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78992发布日期:2020-08-18 16:2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消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茶叶及其茶叶制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茶叶及茶叶制品已经成为现代日常生活必备用品之一。其中,茶叶饮品具有饮用方便快捷、口感好、味道鲜、气味香等特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叶制品之一。目前,传统的茶叶饮品只是简单的在茶水添加原料,例如香精、糖、蜂蜜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常用的茶叶饮品的要求。但是,其存在杂质较多,影响口感,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茶叶饮品的需求。并且,也容易滋生细菌,容易变质,保质期短,不能满足现代生活节奏的需求。另外,其营养物质较少,达不到人们日常对营养元素的摄入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口味纯正,确保茶叶饮品质量,提高茶叶饮品质量的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

一种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当年新茶制作好的绿茶,取当年新种的新鲜玉米杆取汁,取烘干好的薄荷叶,上述绿茶、玉米杆汁、薄荷叶重量比例为6:2: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12: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40~45℃,加压为0.2~0.22mpa,浸泡时间为60~8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a;(2)取猕猴桃皮、柠檬、芦荟、桂花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8: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28~32℃,加压为0.1~0.12mpa,浸泡时间为80~12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b;(3)取碳酸氢钠、白砂糖、蜂蜜、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4: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并搅拌,温度为26~30℃,浸泡时间为45~60分钟制得溶液c;(4)将上述制作好的a:b:c溶液按重量比例为10:3:1混合加温加压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5~40℃,搅拌加压为0.25~0.3mpa;(5)将步骤(4)制得的原料快速加温至100℃进行消毒,然后降温常温后充氮进行罐装。

进一步,该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的步骤(1)的新鲜玉米杆取汁为,选取当年要结玉米前一周的玉米杆,当天剥去外皮,只留内部杆,将玉米杆挤压取汁。

进一步,该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的步骤(2)的猕猴桃皮为,清除猕猴桃皮外层的毛,并清理掉内部的果肉。

进一步,该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的步骤(1)、(2)、(4)的加压方式均为充入氮气增压。

进一步,该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的步骤(1)还包括将制得溶液a降温至-10~-15℃放置18~24小时。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较好的减少了杂质,保障茶叶饮品口感,提升茶叶饮品品质,较好的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茶叶饮品的需求。并且,处理合理到位避免了细菌滋生,保障了茶叶饮品质量,保证了茶叶饮品的期短,较好的满足了现代生活节奏的需求。另外,其营养物质丰富,满足了人们日常对养元素的摄入量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当年新茶制作好的绿茶,取当年新种的新鲜玉米杆取汁,取烘干好的薄荷叶,上述绿茶、玉米杆汁、薄荷叶重量比例为6:2: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12: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40℃,加压为0.2mpa,浸泡时间为7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a;(2)取猕猴桃皮、柠檬、芦荟、桂花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8: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30℃,加压为0.12mpa,浸泡时间为8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b;(3)取碳酸氢钠、白砂糖、蜂蜜、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4: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并搅拌,温度为26℃,浸泡时间为45分钟制得溶液c;(4)将上述制作好的a:b:c溶液按重量比例为10:3:1混合加温加压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8℃,搅拌加压为0.25mpa;(5)将步骤(4)制得的原料快速加温至100℃进行消毒,然后降温常温后充氮进行罐装。

实施例2

一种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当年新茶制作好的绿茶,取当年新种的新鲜玉米杆取汁,取烘干好的薄荷叶,上述绿茶、玉米杆汁、薄荷叶重量比例为6:2: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12: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45℃,加压为0.21mpa,浸泡时间为6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a;(2)取猕猴桃皮、柠檬、芦荟、桂花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8: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28℃,加压为0.1~0.12mpa,浸泡时间为9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b;(3)取碳酸氢钠、白砂糖、蜂蜜、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4: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并搅拌,温度为26~30℃,浸泡时间为50分钟制得溶液c;(4)将上述制作好的a:b:c溶液按重量比例为10:3:1混合加温加压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35℃,搅拌加压为0.28mpa;(5)将步骤(4)制得的原料快速加温至100℃进行消毒,然后降温常温后充氮进行罐装。

实施例3

一种茶叶深加工饮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当年新茶制作好的绿茶,取当年新种的新鲜玉米杆取汁,取烘干好的薄荷叶,上述绿茶、玉米杆汁、薄荷叶重量比例为6:2: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12: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45℃,加压为0.22mpa,浸泡时间为8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a;(2)取猕猴桃皮、柠檬、芦荟、桂花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8: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加压并搅拌,温度为32℃,加压为0.12mpa,浸泡时间为120分钟,然后使用逆向式连续萃取法提取制得溶液b;(3)取碳酸氢钠、白砂糖、蜂蜜、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原料按重量比例为2:2:2:1:1,将上述配比好的原料按重量比例为4:1加纯净水,然后放入浸泡装置进行浸泡,浸泡加温并搅拌,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60分钟制得溶液c;(4)将上述制作好的a:b:c溶液按重量比例为10:3:1混合加温加压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40℃,搅拌加压为0.3mpa;(5)将步骤(4)制得的原料快速加温至100℃进行消毒,然后降温常温后充氮进行罐装。

对比例1

为传统的茶叶饮品制作方法,主要包括的原料为纯净水、白砂糖、绿茶、蜂蜜、维生素c、食用香精,将上述原料混合浸泡,然后在进行过滤分离。

将对比例1和本申请实施例1~3的茶叶进行保质存放,对比保质存放的期限;以及对杂质进行检测。同时请茶叶请50名茶叶饮品领域专业人员对对比例1和实施例1~3深加工的茶叶饮品鉴赏品尝进行评价打分,打分满分均为100份,取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品质越好。具体打分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茶叶香气、汤色、滋味、苦涩味评分

通过表1的对比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深加工的茶叶饮品在保质和杂质上与常规的茶叶饮品方式均占优势,主要体现在对茶叶饮品的香气、口感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优质茶叶饮品的品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获得香气稳定、口良好、保质期可靠、杂质含量低、营养元素丰富的茶叶深加工饮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