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4697发布日期:2020-08-25 18:5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粉条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条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粉条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适用于蒸、煮、炒等烹饪方式,传统的粉条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面粉加配料搅拌成面糊之后挤压成型;

在现有技术中,粉条的成型设备采用简易的针筒型挤压装置,通过由一端向另一端的挤压使粉条成型,生产效率低,产量少,无法满足较大的生产任务量,且功能单一,在粉条成型之后无法直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粉条成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产量少,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生产任务量,且无法在粉条成型后对其进一步的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粉条成型设备,包括机器主体、加工装置、蒸汽制造箱;

所述机器主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第一传送带、进料口、出料口,所述第一滚轮组固定设置于进料口下方,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滚轮组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第一滚动轮、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一滚动轮与第二滚动轮对向转动,所述第二滚轮组和第三滚轮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滚轮组相同,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滚轮组与所述第三滚轮组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

所述机器主体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在所述第一滚动组、第二滚动组、第三滚动组中,朝相同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一电机带动其转动,朝相反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二电机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方式与所述第一电机相同;

所述第三滚轮组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呈斜坡状,所述出料口的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部;所述出料口底部固定设置有分流传送带,所述分流传送带分别连接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蒸箱、煮箱,所述第四传送带穿过所述煮箱两侧中部外壁延伸至外部,所述煮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煮箱底部边缘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煮箱的上部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煮箱上部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水位探测器;

所述蒸箱与煮箱之间固定设置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固定设置有若干通孔;

所述第三传送带穿过所述蒸箱的两侧中部外壁延伸至外部,所述蒸箱的两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底部,所述蒸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道;

所述蒸汽制造箱包括液态室、气态室,所述排气管道穿过所述蒸汽制造箱外壁延伸至液态室,所述液态室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气态室顶部固定设置有气阀,所述气态室的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穿过蒸箱一侧外壁延伸至其内部。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在进料口下方设置第一滚动组,使得粉条原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机器主体后进行初步挤压定型,通过设置第一挡板,使得操作人员在放入原料时,防止原料误入至机器主体的其他部件,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第一滚动与第二滚动轮的相向转动,使原料由初步的不规则形态挤压成较厚的饼状,通过第一挤压轮与第二挤压轮的相向转动,使得原料由较厚的饼状进一步的变薄,形成较薄的饼状,通过第一切割轮的切刀与第二切割轮的切刀交叉切割,使得原料形成扁平的条状,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滚轮组与所述第三滚轮组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使得原料可以竖直向下落入下一层滚轮组中进行塑形;

通过皮带与滚轮的传动轴之间转动连接,朝相同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一电机带动其转动,朝相反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二电机带动其转动,使得滚轮之间可以相向转动,达成挤压以及切割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一传送带,使得原料通过第三滚轮组切割后形成的粉条可以落入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口的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部,使得粉条可以通过传送带准确的运输至出料口,通过设置分流传送带分别连接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使得通过出料口的粉条落入分流传送带,再分别由第三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将成型粉条运输至不用的加工室;

使得粉条在通过煮箱加工后,直接运出加工装置,进行下步的加工或封装,通过设置加热装置,使得煮箱内的水加热从而提高温度,通过进水管道与排水管道,可以将煮箱内的水进行更换,所述煮箱上部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水位探测器,使得当煮箱内的水位由于蒸发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及时通过进水管道进行加水,其中,水位探测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透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使得来自煮箱内的蒸汽可以进入到蒸箱内部;

通过第三传送带,将成型粉条在经过蒸箱加工后,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加工或封装,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使得当蒸箱的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蒸汽制造箱及时的补充蒸汽,使温度达到使用要求标准,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蒸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道,通过排气管道使得蒸汽可以进入到蒸汽制造箱内;

所述液态室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加热液态室内的水,水形成蒸汽后上升进入到气态室,通过气阀控制蒸汽制造箱内的气压,通过通气管道,使得蒸汽可以在蒸箱与蒸汽制造箱之间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分流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均采用无毒无害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中,各滚轮的间距由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的第三滚轮组中,第一切割轮的切刀与第二切割轮的切刀交叉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滚轮组与第一传送带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滚轮组中的各切割轮可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第三滚轮组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应急制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阀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各侧壁呈倒梯形。

