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肉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肉丸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肉丸泛指以切碎了的肉类为主而做成的球形食品。
传统的做法是将肉类切成小块,再将小块的肉类放置于砧板上,然后利用人工配合肉丸刀对砧板上的肉类进行反复“捶打”,从而得到非常具有柔韧性的肉泥。将肉泥揉成圆球状后进行蒸煮,便得到了肉丸的熟食制品。此种坚持“古法”制作的肉丸熟食制品,非常具有弹性,吃起来十分筋道,口感非常好,很受美食爱好者的欢迎。
然而,上述坚持“古法”制作得到的肉丸熟食制品,由于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捶打,其生产效率非常低下,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为了更好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提高肉丸的生产效率,一些生产者会采用机器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捶打,例如使用肉丸机。市面上常见的肉丸机,主要是通过马达驱动刀具旋转,利用刀具旋转的方式来对肉类进行“粉碎”,肉类被粉碎后也就得到了肉泥。
然而,此种通过粉碎的方式而得到肉泥被制成肉丸后,其并不具有很好的弹性,吃起来不筋道,口感差。
因此,目前摆在生产者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设计开发一种肉制品生产设备,在坚持“古法”制作肉丸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肉丸的生产效率,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肉丸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采用捶打方式制作肉浆,从而制成口感q弹、筋道十足的肉丸,且肉丸的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肉丸生产设备,包括碎肉传输装置及碎肉捶打装置,
所述碎肉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基座、传输流水线及若干个碎肉盛放盘,所述传输流水线设置在所述传输基座上,所述传输流水线用于将若干个所述碎肉盛放盘沿流水线方向进行传输;
所述碎肉捶打装置包括:支撑座、机械手、驱动机构及碎肉捶打机构,所述机械手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机械手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机械手夹持并移动所述碎肉捶打机构;
所述碎肉捶打机构包括若干个捶打棒,所述捶打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收容腔,所述外壳的内壁具有一分割阻挡环,所述分割阻挡环将所述收容腔分割成势能储蓄腔及势能释放腔;
所述捶打棒还包括势能储蓄组件和势能释放组件,所述势能储蓄组件收容于所述势能储蓄腔中,所述势能释放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势能释放腔中;
所述势能储蓄组件包括蓄势弹簧及与所述蓄势弹簧连接的活动调节件,所述蓄势弹簧固定在所述势能储蓄腔的顶部;
所述势能释放组件包括势能释放弹簧、势能释放调节杆及锤头,所述势能释放弹簧套接在所述势能释放调节杆上,所述势能释放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锤头的一端抵持,所述锤头的另一端从势能释放腔内延伸至势能释放腔外;
所述活动调节件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势能释放调节杆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避让槽中或与所述避让槽脱离;
所述碎肉捶打机构还包括振动发生组件,所述振动发生组件用于使捶打棒发生振动,从而使得所述势能释放调节杆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避让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碎肉捶打机构还包括夹持盘,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并移动所述夹持盘;
所述夹持盘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所述捶打棒的贯穿孔,所述捶打棒分别与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捶打棒的所述贯穿孔以所述捶打棒的中心为中心呈矩形阵列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锤头收容于所述势能释放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抵持部;
所述势能释放调节杆为倒“t”型结构,其竖向端套接于所述避让槽中或与所述避让槽脱离,其横向端与所述锤头的所述弧形抵持部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锤头延伸至所述势能释放腔外的一端具有半球形锤肉部;所述弧形抵持部与所述半球形锤肉部通过连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势能释放腔开设有防脱阻挡环,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防脱阻挡环形成的通过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分割阻挡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壁;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形成势能储蓄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形成势能释放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肉丸生产方法,所述肉丸生产方法采用上述的肉丸生产设备获得;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碎肉放置在所述碎肉盛放盘中;
步骤二、所述传输流水线将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所述碎肉盛放盘传输至指定位置;
步骤三、所述碎肉捶打装置对指定位置的待捶打的碎肉进行捶打直至将碎肉捶打成肉浆;
步骤四、所述传输流水线将盛装有肉浆的所述碎肉盛放盘沿传输流水线送走。
