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6656发布日期:2020-10-13 09:2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公开号为cn10791375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收购绿色稻米,之后通过扬谷机对晾晒过的稻米进行除杂,将晾晒过的稻米集中在一起,并进行筛选,采用输送辊与滚筒机对上述晾晒过的稻米进行初步清洗。采用去石机对上述稻谷中混入的土、砂石块等异物进行去除处理,之后通过输送辊将去石后的稻米输送到磁选机上,对稻米中混入的铁屑等杂质进行去除处理。采用谷糙分离机将糙米和稻谷进行分离。采用厚度分级对上述未成熟粒与破碎粒进行分级处理。采用碾米机对上述糙米进行开糙及碾白,然后采用白米分离筛将完整粒与不完整粒进行分离处理。采用抛光机对白米进行抛光处理。成品包装,采用封口机进行成品包装入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大米中含有微生物,在条件适宜时,如在适宜的温度、氧气、湿度的情况下,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使大米出现变色、结块或霉变等多种症状,使大米发生变质,影响大米的保存和食用,降低大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解决了大米成饭后易反生的问题,增加了米饭的香味,降低大米食用过程中的过敏几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除杂;

浸泡:对大米进行浸泡;

超高压处理;

脱水烘干:脱去大米表面的水分,进行烘干干燥;

包装;

装箱;

入库冷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高压技术是在密闭的超高压容器内,用水作为介质对食品等物料施以压力,进行杀菌,而且不会像高温杀菌那样造成营养成分破坏和风味变化。超高压处理,对大米进行杀菌,提高大米保存的安全性,使大米不易发生变质。经过浸泡和超高压处理之后的大米,在后续的蒸煮中不易产生回生的情况,提高大米的香味,降低大米蛋白的过敏程度,提高大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经过脱水干燥后进行包装、冷藏的大米,通过对湿度、氧气和温度的控制,使得微生物缺少适宜的繁殖和生长条件,大米不易发生变质、结块的情况,保存时间较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浸泡的工序中,浸泡液为浓度0.7-0.9%的柠檬酸溶液,浸泡时间为80-100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柠檬酸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与超高压处理配合,进一步对大米进行杀菌;同时,经过0.7-0.8%的柠檬酸溶液浸泡的大米在超高压下有助于提高其糊化度和复水速度,进一步提高米饭的口感。此外,柠檬酸能增强体内的正常代谢,并可以促进食欲。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超高压处理的工序中,超高压的压强为350—400mpa,超高压的时间为4-6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高压的压强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大米颗粒容易发生破碎的情况;超高压的压强过低或时间过短,达不到杀菌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脱水烘干的工序中,加热烘干的温度为75-85摄氏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烘干的过程中,使大米表面的柠檬酸的温度升高,柠檬酸在80摄氏度左右时具有良好的杀灭细菌芽孢的作用,进一步对大米杀菌,使大米更加卫生安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脱水烘干与所述包装的工序之间设有防结块处理工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米在包装压实的过程中,米粒会吸附挤压,米粒的结合面形成负压,出现粘连,也会结成非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块状,给后续打开包装取用大米造成不便,防结块处理工序使包装后的大米不易发生结块。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结块处理工序为,在大米中加入食用油,大米与食用油的体积比为100:1~80:1,并与大米进行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食用油在大米的米粒间起到润滑作用,使大米间不易发生粘结,减少结块。此外,食用油也使后续煮熟的米饭更加柔软香甜,口感更好,增加了外观光亮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结块处理工序为,在大米中加入糯米纸碎屑,大米与糯米纸碎屑的体积比为100:1~80:1,并与大米进行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交替,大米内部的水分也容易析出,造成结块。糯米纸碎屑与大米混合,包裹在大米外侧,糯米纸碎屑具有防潮和防粘的效果,一方面对大米进行干燥,另一方面使大米的米粒之间不易发生粘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包装工序为真空包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包装将包装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密封,一方面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空气稀少相当于低氧效果,减少包装内氧气含量,使微生物缺少适宜的生存条件,使大米不易霉腐变质,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并延长保质期。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浸泡和超高压处理,对大米进行杀菌,使大米在后续的蒸煮中不易产生回生的情况,提高大米的香味,降低大米蛋白的过敏程度,提高大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2.通过防结块处理,使包装后的大米不易发生非微生物繁殖引起的结块。

