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60346发布日期:2020-01-10 20:5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现代医学治疗气虚症候的方药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益气、补养心肺或是补元气、益气扶正的中药材为主的组方构成,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在保持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上,吸纳现代先进科学,注重在临床的应用,导致其只能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不易推广。

而民间常用的治疗气虚症候的方法,使用单一补气食品,缺少药物相佐和医师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更有甚者误食、过食。自批准人参为新资源食品后,以人参单品及以人参为主方的各类食品和药膳不断涌入市场,特别是人参鸡汤等现有药膳制作方式普遍步入百姓餐桌。导致许多人群自作主张,人补我补,拿来就用,难免造成“误补益疾”的后果。甚至有部分人出现“人参滥用综合症”和人参急性中毒症状。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以充分考虑现代药食同源法规要求,有效避免滥用造成的误补益疾的后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传统治疗气虚症候的药物使用单一补血食品,缺少药物相佐和医师指导,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现有药膳易造成“误补益疾”。安全性差。

现有药膳毒副作用大,质量可控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按质量数计,由生晒参10g、白茯苓5g、山药粉10g、肉豆蔻10g、灸甘草5g及鸽子200g组成。

进一步,所述生晒参生晒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于秋季采挖,洗净后经晒干或烘干;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27%,人参皂苷rb1(c48h92o23)不得少于0.18%。

进一步,所述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于7-9月采挖、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得“茯苓个”;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得“茯苓块”、“茯苓片”。

进一步,所述山药为为薯费科植物薯费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得“毛山药片”;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得“山药片”;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得“光山药”。

进一步,所述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的干燥种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0%,含去氢二异丁香酚(c20h22o4)不得少于0.080%。

进一步,所述灸甘草为科植物甘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于春秋二季采挖,出去须根,晒干;照密灸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沾手时取出,晒凉;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50%,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5年以下的生晒参10g,称取山药粉10g、肉豆蔻10g、灸甘草5g、鸽子200g。

步骤二,生晒参洗净晒干后先煎,炖盅添水1000g,加入生晒参煮沸,小火煮180分钟。

步骤三,依次加入山药粉、白茯苓、灸甘草、鸽子煮沸,小火煮15分钟,并加入适量调味料。

步骤四,加入肉豆蔻,小火煮5分钟即得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

进一步,所述鸽子为一月龄内的雏鸽。

进一步,所述山药粉的制备方法为: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照麸炒法放入锅内炒至黄色,制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充分考虑现代药食同源法规要求,符合药食同源食品的具体规定,针对气虚体质患者的临床病证,开展药食同源食品的配伍分析,使其具备药品和食品的双重特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具备易推广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仅需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即可自主用药,保证了组方的功效和易于推广性,也可有效避免滥用造成的误补益疾的后果。

本发明通过将人参、药材、食物进行优化组合,使其本身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而与其他药材与食物的优化组合并没有在疗效上有任何下降,相比现有补气方式更具有针对性。本发明组方内所含药材均收录于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中,有效避免了传统药膳中所存在禁用中药材的问题,规范药食同源食品的用量,完全符合现代药膳食品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已连续应用5年以上,患者逾300例,针对气虚体质患者疗效确切,通过不断改进,研制开发的人参四君子汤,具有临床基础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具有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低血压周期性麻痹及慢性结肠炎等属气证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的制备工艺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传统治疗气虚症候的药物使用单一补血食品,缺少药物相佐和医师指导,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现有药膳易造成“误补益疾”。安全性差。现有药膳毒副作用大,质量可控性差。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及其制备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按质量数计,由生晒参10g、白茯苓5g、山药粉10g、肉豆蔻10g、灸甘草5g及鸽子200g组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晒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生晒参同药材,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27%,人参皂苷rb1(c48h92o23)不得少于0.18%。

生晒参的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号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白茯苓的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药为薯费科植物薯费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片”,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尔“光山药”。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照麸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制粉。

山药的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牌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牌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的干燥种仁。

肉豆蔻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0%,含去氢二异丁香酚(c20h22o4)不得少于0.080%。

