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5516发布日期:2020-08-05 00:36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



背景技术:

板栗,又名栗、栗子、风腊,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糖炒栗子作为板栗的一种常见食用形式,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在糖炒栗子制备中,板栗开口一般是人工用刀片在板栗上划开刀口,然后投入翻炒机内进行翻炒,存在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切割效率低,存在漏切现象,人工成本高,且容易割伤手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解决板栗翻炒前需要人工对板栗切口再投入料斗,存在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存在漏割现象,切割效率低,容易割伤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包括车体、料斗、板栗输送装置、切口机构、翻炒装置、筛选装置及电源,翻炒装置设置在车体的中部,板栗输送装置设在翻炒装置的上方。

板栗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及位于输送带内侧的多个带齿轮,其中一个带齿轮与带齿轮驱动机构相连。

输送带是由若干个链板依次铰接而成,每个链板上均具有半球状的容纳槽,其内侧具有与带齿轮相配合的齿槽。

料斗设置在输送带的一端上方,输送带由料斗底板的长条口下方通过。

切口机构位于输送带的另一端上方,其包括切口电机和设在切口电机输出端的刀片,刀片位于容纳槽的正上方。

输送带的另一端设有收集漏斗,收集漏斗下端通过输送管连接翻炒装置。

优选地,翻炒装置包括外壳、内转筒及内转筒驱动机构,内转筒为一端敞口的圆筒结构,其内壁上设有螺旋搅拌片,外壳与内转筒的开口端相同的一端也为敞口结构。

内转筒设在外壳内部且通过回转支承与外壳转动配合,外壳与内转筒之间均匀布设有电加热管,所述电源为电加热管供电。

优选地,内转筒驱动机构设在外壳背离其敞口的一端,包括第一电机、减速机、小齿轮和大齿轮,第一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电源为第一电机供电。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一端相连,小齿轮设在减速机的另一端。

大齿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车体上,大齿轮的齿轮轴穿入外壳与内转筒固定相连,第一电机通过大齿轮驱动内转筒转动。

优选地,带齿轮有三个,带齿轮分别通过其一侧的轴承设置在车体上。

两个带齿轮水平间隔布置,另一个带齿轮位于上述两个带齿轮的一侧下方,三个带齿轮沿着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将其依次分为上升段、水平段和下降段。

优选地,所述带齿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第二电机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伞齿轮的出轮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为第二电机供电。

第二伞齿轮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带齿轮的齿轮轴端部,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料斗设置在输送带上升段的上方且与车体固定相连,料斗底板的倾斜角度与输送带上升段的倾斜角度一致。

料斗底板的长条口延伸至其侧壁,侧壁下端开设有一个可供容纳槽内的板栗通过的半圆缺口,长条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托持输送带的托板,托板的外侧与料斗底板固定相连,输送带的两侧由托板和料斗底板之间通过。

优选地,车体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万向刹车轮,一组万向刹车轮包括至少两个万向刹车轮,各万向刹车轮的顶部与车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筛选装置设置在翻炒装置的下方,其包括抽屉和漏网,所述抽屉为两侧翻边、顶部敞口的方形箱体结构,抽屉通过其两侧的翻边与车体滑动配合。

漏网活动安装在抽屉的内部,抽屉的内侧壁上水平布置有多个用于托持漏网的支撑凸起。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与收集漏斗之间设置有一段收集管,收集管以倾斜的方式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收集管靠近输送带的一端顶部开口,其另一端延伸至收集漏斗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车体为钢制的立体框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巧妙,板栗直接投入料斗,在输送过程中切口机构完成对板栗的切口,消除漏切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节省成本,消除人工切割易割伤手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某一部分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板栗输送装置和切口机构的组合结构。

图3是图1中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翻炒装置。

图4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小齿轮和大齿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筛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6,一种板栗开口翻炒一体机,包括车体1、料斗2、板栗输送装置3、切口机构4、翻炒装置5、筛选装置6及电源,所述车体1是由槽钢焊接制成的立体框架结构。车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万向刹车轮11,一组万向刹车轮11包括两个万向刹车轮11,各万向刹车轮11的顶部与车体1固定相连。翻炒装置5设置在车体1的中部,翻炒装置5包括外壳51、内转筒52及内转筒驱动机构53,内转筒52为一端敞口的圆筒结构,内转筒52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搅拌片521,外壳51与内转筒52的开口端相同的一端也为敞口结构,外壳51与车体1固定焊机在一起。

内转筒52设在外壳51内部,内转筒5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回转支承54与外壳51转动配合,内转筒52靠近其开口一端的部分为收口状的圆锥结构,螺旋搅拌片521的一端延伸至内转筒52的开口处。外壳51与内转筒52之间均匀布设有电加热管55,电加热管55固定在外壳51的内壁上,所述电源为电加热管55供电,外壳51的内壁上还具有隔热层,隔热层位于电加热管55和外壳51之间,所述电加热管55在通电状态下对内转筒52加热。

