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8681发布日期:2020-04-14 12:4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人们进食肉食比例的增加,使得肠道健康方面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肠道问题不仅仅在中老年群体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即使在年轻人群体中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肠道是我们进行营养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中有99%是从肠道吸收进入的。肠道还能抵御毒素及有害物质,并担负着人体内80%以上的排毒任务。因此,保护肠道、维持肠道健康对保障人体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肠道微生物由于能与宿主在肠道黏膜表面产生交流,进而促进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在调节肠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对宿主发挥有益健康的作用。目前,益生菌对于健康的调节作用具有全球性共识。目前,市场上有国外上合生元biostime(法国),斯旺森swanson(美国)相继推出了益生菌干粉的相关功能性制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功能性产品的日益关注,益生菌作为营养膳食补充剂正在快速增长。有数据显示,益生菌全球市场销售规模在2014年时达到了326亿美元。而根据欧睿国际信息咨询公司最新市场调研报告分析,全球益生菌产业的市场总额已超过42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20%左右,我国的益生菌市场也发展迅速,市场价值已超过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850亿元。另一方面,由于报告明确提出要讲健康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并且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等规划纲要。因此,发展益生菌产业对发展中国的健康战略也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目前,国内相关产业所用的益生菌菌株和益生菌的生产技术主要由美国的杜邦公司、丹麦的科汉森公司等所掌握和控制。国内基本上是购买外国公司的菌粉后用于各种产品的加工生产中。但国外公司市场推广的益生菌菌株来源均从国外生境种筛选获得,并不一定适合于中国人群的体质需要。而从中国健康人体肠道及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来的益生菌,则更能够提供更加适合中国人群生理特性益生菌产品。技术实现要素:[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更加适宜中国人体质的复合益生菌粉、益生元及糖醇的产品配方。[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所涉及的复合益生菌粉是一种由来源于中国生境的具有优良功能性的益生菌菌株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复合型的膳食纤维产品。基于益生菌对肠道的调节效应,该产品具有缓解便秘及特异性皮炎瘙痒(两歧双歧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13632),促进胆固醇分解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青春双歧杆菌,保藏编号为gdmccno:6070),有效保护结肠组织缓解高血脂(长双歧杆菌,保藏编号为gdmccno.10932),缓解重金属毒性(植物乳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9664),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干酪乳杆菌,保藏编号cctccno:m207107),降血压(瑞士乳杆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15147)等功能和效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鼠李糖乳杆菌,保藏编号为gdmccno:60718)。同时为了提升产品的体验感,产品辅助添加了其它益生元、糖醇等食品级原料,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在改善胃肠道健康方面的功效,并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益生菌粉包括冻干菌粉、益生元和糖醇;所述冻干菌粉包括两歧双歧杆菌冻干菌粉、长双歧杆菌冻干菌粉、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青春双歧杆菌冻干菌粉、干酪乳杆菌冻干菌粉、瑞士乳杆菌冻干菌粉和鼠李糖乳杆菌冻干菌粉;所述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保藏编号为cgmccno.13632、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保藏编号为gdmccno.1093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保藏编号为cgmccno.9664、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保藏编号为gdmccno:6070、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保藏编号cctccno:m207107、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保藏编号为cgmccno.15147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071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质量比为(20.0-30.0):(22.0-28.0):(5.0-15.0):(7.0-13.0):(5.0-15.0):(5.0-15.0):(8.0-12.0)(20.0-30.0):(22.0-28.0):(5.0-15.0):(7.0-13.0):(5.0-15.0):(5.0-15.0):(8.0-12.