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尿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鱼类脂肪肝的饲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5309发布日期:2020-10-02 09:5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四甲基尿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鱼类脂肪肝的饲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方式中,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水产饲料中的油脂含量不断升高,养殖鱼类体内脂肪过度蓄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鱼类“脂肪肝”、肝胆综合症等脂质代谢障碍。与哺乳动物不同,鱼类缺乏皮下脂肪层,其主要脂肪蓄积部位是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肝脏及肌肉。过量脂肪在腹腔中过度积累引发“大肚子”问题,过量脂肪在肝脏中过度积累引发脂肪肝问题。脂肪蓄积使鱼类的营养代谢失调,生产性能降低;造成免疫系统紊乱,导致鱼类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暴发大规模的肝胆综合症,在受到环境应激性刺激(如拉网、运输、水温突变、水质不良等)时易发生应激性出血综合症,甚至大量死亡。因此,亟需研究开发一种能抗鱼类脂肪肝的饲料添加剂,解决水产养殖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四甲基尿酸(theacrine),化学名称为1,3,7,9-四甲基尿酸,是天然存在的嘌呤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苦茶的嫩叶中。近年研究发现1,3,7,9-四甲基尿酸具有抗抑郁和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并被用于人类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科学研究中。但是现有技术中未发现四甲基尿酸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尤其是应用于解决鱼类养殖过程中因饲料脂肪添加量过高导致的鱼类脂肪肝、肝胆综合症等脂肪代谢紊乱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四甲基尿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鱼类脂肪肝的饲料中的应用。所述应用指:向所述鱼类施用四甲基尿酸。所述饲料指通常对鱼类施用的基础饲料或含脂饲料,尤其适用于高脂饲料。具体应用时,将四甲基尿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将所述四甲基尿酸与鱼类饲料拌合。所述四甲基尿酸占饲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0%-0.30%,优选为0.10%-0.25%,更优为0.15%-0.20%。四甲基尿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鱼类脂肪肝,主要表现在于:增强鱼类的免疫力,能够降低鱼类脂肪肝和肝胆综合症的发病率,能够提高水产饲料的利用率,调节鱼类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了鱼类的生长性能。四甲基尿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鱼类脂肪肝,作用机理在于:降低鱼类肝脏脂质含量,促进鱼类血清总脂和β-脂蛋白的含量降低,使鱼类肝脏脂质的脂肪酸构成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尤其是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1、该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鱼类的免疫力,从而提高了鱼类的生长性能。2、该饲料添加剂能够降低鱼类脂肪肝和肝胆综合症的发病率,从而提高了鱼类的生长性能。3、该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水产饲料的利用率,调节鱼类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了鱼类的生长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四甲基尿酸来源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本发明通过调整饲料中添加剂的比例来验证草鱼的生长性能等系列指标。具体为采用酪蛋白、糊精、玉米油、鱼肝油、无机盐混合物和维生素混合物等配成基础饲料,以玉米油和鱼肝油配成相应的高脂饲料,以添加1%的氯化胆碱作为实验对照组,以添加不同水平的四甲基尿酸配制成20种试验饲料(见表1、表2),以评估四甲基尿酸的作用效果。选择同一批次1800条25.0±1.0g的草鱼为实验对象,即实验动物草鱼的来源、日龄、体重接近,1800条草鱼随机分为2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条。饲养试验在室内循环流水过滤养殖通中进行(150cm高×直径80cm)。水源为经曝气去氯后的自来水,水温平均为25.0±2.0℃,水中溶氧大于7mg/l,ph值为6.80±.001,氨氮为0.02mg/l。每天光照时间为12h。按鱼体重的3%确定投饲量,每天上午9h和下午4h分2次投喂,按日增重2%测算总体重,每10d调整一次投饲量,试验期为8周。