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红茶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5647发布日期:2020-06-16 20:17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精功能饮料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红茶袋泡茶,属于食药两用的保健养生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常常需要面对高压力的工作任务和快节奏的生活作息。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使得很多人的日常作息不能规律的进行,有时候加班到很晚才能休息,而第二天又要继续高强度的工作。大量80后、90后在面对高压力工作、快节奏生活的时候,不得不借助于饮用功能饮料、咖啡类饮料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但是,咖啡因大量摄入常常会带来夜间睡眠质量降低的问题,而且咖啡因有着明显的耐受性,长期饮用咖啡会逐渐降低身体对于咖啡因的敏感性,咖啡提神的效果越来越差。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用咖啡会导致人体心率节奏紊乱,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中草药作为天然生长的食疗保健品,可以很好的辅助调节人体健康状态,对于精神状态调节非常有益。《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如果能够正确的采用食疗方式进行疾病预防,那么可以很好的防止疾病的发生,做到未雨绸缪,节约医疗成本,达到更好的保健养生意义。正确认识食疗保健养生,可以帮助亚健康人群恢复健康,消除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身体伤害累积,做到不治病而防病发生的效果。通过食疗,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调理,舒缓身体,使精气神更加舒畅,保持意志安定,精神内守,实现亚健康人群健康状态全恢复的目的。黄精又名黄鸡菜、老虎姜,为黄精属植物根茎,圆柱状,结节膨大。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效。黄精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成分,在民间更是有着“仙药”之称,平时适量食用黄精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身体机能。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深度发酵,多种茶多酚酶促氧化反应代谢茶多酚,使得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含量大幅度增加。因此,红茶有着独特的香气,并且红茶茶汤色泽呈现亮红色,清澈富有质感。红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属于常见的饮料,作为滋养型的发酵茶,又被广泛饮用。中国素有饮茶传统,许多茶文化爱好者喜欢收集各种不同的红茶作为藏品,主要就是考究红茶的独特滋养特性。红茶的广泛应用,对于“仙人粮食”黄精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黄精的养生功效和红茶的滋养具有相互协同的潜力,如果能够将黄精和红茶相互配合在一起构建具有优秀的养生功效的新品,对于推广黄精,改善工作压力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必然会有着重大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而饮用功能饮料、咖啡类饮料存在明显副作用的不足,提供一种黄精红茶袋泡茶。相比于咖啡类饮品长期饮用容易产生耐受性的不足,本发明黄精红茶袋泡茶能够很好的改善亚健康状态,帮助提升精神状态,且不存在耐受性,功效逐渐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黄精红茶袋泡茶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精红茶袋泡茶,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黄精80-150份,红茶30-150份,桑叶10-20份。本发明的黄精红茶袋泡茶通过选用黄精和红茶进行配伍,组成保健养生于一体的功能饮料,不仅具有红茶的提神、滋养的功效作用,还有黄精的补益功效,配合桑叶作为协调,使得黄精红茶袋泡茶的整体养生作用非常优秀,远远超出一般的红茶类饮品的提神作用。该袋泡茶能够调理亚健康状态,达到气血调理作用,防止亚健康状态持续恶化,可以很好的帮助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点年轻人实现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调理。