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4种益生元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所述3种糖醇为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所述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是一种膳食补充剂,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刺激一种或少数种菌落中的细菌的生长与活性,并通过其对益生菌的影响,进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并改善寄主不可被消化的健康的食品成分。而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是一种多元醇,含有两个以上的羟基。用糖醇制取的甜味食品称无糖食品,糖醇因不被口腔中微生物利用,又不使口腔ph降低,反而会上升,所以不腐蚀牙齿,是防龋齿的好材料。同时,糖醇对人体血糖值上升无影响,且能为糖尿病人提供一定热量,所以可作为糖尿病人提供热量的营养性甜味剂。糖醇现在已成为国际食品和卫生组织批准的无须限量使用的。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菌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质量比为(5.0-10.0):(14.5-21.5):(10.0-15.5):(7.8-12.0):(3.0-7.8):(10.0-15.0):(22.0-27.0):(6.5-12.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菌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质量比为8:14.5:15.5:7.8:7.8:15.0:22.0:9.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菌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质量比为8:21.5:10.0:12.0:3.0:10.0:27.0:8.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菌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质量比为10.0:14.5:15.5:7.8:7.8:15.0:22.0:7.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菌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质量比为10.0:21.5:10.0:12.0:3.0:10.0:27.0:6.5。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将4种益生元和3种糖醇的原料进行混合,喷酒精使其粘合造粒,之后过筛获得30~40目的颗粒产品,再将其与益生菌粉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相应的益生菌的菌株经过2至3次的扩大培养,在常规灭菌的培养基或脱脂乳中进行培养;益生菌菌液经0.85%生理盐水常规离心洗涤两次;所得的益生菌高浓度菌液经冻干保护剂10%灭菌脱脂乳液保护菌体活性,由上述步骤操作完成后得到的益生菌菌体浓度范围为:2.7×1011cfu/ml~5.0×1011cfu/ml。在经过-80℃预冻24小时,并在-80℃及0.05~0.1mbar条件下进行冻干等程序,制得益生菌冻干粉。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菌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质量百分比为(5.0-10.0):(14.5-21.5):(10.0-15.5):(7.8-12.0):(3.0-7.8):(10.0-15.0):(22.0-27.0):(6.5-12.5)。混合造粒将4种益生元和3种糖醇的原料进行混合,喷酒精使其粘合造粒,之后过筛获得30~40目的颗粒产品。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粉产品在4℃的条件下,保质期为12个月;贮藏条件需避光、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低温冷藏更佳。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粉产品的运输温度需在45℃以下。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益生菌粉在缓解便秘及特异性皮炎瘙痒、调节肠道菌群、缓解高血脂、缓解重金属毒性、抗氧化、缓解炎症、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压、缓解ⅱ型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益生菌粉的食用方法,所述方法为将上述复合益生菌粉的包装撕开后直接食用,或与水、牛奶等混合,搅拌均匀后饮用。推荐每日1-2次,每次一袋。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的温度需在45℃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使用的7种益生菌株(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筛选于中国健康人体肠道及传统发酵食品,更适合中国人的肠道。在产品效果调研中发现,有超过90%的志愿者反映在服用了复合益生菌产品后,他们的便秘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65%的志愿者在胃胀及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48%抵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13%志愿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转变为了阴性。