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5838发布日期:2020-08-05 00:3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



背景技术:

生猪养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保障食品正常供应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养猪业逐渐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型。在科学养殖方法中,饲料是重要的环节,而对饲料进行调质是影响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调质是指在对饲料进行充分搅拌的同时,向搅拌腔内通入高温蒸汽,从而使饲料充分熟化。

生猪消化淀粉的能力低,但能较大程度的消化熟淀粉,对猪饲料进行调质后,淀粉的糊化度增加;同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更容易被酶解,因此,调质能够提高生猪对饲料的消化率。另外,由于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等有害病菌不耐热,因此,在调质的过程中,高温能够对饲料起到灭菌的作用。

近年来,调质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生猪养殖业中。但目前的调质设备,蒸汽喷孔设置在搅拌腔的底部,并且正对搅拌轴,即,蒸汽的喷出方向与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使用时,蒸汽会对搅拌轴产生汽蚀作用,导致搅拌轴被切割甚至断裂,缩短搅拌轴的使用寿命,增加调质设备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对搅拌轴产生汽蚀作用、导致搅拌轴被切割甚至断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包括:

上壳体;

下壳体,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上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并与所述上壳体相配合形成搅拌腔体;

搅拌轴,端部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且中部位于所述搅拌腔体内;

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腔体内,且与所述搅拌轴相连;在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搅拌桨呈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饲料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上壳体的内周面、所述下壳体的内周面分别与所述搅拌桨的自由端间隙设置;所述上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搅拌桨的自由端的间隙、大于所述下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搅拌桨的自由端的间隙;

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喷枪,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且轴线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所述喷枪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上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内,且设有用于喷射蒸汽的喷孔;所述喷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喷枪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和

蒸汽管路,与所述喷枪的第二端相贯通,用于将蒸汽传递至所述喷枪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设有插管;所述插管设有卡盘;

所述喷枪与所述插管插接配合,且所述喷枪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卡盘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挡板与所述卡盘通过第一卡箍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蒸汽管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有连接板;

所述喷枪与所述连接管插接配合,且所述喷枪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卡箍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壳体设有进料管;

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还包括:

输送管,与所述进料管相贯通;

输送轴,与所述输送管转动连接;

输送桨,位于所述输送管的腔体内,且与所述输送轴相连;在所述输送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输送桨呈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饲料沿所述输送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和

输送电机,与所述输送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轴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壳体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有出料阀;

所述下壳体设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设有取样阀。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正转或反转。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枪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各个所述喷枪并排设置;

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气端设有蒸汽阀。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搅拌叶片;在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各个所述搅拌叶片形成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时带动饲料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在竖直方向上,下壳体位于上壳体的下方,且与上壳体密封连接,并与上壳体相配合形成搅拌腔体。搅拌轴的端部与下壳体转动连接,且中部位于搅拌腔体内。搅拌桨位于搅拌腔体内,且与搅拌轴相连。在搅拌轴的轴线方向上,搅拌桨呈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饲料沿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上壳体的内周面、下壳体的内周面分别与搅拌桨的自由端间隙设置。上壳体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的间隙、大于下壳体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的间隙。驱动机构与搅拌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

喷枪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且轴线方向与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喷枪的第一端位于上壳体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内,且设有用于喷射蒸汽的喷孔。喷孔的轴线方向与喷枪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蒸汽管路与喷枪的第二端相贯通,用于将蒸汽传递至喷枪内。

在竖直方向上,喷枪位于搅拌桨的上方,并且喷孔的轴线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搅拌轴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即:蒸汽不能喷射到搅拌轴上,因此,本申请中蒸汽不会对搅拌轴产生汽蚀作用,故而,能够延长搅拌轴的使用寿命。

使用时,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带动饲料移动、并通过对饲料的击打作用使饲料飞溅起来,因此搅拌腔体内的饲料呈“沸腾状态”、并充满搅拌腔体。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壳体内的饲料较多,但由于下壳体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搅拌桨能够带动下壳体内的饲料运动,从而避免饲料在下壳体的内周面与搅拌桨之间的缝隙处堆积甚至结块。受搅拌桨的击打作用的影响,上壳体内的饲料较为松散,喷孔位于上壳体的内周面与搅拌桨之间,因此,蒸汽能够与松散的饲料充分接触,从而使调质更加均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的调质设备不会产生蒸汽对搅拌轴的汽蚀现象,从而延长搅拌轴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另外,该调质设备的调质效果更加均匀,从而调高饲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管与喷枪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汽管路与喷枪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电机、输送管、输送轴、输送桨及进料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下壳体的内部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调质设备内部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上壳体;111、插管;1111、卡盘;112、进料管;12、下壳体;121、出料管;1211、出料阀;122、取样管;1221、取样阀;13、搅拌轴;141、搅拌叶片;151、伺服电机;16、输送管;17、输送轴;18、输送桨;19、输送电机;21、喷枪;211、喷孔;212、挡板;213、第一卡箍;214、固定板;215、第二卡箍;22、蒸汽管路;221、连接管;2211、连接板;222、蒸汽阀;31、支座;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仔猪保育舍。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搅拌轴13、搅拌桨、驱动机构、喷枪21和蒸汽管路22。下壳体12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上壳体11的下方,且与上壳体11密封连接,并与上壳体11相配合形成搅拌腔体。搅拌轴13的端部与下壳体12转动连接,且中部位于搅拌腔体内。搅拌桨位于搅拌腔体内,且与搅拌轴13相连。在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上,搅拌桨呈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饲料沿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移动。上壳体11的内周面、下壳体12的内周面分别与搅拌桨的自由端间隙设置。上壳体11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的间隙、大于下壳体12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的间隙。