本发明提供的肉丸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采用捶打方式制作肉浆,从而制成口感q弹、筋道十足的肉丸,且肉丸的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肉丸生产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夹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碎肉捶打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捶打棒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捶打棒蓄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捶打棒捶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肉丸生产设备10,包括碎肉传输装置20及碎肉捶打装置30。
请继续参阅图1,碎肉传输装置20包括传输基座40、传输流水线50及若干个碎肉盛放盘60,传输流水线50设置在传输基座40上,传输流水线50用于将若干个碎肉盛放盘60沿流水线方向进行传输。
请继续参阅图1,碎肉捶打装置30包括:支撑座100、机械手200、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及碎肉捶打机构400,机械手200设置在支撑座100上,驱动机构与机械手200驱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械手200夹持并移动碎肉捶打机构400。
如图4所示,碎肉捶打机构400包括若干个捶打棒500,捶打棒500包括外壳600,外壳600形成收容腔700,外壳600的内壁具有一分割阻挡环710,分割阻挡环710将收容腔700分割成势能储蓄腔720及势能释放腔730。
请继续参考图4,捶打棒500还包括势能储蓄组件800和势能释放组件900,势能储蓄组件800收容于势能储蓄腔720中,势能释放组件900部分收容于势能释放腔730中。
请继续参考图4,势能储蓄组件800包括蓄势弹簧810及与蓄势弹簧810连接的活动调节件820,蓄势弹簧810固定在势能储蓄腔720的顶部。
请继续参考图4,势能释放组件900包括势能释放弹簧910、势能释放调节杆920及锤头930,势能释放弹簧910套接在势能释放调节杆920上,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一端与锤头930的一端抵持,锤头930的另一端从势能释放腔730内延伸至势能释放腔730外。
请继续参考图4,活动调节件820开设有避让槽821,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另一端套接于避让槽821中或与避让槽821脱离。
请继续参考图6,碎肉捶打机构400还包括振动发生组件(图中未示出),振动发生组件用于使捶打棒500发生振动,从而使得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另一端套接于避让槽821中。
如图1所示,碎肉捶打机构400还包括夹持盘410,机械手200用于夹持并移动夹持盘410。
如图2及图3所示,夹持盘410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捶打棒500的贯穿孔411,捶打棒500分别与贯穿孔411一一对应。在实际应用中,贯穿孔411与捶打棒500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也可以在贯穿孔411设置夹子,对捶打棒500进行夹持。
如图2所示,捶打棒500的贯穿孔411以捶打棒500的中心为中心呈矩形阵列排布。
如图4所示,锤头930收容于势能释放腔730内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抵持部931。
请继续参考图4,势能释放调节杆920为倒“t”型结构,其竖向端922套接于避让槽821中或与避让槽821脱离,其横向端921与锤头930的弧形抵持部931抵持。锤头930延伸至势能释放腔730外的一端具有半球形锤肉部932。弧形抵持部931与半球形锤肉部932通过连杆933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4,势能释放腔730开设有防脱阻挡环934,连杆933穿过防脱阻挡环934形成的通过孔935。
请继续参考图4,外壳600包括主体部610、第一配合部620及第二配合部630,分割阻挡环710设置在主体部610的内壁;第一配合部620与主体部610连接形成势能储蓄腔720;第二配合部630与主体部610连接形成势能释放腔730。
请继续参考图4,第一配合部620与主体部610通过螺纹连接;第二配合部630与主体部610通过螺纹连接。
以下对上述的肉丸生产设备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请参考图1):
肉类可以是牛肉或猪肉,优选采用猪肉,而猪的后腿肉则优为上乘,用猪的后腿肉所制作出来的肉丸极具弹性;还要特别说明的是,猪肉一定要是当天宰杀的新鲜肉,将猪的后腿肉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由于刚刚宰杀的猪肉表面温度较高,最好是采用风扇对猪肉进行风冷,使得猪肉表面温度降至常温;
将切割后的碎肉放置碎肉盛放盘60中;
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当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传输流水线50停止传输,则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暂时停留在指定位置;
碎肉捶打装置30对指定位置的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中的碎肉进行捶打,直至将碎肉捶打成肉浆;
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肉浆的碎肉盛放盘60沿传输流水线50送走,同时将下一个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
碎肉捶打装置30对下一个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中的碎肉进行捶打;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碎肉盛放盘60中的碎肉能够均匀地被捶打,碎肉捶打装置30在捶打过程中,机械手200需要适当移动碎肉捶打机构400的位置使得碎肉捶打机构400对碎肉盛放盘60中的碎肉能够均匀地捶打。
