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蝴蝶面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1225发布日期:2020-10-17 02:0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蝴蝶面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蝴蝶面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面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因其具有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易消化、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它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其中以小麦粉制成的面条最为常见。蝴蝶面又叫花型面,源自意大利。蝴蝶面的面质以两侧较为细柔,中间较厚实,将面做成蝴蝶面不仅外观好看,让人赏心悦目,吃起来口感也较为上佳。

申请号为cn201510479947.x的一篇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蝴蝶面成型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机械手包括两组互为对称设置的夹持臂、使夹持臂收拢或张开的作动件和控制作动件移动的作动气缸;夹持臂上设置有铰接孔,夹持臂通过其铰接孔铰接在固定座上,夹持臂上设置有一个以铰接孔为中心的扇形齿片;作动件在其轴向方向上依次开设有若干齿槽,作动件的扇形齿片与齿槽啮合,作动气缸固定在固定座上,作动气缸与作动件连接并控制作动件移动,从而使夹持臂以其铰接孔孔位中心转动,

但是,该发明制作处的形状一致,也不易粘连,但制作的速度慢、效率低,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蝴蝶面成型机构,其通过两根第一成型辊和成型件之间的配合将面皮成型为m型,由两组配合组件配合将面皮承载,由两组挤压组件相对挤压使得面皮成型为蝴蝶面,再由后续的切割工序进行切割,解决了传统蝴蝶面生产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减少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蝴蝶面的黏连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蝴蝶面成型机构,其包括:

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面皮;

第一成型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该第一成型机构将面皮压制成m型;以及

第二成型机构,所述第二成型机构沿所述第一成型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的输出端,该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成型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接取所述第一成型机构上的所述面皮,两个所述成型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该成型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输送带、配合单元、挤压单元和轨道,所述配合单元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挤压单元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且所述配合单元和所述挤压单元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配合单元和所述挤压单元与所述轨道均可抵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

第二底座;

第一成型辊,所述第一成型辊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

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

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的中部;以及

成型件,所述成型件由所述气缸推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一成型辊配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成型辊有两根,且两个第一成型辊以所述第一输送带对称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成型件包括:

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底座由所述气缸推动;以及

第二成型辊,所述第二成型辊沿所述第四底座的宽度方向阵列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成型辊配合将所述面皮成型呈m型。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成型辊有三根,且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成型辊形成的空隙间。

作为改进,所述配合单元包括:

第一抵触杆,所述第一抵触杆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且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可抵触设置;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抵触杆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一凸块;

第五底座,所述第五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杆的另一端部;以及

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呈凹轮型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成型辊可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配合件配合承载所述面皮。

作为改进,所述挤压单元包括:

第二抵触杆,所述第二抵触杆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可抵触设置;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抵触杆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二凸块;

第六底座,所述第六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抵触杆的另一端部;

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呈圆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上,该挤压件沿其圆弧方向的内壁上设置有齿圈;

啮合件,所述啮合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上,且其与所述齿圈啮合设置;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任一所述啮合件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设置,该第一齿轮沿所述第二抵触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的一侧;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上,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垂直且啮合设置;以及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可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挤压件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挤压球。

作为改进,所述挤压件上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与所述第六底座可抵触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两根第一成型辊和成型件之间的配合将面皮成型为m型,由两组配合组件配合将面皮承载,由两组挤压组件相对挤压使得面皮成型为蝴蝶面,再由后续的切割工序进行切割,减少了设备成本,提高了蝴蝶面的黏连性;

(2)本发明通过三根第二成型辊位于两个第一成型辊之间,使得面皮正好成型为m型,且对面皮的拉伸程度小,减少对面皮的损伤;

(3)本发明通过传输带两侧挤压件内侧上挤压球的相互配合先进行面皮内侧的黏连,再由挤压件外侧的挤压球相互配合对面皮的外侧进行挤压黏连,提高了黏连效果,从而提高了蝴蝶面的生产质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减少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质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成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配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面皮成型配合单元状态图一;