附图说明

图1是大米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米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除杂。将大米内部的轻质杂质,如米糠,进行挑选除杂:即将大米放置在高处下降,下降的过程中,通过鼓风机对大米中的米糠进行鼓吹。由于米糠较轻,鼓风机可使米糠和大米分离。

s2、浸泡。对大米进行浸泡,浸泡液为浓度0.7-0.9%的柠檬酸溶液,浸泡时间为80-100分钟。柠檬酸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同时,柠檬酸能增强人体的正常代谢,并可以促进食欲。

s3、超高压处理。超高压的压强为350—400mpa,超高压的时间为4-6分钟,对大米进行杀菌,减少细菌微生物,使大米不易发生变质,提高大米保存的安全性,并降低大米蛋白的过敏程度。经过柠檬酸溶液浸泡与超高压处理的配合,在大米煮熟后有助于提高大米糊化度,使大米在后续的蒸煮中不易产生回生的情况,提高大米的香味,提高大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s4、脱水烘干。将大米先进行脱水,脱水可先采用沥干或离心脱水,再进行加热烘干,脱去大米表面的水分。加热烘干采用烘筒式烘干、热风式烘干或远红外烘干。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烘筒式烘干。加热烘干的温度为75-85摄氏度。加热烘干的过程中,细菌失去适宜的繁殖和生存条件而死亡,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加热过程中,使大米表面残留的柠檬酸溶液的温度升高,由于柠檬酸在80摄氏度左右时具有良好的杀灭细菌芽孢的作用,进一步对大米杀菌,使大米更加卫生安全。

s5、防结块处理,可择一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在大米中加入食用油,大米与食用油的体积比为100:1~80:1,并与大米进行均匀搅拌混合。食用油在大米的米粒间起到润滑作用,使大米间不易发生粘结,减少非微生物繁殖引起的结块。此外,食用油也使后续煮熟的米饭更加柔软香甜,口感更好,增加了外观光亮度。

、在大米中加入糯米纸碎屑,大米与糯米纸碎屑的体积比为100:1~80:1,并与大米进行均匀混合。在前道的烘干过程中,方式为烘筒式烘干,采用滚筒烘干机,在滚筒中加入大米之后,加入糯米纸碎屑,通过滚筒的转动,使大米与糯米纸碎屑进行翻转混合,达到利用同一台设备同时进行烘干和混合两道工序。糯米纸由淀粉、明胶和少量卵磷脂混合,流延成膜,烘干而成。然后将糯米纸后处理成碎屑状,糯米纸碎屑的尺寸为2mm*2mm*0.2mm。与大米均匀混合,糯米纸碎屑具有防粘和防潮的效果,对大米进行干燥,使大米的米粒之间不易发生粘结,减少大米结块的情况。

s6、真空包装;将包装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密封,一方面减少了包装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减少了包装内氧气含量,使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缺少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使大米不易霉腐变质,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并延长保质期。

s7、装箱。

s8、入库冷藏,冷藏的温度为-20~-15摄氏度,对大米进行低温保存。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大米依次经过除杂、浸泡、超高压处理、脱水烘干、防结块处理、真空包装、装箱和入库冷藏。浸泡和超高压处理,配合对大米进行杀菌,脱水烘干对大米进行干燥。由于真空包装,大米在包装压实的过程中,米粒会吸附挤压,米粒的结合面形成负压,出现粘连,会结成块状,给后续打开包装取用大米造成不便;此外,温度交替,大米内部的水分也容易析出,使大米之间粘连成结块;防结块处理使大米之间不易发生粘连结块,便于后续打开包装进行大米的取用。通过杀菌、干燥和抽氧的综合处理,达到对湿度、氧气和温度的控制,提高大米保存的安全性,大米不易发生变质、结块等情况,保存时间较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