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028发布日期:2020-03-31 16:15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式水产品其新鲜程度要求很高,因此为了使普通人能够吃上新鲜的鱼类食品,国家大力发展冷冻技术,以及冷链运输技术。

冷链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在经过收购、加工、灭活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使用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减少损耗,防止污染和变质,以保证产品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因此处于经济效益的考量,水产品的运输都需要依赖冷链,所以需要对水产品冷冻处理。利用低温条件抑制水产品自溶作用酶的活性和附着微生物的繁殖,并减缓其脂质氧化、非酶性褐变等化学反应速度,使之在贮藏期间能保持优良品质。

但是,直接冷冻会破环水产品的微观结构,食品的细胞组织被破坏,解冻后食品的汁液流失,对其口感产生的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备装置,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种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备装置,包括:

轧辊,轧辊可以通过电加热;

碎冰台,碎冰台包括隔板和底面,隔板位于碎冰台的两侧,底面包括进料段、过渡段、聚冰段,过渡段的形状为一个四分之一椭圆,过渡段的两个焦点的连线穿过轧辊的圆心;

支架,支架包括支撑轴,轧辊安装在支撑轴上。

原料冰块通过进料段投料,然后进入过渡段,由于过渡段是一个椭圆,所以轧辊与过渡段的距离逐渐变小,轧辊对冰块的压力不断变大,轧辊逐渐压碎冰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渡段有起点,起点是过渡段的左顶点,进料端连接在起点上,起点与轧辊圆心的距离等于轧辊半径的三分之四倍,过渡段有终点,终点是过渡段的下顶点,聚冰段连接在终点上,终点位于轧辊的最低点的正下方。

上述为过渡段的尺寸参数,以及与轧辊的配合参数,在这种参数下的装置不易让冰块卡住,且生成的碎冰质量较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段水平放置,进料段与支撑轴位于同一水平面。

支撑轴所在的水平面即为轧辊中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原料冰块通过进料段进入过渡段跟轧辊接触,进料段过高时装置容易卡住,进料段过低则会让压碎的过程变短,制成的碎冰质量不好。

有益效果:

本装置采用轧辊压碎冰块,原料冰块为-10度以下的大块盐水冰,经过本装置加工后形成低温盐水和碎冰,低温盐水用于清洗水产品和对水产品进行预冷,碎冰用于对清洗好的水产品进行冷冻保鲜,这样的冷冻时温度下降的更有梯度,对水产品的微观结构保存较好。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低温盐水和碎冰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低温盐水和碎冰轧辊的局部示意图。

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取装置的主视图。

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取装置的俯视图。

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低温盐水和碎冰制取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轧辊100和碎冰台200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通过轧辊100的转动对冰块施加压力,以及轧辊100所产生的热量,融化冰块和生产碎冰和低温盐水。

如图2和图3所示,轧辊100由内衬110和覆盖层120组成,内衬110为一种圆柱体,内衬110采用单位质量大且绝缘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采用水泥浇筑而成,这样轧辊100整体重量足够大,能够对冰块产生足够的压力。

覆盖层120覆盖在内衬110的外缘,直接与冰块接触。覆盖层120采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制作而成,如镍铬合金、铁铬合金。内衬110上有一段突起的隔断111,隔断111分割覆盖层120,使得覆盖层120无法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

隔断111与覆盖层120之间形成第一接触面121和第二接触面122,第一接触面121的末端有第一电源接入点123,第二接触面122末端有第二电源接入点124,第一、第二电源接触点位于轧辊100的两侧。第一、第二电源接触点接入外界电源,在覆盖层120上形成流通的电流,此时覆盖层120约等于一个发热电阻,覆盖层120不断的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覆盖层120上排列有突起单元125,突起单元125为长方形,其长度为轧辊厚度的一半,突起单元125在覆盖层120上依次交错排列,这样在轧辊100的表面形成一些交错的沟壑,当轧辊100工作与冰块的接触面更大,形成的碎冰也更细。

如图4、图5、图6所示,轧辊100通过支架300固定,轧辊100安装在支撑轴301上,工作时以支撑轴301为中心转动。轧辊100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电机选择大扭矩电机,通过齿轮、皮带等传动方式传动,并可以通过调节传动比。

轧辊100的下方安装有碎冰台200,碎冰台200为一个滑梯形状的导轨,两侧是碎冰时防止冰块飞出的隔板。碎冰台200底面分为三个部分:进料段201、过渡段202、聚冰段203。

进料段201是整个碎冰台200位置最高的部分,用于投放大块的冰块,进料段201的水平位置支撑轴301一致;过渡段202为一个椭圆弧,其与轧辊10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其与轧辊100相互配合压碎冰块,形成碎冰和低温盐水;聚冰段203用于堆放加工过的碎冰。

为了提高装置的工作效果,装置各个部分之间的尺寸配合需要特别规定。

轧辊100的覆盖层120是一个可以加热的金属层,因此为提高其加热效率,需要考虑去整体电阻,其电阻与其厚度呈正相关,因此覆盖层120的厚度在1~3mm之间。

突起单元125的排列是为了增大与冰块的接触面,以及使制成的碎冰更加细密,突起单元125在覆盖层120上错位依次排列在两侧,同侧相邻的两个突起单元之间距离相等,同侧两个突起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突起单元的宽度,这样覆盖层120表面上的沟壑互相联通。

对冰块的加工依赖轧辊100与过渡段202之间的配合,过渡段202为一个椭圆的4分之1椭圆弧,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连线通过轧辊100的圆心,轧辊100的半径为r,过渡段202的起点204与轧辊100圆心之间的距离为4/3r,过渡段202的终点205在轧辊100圆心的正下方,终点205与覆盖层120外表面的距离为突起单元125的厚度的两倍。

当装置在工作时,从投料口201放入盐水制成的大块冰块,一般要求冰块的温度低于-10度,大块的冰块在轧辊100的压力下一部分变成碎冰堆积在聚冰段203,另一部分在压力和加热的共同作用下变成低温盐水流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