图6为本发明面皮成型配合单元状态图二;

图7为本发明挤压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面皮成型挤压单元状态图一;

图9为本发明面皮成型挤压单元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和3所示,一种蝴蝶面成型机构,其包括:

第一输送机构1,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输送面皮10;

第一成型机构2,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该第一成型机构2将面皮10压制成m型;以及

第二成型机构3,所述第二成型机构3沿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的输出端,该第二成型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带31和成型组件32,所述第一输送带31接取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上的所述面皮10,两个所述成型组件32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31的两侧,该成型组件32包括第一底座321、第二输送带322、配合单元323、挤压单元324和轨道325,所述配合单元323沿所述第二输送带322的输送方向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322上,所述挤压单元324沿所述第二输送带322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322上,且所述配合单元323和所述挤压单元324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配合单元323和所述挤压单元324与所述轨道325均可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成型机构2包括:

第二底座21;

第一成型辊22,所述第一成型辊22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21上;

第三底座23,所述第三底座23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21上;

气缸24,所述气缸24设置于所述第三底座23的中部;以及

成型件25,所述成型件25由所述气缸24推动动作,且其与所述第一成型辊22配合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成型辊22有两根,且两个第一成型辊22以所述第一输送带31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件25包括:

第四底座251,所述第四底座251由所述气缸24推动;以及

第二成型辊252,所述第二成型辊252沿所述第四底座251的宽度方向阵列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成型辊22配合将所述面皮10成型呈m型。

其中,所述第二成型辊252有三根,且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成型辊22形成的空隙间。

如图4所示,所述配合单元323包括:

第一抵触杆3231,所述第一抵触杆3231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32311,且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325可抵触设置;

第一弹簧3232,所述第一弹簧3232套设在所述第一抵触杆3231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322和所述第一凸块32311;

第五底座3233,所述第五底座3233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杆3231的另一端部;以及

配合件3234,所述配合件3234呈凹轮型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成型辊22可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配合件3234配合承载所述面皮10。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挤压单元324包括:

第二抵触杆3241,所述第二抵触杆3241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32411,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325可抵触设置;

第二弹簧3242,所述第二弹簧3242套设在所述第二抵触杆3241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322和所述第二凸块32411;

第六底座32323,所述第六底座32323设置于所述第二抵触杆3241的另一端部;

挤压件32324,所述挤压件32324呈圆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32323上,该挤压件32324沿其圆弧方向的内壁上设置有齿圈323241;

啮合件3245,所述啮合件324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32323上,且其与所述齿圈323241啮合设置;

第一齿轮3246,所述第一齿轮3246与任一所述啮合件324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设置,该第一齿轮3246沿所述第二抵触杆324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32323的一侧;

第二齿轮3247,所述第二齿轮3247设置于所述第六底座32323上,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3246垂直且啮合设置;以及

齿条3248,所述齿条3248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321上,且其与所述第二齿轮3247可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32324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挤压球323242。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32324上设置有限位块324323,该限位块324323与所述第六底座32323可抵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的起到防止挤压件随意转动。

工作过程:

如图5、6、8和9所示,面皮10呈长条形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进行输送,当面皮10经过第一成型机构2时,第一成型辊22转动与第二成型辊252配合将面皮压制成m型,面皮m型底部的中间置于第一输送带31上,两侧的第二成型机构3上的配合单元323相互配合将面皮10的外侧进行定型,同时配合件3234承载面皮10,挤压单元324位于面皮10的m型底部内侧,第二抵触杆3241与轨道325抵触设置,两侧的挤压球32442相配合将面皮10的m型的底部黏连在一起,第二抵触杆3241沿轨道325继续运动,同时齿条3248与第二齿轮3247啮合设置,带动啮合件3245转动,啮合件5与齿圈32441啮合设置,带动挤压件3244转动,挤压件3244另一端上的挤压球32442将面皮10的外侧黏连在一起,使得面皮10形成波浪形设置,面皮10继续输送,后部切割设备将面皮10切割成蝴蝶面,以此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