通过上述方案,使得传送在粉条加工的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各滚轮的间距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使得粉条可以从原始的不规则形状逐步挤压及切割至条状,达到粉条塑形的效果;

通过设置有挡板,使得成型的粉条可以准确的落入第一传送带内,避免落在机器其他位置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所述第三滚轮组中的各切割轮可拆卸更换,使得在不同的加工要求中,使得粉条可以呈现不同的宽度及厚度,满足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

通过设置有应急制动装置,当设备发生运转异常或其他情况时可以及时停止各个滚轮组的运转,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气阀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方便操作人员可以准确的了解蒸汽制造箱内的气压;

所述进料口各侧壁呈倒梯形,使得原材料可以更好的进入到机器主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生产效率高,产量高,粉条成型状态稳定,可以满足较大的生产任务量,在粉条成型之后可以直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满足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

(2)所述第一传送带、分流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均采用无毒无害材料制成,使得传送在粉条加工的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3)所述第三滚轮组中的各切割轮可拆卸更换,使得在不同的加工要求中,使得粉条可以呈现不同的宽度及厚度,满足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

(4)通过设置有应急制动装置,当设备发生运转异常或其他情况时可以及时停止各个滚轮组的运转,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机器主体1的剖面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切割刀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机器主体剖面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机器主体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主体,2-第一滚轮组,21-第一滚动轮,22-第二滚动轮3-第二滚轮组,31-第一挤压轮,32-第二挤压轮,4-第三滚轮组,41-第一切割轮,42-第二切割轮,5-第一传送带,6-出料口,7-进料口,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第三挡板,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分流传送带,51-加工装置,52-第三传送带,53-温度传感器,56-第四传送带,57-进水管道,58-煮箱,59-加热装置,60-蒸箱,61-排气管道,62-气阀,63-蒸汽制造箱,631-液态室,632-气态室,64-加热管,65-通气管道,66-水位探测器,67-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粉条成型设备,包括机器主体1、加工装置51、蒸汽制造箱63;

所述机器主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第一传送带5、进料口7、出料口6,所述第一滚轮组2固定设置于进料口7下方,所述进料口7与所述第一滚轮组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8;

如图2-6所示,所述第一滚轮组2包括第一滚动轮21、第二滚动轮22,所述第一滚动轮21与第二滚动轮22对向转动,所述第二滚轮组3和第三滚轮组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滚轮组2相同,所述第一滚轮组2与所述第二滚轮组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9,所述第二滚轮组3与所述第三滚轮组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10;

所述机器主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在所述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中,朝相同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其转动,朝相反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二电机12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12的传动方式与所述第一电机11相同;

所述第三滚轮组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传送带5,所述第一传送带5呈斜坡状,所述出料口6的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一传送带5的底部;所述出料口6底部固定设置有分流传送带13,所述分流传送带13分别连接第三传送带52和第四传送带56;

所述加工装置51包括蒸箱60、煮箱58,所述第四传送带56穿过所述煮箱58两侧中部外壁延伸至外部,所述煮箱58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59,所述煮箱58底部边缘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67,所述煮箱58的上部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进水管道57,所述煮箱58上部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水位探测器66;

所述蒸箱60与煮箱58之间固定设置有透气板54,所述透气板54固定设置有若干通孔;

所述第三传送带52穿过所述蒸箱60的两侧中部外壁延伸至外部,所述蒸箱60的两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3,所述温度传感器53靠近所述第三传送带52的底部,所述蒸箱6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道61;

所述蒸汽制造箱63包括液态室631、气态室632,所述排气管道61穿过所述蒸汽制造箱63外壁延伸至液态室631,所述液态室631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64,所述气态室632顶部固定设置有气阀62,所述气态室632的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有通气管道65所述通气管道65穿过蒸箱60一侧外壁延伸至其内部。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简述:所述第一滚轮组2固定设置于进料口7下方,所述进料口7与所述第一滚轮组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8,使得粉条原料通过进料口7进入到机器主体1后进行初步挤压定型,通过设置第一挡板8,使得操作人员在放入原料时,防止原料误入至机器主体1的其他部件,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第一滚动21与第二滚动轮22的相向转动,使得原料在第一滚轮21之间挤压,使原料由初步的不规则形态挤压成较厚的饼状,通过第一挤压轮31与第二挤压轮32的相向转动,使得原料由较厚的饼状进一步的变薄,形成较薄的饼状,通过第一切割轮41的切刀与第二切割轮42的切刀交叉切割,使得原料形成扁平的条状,所述第一滚轮组2与所述第二滚轮组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9,所述第二滚轮组3与所述第三滚轮组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10,使得原料可以竖直向下落入下一层滚轮组中进行塑形;

