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配方羊乳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96425发布日期:2020-10-13 09:2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苏配方羊乳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奶制品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紫苏配方羊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籽油英文学名:perillaseedoil,从唇形科药用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cns)的成熟的种籽获得,是一种高不饱和度的天然油脂,所含主要成份为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是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天然植物油中这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长期食用紫苏籽油可以:(1)增加脑部营养、健脑益智、调节脑神经和视神经功能;(2)调节高血压、高血脂、降低胆固醇;(3)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栓形成;(4)降低脑血栓及心血管病的发作;(5)增强人体免疫功能;(6)调节机体代谢、延缓机体衰老;(7)减缓并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8)预防脂肪肝和糖尿病;(9)对保健肌肤和减肥也有较好效果。羊奶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且易消化,不易致敏,近年来也被国内外营养专家一致认可,并在国际营养学界中享誉“奶中之王”。研究表明,羊奶中含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因子,其中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的总含量均高于牛奶,不仅营养全面,且极易消化吸收,其脂肪球大小与人奶相同,利于人体吸收,和牛奶相比,婴儿对羊奶的消化率可达94%以上。羊奶中乳固体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比牛奶高5%-10%。羊奶中的12种维生素的含量比牛奶要高,特别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要高1倍。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羊奶的脂肪结构与母乳相同,碳链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呈良好的乳化状态,更有利于机体直接利用。基于紫苏籽油的功效以及羊奶的特点,目前,一些厂家也将紫苏籽油作为辅料之一加入到羊奶配方中进行羊乳粉加工,获得紫苏配方羊乳粉。但现有的紫苏配方羊乳粉仍然存在如下缺陷:(1)配方设计不够合理,营养不够均衡,并且采用传统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喷雾干燥环节,易使乳粉出现细微团聚,影响了乳粉的冲调性;(2)传统制备方法制备的乳粉普遍存在杀菌效果不够、微量金属元素过高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紫苏配方羊乳粉的营养价值,而且在食用上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紫苏配方羊乳粉的配方及制备方法进行改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苏配方羊乳粉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紫苏配方羊乳粉配方不合理、营养不够均衡,冲调性不佳,且制备方法存在杀菌效果不够、微量金属元素过高、难以充分展现紫苏羊乳分营养价值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紫苏配方羊乳粉,包括生羊乳400~600g、脱盐乳清粉200~400g、浓缩乳清蛋白粉50~100g、乳糖50~100g、紫苏籽油45~55g、复配营养强化剂10~15g、氢氧化钾1~3g、复合ab菌0.4~0.5g。作为优选,每克复配营养强化剂包括va2210~2990μgre、vd34~46μg、ve51~69mgα-te、vb63903~5248μg、叶酸1190~1610μg、牛磺酸120~147μg、vc323~400mg、铁85~115mg、锌49~60mg、硒140~184μg、钙304~800mg。基于上述配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紫苏配方羊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过滤除杂:将验收合格的生羊乳计量后过滤,去除鲜奶中的机械杂质;(2)冷贮存:将过滤后的生羊乳冷却后进行冷藏备用;(3)净乳:对生羊乳进行净乳,去除羊乳中的杂质,确保杂质度≤2.0mg/kg;(4)杀菌:将净乳后的生羊乳进行杀菌处理,然后贮存;(5)标准化配料:按照比例,将贮存的生羊乳与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乳糖、紫苏籽油、复配营养强化剂、氢氧化钾混合,并于50~60℃条件下进行标准化配料、溶解成料液;(6)均质处理:料液以不超过60℃的温度进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