本发明的肉丸生产设备10,通过传输流水线50不断地将盛装有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进行捶打操作;在将碎肉捶打成肉浆后将肉浆送走的同时将下一个盛装有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进行捶打操作;实现在坚持“古法”制作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对碎肉捶打装置3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驱动机械手200夹持并移动碎肉捶打机构400至碎肉盛放盘60处,使捶打棒500的锤头930到达至碎肉盛放盘60的碎肉上;具体为,机械手200通过夹持并移动夹持盘410,从而实现捶打棒500的移动;此时,捶打棒500处于初始状态(如图4所示):捶打棒500的锤头930由于其自身重力作用而向脱出势能释放腔730的方向下垂,直至锤头930的弧形抵持部931压持在防脱阻挡环934上;于此同时,势能释放弹簧910得到伸长进行势能释放;在此过程中,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及势能释放弹簧910不断伸长的作用力,使得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横向端921与锤头930的弧形抵持部931始终保持相互抵持;且,锤头930的弧形抵持部931压持在防脱阻挡环934上时,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竖向端922与活动调节件820的避让槽821脱离;
请继续参考图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锤头930收容于势能释放腔730内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抵持部931,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横向端921与锤头930的弧形抵持部931抵持,使得势能释放调节杆920处于倾斜状态并使得活动调节件820压持于势能释放调节杆920上,确保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竖向端922不会进入到活动调节件820的避让槽821中;
请继续参考图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活动调节件820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降至活动调节件820抵持在分割阻挡环710上;此时,蓄势弹簧810得到最大程度的伸长;
如图1所示,进行锤肉时,机械手200将夹持盘410向靠近碎肉方向下移,此时由于锤头930已经到达碎肉上,且机械手200夹持夹持盘410,故此时捶打棒500的外壳600随夹持盘410一同下移;
如图5所示,在此过程中,由于活动调节件820压持于势能释放调节杆920上,故外壳600下移的同时蓄势弹簧810不断被压缩而储蓄大量的弹性势能;当然,在此过程中势能释放弹簧910由于分割阻挡环710的下压而发生压缩,进而储蓄弹性势能;
当外壳600下移到足够距离时,振动发生组件产生振动,振动发生组件产生的振动使得夹持盘410发生振动从而带动捶打棒500发生振动,进而使得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竖向端922进入避让槽821中(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竖向端922进入避让槽821的时,活动调节件820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势能及蓄势弹簧810被压缩而储蓄大量的弹性势能的作用而急速下降;当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竖向端922到达避让槽821的顶部时,活动调节件820的重力势能和蓄势弹簧810的弹性势能共同作用于势能释放调节杆920,并通过势能释放调节杆920作用于锤头930,最终使得锤头930在活动调节件820的重力势能和蓄势弹簧810的弹性势能的间接作用下、在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重力势能和势能释放弹簧910的弹性势能的直接作用下急速下降;即锤头930在上述四个势能共同作用下急速下降;从而对碎肉盛放盘60中的碎肉产生捶打效果;
如图1所示,当完成该次对碎肉盛放盘60中的碎肉的捶打后,驱动机构驱动机械手200竖直向上移动夹持盘410,从而实现捶打棒500的移动,使得捶打棒500恢复至初始状态(如图4所示),为下一次的捶打做好准备。
如图5及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外壳600的第一配合部620与主体部610通过螺纹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捶打力度的大小调节第一配合部620与主体部610螺合的程度,从而实现势能储蓄腔720大小的调节,进而实现活动调节件820的重力势能和蓄势弹簧810的弹性势能的大小的调节;
如图5及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外壳600的第二配合部630与主体部610通过螺纹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捶打力度的大小调节第二配合部630与主体部610螺合的程度,从而实现势能释放腔730大小的调节,进而实现势能释放调节杆920的重力势能和势能释放弹簧910的弹性势能的大小的调节;
此外,第一配合部620与主体部6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和第二配合部630与主体部6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捶打棒500的装配操作简单快捷。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碎肉捶打机构400具有若干个捶打棒500,可以极大增加碎肉的捶打效率,从而极大增加了肉丸的生产效率,适用于工业化的高效生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肉丸生产方法。肉丸生产方法采用上述的肉丸生产设备10获得(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碎肉放置在碎肉盛放盘60中;
步骤二、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
步骤三、碎肉捶打装置30对指定位置的待捶打的碎肉进行捶打直至将碎肉捶打成肉浆;
步骤四、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肉浆的碎肉盛放盘60沿传输流水线50送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肉丸生产方法的生产效率。本发明提供的肉丸生产方法在执行步骤四中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肉浆的碎肉盛放盘60沿传输流水线50送走的步骤的同时还执行步骤二中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的步骤。参阅图1,即当将传输流水线50将盛装有肉浆的碎肉盛放盘60沿传输流水线50送走的同时将下一个盛装有待捶打的碎肉的碎肉盛放盘60传输至指定位置;实现了传输流水线50的高效运作,提高肉丸生产方法的生产效率。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肉丸生产方法制作得到的肉丸非常具有弹性,吃起来十分筋道,口感非常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