在所述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中,通过皮带与滚轮的传动轴之间转动连接,朝相同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一电机11带动其转动,朝相反方向转动的滚轮,由所述第二电机12带动其转动,使得滚轮之间可以相向转动,达成挤压以及切割的效果;

所述第三滚轮组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传送带5,使得原料通过第三滚轮组4切割后形成的粉条可以落入所述第一传送带5,所述出料口6的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一传送带5的底部,使得粉条可以通过传送带5准确的运输至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底部固定设置有分流传送带13,所述分流传送带13分别连接第三传送带52和第四传送带56,通过出料口6的粉条落入分流传送带13,再分别由第三传送带52与第四传送带56将成型粉条运输至不用的加工室;

所述第四传送带56穿过所述煮箱58两侧中部外壁延伸至外部,使得粉条在通过煮箱58加工后,直接运出加工装置51,进行下步的加工或封装,所述煮箱58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59,通过设置加热装置59,使得煮箱内的水加热从而提高温度,所述煮箱58底部边缘固定设置有排水管道67,所述煮箱58的上部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进水管道57,通过进水管道57与排水管道67,可以将煮箱58内的水进行更换,所述煮箱58上部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水位探测器66,使得当煮箱58内的水位由于蒸发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及时通过进水管道57进行加水,其中,水位探测器66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透气板54固定设置有若干通孔,通过通孔,使得来自煮箱58内的蒸汽可以进入到蒸箱60内部;

所述第三传送带52穿过所述蒸箱60的两侧中部外壁延伸至外部,通过第三传送带52,将成型粉条在经过蒸箱60加工后,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加工或封装所述蒸箱60的两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3,使得当蒸箱的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蒸汽制造箱63及时的补充蒸汽,使温度达到使用要求标准,所述温度传感器53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器元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蒸箱6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道61,通过排气管道使得蒸汽可以进入到蒸汽制造箱63内;

蒸汽通过排气管道61进入到液态室631,蒸汽进过冷却凝固成液态,所述液态室631底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管64,通过加热管64加热液态室631内的水,水形成蒸汽后上升进入到气态室632,所述气态室632顶部固定设置有气阀62,通过气阀控制蒸汽制造箱63内的气压,所述气态室632的侧壁上部固定设置有通气管道65,所述通气管道65穿过蒸箱60一侧外壁延伸至其内部,使得蒸汽可以在蒸箱60与蒸汽制造箱63之间循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5、分流传送带13、第三传送带52、第四传送带56均采用无毒无害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中,各滚轮的间距由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的第三滚轮组4中,第一切割轮41的切刀与第二切割轮42的切刀交叉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滚轮组4与第一传送带5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滚轮组4中的各切割轮可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应急制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阀62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7各侧壁呈倒梯形。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简述:所述第一传送带5、分流传送带13、第三传送带52、第四传送带56均采用无毒无害材料制成,使得传送在粉条加工的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所述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中,各滚轮的间距由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的第三滚轮组4中,第一切割轮41的切刀与第二切割轮42的切刀交叉转动连接,使得粉条可以从原始的不规则形状逐步挤压及切割至条状,达到粉条塑形的效果;

所述第三滚轮组4与第一传送带5之间固定设置有挡板,使得成型的粉条可以准确的落入第一传送带5内,避免落在机器其他位置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所述第三滚轮组4中的各切割轮可拆卸更换,使得在不同的加工要求中,使得粉条可以呈现不同的宽度及厚度,满足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

所述第一滚轮组2、第二滚轮组3第三滚轮组4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应急制动装置,当设备发生运转异常或其他情况时可以及时停止各个滚轮组的运转,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气阀62上固定设置有气压表,方便操作人员可以准确的了解蒸汽制造箱63内的气压;

所述进料口7各侧壁呈倒梯形,使得原材料可以更好的进入到机器主体1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