锅铲方便炒浆时翻动;

(6)炒浆:锅烧热后,将按比率要求准备的食用植物油倒入锅中煎熟,一半铲起放在碗中,另一半份量烙在锅壁上,将米浆倒入锅中,倒入米浆量在锅容积的2/3以下,如果米浆太多,应作多次炒浆,用锅铲不停的翻动,使米浆均匀受热,直至炒熟,其间米浆颜色逐惭变为浅棕黄色,米浆变成米粑,在炒浆过程中一直采用中火加热,在炒浆过程中为了使米浆不粘锅壁,可以适时烙些碗中的食用植物油在锅壁上;

(7)揉粑:米浆炒熟后成为米粑,将米粑从锅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搓揉20次左右,让其粘合,内无空隙;

(8)成型:将搓揉后的米粑分隔成约0.4~0.5公斤重大小,加到模具内挤压成型,或用手捏成长扁圆形或扁圆形,长扁圆形一般为长约15厘米、宽约7厘米、厚约3厘米,扁圆形一般厚约3厘米、直径约14厘米,制成这种形状目的是方便食用时切片和方便销售;

(9)蒸熟、冷却:将成型的米粑放置在蒸笼中蒸,蒸笼中摆放互不重叠,保持成型形状,如果蒸笼空间小,应作多次蒸,在蒸笼中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继续中火蒸20分钟左右,打开蒸笼可以看到米粑上有汽水形成,则已蒸熟,取出冷却,制作完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碱制作碱水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米:选择糊化温度高、膨胀性大、粘性小的粘稻类早籼稻米2.5公斤;

(2)浸米:清水淘洗3次后,用清水浸米12小时左右,第一天晚上浸至第二天上午;

(3)加料浸润:浸米12小时后,滤去浸米水,放入50~60摄氏度温水浸润40分钟,并加入纯碱和黄栀子,加入纯碱3克、黄栀子6克,放入温水时适当搅拌,使上下水温较均匀,同时使纯碱均匀分布,米汤颜色略显浅橙色;

(4)磨浆、拌浆:将浸润的米水料逐惭倒入磨浆机中磨成米浆,磨成米浆后质量约为6公斤,加入小量的水使米浆质量达到6.25公斤,适当搅拌,使米浆各部分稠稀、颜色均匀;

(5)炒浆准备:先准备好柴火灶、直径60厘米大锅、木柄大锅铲和金龙鱼油,大锅铲方便炒浆时翻动;

(6)炒浆:锅烧热后,将金龙鱼油0.25公斤倒入锅中煎熟,一半铲起放在碗中,另一半烙在锅壁上,将米浆倒入锅中,倒入米浆量在锅容积的2/3以下,用锅铲不停翻动,米浆均匀受热,米浆颜色逐惭变为浅棕黄色,米浆逐惭变成米粑,炒浆时间15分钟,在炒浆过程中一直采用中火加热,在炒浆过程中为了使米浆不粘锅壁,适时烙些碗中煎熟的金龙鱼油在锅壁上;

(7)揉粑:米浆炒熟成为米粑,将米粑从锅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搓揉20次左右,让其粘合,内无空隙;

(8)成型:将搓揉后的米粑分隔成0.4~0.5公斤重大小,用手捏成长扁圆型,长约15厘米、宽约7厘米、厚约3厘米;

(9)蒸熟、冷却:将成型的米粑放置在蒸笼中蒸,蒸笼中摆放互不重叠,保持成型形状,在蒸笼中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继续中火蒸20分钟左右,打开蒸笼可以看到米粑上有汽水形成,取出冷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草灰植物碱制作碱水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米:选择糊化温度高,膨胀性大的粘稻类早籼稻米5公斤;

(2)浸米:清水淘洗3次后,用清水浸米12小时左右,第一天晚上浸至第二天上午;

(3)稻草植物碱制作:取10~15公斤干稻草放在干净的地方烧成灰,冷却后将稻草灰装在盆内,用2~3公斤水化开,让稻草灰碱溶于水中,用过滤布滤去灰烬杂质,获得清净稻草灰碱水;

(4)加料浸润:浸米12小时后,滤去浸米水,放入50~60摄氏度温水浸润40分钟,放入温水时适当搅拌,使上下水温较均匀,并加入稻草灰碱水和黄栀子,加入稻草灰碱水1~2公斤,使浸米水略显澄色即可,放入稻草灰碱水时适当搅拌,使碱水均匀分布,加入黄栀子12克;

(5)磨浆、拌浆:将浸润的米水料逐惭倒入磨浆机中磨成米浆,磨成米浆后质量约为13公斤,适当搅拌,使米浆各部分稠稀、颜色均匀;

(6)炒浆准备:先准备好柴火灶直径60厘米大锅、木柄大锅铲和金龙鱼油,大锅铲方便炒浆时翻动,13公斤米浆作两次炒浆,每次炒浆6.5公斤;

(7)炒浆:锅烧热后,将金龙鱼油0.25公斤倒入锅中煎熟,一半铲起放在碗中,另一半烙在锅壁上,将米浆约6.5公斤倒入锅中,用锅铲不停翻动,使米浆均匀受热,直至炒熟,其间米浆颜色逐惭变为浅棕黄色,米浆变成米粑,在炒浆过程中一直采用中火加热,为了使米浆不粘锅壁,适时烙些碗中煎熟的金龙鱼油在锅壁上,炒浆时间约15分钟,另外6.5公斤的米浆,用同样的方法炒熟;

(8)揉粑:米浆炒熟后成为米粑,将米粑从锅中取出放在案板上搓揉20次左右,让其粘合,内无空隙;

(9)成型:将搓揉后的米粑分隔成0.4~0.5公斤重大小,用手捏成长扁圆型,长约15厘米、宽约7厘米、厚约3厘米;

(10)蒸熟、冷却:将成型的米粑放置在蒸笼中蒸熟,蒸笼中摆放互不重叠,保持成型形状,在蒸笼中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继续中火蒸20分钟左右,打开蒸笼可以看到米粑上有汽水形成,取出冷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