因此,可知该种适合国人的益生菌产品在改善肠胃功能及增强抵抗力,维护肠道健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2)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产品中,采用4种益生元和3种糖醇作为辅料与7种益生菌进行复配,通过不同配比的调整,得到的复合益生菌粉产品益生菌的活菌总数≥100亿/袋,可高效作用于肠胃;且每100g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粉仅含有热量1440kj、蛋白质5.1g、脂肪0g、碳水化合物79.6g以及钠120mg,有助于缓解便秘及特异性皮炎瘙痒、调节肠道菌群、缓解高血脂、缓解重金属毒性、抗氧化、缓解炎症、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压、缓解ⅱ型糖尿病。(3)在7种益生菌中,两歧双歧杆菌,有助于缓解便秘及特异性皮炎瘙痒;长双歧杆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效保护结肠组织;植物乳杆菌,有助于缓解重金属毒性,抗氧化;青春双歧杆菌,促进胆固醇分解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干酪乳杆菌,有助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瑞士乳杆菌,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鼠李糖乳杆菌,有助于降低血糖;(4)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所使用的4种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的组合可以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平衡,改善胃肠道健康,帮助肠胃消化,助力活性益生菌在消化道的有效增殖及定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肠道蠕动,有效防止便秘。(5)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所使用的3种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组合添加不仅可以使产品风味更佳,并且具有添加防龋齿作用。糖醇的添加使得复合益生菌产品的甜味剂具有不含易消化、易转换为血糖的特性,并能够让糖尿病患者亦可放心服用。(6)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将糖醇及益生元的部分优先造粒技术,进而能有效避免呛咳;(7)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所使用条包分装,方便携带,密封不透光,可保证益生菌活性;(8)本发明复合益生菌粉所使用的透明罐装,可回收,同时节省空间,方便冰箱冷藏,铝箔封口,易于开启;(9)本发明通过冷冻干燥的技术方法控制复合益生菌粉中菌粉的含水量,将菌粉通过浓缩、冻干保护及冷冻干燥的形式进行干燥,并控制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粉、益生元及糖醇的添加量,让复合的营养成分能够更好的改善益生菌作用于人体的效果,提高本品的效用价值。(10)经消费者调查反映,该种复合益生菌产品对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胃胀、消化不良,便秘或者肠道不舒服的情况,以及消除幽门螺杆菌阳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效果。附图说明图1:7种益生菌复合4种益生元及3种糖醇的益生菌粉样品。图2:实施例1中组5的复合益生菌的包装产品。图3:实施例1中组5的复合益生菌的冲调产品。图4:运输温度25℃,时间7天后的复合益生菌粉(组3)产品。图5:复合益生菌的塑封罐装产品。图6:消费者功效评价。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所述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保藏编号为cgmccno.13632、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保藏编号为gdmccno.10932、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保藏编号为cgmccno.9664、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保藏编号cctccno:m207107、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保藏编号为cgmccno.15147、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保藏编号为gdmccno:6070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0718等7种益生菌菌株均来自江南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中心菌种资源库,出厂时活性益生菌总数≥100亿cfu/袋。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低聚果糖购自上海芙新实业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低聚半乳糖购自山东中食信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低聚木糖购自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菊粉购自上海芙新实业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乳糖醇购自山东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赤藓糖醇购自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木糖醇购自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检测方法如下:益生菌活性评定:取颗粒状样品置于培养基中,经实验处理,培养计数益生菌活性评定标准:活性评分为5~10分,5:活性极低、6:活性较低、7:活性中等、8:活性较高、9~10活性极高。感官评定:取冲调样品,置于品尝杯中,于100人群体中进行。感官评定标准:感官评分为1~5分,1:最不喜欢、2:不喜欢、3:不喜欢也不讨厌、4:喜欢、5:非常喜欢。溶解性评定:取冲调样品,置于品尝杯中,观察样品溶解性。