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表1饲料组成和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复合无机盐组成(%):磷酸二氢钙12.29,乳酸钙47.42,磷酸二氢钠4.20,氯化钠3.23,硫酸钾16.38,氯化钾6.58,硫酸亚铁1.07,柠檬酸铁3.83,硫酸镁4.42,硫酸锌0.47,硫酸锰0.033,硫酸铜0.022,氯化钴0.043,碘化钾0.022。复合维生素组成(%):氯化胆碱5.55,肌醇2.22,维生素c1.11,泛酸钙0.83,维生素b10.22,维生素b20.56,维生素b60.06,维生素k0.06,叶酸0.02,维生素b120.012,生物素0.006,醋酸α-生育酚0.44,纤维素88.87。表2实验组别及四甲基尿酸添加量列表表3草鱼饲养8周后的相对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代码相对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ck68.2±3.2de40.3±4.8de1.08±0.10dck+cc85.3±2.6b45.2±1.1cd1.42±0.05bck+nc173.4±3.5de39.5±1.8ef1.31±0.05bcck+nc278.2±1.8d38.9±1.5ef1.27±0.09bcck+nc384.5±3.0bc38.1±0.8f1.28±0.08bcck+nc489.6±6.2b44.0±1.0cd1.47±0.04bck+nc5116.2±21.8a52.3±0.6b1.45±0.06bck+nc698.5±16.4a47.4±0.5c1.52±0.09bck+nc789.2±10.3b43.2±1.3cd1.34±0.13bcck+nc877.4±4.9d37.1±0.5g1.26±0.08bchl68.9±4.4de41.5±3.4de1.13±0.06dhl+cc91.3±6.1b46.2±1.4c1.52±0.11bhl+nc174.1±4.8d40.5±2.5e1.34±0.14bhl+nc279.1±3.8d41.9±1.4de1.32±0.14bchl+nc385.5±5.1b42.1±0.9de1.38±0.15bhl+nc493.5±5.8b46.0±1.4c1.50±0.04bhl+nc5125.3±18.2a63.3±1.7a1.56±0.10ahl+nc6101.9±16.5a51.4±2.5a1.65±0.05ahl+nc790.5±9.4b45.2±2.5c1.46±0.09bhl+nc878.9±7.6d39.1±1.1ef1.37±0.10b注:同一列内,右上角上标有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饲料中添加0.10%-0.25%的四甲基尿酸均能促进草鱼的生长(具体见表3),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转化效率,尤以0.15%-0.20%的四甲基尿酸添加组,其相对生长率最高,基础饲料组为98.5%-116.2%,高脂饲料组为101.9%-125.3%。且与实验对照组(添加1%的氯化胆碱组)相比,其相对生长率更高:0.15%-0.20%的四甲基尿酸添加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为基础饲料实验对照组(ck+cc)和高脂饲料实验对照组(hl+cc)的115.47%-136.23%和111.61%-137.24%。且与基础饲料组相比,0.15%-0.20%的四甲基尿酸对提高高脂饲料组草鱼的相对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更为显著。总之,0.15%-0.20%的四甲基尿酸能显著提高高脂饲料组草鱼的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从而显著提高草鱼的相对生长率。表4草鱼饲养8周后肝脏的脂质含量及组成注:同一列内,右上角上标有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饲料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均能使草鱼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具体见表4)。尤其是对于高脂饲料组,0.10%-0.30%的四甲基尿酸能使草鱼肝脏脂质含量降低到对照组(hl组)的24.49%-68.61%,且其值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hl+cc)。即在高脂饲料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所起到的效果显著优于添加1%氯化胆碱的效果。对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饲料中添加0.1%-0.30%的四甲基尿酸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具体见表4),且其值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ck+cc,hl+cc)。即在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所起到的效果均优于添加1%氯化胆碱的效果。在基础饲料组中添加四甲基尿酸对草鱼肝脏脂质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仅在高脂饲料组添加四甲基尿酸能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具体见表4),添加0.02%-0.30%的四甲基尿酸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l),添加0.30%的四甲基尿酸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hl+cc)。即在高脂饲料组中添加0.02%-0.25%的四甲基尿酸所起到的效果与添加1%氯化胆碱的效果相当,添加0.30%的四甲基尿酸所起到的效果优于添加1%氯化胆碱的效果。在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中添加0.01%-0.25%的四甲基尿酸对草鱼肝脏脂质中的磷脂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仅在高脂饲料组添加0.30%的四甲基尿酸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磷脂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hl+cc)。