驱动机构与搅拌轴13相连,且用于驱动搅拌轴13转动。喷枪21与上壳体11可拆卸连接,且轴线方向与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喷枪21的第一端位于上壳体11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内,且设有用于喷射蒸汽的喷孔211。喷孔211的轴线方向与喷枪21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蒸汽管路22与喷枪21的第二端相贯通,用于将蒸汽传递至喷枪21内。

结合图8所示,现有技术中,喷孔的轴线方向与搅拌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因此,当饲料未充满搅拌腔体时,蒸汽会直接喷射到搅拌轴上,另外,即使喷孔与搅拌轴之间存有饲料,部分蒸汽也会从饲料颗粒之间的缝隙中喷射到搅拌轴上,从而对搅拌轴产生汽蚀作用,容易导致搅拌轴被切割甚至断裂。

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喷枪21位于搅拌桨的上方,并且喷孔211的轴线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即:蒸汽不能喷射到搅拌轴13上,因此,本实施例中蒸汽不会对搅拌轴13产生汽蚀作用,故而,能够延长搅拌轴13的使用寿命。

另外,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壳体12内的饲料较多。如果将下壳体12的内周面与搅拌桨之间的间隙增大,并将喷枪设置在下壳体12上,且将喷孔的位置上升,则容易导致饲料堆积在下壳体12的内周面与搅拌桨之间的缝隙处,甚至发生结块或堵塞,而且,饲料还容易堵塞喷孔。因此,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较小,并将喷枪21设置在上壳体11处。

使用时,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13转动,搅拌轴13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带动饲料移动、并通过对饲料的击打作用使饲料飞溅起来,因此搅拌腔体内的饲料呈“沸腾状态”、并充满搅拌腔体。

由于下壳体12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搅拌桨能够带动下壳体12内的饲料运动,从而避免饲料在下壳体12与搅拌桨之间的缝隙处堆积。同时,上壳体11的内周面与搅拌桨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隙较大,且喷枪21的第一端位于上壳体11与搅拌桨之间的空间内,因此,喷枪21不会与搅拌桨发生碰撞;而且,受搅拌桨的击打作用的影响,饲料飞溅起来充满上壳体11内,并且饲料颗粒之间的距离大,即:上壳体11内的饲料较为松散,因此,喷孔211喷射的蒸汽能够与松散的饲料充分接触,从而使调质更加均匀。

结合图8所示,现有技术中,受重力作用影响,搅拌腔体的下部留存的饲料较多,当通入蒸汽时,越靠近下部的饲料与蒸汽结合的越充分,而靠近上部的饲料处接受的蒸汽量小,因此,会导致调质不均匀,即:部分饲料过度熟化,会产生糊味,适口性差;而另外的饲料熟化度低,生猪消化率低。

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饲料在搅拌桨的带动下运动至上壳体11内时,才会与蒸汽接触,由于上壳体11内的饲料较为松散,因此,调质更加均匀。另外,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13正转或反转,从而延长饲料的调质时间,从而保证调质效果。

具体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提高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密封效果,避免高温蒸汽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的缝隙处泄漏。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上壳体11设有插管111。插管111设有卡盘1111。喷枪21与插管111插接配合,且喷枪21设有挡板212。挡板212与卡盘1111可拆卸连接。

当处理完一批饲料后,喷枪21上难以避免的会粘黏该饲料,如清理不及时,喷枪21上的饲料会发生结块,容易堵塞喷孔211;而且结块易发生霉变,如果掉落在下一批饲料中,容易造成整批的饲料被污染。因此,每加工完一批饲料后,都需要及时清洁喷枪21。

现有技术中,一般要拆卸壳体,然后清洁喷枪,该方式费时费力,而且频繁拆装容易损坏密封件,导致壳体的密封性能下降,高温蒸汽容易泄漏导致安全事故。因此,本实施例中,喷枪21与插管111插接配合,便于在不拆卸壳体的情况下将喷枪21取下来清洁,省时省力,保证壳体的密封性能。

