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1621发布日期:2020-09-08 13:4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茶叶揉捻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智能化茶叶揉捻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揉捻机组一般包括两个或多个揉捻机,在揉捻机上方设置有进料皮带组件、在揉捻机下方设置出料皮带组件。其中进料皮带组件可实现正反转,以达到向不同的揉捻机送料的目的。具体内容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653278所公开的揉捻机组。

目前,传统的茶叶揉捻方式过于依赖操作工本身,所以其揉捻的轻重程度、揉捻的时间等重要参数无法实现实时调整和控制,因而会使得揉成条,捻出汁的茶叶口感不一、甚至因揉捻过重导致茶叶不耐泡。具有以下缺点:一方面无法实现实时的精准控制,而无法达到较佳的揉捻效果;另一方面因对设备操作的控制过于依赖人工,费时费力、揉捻过程不够连续,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组,以达到实现茶叶揉捻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在提高茶叶揉捻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茶叶揉捻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揉捻机组以及输送装置,揉捻机组由多个揉捻机本体构成,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揉捻机组前端的上料机构、设置在揉捻机组下端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带、主加料带、副加料带,主加料带布置在上料带输出端的下方,副加料带安装在主加料带下方并均匀布置于主加料带的两端,且每个副加料带的两端分别与其底部的揉捻机本体的进料口相对应;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带,出料带布置于揉捻机组的各个出料口的下方,揉捻机本体的揉捻臂、压盖分别联结有揉捻臂电机、压盖电机,揉捻机本体还设有位置检测机构,所述的位置检测机构包括压盖高程传感器、压盖旋开传感器、压盖盖合传感器以及物料检测传感器,压盖高程传感器在压盖上升到设定高程位置时产生感应信号;压盖旋开传感器在压盖最大量程打开开启状态下产生感应信号;压盖盖合传感器在压盖闭合状态下产生感应信号;物料传感器在揉捻筒中的茶叶堆积到设定高度位置时产生感应信号,上述压盖高程传感器、压盖旋开传感器、压盖盖合传感器、物料检测传感器以及揉捻臂电机、压盖电机分别接入揉捻机组控制箱内。

进一步的,揉捻臂还联结有电磁锁止机构,所述的电磁锁止机构包括电磁铁,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固定座安装在揉捻机本体的机架上,揉捻臂的一端与c型连接板联结固定,所述的电磁铁线路接入揉捻机组控制箱内,并与c型连接板电磁联结。

进一步的,主加料带为正反两方向的连续输送;副加料带为正反两方向的间断输送。

进一步的,副加料带具有一级输送结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在主加料带下方并布置于主加料带两端的两副加料带。

进一步的,副加料带具有至少一级的输送结构,其中,第一级输送结构中具有两个副加料带,并对称设置在主加料带下方并布置于主加料带两端;第n级输送结构中具有2n个副加料带,并对称设置在n-1级副加料带的下方,且第n级的分别对应第n-1级副加料带的一端,其中,第n级的每个副加料带的两端与其底部的揉捻机本体的进料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组,通过在对应位置处设置传感器,并将相应位置的传感器触发时所产生的感应信号传递至揉捻机组控制箱内的控制器,从而控制揉捻机本体的压盖组件、揉捻臂等的动作,以实现智能识别、检测功能,具有提高揉捻效率和效果以及保证茶叶品质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到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副加料带的二级输送结构的实施例1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副加料带的二级输送结构的实施例2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锁止机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锁止机构位置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锁止机构位置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组,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揉捻机组以及输送装置。揉捻机组是由多个揉捻机本体构成的,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揉捻机组前端的上料机构和设置在揉捻机组下端的出料机构。

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带2、主加料带3、副加料带4,主加料带布置在上料带输出端的下方,副加料带安装在主加料带下方并均匀布置于主加料带的两端,且每个副加料带的两端分别与其底部的揉捻机本体的进料口5相对应。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带6,出料带布置于揉捻机组的各个出料口的下方,揉捻机本体的揉捻臂7、压盖8分别联结有揉捻臂电机9、压盖电机10,揉捻机本体还设有位置检测机构,位置检测机构具体包括压盖高程传感器11、压盖旋开传感器12、压盖盖合传感器13以及物料检测传感器14。上述压盖高程传感器、压盖旋开传感器、压盖盖合传感器、物料检测传感器以及揉捻臂电机、压盖电机分别接入揉捻机组控制箱15内,与控制箱内的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揉捻臂电机固定在揉捻机本体的机架上,且外部设置有防护罩体,防护罩体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两个支架,并分别安装有物料检测传感器、压盖旋开传感器,当揉捻筒中的茶叶堆积到设定高度位置时,茶叶原料触发物料检测传感器动作并产生加料停止信号,控制器继而控制上料机构继续将茶叶输送至与其相邻的揉捻筒中。在揉捻臂的套筒连接端上设置有与压盖旋开传感器配合感应的旋开感应端18,当压盖旋开传感器在压盖最大量程打开开启状态下,揉捻臂的套筒连接端上设置的感应端转到压盖旋开传感器的感应区并与其配合感应,产生感应信号,控制器继而控制揉捻臂电机停止转动。在压盖电机固定架向外延伸出一个支架,并安装有压盖盖合传感器,在揉捻机本体的机架上固定有与压盖盖合传感器配合感应的盖合感应端17,当压盖旋转至在垂直方向上与揉捻筒上下对齐状态时,压盖盖合传感器转至靠近与压盖盖合传感器配合感应的感应端相对应的位置并与其配合感应,产生感应信号,控制器继而控制揉捻臂电机停止转动。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盖逆时针旋转为开启,压盖顺时针旋转为关闭,且本实用新型的压盖盖合到位为压盖与揉捻筒上下对齐状态。压盖高程传感器11安装在揉捻臂向上延伸出的支架上,压盖组件的导向杆的顶部作为压盖高程传感器的感应端,当压盖上升到设定高程位置时,压盖组件的导向杆与压盖高程传感器感应配合产生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压盖电机停止,压盖停止上升。

