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3720发布日期:2021-01-01 18:1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黑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天尖茶是一种直泡黑茶,由于饮用方便,很受消费者欢迎。但现有的天尖茶的生产方法分两段生产,先由茶农生产天尖毛料,再有黑茶加工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出天尖茶产品。

现有的黑茶制备工艺通常是采摘后先清洗,清洗后自然晾干,晾干后进行杀青、揉捻、发酵和干燥,如果晾干后直接进行杀青,而杀青都是高温杀青,会破坏酶的活性,如淀粉酶和果胶酶就不能分解糖类物质,使得黑茶的甜度较低,而甜度高的黑茶会让口感绵甜回甘,无苦涩味,芳香四溢。而且现有的晾晒厚度太厚,通常是2-3cm,不仅导致茶叶晾干速度慢,而且会有湿气,而且摊开晾晒的时候通过是晾干为止,不会保证茶叶的香度。

再者,现有黑茶的干燥方式通常是低温干燥,一般为50℃左右进行干燥,干燥速度慢,且不能锁住茶叶的甜度和香味;又或者现有的黑茶干燥采用100℃以下的温度进行一级中温干燥,再进行二级低温干燥,而100℃以下的温度虽然也能达到干燥目的,但干燥速度慢,不能快速锁住香味和甜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口感好,香味芬芳,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海拔800米以上的一级春茶鲜叶;

s2:鲜叶采回后,在25~28℃的温室下将鲜叶摊开0.5~1.5cm厚进行通风,直至鲜叶花香浓厚;

s3:鲜叶香浓时进行保香,将鲜叶堆温至25-30℃;

s4:鲜叶温度达25-30℃时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50~280℃;

s5:揉捻;

s6:成堆发酵:

s7:干燥:采用毛火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再用足火对茶叶进行提香和保香。

进一步,s1中,采摘海拔800~1000米的高山老茶树的一级鲜叶。

进一步,s5中,揉捻的步骤包括:将杀青后的茶叶散开散热凉透,轻捻0.5~1.5小时。

进一步,s6中,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成堆发酵,发酵温度为38~40℃。

进一步,s7中,采用毛火的干燥温度为100~120℃。

进一步,s7中,采用足火对茶叶进行保香的温度为45~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温室晾置进行控温通风达到缓慢退湿过程,可将茶叶内的营养转化为糖,增加芬芳和甜度;茶叶摊开的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不宜维持成堆的茶叶间的温度来达到营养转化目的。通过将茶叶晾置是直至鲜叶花香浓厚,而不是以晾干为止,这样能保持茶叶的香度;通过保香堆温能够维持香度并增加甜度;通过干燥达到快速锁住糖分和甜度以及提香的作用,最终形成甜度和香度俱佳的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摘海拔800米以上的一级春茶鲜叶。

具体地,通常海拔越低,茶叶越涩,因此,本实施例选择800-1000米的高山老茶树的一级原料,来降低茶叶的涩味。

s102:鲜叶采回后,在25~28℃的温室下将鲜叶摊开0.5~1.5cm厚进行通风,直至鲜叶花香浓厚。

具体地,通过温室晾置进行控温通风达到缓慢退湿过程,可将茶叶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糖,来增加芬芳的香度。而25~28℃的温度能够保持茶叶内的营养物质转化。茶叶摊开的厚度不能太厚,如果大于1.5cm,则湿度太大,会影响营养物质转化;若厚度太小,则不宜维持成堆的茶叶间的温度来达到营养转化目的。再者,本实施例将茶叶晾置是直至鲜叶花香浓厚,而不是以晾干为止,这样能保持茶叶的香度。

s103:鲜叶香浓时进行保香,将鲜叶堆温至25-30℃。

具体地,通过保香,来保留鲜叶的香度,提高口感;通过将鲜叶堆温至25-30℃,能够能够维持鲜叶中的营养物质转换为糖,提高甜度和香度。可以说,本发明在杀青之前先进行保香堆温,相比于晾晒后直接杀青而言,能够提高甜度和香度,因为杀青温度较高,会破坏酶的活性,如淀粉酶和果胶酶就不能分解糖类物质,使得黑茶的甜度较低。