溶解性评分标准:溶解性评分为6~10分,6分:基本不溶,存在极多不溶物,7:部分溶解,存在较多不溶物,8:基本溶解,存在较少不溶物,9~10分:基本完全溶解,极少不溶物。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参考gb5009.5-2016。脂肪含量检测方法:参考gb5009.6-2016。碳水化合物含量检测方法:参考gb28050-2011。膳食纤维含量检测方法:参考gb5009.88-2014。钠含量检测方法:参考gb5009.91-2017。钙含量检测方法:参考gb5009.92-2016。能量计算方法:参考gb28050-2011。营养素参考值计算方法:nrv%=x/rni(或ai)×100%;其中,x=100g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rni为食物营养素推荐摄入量,ai为食物营养素适宜摄入量。水分测定方法:参考gb5009.3-2016。实施例1:活性复合益生菌粉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按照表1的配方,拿取复合益生菌粉原材料,并将拿取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其中,益生元和糖醇的制备方法为将4种益生元和3种糖醇的原料进行混合,喷酒精使其粘合造粒,之后过筛获得30~40目的颗粒产品。益生菌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益生菌菌液进行浓缩,再经过冷冻干燥除去水分,经干燥后的7种益生菌粉(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质量百分比为28.0:22.0:10.0:10.0:10.0:10.0:10.0),再与已经造粒的4种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及3种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混合物,按照表1的配方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塑封包装,得到复合益生菌粉;其中,7种益生菌粉包括质量比为28.0:22.0:10.0:10.0:10.0:10.0:10.0的两歧双歧杆菌益生菌粉、长双歧杆菌益生菌粉、植物乳杆菌益生菌粉、青春双歧杆菌益生菌粉、干酪乳杆菌益生菌粉、瑞士乳杆菌益生菌粉、鼠李糖乳杆菌益生菌粉。取1袋(2g)得到的复合益生菌粉产品,加入200g温度为35℃的水,摇匀,得到冲调样品(冲调样品见图3)。取部分冲调样品,置于培养基中。经实验处理2-4h后,对样品进行稀释,并倾注15-20ml的琼脂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的平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选取菌落数在30-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菌落计数,按照乳酸菌(mrs培养基)及双歧杆菌(莫匹罗星锂盐改良的mrs培养基,厌氧培养)分别计数,最终菌落总数为上述类别益生菌菌落数相加,并根据数板得出的样品菌落数,分别计算出经实验处理后存活的益生菌总数。每组实验平行测定3次,7种益生菌的活菌总数测定结果见表2。取部分颗粒及冲调样品进行感官评定,评定结果见表3。取部分冲调样品进行溶解性评定,评定结果见表4。取部分产品进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钠、钙含量的检测并计算其中的热量以及冲调样品中各成分的营养素参考值,检测结果见表5。表1各组复合益生菌粉的配方(每100克)表2各组复合益生菌粉的益生菌活性测定配方组1组2组3组4组5组6平均菌落总数/1010cfu0.530.511.060.921.171.08表2列出了7种益生菌的平均菌落总数。实验结果表明,组1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益生菌总数的测定结果为0.51~0.55×1010cfu/g;组2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仍能保持中等程度的生理活性,三组平行实验中益生菌总数为0.49~0.52×1010cfu/g;组3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仍能保持较高的生理活性,三组平行实验中益生菌总数为1.02~1.09×1010cfu/g。组4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仍能保持中等程度的生理活性,三组平行实验中益生菌总数为0.88~0.95×1010cfu/g,达到了一般较高的活性标准;组5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三组平行实验中益生菌总数为1.08~1.22×1010cfu/g,达到了较高的活性标准,接近极高。组6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三组平行实验中益生菌总数为1.05~1.12×1010cfu/g。从表2的益生菌活性数据可以看出,组3和组5的活性较高,因此可以得出组3和组5的配方可以较为有效的保持菌粉活性,其中组3的保菌效果最佳(就益生菌活性与添加量比值判断),配方中的辅料如益生元及糖醇对益生菌活性有促进作用。表3各组复合益生菌粉的感官评定组别颗粒感官评分组14.5组24.3组34.8组44.1组54.6组64.0注:表中各感官评分均为100人评分的平均值。由表3可知,组1的复合益生菌粉有微甜的后味,风味和口感均较佳,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5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组2的复合益生菌粉,微甜,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3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组3的复合益生菌粉甜度适中,味道较为柔和,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8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组4的复合益生菌粉,干吃甜味过重,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1分,达到喜欢的层级,接近不喜欢也不讨厌的级别;组5的复合益生菌粉口感适中,甜度较为柔和,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6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接近非常喜欢;组6的复合益生菌粉,甜味很淡,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0分,达到喜欢的层级,接近不喜欢也不讨厌的级别。