均质压力10-14mpa,使料液中的脂肪颗粒破碎成较小的脂肪球,并均匀分散于乳中;(7)浓缩蒸发及高温杀菌:将乳液经浓缩蒸发除去水分,形成浓奶;并对浓奶进行高温杀菌;(8)喷雾干燥:浓奶经出料泵打入无菌贮奶缸中,打入奶缸前用过滤网过滤,再用高压泵泵入干燥塔内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时的进风温度为170~185℃,排风温度为80-92℃,塔内负压为-20~35水柱mmh2o,塔内温度为60~92℃;(9)冷却:对干燥的浓奶经流化床冷却,获得乳粉,然后接入密闭输送系统进行暂存;(10)隧道杀菌:将检验合格的复合ab菌经过隧道杀菌后送入干混间;(11)计量混合:将杀菌后的复合ab菌按照比例与干燥的乳粉进行混合;(12)微量金属元素检测:对混合的乳粉进行微量金属元素检测;(13)包装入库:对检测合格的乳粉进行过筛,然后按照所需规格进行覆膜充氮包装、外包装、喷码、装箱、入库;所述的充氮包装,氮气压力≥0.5mpa,残氧量≤3.0%;针对成人配方乳粉的横封温度为175~185℃、纵封温度为160~180℃。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将验收合格的生羊乳计量后通过80目或120目的滤网过滤。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将生羊乳经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后贮存在制冷罐中备用;贮存时温度控制在为0-4℃,酸度为6-130t,并定时检查温度和酸度是否符合要求。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杀菌处理的过程为:通过板式杀菌机进行预杀菌后进入脱气罐,然后经芽孢分离机处理后再返回至板式杀菌机,杀灭鲜奶中的部分微生物;所述的杀菌机为25吨杀菌机,温度为80~85℃,杀菌时间为15s;或者所述的杀菌机为30吨杀菌机,温度为90~110℃,杀菌时间为4s。具体地,所述步骤(7)中,将乳液通过降膜式蒸发系统经杀菌器再次杀菌并经分离器进行蒸发浓缩除去水分形成浓奶,浓缩后的出料密度为1.090~1.155。具体地,所述步骤(7)中,将浓奶经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杀菌,使料液中的大部分细菌被杀死;板式热交换器品牌为南华,使用的高温杀菌为度为89~96℃,杀菌时间为10s;或者板式热交换器品牌为vtis,使用的高温杀菌为度为110~120℃,杀菌时间为0.33s。具体地,所述步骤(9)中,对干燥的浓奶经流化床至少冷却三次,获得乳粉,然后接入密闭输送系统进行暂存;三次冷却的进风温度均为15~35℃;具体地,所述步骤(11)中,对混合的乳粉采用金属检测仪进行微量金属元素检测,金属检测仪使用前依次采用1.0mm铁球、1.2mm非铁球、1.5mm不锈钢球进行校正,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的紫苏配方羊乳粉配方,包含生羊乳、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乳糖、紫苏籽油、复配营养强化剂、氢氧化钾、复合ab菌,不仅配方原料设计合理、营养均衡,而且结合本发明设计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喷雾干燥环节的设计,能有效避免乳粉出现细微团聚,改善了乳粉的冲调性。(2)本发明通过生羊乳过滤、冷贮、净乳、杀菌及贮存、标准化配料、均质、浓缩蒸发、高温杀菌、喷雾干燥、流化床冷却、隧道杀菌、计量混合、微量金属元素检测、充氮包装、外包装的流程设计,除了能改善乳粉的冲调性外,其中的三道杀菌工序(第一道杀菌处理在标准化配料前,第二、三道杀菌处理在标准化配料后)设计,可以在不影响配料后的均质、浓缩蒸发喷雾干燥、流化床冷却等工序处理以及尽可能避免羊乳粉营养流失的前提下,充分杀灭羊乳中的部分微生物和大部分细菌,提升了整个制备方法的杀菌效果。(3)本发明设计了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环节,可有效针对配方乳粉中的微量金属元素进行检测(采用金属检测仪检测),及时筛查其微量金属元素是否含量过高,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创造性的设计了采用1.0mm铁球、1.2mm非铁球、1.5mm不锈钢球进行校正的方式,而实践表明,这种校正是非常有效的,充分保证了配方乳粉出厂后的安全性,更适合3岁以上人群食用。(4)本发明设计的浓缩蒸发环节,将乳液通过降膜式蒸发系统经杀菌器再次杀菌并经分离器进行浓缩蒸发除去水分形成浓奶,浓缩后的出料密度为1.090~1.155。如此一来,结合本发明羊乳粉配方的设计,可以使料液中的脂肪颗粒破碎成较小的脂肪球,并均匀分散于乳中,既能确保人体对脂肪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又能在与现有羊乳粉同等食用量的前提下,避免脂肪发生堆积。(5)本发明采用了充氮包装、封口的方式实现内包装,并且设定了相关参数,不仅在包装环节上更加充分地保障了乳粉的保质时效,而且也更加便于定量食用,使3岁以上人群均能很好地实现营养的精确补充,进一步改善了整个紫苏配方羊乳粉食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苏配方羊乳粉,配方上包括生羊乳400~600g、脱盐乳清粉200~400g、浓缩乳清蛋白粉50~100g、乳糖50~100g、紫苏籽油45~55g、复配营养强化剂10~15g(每克复配营养强化剂包括va2210~2990μgre、vd34~46μg、ve51~69mgα-te、vb63903~5248μg、叶酸1190~1610μg、牛磺酸120~147μg、vc323~400mg、铁85~115mg、锌49~60mg、硒140~184μg、钙304~800mg)、氢氧化钾1~3g、复合ab菌0.4~0.5g。