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1752发布日期:2021-02-27 12:2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肠衣加工是我国的传统劳动密集性加工行业,其中按肠衣产地分又包括国产盐渍猪羊肠衣和来料加工盐渍猪羊肠衣。盐渍猪羊肠衣的加工工序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是将肠羊小肠(又称原肠)经刮制后加工成半成品猪羊盐渍肠衣,精加工是指将半成品猪羊盐渍肠衣经分路、复水、拔须、量码等工序加工成客户需要的不同规格的可直接灌制灌肠的成品盐渍猪羊肠衣。其中拔须工序是专指来料加工肠衣,因为来料加工的半成品肠衣外壁含有油筋(俗称胡须或毛须)需要拔除。拔须最早是采用手工拔须,工效慢成本高,现已改为拔须机拔须,但仍然是采用人工拉一段肠衣,拔须机拔一段须的方法。如果碰到洒水肠衣要几次重新灌水后才能完成拔须工作。虽然相比之下,比纯手工拔须提高了工效,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相当大,一是手臂需不停地来回拉动,二是精力要高度集中,否则稍不注意就会拔破肠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包括肠衣灌水装置、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滚轮拉动肠衣装置,所述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包括多根套杆、套杆平台、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自来水软管,所述套杆的一端可套肠衣,套杆另一端连接自来水软管,所述肠衣灌水装置通过自来水软管为套杆上的肠衣灌水,所述套杆固定在套杆平台上,套杆平台在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滚轮拉动肠衣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装置和并列组合式滚轮,所述并列组合式滚轮由若干个滚轮并列安装组成,滚轮依靠动力传动装置带动相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还包括肠衣拔须装置;所述肠衣拔须装置包括拔须机支架、若干拔须机和拔须机平衡器,所述拔须机平衡器包括立柱、横梁、若干挂杆、拔须机配重、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和承重刀口托架,所述横梁安装在立柱上方,挂杆通过承重刀口托架置于横梁上,每个挂杆配置一个拔须机,拔须机和拔须机配重分别置于挂杆两端,拔须机比拔须机配重略重,所述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使拔须机在一定区域内上下运动保持拔须机稳定。
[000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包括上控位调节装置和下控位调节装置。
[000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控位调节装置包括上控位杆、调节螺栓、固定螺母、螺栓帽、定位螺母、挂杆控位孔、上控位杆控位孔,所述挂杆控位孔在拔须机一侧且与上控位杆控位孔对应;所述上控位杆安装在拔须机一侧与横梁平行,安装于挂杆的下方;上控位杆对应挂杆控位孔开孔,调节螺栓从上控位杆控位孔下面穿过,用固定螺母固定,然后在
调节螺栓穿过挂杆控位孔前配定位螺母作为拔须机下降的最低点。
[0007]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控位调节装置包括下控位杆和定位棒,拔须机下端配有下定位圆孔,下控位杆对应每台拔须机的下定位圆孔处安装圆柱形的定位棒,拔须机安装到位后,拔须机可依靠下定位圆孔沿定位棒上下滑动。
[000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拔须机顶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拔须机顶端挂钩,拔须机挂在挂杆对应的挂钩上;同时拔须机的机身下端一侧要设计下定位圆孔,下定位圆孔从上往下套入定位棒。
[000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承重刀口托架包括保险夹片、承重刀口孔、承重刀口托架固定孔;承重刀口是挂杆中间延伸出的一段,底面是三角形的构件,承重刀口孔比承重刀口略大一点,保险夹片可旋转向上挡住承重刀口,挂杆通过承重刀口托架固定孔固定在横梁上。
[001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拔须机支架还包括拔须机升降摇杆,在挂杆安装拔须机配重的一侧安装拔须机升降摇杆,拔须机升降摇杆是偏心的,依靠弹簧挂在高位处,下压拔须机升降摇杆使拔须机向上离开拔须位。
[001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还包括半圆形凹槽组合件、挡水板,所述半圆形凹槽组合件在滚轮和挡水板之间,半圆形凹槽组合件中间位置在拔须装置下方,使肠衣始终处于拔须机下方且做直线运动;所述挡水板的上平面设置带有缺口的固定肠衣圆环,既方便肠衣能均匀从中穿过,又能使肠衣对应凹槽移动,肠衣可从缺口处放入和取出。