表4各组复合益生菌粉的溶解性评定由表4及图3可知,组1的复合益生菌粉溶解性评定结果为7分,粉末部分溶解,存在部分不溶颗粒;组2的复合益生菌粉溶解性评定结果为8分,粉末基本溶解,存在较少不溶颗粒;组3的复合益生菌粉溶解性评定结果为9分,粉末基本完全溶解,仅存在极少不溶颗粒;组4的复合益生菌粉溶解性评定结果为8分,粉末基本溶解,存在较少不溶颗粒;组5的复合益生菌粉溶解性评定结果为9分,粉末基本完全溶解,仅存在极少不溶颗粒;组6的复合益生菌粉溶解性评定结果为8分,粉末基本溶解,存在较少不溶颗粒。基于益生菌活性、感官及产品溶解性及产品制造成本等综合得出,组3的产品综合性能最优,益生菌活性较高,溶解性较好,口感以及风味都在接受范围内。营养成分测定方面,由表5可知,组3的复合益生菌粉具有热量低、营养丰富的优势,每100g热量仅为1440kj,蛋白质5.1g,碳水化合物79.6g,钠120mg,而脂肪的含量为0g,含量极低,可有效避免油脂的摄入。表5组3复合益生菌粉中的营养成分表所述益生菌粉服用时应注意,低聚木糖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3g;低聚半乳糖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15g;菊粉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15g,婴幼儿不适宜食用。因产品中含有活菌,食用前如服用抗生素,建议间隔2小时后食用本品。实施例2:益生菌粉的筛选具体步骤如下:按照表6的配方,拿取复合益生菌粉原材料,并将拿取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其中,益生菌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益生菌菌液进行浓缩,再经过冷冻干燥除去水分,经干燥后的5种益生菌粉,其中,5种益生菌粉包括质量比为22.0:20.0:20.0:20.0:18.0的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青春双歧杆菌冻干菌粉、干酪乳杆菌冻干菌粉、瑞士乳杆菌冻干菌粉和鼠李糖乳杆菌冻干菌粉,再与已经造粒的4种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及3种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混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匀后,得到复合益生菌粉。表6各组复合益生菌粉的配方(每100克)取2g混合均匀的上述益生菌粉产品,加入200g温度为35℃的水,摇匀,得到冲调样品。取部分冲调样品,置于培养基中。经实验处理2-4h后,对样品进行稀释,并倾注15-20ml的琼脂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的平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选取菌落数在30-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菌落计数,按照乳酸菌(mrs培养基),根据数板得出的样品菌落数,计算出经实验处理后存活的益生菌总数。每组实验平行测定3次,5种益生菌的活菌总数测定结果见表7。表7组7复合益生菌粉的益生菌活性测定配方组7平均菌落总数/1010cfu0.78益生菌活性由表7可知,组7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益生菌总数的测定结果为0.73~0.80×1010cfu/g,相比于组3的计数结果活性较低;同时,由于组3配方中采用了7种的益生菌(覆盖较多的益生菌种属),其在调节肠胃方面的功能将优于组7中的产品功能。由于不同的益生菌有不同的功能,将组3中的长双歧杆菌替换为青春双歧杆菌时,益生菌粉的功能也会相应改变。如本例中,患有炎性肠炎(ibd)的患者在用替换后的配方时,肠炎的症状得到缓解;而采用未替换的配方时,症状表现为腹泻。本款益生菌配方为基础版配方,适应人群较广。在基础版配方成熟后,会针对不同的胃肠疾病情况,调整菌株配方,以丰富该系列复合益生菌粉的功能。实施例3:益生元的筛选按照表8的配方,拿取复合益生菌粉原材料,并将拿取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其中,益生菌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益生菌菌液进行浓缩,再经过冷冻干燥除去水分,经干燥后的7种益生菌粉(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再与已经造粒的1种益生元(低聚果糖)、1种糖醇(乳糖醇)的混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塑封包装,得到复合益生菌粉。配方完成后用计数方法测定菌株活性,每组实验平行测定3次,7种益生菌的活菌总数测定结果见表9。样品的感官评定结果见表10。表8组8复合益生菌粉的配方(每100克)组别益生菌粉(7种)/g低聚果糖/g乳糖醇/g组88.05240表9组8复合益生菌粉的益生菌活性测定配方组7平均菌落总数/1010cfu0.83表10组8复合益生菌粉的感官评定组别颗粒感官评分组83.6注:表中各感官评分均为100人评分的平均值。益生菌活性由表9可知,组8的复合益生菌粉经过实验处理之后,益生菌总数的测定结果为0.79~0.85×1010cfu/g,相比于组3的计数结果活性较低;由表10可知,组8的复合益生菌粉,口味偏甜,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3.6分,在不喜欢也不讨厌的级别。综合其在菌体活性及感官口味方面的得分,可知组3配方优于组8配方。实施例4:造粒技术的参数优化用混合造粒计数。将4种益生元和3种糖醇的原料进行混合,喷酒精使其粘合造粒,之后过筛获得不同目数的筛网,以获得不同大小的益生元颗粒。其感官评定结果见表11。表11不同目数的复合益生菌粉的感官评定组别颗粒感官评分30目4.840目4.960目3.780目2.9注:表中各感官评分均为100人评分的平均值。由表11可知,30目的复合益生菌粉颗粒感较强,不容易引起呛咳,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8分,达到了喜欢的层级;40目的复合益生菌粉,颗粒感较强且口感较平滑,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4.9分,接近非常喜欢的层级;60目的复合益生菌粉颗粒较细,易发生呛咳,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3.7分,在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层级;80目的复合益生菌粉为粉状物,基本无颗粒感,干吃易发生呛咳,100人感官评定结果平均分为2.9分,在不喜欢的级别。