内转筒驱动机构53设在外壳51背离其敞口的一端,包括第一电机531、减速机532、小齿轮533和大齿轮534,第一电机531和减速机532安装在车体1上,所述电源为第一电机531供电。第一电机531的输出端与减速机532的一端相连,小齿轮533设在减速机532的另一端。大齿轮534通过轴承座56安装在车体1上,大齿轮534的齿轮轴535穿入外壳51与内转筒52固定相连,第一电机531通过大齿轮534驱动内转筒52转动。

使用状态下,第一电机531驱动内转筒52及其内部的螺旋搅拌片521正转,电加热管55通电后,开始对内转筒52加热,对内转筒52的板栗进行翻炒,当翻炒完成后,电加热管55断电后,停止对内转筒52加热,第一电机531驱动内转筒52及其内部的螺旋搅拌片521反转,炒熟的板栗从内转筒52的敞口端排出。

板栗输送装置3设在翻炒装置5的上方,其包括输送带31及位于输送带31内侧的三个带齿轮32,带齿轮32分别通过其一侧的轴承设置在车体1上,其中一个带齿轮32与带齿轮驱动机构33相连,该带齿轮32为主动带齿轮,其余两个带齿轮32为从动带齿轮,带齿轮驱动机构3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与其相连的带齿轮32转动,进而驱动输送带31转动。输送带31是由若干个链板311首尾依次铰接而成,每个链板311上均具有朝向外侧开口的半球状的容纳槽312,每个容纳槽312的内部可容纳一个板栗,链板311的内侧具有与带齿轮32相啮合的齿槽313。

两个带齿轮32水平间隔布置,另一个带齿轮32位于上述两个带齿轮32的一侧下方,三个带齿轮32沿着输送带31的运动方向将其依次分为上升段101、水平段102和下降段103。所述带齿轮驱动机构33包括第二电机331、第一伞齿轮332和第二伞齿轮333,第二电机331安装在车体1上,所述第一伞齿轮332的出轮轴与第二电机3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为第二电机331供电。第二伞齿轮333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带齿轮32的齿轮轴端部,第二伞齿轮333与第一伞齿轮332啮合。第二电机331在开启状态下,通过第一伞齿轮332和第二伞齿轮333驱动输送带31连续运动,

料斗2设置在输送带31的一端上方,输送带31由料斗2底板的长条口下方通过。所述料斗2设置在输送带31的上升段101的上方,且与车体1固定相连,料斗2底板的倾斜角度与输送带31的上升段101的倾斜角度一致。料斗2底板的长条口延伸至其侧壁,侧壁下端开设有一个可供容纳槽312内的板栗通过的半圆缺口,长条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托持输送带31的托板,托板的外侧与料斗2底板固定相连,输送带31的两侧由托板和料斗2底板之间通过,托板的作用是托持进入料斗2下方的输送带31,避免料斗2长条口内的板栗通过输送带31与料斗2底板之间掉落。

工作时,料斗2内盛放有若干个板栗,输送带31的各链板311依次由料斗2的底部通过,板栗可由长条口落至链板311的容纳槽312内,每个容纳槽312仅可容纳一个板栗,装有板栗的链板311继续运动离开料斗2,后续的每个链板311的容纳槽312依次落入一个板栗,并向前输送。

切口机构4位于输送带31的另一端上方,其包括切口电机41和设在切口电机41输出端的刀片42,刀片42位于容纳槽312的正上方,刀片42为竖向布置的圆形片状结构,刀片42的边缘开有双面刀刃,其中心与口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相连,刀片42位于链板311的容纳槽的正上方,刀片42用于在板栗输送过程中将其表面划出开口。输送带31的另一端设有收集漏斗7,收集漏斗7下端通过输送管71连接翻炒装置5。所述输送带31与收集漏斗7之间设置有一段收集管8,收集管8以倾斜的方式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收集管8靠近输送带31的一端顶部开口,其另一端延伸至收集漏斗7的上方。链板311上的板栗被刀片42划出开口后,继续向前输送至水平段的末端,落至收集管8内,并经过收集管8进入收集漏斗7内,通过输送管71进入内转筒52。

筛选装置6设置在翻炒装置5的下方,内转筒52的开口处设置有一段落料管9,翻炒完成的板栗和石英砂经过落料管9进入筛选装置6。筛选装置6包括抽屉61和漏网62,所述抽屉61为两侧翻边、顶部敞口的方形箱体结构,抽屉61的一侧设有把手,抽屉61通过其两侧的翻边与车体1滑动配合。漏网62活动安装在抽屉61的内部,抽屉61的内侧壁上水平布置有多个用于托持漏网62的支撑凸起。板栗和石英砂经过落料管9进入抽屉61内,板栗留在漏网62上,石英砂由漏网62落至抽屉61底部,实现分选。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