[00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还包括套杆定位杆,套杆定位杆分为远离滚轮的定位杆和靠近滚轮的定位杆,所述套杆翻转脱离滚轮时,可斜靠在远离滚轮的套杆定位杆上,靠近滚轮的定位杆是一个可旋转的偏心杆,偏心杆处于高位点时,套杆切入滚轮间隙,套杆进入滚轮间隙后旋转偏心杆使偏心杆处于低位点,套杆可与滚轮充分接触并依靠滚轮的转动带动肠衣套上套杆。
[001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还包括套杆固定件,套杆固定件包括套筒挡片、螺栓、垫片、套杆固定片、弹簧挡片、弹簧、套筒和螺帽,套杆焊接在两端开口的套筒上,套筒两端带有套筒挡片,套杆固定片焊接在套杆平台上,螺栓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垫片、套杆固定片、弹簧挡片、弹簧、套筒挡片、套筒、套筒挡片、弹簧、弹簧挡片、套杆固定片、垫片、最后用螺帽固定。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
本装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左手和右手配合拉动肠衣,依靠右手手握拔须机一段一段地拔须的方式,由于可以同时多根肠衣拔须,而且克服了当肠衣壁水量不足又要重新灌水的麻烦,极大地提高了拔须的工效,虽然在每根肠衣开始灌水拔须和即将拔须结束时需要手持拔须机拔须,但这个可忽略不计,根据工人的熟练程度,总体上可提高工效50-100%,而且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肠壁始终保持充水的饱满度,而且拔须机被限制在根据肠衣口径调整好的最低位点,所以不可能造成拔须机刀面损伤肠衣壁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杆与套杆固定件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根套杆固定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根套杆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个滚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并列组合式滚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两块固定板与传动齿轮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组滚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滚轮水滴隔离件外套和水滴隔离件内套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肠衣拔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拔须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拔须机上控位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挂杆与承重刀口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承重刀口托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挡水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挡水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半圆形凹槽组合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半圆形凹槽组合件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1肠衣灌水装置、11水箱、2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21套杆、22套杆平台、23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24套杆定位杆、25套杆定位杆、26套杆固定件、261螺帽、262垫片、263套杆固定片、264弹簧挡片、265弹簧、266套筒挡片、267套筒、268螺栓、27自来水软管、3滚轮拉动肠衣装置、31并列组合式滚轮、32滚轮、321滚轮小头、322滚轮大头、323纵向凹槽、324中心孔、325六角螺帽、33水滴隔离件外套、34水滴隔离件内套、4肠衣拔须装置、41拔须机支架、411电源布线盒、412拔须机升降遥杆、42拔须机、421拔须机面罩、422下定位圆孔、423拔须机顶端挂钩、43拔须机平衡器、431立柱、432横梁、433挂杆、4331挂钩、434拔须机配重、435承重刀口托架、4351保险夹片、4352承重刀口孔、4353承重刀口托架固定孔、436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4361挂杆控位孔、4362上控位杆、4363调节螺栓、4364固定螺母、4365螺栓帽、4366定位螺母、4367上控位杆控位孔、4368下控位杆、4369定位棒、437承重刀口、5