进一步,所述黄精红茶袋泡茶中,各种原料成分的配合比例为:黄精90-130份、红茶40-90份、桑叶12-18份。进一步,所述黄精红茶袋泡茶中,各种原料成分的配合比例为:黄精100-130份、红茶40-60份、桑叶12-14份。进一步,所述黄精红茶袋泡茶中,黄精和红茶的比例为9-13:5。优选地,黄精和红茶的比例大约为1.9-2.2:1。进一步,所述黄精红茶袋泡茶中,黄精和桑叶的比例为9-12:1。进一步,所述黄精是炮制黄精。优选地,所述炮制黄精是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地,所述炮制黄精是二蒸黄精、三蒸黄精。进一步,所述黄精红茶袋泡茶是袋泡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黄精红茶袋泡茶的方法,通过精心研究优化调整黄精红茶袋泡茶炮制作工艺,使得配合物中黄精消除生黄精的涩口质感,达到黄精与红茶相互之间的口味协调,更好的释放黄精滋补养益的多糖、氨基酸、黄酮等天然活性成分。一种上述黄精红茶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烘干,将烘干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1-3mm的红茶颗粒。s2、准备炮制黄精:s201、取新鲜黄精,洗净,晾干或风干;s202、切片,控制黄精切片厚度2-5mm;s203、将切片的黄精进行蒸制:黄精切片置于蒸格上,蒸锅内加入清水,蒸煮30-90min;蒸煮完成后,黄精切片连同蒸锅一起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将黄精取出,烘干,得到一蒸黄精;s204、重复s203数次,分别得到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s3、将炮制黄精,切碎,得到黄精颗粒,得到最大粒径≤1-3mm的黄精颗粒。所述炮制黄精是指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或四蒸黄精。s4、将s1得到的红茶颗粒、s3得到的黄精颗粒和干燥桑叶,混合,包装成袋泡茶。本发明的黄精红茶袋泡茶饮料,采用红茶颗粒和黄精的颗粒制成袋泡茶,使得红茶和黄精作为茶叶原料能够更好的混合形成良好的袋泡茶。当相应的袋泡茶用开水冲泡的时候,红茶、黄精中的活性成分更加容易释放,而且两者相互充分混合,能够发挥出互相促进功能饮料性能表现的作用。其中,步骤s204是步骤s203重复1-3次,将一蒸黄精继续蒸制得到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其中,所述桑叶适当剪裁,方便混入袋泡茶,优选地桑叶粒径≤1-5mm。进一步,步骤s1中,红茶在热风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优选地,红茶烘干温度60-80℃,烘干时间30-180min。充分烘干,使得红茶更加容易切碎,增加红茶的香气。进一步,步骤s203中,所述黄精烘干过程中,采用热风干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50-80℃,以免因为副反应导致黄精中天然活性成分分解失效。进一步,步骤s203中,黄精取出后,转移到真空干燥烘箱中烘干。优选地,黄精烘干温度50-80℃,抽真空,烘干4-10h。选择适宜的烘干温度,避免高温对黄精造成不良破坏,保持黄精活性成分的品质,黄精烘干以后,表面无水分,且能明显看见黄精肉质的纹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黄精红茶袋泡茶采用黄精和红茶进行复配,利用红茶的滋养和黄精的养阴功效作用,实现良好的保健养生作用。2、本发明黄精红茶袋泡茶将黄精经过清蒸炮制,使得黄精中的刺激性味道得以消除,并且黄精中多糖、5-羟基糠醛等成分得到更好的活化释放,在袋泡茶中可以很好的和红茶形成相互协同促进,增加袋泡茶茶汤的氨基酸、茶红素等含量,提升茶汤的风味口感。3、本发明黄精红茶袋泡茶结合了炮制黄精的活性成分,使得袋泡茶冲泡开以后红茶成分不容易变浑,即使袋泡茶冲泡以后,茶汤温度降低,也不会出现茶汤浑浊现象。4、本发明黄精红茶袋泡茶相比于常规红茶,红茶中的茶多酚、茶红素、氨基酸等天然成分溶出率更高,更有利于发挥红茶滋养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到的桑叶是市售桑叶,购买自成都荷花池中药批发市场,桑叶使用前在热风烘箱中70℃烘干处理60min,确保桑叶充分干燥。实验一准备炮制黄精取新鲜黄精,洗净,晾干或风干。切片,控制黄精切片厚度2-3mm范围内。将黄精切片置于蒸格上,蒸锅内加入清水,蒸煮60min;蒸煮完成后,黄精切片连同蒸锅一起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将黄精取出,转移到真空干燥烘箱中,55℃烘干8h,得到一蒸黄精。重复蒸煮、烘干操作1-3次,分别得到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将上述蒸煮得到的炮制黄精进行水分含量、浸出物成分含量、多糖含量分析测试,测试的测试方法分别参考中国药典方法进行,具体如下。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干燥失重测定法对黄精中的水分进行分析。