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紫苏配方羊乳粉的工艺,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生羊乳验收、过滤、冷贮、净乳、杀菌及贮存、标准化配料、均质、浓缩蒸发、高温杀菌、喷雾干燥、流化床冷却及暂存、隧道杀菌、计量混合、微量金属元素检测、充氮包装、外包装、喷码、装箱、入库、检验及出厂等流程。下面一一对上述流程进行介绍。一、生羊乳验收从规定的合格奶站收购,经驻点员监督挤奶冷藏后运回公司,进厂后生羊乳验收员按标准逐批抽样检验,检测项目和结果按gb19301-2010生乳标准执行,检测合格才进行验收(各厂家也可以在此标准基础上再制定各自进一步的验收标准,要求只有生羊乳同时满足两个标准时才验收)。二、过滤验收合格的生羊乳计量后通过80目或120目的尼龙滤网过滤,去除鲜奶中的机械杂质。三、冷贮将过滤后的生羊乳经板式换热器进行冷却后贮存在制冷罐中备用;贮存时温度控制在为0-4℃,酸度为6-130t,并定时检查温度和酸度是否符合要求。四、净乳将生羊乳经过分离机进行净乳,去除生羊乳中的杂质,根据净乳后杂质情况及时排渣,要求杂质度≤2.0mg/kg。五、杀菌及贮存通过板式杀菌机对生羊乳进行预杀菌后进入脱气罐,然后经芽孢分离机处理后再返回至板式杀菌机,杀灭鲜奶中的部分微生物。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杀菌机为25吨杀菌机时,温度为80~85℃,杀菌时间为15s;采用的杀菌机为30吨杀菌机时,温度为90~110℃,杀菌时间为4s。杀菌后,对生羊乳进行贮存。六、标准化配料(羊乳粉的制备从此处开始)将贮存的生羊乳按照羊乳配方加入辅料,并于50~60℃条件下进行标准化配料、溶解成料液。本实施例所述的辅料,即为上述所说的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乳糖、紫苏籽油、氢氧化以及复配营养强化剂,其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包含称量、预热、溶解(35-45℃)、计量等步骤。七、均质料液以不超过60℃的温度进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均质压力10-14mpa,将脂肪颗粒破碎成较小的脂肪球,并均匀分散于乳液中。八、浓缩蒸发将乳液通过降膜式蒸发系统经杀菌器再次杀菌并经分离器进行浓缩蒸发除去水分形成浓奶,浓缩后的出料密度为1.090~1.155。九、高温杀菌将浓奶经过板式热交换器进行杀菌,使料液中的大部分细菌被杀死。本实施例中,高温杀菌主要有两种方式:南华和vtis(利乐)高温杀菌,通常情况下使用vtis杀菌一种方式,当vtis杀菌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小批量生产(1~3吨)时,则使用南华设备进行杀菌。具体来说,板式热交换器品牌为南华,使用的高温杀菌为度为89~96℃,杀菌时间为10s;或者板式热交换器品牌为vtis,使用的高温杀菌为度为110~120℃,杀菌时间为0.33s。十、喷雾干燥浓奶经出料泵打入无菌贮奶缸中,打入奶缸前用过滤网过滤,再用高压泵泵入干燥塔内进行喷雾干燥。本实施例中,喷雾干燥时的进风温度为170~185℃,排风温度为80-92℃,塔内负压为-20~35水柱mmh2o,塔内温度为60~92℃。十一、流化床冷却及暂存对干燥的浓奶依次经流化床冷却三次,获得乳粉,然后接入密闭输送系统进行暂存(或进行25kg紫苏配方羊乳粉基粉大包装)。三次冷却的进风温度均为15~35℃。十二、隧道杀菌先对复合ab菌进行检验,然后将检验合格的复合ab菌经过隧道杀菌送入干混间。十三、计量混合将称量好的复合ab菌与前面生产的乳粉进行混合。十四、微量金属元素检测配方乳粉生产线安装金属检测仪,并对混合的乳粉进行微量金属元素检测。本实施例中,金属检测仪使用前依次采用1.0mm铁球、1.2mm非铁球、1.5mm不锈钢球进行校正,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十五、充氮包装将检测合格后的乳粉通过振动筛过筛,然后输送至定量包装机,按照所需规格进行覆膜充氮包装、封口。本实施例中的覆膜充氮包装,其参数如下:氮气压力≥0.5mpa,残氧量≤3.0%;针对成人配方乳粉的横封温度为175~185℃、纵封温度为160~180℃。十六、外包装按产品品种要求进行罐装或盒装、然后封口、喷码,最后装箱。十七、入库将包装好的成品按要求码放在成品库中贮存,产品必须堆放在托盘上,并与墙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按生产日期/批号、品种/规格分别堆码,做好标识。保持仓库清洁卫生,阴凉、干燥通风,防鼠、防尘、防潮、防火设施保持完好。十八、检验及出厂对入库的乳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即可出具检验合格报告,然后出厂,检验不合格则返回另行处理。表1为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紫苏羊乳的配方成分表:表1表2为表1每100g的部分营养成分表:热量(千焦)1941蛋白质(g)19.0脂肪(g)18碳水化合物(g)20.3钠(mg)400维生素a(μg视黄醇当量)480维生素d(μg)8.0维生素e(mgα-生育酚当量)12.00维生素b6(mg)0.95维生素c(mg)40.0叶酸(μg)280镁(mg)40钙(mg)580铁(mg)8.2锌(mg)6.00硒(μg)19.0牛磺酸(μg)35亚麻酸(mg)2600表2本发明配方及方法流程设计合理,制备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充分展现了紫苏配方羊乳粉的营养价值,因此,其相比现有技术来说,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非常适合在广大人群、尤其3岁以上人群中大规模推广应用。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