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1凹槽上平面密封塑料板、52凹槽下平面密封塑料板、53半圆形凹槽、54密封塑料板、6挡水板、61带有缺口的固定肠衣圆环、7操作台板、71支架、72承重脚、73操作台面、8动力传动装置、81传动齿轮、82滚轮固定件、821轴承座、822固定板、83传动轴、84皮带轮、8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003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肠衣灌水装置1、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2、滚轮拉动肠衣装置3、肠衣拔须装置4、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挡水板6、操作台板7,其中滚轮拉动肠衣装置3包括动力传动装置8。
[0038]
肠衣灌水装置1包括水箱11、分水阀、水位控制阀。水箱11位于操作台板7上方适当
位置,使水箱11的贮水高度与操作台板7台面的落差形成的水压能保证需拔须的肠衣充水后有一定的饱满度即可;水位控制阀自动控制水箱的水位,分水阀和水位控制阀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水箱11由符合肠衣加工卫生要求的不锈钢或塑料等材质制作。
[0039]
参见图2-5,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2包括多根套杆21、套杆平台22、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23、套杆定位杆24、套杆定位杆25、套杆固定件26、自来水软管27。套杆21由中间空心的不锈钢管制成,套肠衣端为圆滑状,有出水孔,保证水箱11的水能不断补充到被拔须肠衣内壁内,套杆21另一端为供水软管端,通过自来水软管27与水箱11的水阀连接。每根套杆21配一个分水阀,可单独控制每根套杆21的供水。套杆21通过套杆固定件26安装套杆平台22上,套杆平台22安装在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23上,套杆平台22可通过滚轮、滑块、螺杆、套管等形式在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23上前后左右移动。可移动套杆平台底座23安装在操作台板7的支架71上。
[0040]
具体参见图3-4,套杆固定件26包括套筒挡片266、螺栓268、垫片262、套杆固定片263、弹簧挡片264、弹簧265、套筒267和螺帽261等组成。套杆21焊接在两端开口套筒267上,套筒267两端带有套筒挡片266,套杆固定片263焊接在套杆平台22上。安装时,螺栓268从左至右依次穿过垫片262、套杆固定片263、弹簧挡片264、弹簧265、套筒挡片266、套筒267、套筒挡片266、弹簧265、弹簧挡片264、套杆固定片263、垫片262、最后用螺帽261固定。利用这种构件,套杆21可以通过套筒267围绕螺栓268自由翻转。
[0041]
套杆平台22上设有左右两处定位杆,套杆定位杆24在套杆平台22左侧,供套杆21翻转至左侧脱离滚轮32斜靠在套杆定位杆24上。套杆定位杆25在套杆平台22右侧,是一个可旋转的偏心杆,偏心杆处于高位点时,有利于套杆21切入滚轮32间的间隙,当套杆21进入滚轮32间隙后旋转偏心杆使偏心杆处于低位点,有利于套杆21与滚轮32充分接触并依靠滚轮32的转动带动肠衣套上套杆21。
[0042]
参见图6-10,滚轮拉动肠衣装置3包括动力传动装置8和并列组合式滚轮31。动力传动装置8包括传动齿轮81、滚轮固定件82,传动轴83、皮带轮84、电机85,动力传动装置8通过支架71固定,其中滚轮固定件82包括轴承座821和固定板822。动力传动装置8供安装并列组合式滚轮31。根据需要配一个或若干个电机85带动皮带轮84和传动动齿轮81转动带动滚轮32转动。
[0043]
并列组合式滚轮31由若干个滚轮32并列安装组成,每对应两个滚轮32形成一个滚轮组,滚轮组依靠的传动相向运动。为了在有限的台面上增加滚轮的个数,提高工作效率,相邻的滚轮组错开分布,对应地安装两块平行的固定板822,将每个滚轮组的上下轴承座821安装在同一块固定板822上,固定板822垂直安装在操作台板7下方,为了提高动力传动装置8的稳定性,两块固定板822应进行加固。两块固定板822的间距根据的间距调整。的齿数和外径尺寸均相同,这样才能保证滚轮的转速相同。滚轮32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螺丝孔和垫片进行调整。
[0044]
更加具体的,滚轮32是一头小一头大的圆台体形状,安装时滚轮小头321朝上,滚轮大头322在下,由符合肠衣加工卫生要求的橡胶或聚氨酯等软质材料制作。滚轮32表面有纵向凹槽323,中间有中心孔324与传动轴83固定连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如果滚轮中间的中心孔与传动轴连接时,可使用六角螺帽连接。并列组合式滚轮31与套杆21配套,每个滚轮组的两个滚轮32中间留有空隙,供套杆21插入,利用相邻两个滚轮32的
相向运动将肠衣套到套杆21上,即达到连续不间断地拉动肠衣前进的目的。参见图5,为了增加套杆21与滚轮32的摩擦力,套杆21与滚轮32的两侧接触面制成对称的平面状。
[0045]