因此综合造粒参数,选择30-40目的造粒产品为最佳。实施例5:货架期对复合益生菌粉产品活性的影响具体步骤如下:按照表1组3的配方,拿取复合益生菌粉原材料,并将拿取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其中,益生菌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益生菌菌液进行浓缩,再经过冷冻干燥除去水分,经干燥后的7种益生菌粉(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再与已经造粒的4种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及3种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混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塑封包装,得到复合益生菌粉。取制得的复合益生菌粉产品,分别在4℃存放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样品取样培养计数。菌落计数,按照乳酸菌(mrs培养基)及双歧杆菌(莫匹罗星锂盐改良的mrs培养基,厌氧培养)分别计数,最终菌落总数为上述类别益生菌菌落数相加,以此得到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的活性,每组实验平行测定3次,测定结果见表12。可见,在12个月的时间段内,4℃的低温储存条件对益生菌活性具有比较好的保存效果。表12货架期对复合益生菌粉产品活性的影响实施例6:运输温度对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活性的影响具体步骤如下:按照表1组3的配方,拿取复合益生菌粉原材料,并将拿取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其中,益生菌产品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益生菌菌液进行浓缩,再经过冷冻干燥除去水分,经干燥后的7种益生菌粉与已经造粒的4种益生元及3种糖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匀后,加塑封包装,得到复合益生菌粉。取6袋(2g×6)的复合益生菌粉,经冷库(4℃)存放30天后,分别在0℃、4℃、25℃(室温)、35℃、45℃、50℃放置7天。7天后,菌落计数,按照乳酸菌(mrs培养基)及双歧杆菌(莫匹罗星锂盐改良的mrs培养基,厌氧培养)分别计数,最终菌落总数为上述类别益生菌菌落数相加。经实验处理,测定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的活性,每组实验平行测定3次,测定结果见表13。如图4所示,复合益生菌粉在0℃、4℃、25℃(室温)、35℃、45℃、50℃放置7天的表观没有太大区别,仍为白色颗粒状固体。如图6所示,由左至右分别是复合益生菌粉在0℃、4℃、25℃(室温)、35℃、45℃、50℃放置7天后,再进行培养的培养基中益生菌情况。如表13所示,复合益生菌粉的活性在0-45℃范围内能保持的较为完好,当温度高于45℃时,益生菌粉的活性降低的现象较为明显。由此可见,库存温度以及运输温度对益生菌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经4℃存放后,在运输的过程中温度只要控制在45℃以下,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的活性就会有比较好的保存效果。因此,在夏季高温天气配合适当的冷链运输,对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活性的保持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表13不同运输温度下的复合益生菌粉益生菌活性测定实施例7:冲调水温对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活性及产品溶解性的影响按照表1组3的配方,拿取复合益生菌粉原材料,并将拿取的原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取6袋(2g×6)复合益生菌粉样品,加入200g不同温度的水(25℃、35℃、45℃、50℃、70℃、90℃开水),摇匀5-10分钟,得到冲调样品。观察其溶解性,并取样进行益生菌活性实验。测定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的活性,每组实验平行测定3次,样品的益生菌活性及溶解性如表14。表14不同温度冲调水对复合益生菌粉中益生菌活性及溶解性的影响由表14可知,适宜的冲泡温度应为45℃以下。实施例8:复合益生菌产品的功能评价产品按照组3配方,委托江苏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成,并进行问卷调查。调研报告选取100名志愿者对复合益生菌产品的功能进行评价,其中有95%以上的调研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胃胀、消化不良、抵抗力差的症状,另外约有50%调研消费者的体检报告呈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由图6可以看出复合益生菌产品在改善便秘方面有着较好的功效,在100名客户中有91名客户(超过90%)反映在服用了复合益生菌产品后,他们的便秘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有65人反映在服用益生菌产品后,他们的胃胀及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48人反映在服用益生菌产品后,他们的抵抗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另外有13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服用了该复合益生菌产品之后,原本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转变为了阴性。因此,可知该种适合国人的益生菌产品在改善肠胃功能及增强抵抗力,维护肠道健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