即在高脂饲料组中添加0.30%的四甲基尿酸所起到的效果优于添加1%氯化胆碱的效果。总之,在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能使草鱼肝脏脂质含量和其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仅在高脂饲料组添加0.02%-0.30%四甲基尿酸能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对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饲料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均能使草鱼血清总脂和β-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具体见表5)。尤其是对于高脂饲料组,0.10%-0.30%的四甲基尿酸能使草鱼血清总脂和β-脂蛋白含量分别降低到对照组(hl组)的72.64%-87.0%和66.362%-85.53%。表5草鱼饲养8周后血清的脂质含量以及脂蛋白组成添加量(%)血清总脂(mg/100ml)β-脂蛋白(%)ck1178.2±70.2a19.59±1.63ack+cc991.7±71.4b17.49±0.95abck+nc11156.2±74.0a19.25±1.63ack+nc21127.2±82.3a19.03±1.63ack+nc31108.2±59.8ab18.96±1.63ack+nc41071.2±78.1b17.55±1.03bck+nc51028.2±82.2b15.62±1.00bck+nc6990.2±17.4b15.54±1.60bck+nc7958.2±88.1b13.95±0.49bcck+nc8908.2±59.8b13.09±2.15bchl1253.8±105.4a21.91±3.10ahl+cc1001.7±99.7ab17.85±2.39abhl+nc11239.7±79.2a21.25±2.52ahl+nc21205±77.2a20.47±0.98ahl+nc31153.3±67a19.83±2.52ahl+nc41090.9±71.1b18.74±0.91bhl+nc51006±64.4b17.01±1.46bhl+nc6962.3±94.0b16.48±1.63bhl+nc7921.4±70.8b15.04±1.63bhl+nc8910.7±74.0b14.54±1.63b注:同一列内,右上角上标有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6草鱼饲养8周后肝脏脂质的脂肪酸构成(%mol)表7脂肪酸缩写列表序号缩写系统命名俗名114:00十四酸肉豆蔻酸216:00十六酸棕榈酸318:00十八酸硬脂酸416:1n-7顺-9-十六碳一烯酸棕榈油酸518:1n-99-十八烯酸油酸620:1n-9顺-11-二十碳一烯酸-718:2n-69,12-十八二烯酸亚油酸820:4n-65,8,11,4-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920:5n-35,8,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1022:5n-37,10,13,16,19-二十二碳五烯酸-1122:6n-3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本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饲料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均能使草鱼肝脏脂质的脂肪酸构成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具体见表6),即总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且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中添加0.20%-0.30%的四甲基尿酸均能使草鱼肝脏脂质的脂肪酸构成发生显著性变化(总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故其效果显著优于添加1%氯化胆碱的效果。分开来说,对于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饲料中添加0.10%-0.30%的四甲基尿酸使草鱼肝脏脂质中的十四酸(肉豆蔻酸)、十六酸(棕榈酸)和十八酸(硬脂酸)3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顺-9-十六碳一烯酸(棕榈油酸)和9-十八烯酸(油酸)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而9,12-十八二烯酸(亚油酸)、5,8,11,4-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5,8,11,4,17-二十碳五烯酸(epa)、7,10,13,16,19-二十二碳五烯酸和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由此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四甲基尿酸能够显著提高草鱼的相对生长率,降低草鱼肝脏脂质含量,促进草鱼血清总脂和β-脂蛋白的含量降低,使草鱼肝脏脂质的脂肪酸构成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尤其是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可用于水产养殖业,尤其是淡水鱼类饲料添加剂,能使养殖水产品种具有比较优异的生长性能。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是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