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黄精中的醇溶性浸出物进行分析,以80vol%乙醇为溶剂;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黄精中的水溶性浸出物进行分析,以蒸馏水为溶剂。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紫外-可见分光亮度法对黄精中的多糖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炮制黄精的品质测试(%)水分含量单位g/100g,浸出物含量单位g/100g,多糖含量单位g/100g。炮制黄精的准备过程中,发现一蒸黄精炮制程度较浅,多糖含量有优势,但是经过简单品尝发现涩口感较强。二蒸黄精和三蒸黄精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多糖含量,二蒸黄精多糖含量有一定优势,但是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较高。三蒸黄精和四蒸黄精整体差异较小,表明三蒸黄精基本达到充分炮制的目的。<实施例1>采用实验一准备的炮制黄精(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四蒸黄精)作为黄精原料,分别配合适量的红茶,混合制成袋泡茶。桑叶选用市售干燥桑叶,桑叶适当剪裁,方便混入袋泡茶中。黄精红茶袋泡茶一,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黄精110份,红茶40份,桑叶15份。黄精红茶袋泡茶二,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黄精160份、红茶60份、桑叶18份。黄精红茶袋泡茶三,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黄精120份、红茶50份、桑叶16份。黄精红茶袋泡茶四,包括以下原料成分制成:黄精130份、红茶55份、桑叶10份。<实施例2>黄精红茶袋泡茶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热风烘箱中进行设定温度62℃烘干2h,烘干后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2mm的红茶颗粒。将实验一准备的炮制黄精(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或四蒸黄精),切碎,得到黄精颗粒,得到最大粒径≤2mm的黄精颗粒。将红茶颗粒和黄精颗粒,按照以下重量比例称取:黄精120份、红茶60份、桑叶12份,混合,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根据黄精蒸制炮制次数对应的一蒸黄精、二蒸黄精、三蒸黄精或四蒸黄精,制备得到不同的炮制程度的黄精和红茶进行配伍而成的黄精红茶原料散料,将此散料用无纺布包装制成袋泡茶(每包含散料3g,下同)。参考国标gb/t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取袋泡茶置于150ml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3min后揭盖上下提动袋茶两次(两次提动间隔1min),提动后随即盖上杯盖,至5min沥茶汤入单独的茶碗中,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其中,汤色:评审颜色种类、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保持茶汤温度60-90℃之间,将评审的茶碗置于同一房间,相同的位置,在日光灯下的同一桌面上进行观察评价。注意环境光线对汤色的影响。然后,静置茶汤使之温度降低至30-35℃,观察茶汤色泽变化,是否出现浑浊。另设置红茶原料作为参考例,冲泡红茶采用3g红茶原茶,制成同样大小的袋泡茶样式,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冲泡评价。汤色打分区间范围:以茶汤色泽红褐明亮,红艳晶莹,杯边缘有“金圈”者最佳;红亮、透明,富有质感为宜;茶汤,暗红、昏暗或者汤色浅淡,寡淡,则汤色不佳。香气,评审类型、浓度、纯度、持久性。茶汤温度约70-75℃,一手持杯(茶碗),一手持盖,靠近鼻孔约5cm的位置,嗅杯中香气,每次持续2-3秒,随即合上杯盖。反复2次。判断香气品质。红茶茶汤以具有浓郁独特香气者最佳,香气纯正、纯和者为良品,而香气平和、钝熟者属于香气较差者,无香气者最次。滋味,评审浓淡、厚薄、醇涩、纯异和鲜钝等。茶汤温度控制45-50℃左右,用茶匙取约5ml茶汤于口中,吸吮茶汤,评价茶汤滋味。滋味,以茶汤滋味甜醇,有回甘者最佳。茶汤滋味平和,适口者为良品。而茶汤滋味过于浅淡,无感,缺少滋味的最次。按照最后对袋泡茶进行打分,按照汤色30%香气35%、滋味35%的比例计算得出袋泡茶的综合得分。表2茶汤感官评价结果汤色香气滋味总分红茶83878384.4一蒸黄精84888987.15二蒸黄精92929492.7三蒸黄精93919392.3四蒸黄精88898687.65经过袋泡茶的评审分析,黄精和红茶进行配合以后获得的袋泡茶整体而言,能够很好的提升汤色和滋味的品质,同时对于茶汤的香气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将黄精红茶袋泡茶和一般的红茶原料相比,茶汤的整体品质评分结果有显著的优化提升。