s104:鲜叶温度达25-30℃时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50~280℃。通过杀青,可去除茶叶的青草气。

s105: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散开散热凉透,轻捻0.5~1.5小时。揉捻是对茶叶进行定型和破壁的过程,通过挤压摩擦发热达到细胞壁破裂,加快营养物质转变。可以说,通过揉捻,可以进一步提高茶叶的甜度和香度。

s106:成堆发酵。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成堆发酵,发酵温度为38~40℃,发酵湿度为80%以上。通过成堆发酵,能够使制成的黑茶总茶多酚以及其他香味物质损失更少,另一方面,能够产生更多的糖类物质。

s107:干燥:采用毛火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再用足火对茶叶进行提香和保香。其中,毛火的干燥温度为100~120℃;足火对茶叶进行保香的温度为45~55℃。干燥过程先采用毛火,能够快速干燥,且快速锁住糖分和甜度;再采用足火,能够达到提香的功效,大大提高茶叶的口感,香甜度显著。

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摘海拔800米的一级春茶鲜叶;

步骤2:鲜叶采回后,在26℃的环境下将鲜叶摊开1cm厚进行通风,直至鲜叶花香浓厚。

步骤3:鲜叶香浓时进行保香,将鲜叶堆温至28℃。

步骤4:鲜叶温度达28℃时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80℃;

步骤5:对杀青后的茶叶轻捻1小时;

步骤6:对茶叶进行成堆发酵,发酵温度为40℃;

步骤7:干燥:采用毛火110℃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再用足火50℃对茶叶进行提香和保香。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温室晾置进行控温通风达到缓慢退湿过程,可将茶叶内的营养转化为糖,增加芬芳和甜度;茶叶摊开的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不宜维持成堆的茶叶间的温度来达到营养转化目的。通过将茶叶晾置是直至鲜叶花香浓厚,而不是以晾干为止,这样能保持茶叶的香度;通过保香堆温能够维持香度并增加甜度;通过杀青能够去掉青草气,通过揉捻可以加快营养物质转变,发酵通过温度和湿度来转变营养物质;通过干燥达到快速锁住糖分和甜度以及提香的作用,最终形成甜度和香度俱佳的成品。



技术特征:

1.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海拔800米以上的一级春茶鲜叶;

s2:鲜叶采回后,在25~28℃的温室下将鲜叶摊开0.5~1.5cm厚进行通风,直至鲜叶花香浓厚;

s3:鲜叶香浓时进行保香,将鲜叶堆温至25-30℃;

s4:鲜叶温度达25-30℃时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50~280℃;

s5:揉捻;

s6:成堆发酵:

s7:干燥:采用毛火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再用足火对茶叶进行提香和保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采摘海拔800~1000米的高山老茶树的一级鲜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5中,揉捻的步骤包括:将杀青后的茶叶散开散热凉透,轻捻0.5~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6中,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成堆发酵,发酵温度为38~4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7中,采用毛火的干燥温度为10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7中,采用足火对茶叶进行保香的温度为45~55℃。


技术总结
一种甜度高的天尖黑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海拔800米以上的一级春茶鲜叶;S2:鲜叶采回后,在25~28℃的温室下将鲜叶摊开0.5~2cm厚进行通风,直至鲜叶花香浓厚;S3:鲜叶香浓时进行保香,将鲜叶堆温至25‑30℃;S4:鲜叶温度达25‑30℃时快速杀青,杀青温度为250~280℃;S5:揉捻;S6:成堆发酵:S7:干燥:采用毛火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再用足火对茶叶进行提香和保香。本发明通过温室晾置进行控温通风达到缓慢退湿过程,可将茶叶内的营养转化为糖,增加芬芳和甜度;通过保香堆温能够维持香度并增加甜度;通过干燥达到快速锁住甜度和香度以及提香的作用,最终形成甜度和香度俱佳的成品。

技术研发人员:潘又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化县安蓉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