挡板212与卡盘1111相配合,能够对喷枪21起到定位的作用。将挡板212与卡盘1111相连,喷枪21的位置固定,即,喷孔211的位置固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喷孔211的位置过低、导致喷枪21与搅拌桨碰撞;或者喷孔211的位置过高,蒸汽与饲料结合的不充分,降低调质效率。具体的,挡板212与卡盘1111可以采用螺栓连接、螺纹连接或卡箍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4所示,挡板212与卡盘1111通过第一卡箍213连接。相比于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卡箍连接能够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节约拆装时间,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卡箍213。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蒸汽管路22设有连接管221。连接管221设有连接板2211。喷枪21与连接管221插接配合,且喷枪21设有固定板214。固定板214与连接板2211可拆卸连接。

将固定板214与连接板2211拆开后,即可将喷枪21与蒸汽管路22分离,从而便于将喷枪21从上壳体11处抽出,进行清洗。具体的,固定板214与连接板2211可以采用螺栓连接、螺纹连接或卡箍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5所示,固定板214与连接板2211通过第二卡箍215连接。相比于螺栓连接或螺纹连接,卡箍连接能够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节约拆装时间,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卡箍215。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6所示,上壳体11设有进料管112。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还包括输送管16、输送轴17、输送桨18和输送电机19。输送管16与进料管112相贯通。输送轴17与输送管16转动连接。输送桨18位于输送管16的腔体内,且与输送轴17相连。在输送轴17的轴线方向上,输送桨18呈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状态下带动饲料沿输送轴17的轴线方向移动。输送电机19与输送轴17相连,且用于驱动输送轴17转动。

输送电机19驱动输送轴17转动,输送轴17带动输送桨18转动,输送桨18带动饲料移动,从而均匀的将饲料从输送管16转移至进料管112内。具体的,输送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输送管16相连。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下壳体12设有出料管121。出料管121设有出料阀1211。下壳体12设有取样管122。取样管122设有取样阀1221。

出料阀1211用于控制出料管121的通断。调质完成后,打开出料阀1211,调质后的饲料沿出料管121流出。作业时,关闭出料阀1211,饲料在搅拌腔体内运动。具体的,出料阀1211可以为手动蝶阀、手动板阀或电动蝶阀、电动板阀。

调质时,操作人员可以打开取样阀1221,从取样管122处观察饲料的调质效果,从而判断调质时间是否合适。具体的,取样阀1221可以为手动蝶阀、手动板阀或电动蝶阀、电动板阀。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51。伺服电机15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3相连,且用于驱动搅拌轴13正转或反转。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伺服电机151控制搅拌轴13正转或反转,从而使饲料在搅拌腔体内做往复移动,故而延长饲料的调质时间,提高调质效果。具体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伺服电机151电性连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伺服电机151的正转或反转,从而控制搅拌轴13正转或反转。具体的,伺服电机151可以选用西门子品牌、型号为1fl6032-2af21-1mb1的伺服电机,也可以选用松下品牌、型号为mhmd042p1u的伺服电机。具体的,控制单元可以为plc或单片机,可以选用西门子品牌、型号为6es7214-2bd23-0xb8的plc,也可以选用三菱品牌、型号为fx3u-48mr/es-a的plc。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喷枪21的数量为多个。在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上,各个喷枪21并排设置。蒸汽管路22的进气端设有蒸汽阀222。

现有技术中,由于蒸汽能够直接喷射到搅拌轴上,因此,通常在每个喷枪上设置阀门,从而单独控制每个喷枪的蒸汽通断,即:当饲料未充满搅拌腔体时,先打开靠近进料口的喷枪,然后根据饲料的移动情况,陆续打开远离进料口的喷枪。该方式中每个喷枪的阀门开启时间不定,控制费时费力。

本实施例中,蒸汽阀222用于控制蒸汽管路22的通断。由于本实施例中,喷孔211的轴线方向所在的平面与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相平行,蒸汽不能喷射到搅拌轴13上,因此,即使饲料未充满搅拌腔体时,也可以将每个喷枪21打开,故而,在总的蒸汽管路22上设置蒸汽阀222即可。具体的,蒸汽阀222可以为蝶阀、闸阀或截止阀,控制方式可以为手动、电动或气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搅拌桨包括多个搅拌叶片141。在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上,各个搅拌叶片141形成螺旋状,且用于在转动时带动饲料沿搅拌轴13的轴线方向移动。

相比于整体的螺旋式搅拌桨,在与搅拌轴13的轴线相平行的平面上,多个搅拌叶片141的截面积更大,即击打饲料的截面面积大,从而提高对饲料的击打效果,使饲料飞溅的更加充分,饲料更加蓬松,继而能够使饲料与蒸汽结合的更加充分。

具体的,一种猪饲料调质设备还包括支座31、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支座31用于支撑下壳体12。第一支架32用于支撑驱动机构,具体的,第一支架32上设有用于支撑搅拌轴13的轴承座。第二支架33用于支撑输送管16和输送电机19。

本方案中的调质设备不会产生蒸汽对搅拌轴的汽蚀现象,从而延长搅拌轴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另外,该调质设备的调质效果更加均匀,从而调高饲料的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