特别是,其中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制成的黄精红茶整体表现最佳,更适宜于一般的袋泡茶综合风味、香气、汤色的优质特点,因此黄精红茶袋泡茶中优选采用二蒸黄精和三蒸黄精、四蒸黄精。这可能是因为炮制黄精中含有适量的多糖成分以及5-羟甲基糠醛等活性成分,能够促进红茶中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等溶解分散。黄精红茶袋泡茶整体的汤色和红茶基本相当甚至更优,香气也较好,滋味由于单纯的红茶。另外,黄精和红茶配合制成的袋泡茶,在茶汤变冷以后茶汤浑浊问题减轻,多糖成分促进氨基酸、茶多酚、茶红素等分散,避免了茶汤冷后浑浊。二蒸黄精、三蒸黄精经过充分的炮制处理,黄精中的多糖成分经过适宜的降解,转化为小分子量的多糖,易溶于水,更好的促进了黄精红茶茶汤风味口感。而四蒸黄精由于炮制程度太深,黄精中的大量多糖在炮制过程中损失,反而导致袋泡茶品质有所降低。<实施例3>黄精红茶袋泡茶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热风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以后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2mm的红茶颗粒。将实验一制备的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切碎,得到黄精颗粒,控制黄精颗粒最大粒径≤2mm的黄精颗粒。将红茶颗粒和黄精颗粒,按照以下重量比例称取:黄精110份、红茶60份、桑叶10份,混合,包装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每包含有散茶3g)。按照实施例2相同方式准备红茶原料制成3g包装的红茶袋泡茶,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冲泡获得红茶茶汤用于评价。将制备得到的袋泡茶进行成分分析测试。首先,取袋泡茶置于150ml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3min后揭盖上下提动袋茶两次(两次提动间隔1min),提动后随即盖上杯盖,至5min沥茶汤入单独的茶碗。取该茶汤进行咖啡因、茶多酚、儿茶素、茶红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多糖含量测试。按照gb/t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gb/t8314-1987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紫外-可见分光亮度法对黄精中的多糖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茶汤活性成分测定结果(mg/100ml)经过测试发现二蒸黄精、三蒸黄精制成的袋泡茶相比于四蒸黄精,咖啡因含量等天然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红茶的冲泡也是的黄精中的多糖成分溶解性更好。这主要是因为黄精含有多糖,使得红茶,袋泡茶中红茶中的茶多酚、茶红素等释放增加,提升了茶汤的品质。黄精红茶袋泡茶相比于纯红茶制成的袋泡茶,虽然其中红茶含量仅为对照例全红茶袋泡茶的1/3左右,但是红茶经过切碎处理,在黄精的促进作用下,更好的分散释放了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等成分,而且茶汤风味质感优秀。同时,黄精红茶炮制的茶汤中含量丰富的多糖,茶汤稳定性较好,在实施例比较测试中发现黄精红茶茶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出现冷后浑的问题。<实施例4>黄精红茶袋泡茶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置于热风烘箱中,设定温度65℃烘干80min,烘干后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1.5mm的红茶颗粒。准备炮制黄精:取新鲜黄精,洗净,置于阴凉干燥处晾干;切片,控制黄精切片厚度2-3mm;置于蒸锅中进行蒸制,蒸锅底部加清水,蒸制45min;关火后,黄精随蒸锅一同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将黄精取出,烘干,得到一蒸黄精;重复两次,得到三蒸黄精。将三蒸黄精切碎,得到黄精颗粒,得到最大粒径≤1.5mm的黄精颗粒。将红茶颗粒和黄精颗粒,按照以下重量比例称取:黄精110份、红茶58份,然后,加入桑叶11份,混合,包装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每包含有散茶3g)。<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4准备的炮制黄精切碎的黄精颗粒和红茶颗粒,按照黄精110份、红茶58份的比例进行混合,包装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d01(每包含有散茶3g)。