此外,如图5-7所示,揉捻臂还联结有电磁锁止机构16。电磁锁止机构包括电磁铁20、电磁铁固定座21、c型连接板22。具体地,揉捻臂的套筒连接端与c型连接板联结固定,具体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联结。电磁铁固定座安装在揉捻机本体的机架上,电磁铁通过螺栓固定在电磁铁固定座内,电磁铁通过导线接入揉捻机组控制箱内,当电磁铁通电生磁后,电磁铁与c型连接板电磁连接,从而实现揉捻臂的锁止。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加料带为正反两方向的连续输送,副加料带为正反两方向的间断输送。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副加料带可以依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副加料带为一级输送结构或者多级输送机构。具体地,副加料带可以为一级输送结构,将一组/两个副加料带对称设置在主加料带下方并布置于主加料带两端。副加料带也可以为多级输送结构,即具有至少一级的输送结构。具体设置形式如下:第一级输送结构中具有两个副加料带,并对称设置在主加料带下方并布置于主加料带两端;第n级输送结构中具有2n个副加料带,并对称设置在n-1级副加料带的下方,且第n级的分别对应第n-1级副加料带的一端,其中,第n级的每个副加料带的两端与其底部的揉捻机本体的进料口相对应。当然,在副加料带的多级输送结构中,在实际生产中,若揉捻机本体实际所需数量小于副加料带的输送结构的设置形式所对应的数量时,可以通过只在最后一级的输送结构中于其前一级输送机构中首端和末端下方对应设置副加料带,这样,最后一级输送结构中的两个副加料带与其前一级输送结构中的副加料带共同配合,就可以实现副加料带数量的调整,如图3-4所示的副加料带的二级输送结构中,就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按照上述原理,副加料带的第二级输送结构中可以设置4个或2个副加料带,以对应8个揉捻筒或者6个揉捻筒。

下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组一个具体实现过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步骤a.茶叶原料输送:

茶叶原料经上料带、主加料带、副加料带输送至设置在副加料带下方一端的揉捻筒内,待揉捻筒内的茶叶原料堆积到设定高度后,触发物料检测传感器,物料检测传感器产生加料停止信号并传递至控制箱内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副加料带电机反转,将茶叶原料输送至与其相邻的揉捻筒中,待主加料带一侧的副加料带下方的揉捻筒均加料完成后,主加料带反转,同上原理,经主加料带下方另一侧的副加料带,依次将茶叶原料送入揉捻机组的各个揉捻筒中;

步骤b.茶叶揉捻工序:

在物料检测传感器产生加料停止信号的同时,控制器驱动揉捻臂电机启动,并带动压盖旋转盖合,待压盖与揉捻筒在垂直方向上对齐时,触发压盖盖合传感器产生揉捻臂电机停止信号;此时,电磁锁止机构启动,将揉捻臂锁定,并将压盖组件磁吸固定;压盖电机启动并驱动压盖旋转至合适位置后,揉捻电机启动,驱动揉捻机开始对茶叶进行揉捻加工;揉捻结束后,控制器通过控制揉捻机本体底部的出料口板打开机构,将出料口板打开,揉捻好的茶叶落入出料带,并送至下一加工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出料口板打开机构为气动开关机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过多说明。待落料结束后,控制出料口板闭合,电磁锁止机构解除揉捻臂的锁定,压盖电机启动,带动压盖组件上升至触发压盖高程传感器时,停止上升,揉捻臂电机启动,并驱动压盖组件使压盖旋转打开至触发压盖旋开传感器时,揉捻臂停止转动,压盖打开至最大量程状态,同理,其他揉捻机本体均同步骤b执行上述茶叶揉捻工序。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为保证整个揉捻过程的连续性,主加料带设置为不间断运转,副加料带为间歇式运转,均含正反转,即主加料带不间断的向副加料带输送茶叶原料,且在有茶叶原料落入的副加料带运转状态下,其他副加料带处于待启动状态。每个揉捻筒加料结束后的总揉捻时间不超过其它揉捻筒的加料时间的总和,其中,总揉捻时间指的是压盖盖合时间、下压时间、揉捻时间、出料时间以及压盖上升至初始位置且压盖旋开到初始状态的时间之和。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控制过程均不需要人工参与,能够实现智能化识别判断落入揉捻机组的各个揉捻筒中的茶叶是否已满,并执行茶叶揉捻工艺各个环节的动作处理,节省人力的同时,还能够使整个加工过程更高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