参见图9,滚轮32和轴承座821安装在一根传动轴83上。传动轴83从上往下依次是滚轮32、水滴隔离件外套33、水滴隔离件内套34、两个上下轴承座821、和皮带轮84。电机85通过皮带轮84带动滚轮组中的一根传动轴83和滚轮32转动,然后再依靠带动该滚轮组中的另一根传动轴83和滚轮32转动。根据滚轮32个数的多少,电机85可配一个或几个。如果配一个电机85,则电机85安装在若干个滚轮32的中间位置,如果配置几个电机85,则根据电机85的个数和滚轮32的个数均匀分配。
[0046]
参见图10,水滴隔离件外套33是圆杯型结构,上端是中间开孔结构,下端是全开口结构,水滴隔离件内套34上端面是全开口的,下端面也是全开口的。水滴隔离件外套33上端固定在传动轴83上,安装时套在水滴隔离件内套34外面,水滴隔离件外套33可随传动轴83转动,滚轮32转动产生的水滴被阻挡在水滴隔离件外套33外周,能保持操作台面73下部的清洁和干燥。水滴隔离件内套34不动,下端面四周与操作台面73对应孔紧密接触且不漏水,中空结构供传动轴83从下向上穿过安装水滴隔离件外套33和滚轮32。滚轮32、水滴隔离件外套33、水滴隔离件内套34在操作台面73上方,其它构件位于操作台面73下方,皮带轮84在最底部,这样有利于将操作台面73的余水和滚轮32转动时所产生的水滴与下方动力传动装置8隔开,相互不受影响,而且便于操作台面73的清洁。
[0047]
现有技术中,人工拔须依靠人的手臂感觉和视觉控制拔须机面罩与肠衣壁接触度,利用面罩内刀片的快速转动切断肠衣壁上的胡须,本装置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出能使拔须机面罩421自动适度紧贴肠衣壁的平衡器。
[0048]
肠衣拔须装置4主要有拔须机支架41、拔须机42和拔须机平衡器43构成。拔须机支架41可与操作台板7的支架71共用来节省安装空间。拔须机支架41还包括电源布线盒411和拔须机升降摇杆412。电源布线盒411供安装电源总开关和每台拔须机42的电源开关用,拔须机42的电源线全部安装在电源布线盒411内,一则有利电源控制,二则减少电源线对拔须机42稳定运行的影响。
[0049]
考虑在拔须开始时和结束时需要将拔须机42移出拔须位,为了方便操作,在挂杆433安装拔须机配重434的一侧安装拔须机升降摇杆412,拔须机升降摇杆412是偏心的,依靠弹簧挂在高位处。安装拔须机42或拔须机42抬起时将升降摇杆412向下移动,从而下压挂杆433的拔须机配重434一侧使拔须机42上升离开拔须位置,这种设计既有助于拔须操作也有利于应急时快速提升拔须机42离开肠衣壁,从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0050]
如图11-15所示,拔须机平衡器43主要有立柱431、横梁432、挂杆433、拔须机配重434、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436和承重刀口托架435。两个立柱431分别安装在支架71上,立柱431的上方安装横梁432,横梁432上安装若干个挂杆433,横梁432是公用的,挂杆433是独立的,一台拔须机42配一个挂杆433,挂杆433与横梁432接触处有类似托盘天平的承重刀口437。挂杆433的两端有挂钩4331供挂拔须机42和拔须机配重434,拔须机42通过挂钩挂在挂杆433的一侧,拔须机配重434通过挂钩挂在挂杆433的另一侧,拔须机42比拔须机配重434略重,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保证拔须机面罩421依靠拔须机42比拔须机配重434略重的重量差维持紧贴在肠衣壁上,肠衣壁所受到的压力就是拔须机42与拔须机配重434的重量差,而由于重量差又不大,所以拔须机面罩421又可以随着肠衣口径的变化而升降。
[0051]
为了保证拔须机42的平衡性,在拔须机平衡器43的上方和下方设计拔须机42上下控位调节装置。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436的上控位调节装置主要由上控位杆4362、调节螺栓4363、固定螺母4364、螺栓帽4365、定位螺母4366、挂杆控位孔4361、上控位杆控位孔4367构成。挂杆控位孔4361在挂杆433的拔须机42一侧且与肠衣拔须装置4的上控位杆控位孔4367对应。上控位杆4362一般配一根,安装在拔须机42一侧。上控位杆4362是与横梁432平行的杆状构件,安装于挂杆433的下方;上控位杆4362对应挂杆控位孔4361开孔,调节螺栓4363从上控位杆控位孔4367下面穿过,用固定螺母4364固定,然后在调节螺栓4363穿过挂杆控位孔4361前配定位螺母4366,保证拔须机42下降时不超过这个最低点。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436的下控位调节装置包括下控位杆4368和定位棒4369。下控位杆4368安装在横梁432的左侧下方,位于拔须机42的右侧,下控位杆4368也是杆状构件,拔须机42下端配有下定位圆孔422,下控位杆4368对应每台拔须机42的下定位圆孔422处安装圆柱形的定位棒4369,拔须机42安装到位后,拔须机42可依靠下定位圆孔422沿定位棒4369上下滑动。由于拔须机控位调节装置436上下控位调节装置的共同作用,确保拔须机42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不受肠衣拉动的影响偏向一方。
[0052]