相比于实施例4,本对比例未添加应用桑叶。将实施例4和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黄精红茶袋泡茶,按照实施例2的感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感官评价结果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4相同的黄精颗粒和红茶颗粒制成的袋泡茶中,由于未添加应用桑叶,黄精红茶袋泡茶的总体风味品质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桑叶中富含黄酮、生物碱、茶多酚、茶氨酸等成分,并且结合桑叶独特的风味特点能够很好的促进袋泡茶的汤色、香气和滋味表现。特别是桑叶对于黄精、红茶的调和作用,实现了相比于单纯应用黄精、红茶制备袋泡茶所无法实现的综合表现提升作用。<实施例5>黄精红茶袋泡茶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置于热风烘箱中,设定温度70℃烘干60min,烘干后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3mm的红茶颗粒。准备炮制黄精:取新鲜黄精,洗净,置于阴凉干燥处晾干;切片,控制黄精切片厚度2-4mm;置于蒸锅中进行蒸制,蒸锅底部加清水,蒸制70min;关火后,黄精随蒸锅一同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将黄精取出,烘干,得到一蒸黄精;重复两次,得到三蒸黄精。将三蒸黄精切碎,得到黄精颗粒,得到最大粒径≤2mm的黄精颗粒。将红茶颗粒和黄精颗粒,按照,然后,加入桑叶,混合,包装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每包含有散茶3g)。表5黄精红茶袋泡茶的原料混合比例编号s501s502s503s504s505黄精95116125132137红茶9572635549桑叶1012131314黄精/红茶1:18:52:112:514:5将制备得到的黄精红茶袋泡茶,按照实施例2中相同的感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表6感官评价结果对于不同的黄精/红茶配合比例而言,黄精红茶袋泡茶的汤色、香气、滋味,有较大的差异,虽然黄精的比例增加可以更好的改善袋泡茶的整体风味稳定性,但是茶汤的基础素质差异较大,如果黄精比例过高,茶汤的香气偏低,同时茶汤滋味和汤色也有所劣化。因此,控制黄精和红茶的比例在9-13:5之间对于袋泡茶的整体品质更加有利。<实施例6>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置于热风烘箱中,设定温度70℃烘干60min,烘干后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3mm的红茶颗粒。准备炮制黄精:取新鲜黄精,洗净,冷风干燥;切片,控制黄精切片厚度2-3mm;进行蒸制,采用清水煮沸蒸制75min;关火后,随蒸锅一起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将黄精取出,在65℃的烘箱中烘干4h,得到一蒸黄精;重复一次,得到二蒸黄精。将二蒸黄精切碎,得到黄精颗粒,得到最大粒径≤2mm的黄精颗粒。将红茶颗粒和黄精颗粒,按照黄精105份、红茶52份、桑叶11份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散茶,然后将此散茶包装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每包含有散茶3g)。将此袋泡茶用开水进行冲泡,茶汤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甜醇,有回甘,为高级袋泡茶产品。<实施例7>准备红茶:称取红茶,置于热风烘箱中,设定温度70℃烘干60min,烘干后的红茶切碎,得到最大粒径≤3mm的红茶颗粒。准备炮制黄精:取新鲜黄精,洗净,晾干或风干;切片,控制黄精切片厚度2-3mm;进行蒸制,采用清水煮沸蒸制50min;关火后,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将黄精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烘箱中,设定温度53℃,烘干6h,得到一蒸黄精;重复三次,得到四蒸黄精。切碎,得到最大粒径≤3mm的黄精颗粒。将红茶颗粒和黄精颗粒,按照黄精110份、红茶60份、桑叶12份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散茶,然后将此散茶包装制成黄精红茶袋泡茶(每包含有散茶3g)。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本发明的黄精、红茶配合制成袋泡茶只是复配组合物的一种具体形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尝试将黄精、红茶配合制成其他的形态,包括饮料、保健品等多种形式。显然,对于本发明黄精炮制处理,及其和红茶进行配合的形式方法,又以袋泡茶形态最佳。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