肉豆蔻的功能与主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灸甘草为科植物甘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出去须根,晒干。照密灸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沾手时取出,晒凉。

灸甘草同甘草药材,含甘草苷(c21h22o9)不得少于0.50%,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1.0%。

灸甘草的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称取的5年以下的生晒参10g,称取山药粉10g、肉豆蔻10g、灸甘草5g、鸽子200g。

s102:生晒参洗净晒干后先煎,炖盅添水1000g,加入生晒参煮沸,小火煮180分钟。

s103:依次加入山药粉、白茯苓、灸甘草、鸽子煮沸,小火煮15分钟,并加入适量调味料。

s104:加入肉豆蔻,小火煮5分钟即得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鸽子为一月龄内的雏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药粉的制备方法为: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照麸炒法放入锅内炒至黄色,制粉。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气虚症候的人参药膳的制备工艺原理。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气虚体质症状:头晕目眩、面色萎白、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自汗、舌质淡、脉象匀。

治法:益气健脾。

组方:生晒参(5年生,先煎)5-10g、白茯苓3-5g、山药粉(炒黄)5-10g、肉豆蔻(后下)3-10g、灸甘草2-5g、雏鸽150-200g。

方义:方中生晒参为君,补益元气,健脾养胃,臣以甘平之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炒黄更增之健脾止泻功效。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肉蔻相配,顺其脾喜燥恶湿之特点,及鸽子滋肾益气、祛风解毒、补气虚。使以灸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配,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

适应证:现代医学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低血压周期性麻痹及慢性结肠炎等属气证者。

实施例1

某患者68岁,女性,慢性胃炎,证属气虚。因伴有老年抑郁症,不肯服用西药。其家人选取本药膳,服用7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气虚体质转化分40分。服用14天后,临床症状消除,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26分,患者痊愈。

实施例2

某患者43岁,男性,慢性结肠炎,证属气虚。其本人选取本药膳,服用14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气虚体质转化分43分。服用21天后,临床症状消除,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27分,患者痊愈。

实施例3

某患者19岁,女性,低血压、消化不良,证属气虚。因上学服药不规律,固选取本药膳,服用7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气虚体质转化分46分。服用14天后,临床症状消除,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29分,患者痊愈。

实施例4

气虚体质是中医体质辨识常见偏颇体质,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用人参四君子汤治疗80例气虚体质患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80例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9-68岁,其中19-29岁21例,30-50岁49例,51岁以上10例,平均42.6岁。

诊断标准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为准。8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面色萎白、舌质淡、脉象匀。其中少气懒言56例,倦怠乏力61例,食少便溏48例,自汗49例。

80例患者均采用参苓乳鸽汤治疗,其中慢性胃炎,证属气虚者(38例):上腹隐痛、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等。方用参苓乳鸽汤:人参(生晒、先煎)5-10g、白茯苓3-5g、山药粉(炒黄)5-10g、肉豆蔻(后下)3-10g、灸甘草2-5g、鸽子150-200g。

低血压,证属气虚者(18例):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方用参苓乳鸽汤:人参(生晒、先煎)5-10g、白茯苓3-5g、山药粉(炒黄)5-10g、肉豆蔻(后下)3-10g、灸甘草2-5g、鸽子150-200g。

周期性麻痹,证属气虚者(7例):肌肉僵硬,疲乏,四肢知觉异常,困倦,头痛等,或于发作前一日有兴奋、神经过敏、忧虑、烦渴等症状。方用参苓乳鸽汤:生晒参(5年生先煎)5-10g、白茯苓3-5g、山药粉(炒黄)5-10g、肉豆蔻(后下)3-10g、灸甘草2-5g、鸽子150-200g。

慢性结肠炎,证属气虚者(17例):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黏液便、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方用参苓乳鸽汤:生晒参(先煎)5-10g、白茯苓3-5g、山药粉(炒黄)5-10g、肉豆蔻(后下)3-10g、灸甘草2-5g、鸽子150-200g。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除。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30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除。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40分。

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60分。

无效:临床症状及中医体质辨识气虚体质转化分无变化。

结果:

患者治疗时间为1-2周,平均12天,8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8例,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

本发明在对气虚患者时,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