现有的拔须机42是手柄式,即在拔须机42的机身侧面配有手柄,供工人手握手柄操作,为了适应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4的要求,必须将现有拔须机42的手柄去掉。拔须机42的电源线安装到机身顶端,拔须机42顶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拔须机顶端挂钩423,挂在挂杆433对应的挂钩上;同时拔须机42的机身下端一侧要设计下定位圆孔422,下定位圆孔422从上往下套入定位棒4369。拔须机42的电源开关和电源线安装在肠衣拔须装置4电源布线盒411内,电源布线盒411固定安装在横梁432上方。
[0053]
承重刀口托架435包括保险夹片4351、承重刀口孔4352、承重刀口托架固定孔4353,采用螺丝通过承重刀口托架固定孔4353,将承重刀口托架435固定在横梁432上。承重刀口437是挂杆433中间延伸出的一段底面是三角形的构件,承重刀口托架435两边的两个三角形的承重刀口孔4352比承重刀口437略大一点,承重刀口孔4352底部有与承重刀口437配套的三角形构件,这样可以保证挂杆433依靠承重刀口437的接触面可以上下摆动。安装时先将承重刀口437插入承重刀口托架435右侧,然后再向左侧移动,使承重刀口437正好位于承重刀口孔4352的位置后,将承重刀口托架435两边的保险夹片4351旋转向上挡住承重刀口437,并旋紧保险夹片4351上的固定螺丝,这样可以保证挂杆433不左右移动。
[0054]
参见图1、图16、图17、图18,操作台板7是由不锈钢支架71、承重脚72和操作台面73组成。不锈钢支架71与动力传动装置8的支架连为一体,操作台面73材料包括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必须是符合肠衣加工卫生要求的不锈钢或浅色光滑的塑料制成,操作台面73四周有边沿并配有下水孔,防止操作时水溢出操作台面73。肠衣灌水装置1安装在操作台面73的左侧上方。肠衣拔须装置4安装在操作台面73右侧。为了保持肠衣灌水后拉动时始终处于拔须机面罩421下方,在滚轮32右侧位置设置与肠衣口径相匹配的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确保肠衣拉动时沿着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直线运动。操作台面73的最右侧设置一根长方体的挡水板6,以保持肠衣灌满水后拉动有一定的饱满度。挡水板6的高度根据需要保持肠衣壁的充水饱满度而定,挡水板6起延缓肠衣充水段的水过快流失的作用。为了保持肠衣沿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运动,挡水板6的上平面设置带有缺口的固定肠衣圆环61,以保持每根肠衣沿着圆环进入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运动。
[0055]
参见图18-19,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包括凹槽上平面密封塑料板51、凹槽下平面密封塑料板52、半圆形凹槽53、密封塑料板54。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是为了满足肠衣沿凹槽运动,使拔须的部分处于拔须机面罩421下方。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是由若干个半圆形凹槽53组合而成,半圆形凹槽53采用塑料自来水管沿纵轴剖切两半,变成半圆形的凹槽。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根据拔须肠衣的不同口径选择配套的半圆形凹槽53,半圆形凹槽53的间距依据拔须机42的间距而定。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的底部用一整块凹槽下平面密封塑料板52焊接固定,上面相邻两半圆形凹槽53之间的空隙用凹槽上平面密封塑料板51连接,确保凹槽平面光滑平整。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的四周除凹槽端口以外,全部用密封塑料板54密封,这样既有利于肠衣的操作,又利于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的清洁卫生。
[0056]
为了适应拔须开始段和结束段需用手提式拔须机42配合操作的情况,在操作台板7两侧各配一个单独灌水的水龙头,以供肠衣手工拔须操作用。为了节省肠衣初始段灌水的时间,该单独灌水的水龙头直接连接在自来水管上供灌水用(水压比水箱的水压大,出水快)。
[0057]
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实际操作时,将需要拔须的肠衣依次放入带有缺口的固定肠衣圆环61和半圆形凹槽组合件5中。将某根肠衣灌满水后,先用带有手柄的拔须机手工将肠衣拔须一段后套上套杆21,使处于肠衣拔须装置4下面的肠衣已被人工拔除掉胡须,确保胡须不被遗漏。依次将需要拔须的肠衣全部套上套杆21后,移动套杆平台22,使每根套杆21都处于相对应的滚轮32间隙中,并且使已被拔掉胡须的肠衣处于肠衣拔须装置4的拔须机面罩421下方待拔须;然后开启套杆21上的所有的水阀,待每根肠衣全部充满水后,再开启拔须机42的电源,抬起拔须机升降摇杆412使拔须机42缓缓下降直至拔须机面罩落在充满水的拔须肠衣壁上,然后开启滚轮拉动肠衣装置3。为了保持拉动肠衣的平稳性,电机85应配有调速器装置,同时可根据情况移动套杆21,使肠衣不被重叠在套杆21上,既要克服胡须被漏拔,也要克服移动速度过慢影响工效。待某一根肠衣即将拔须结束时,先关闭该根肠衣对应的拔须机42电源,然后再用手工将末段的肠衣拔须干净,待该根肠衣拔须结束时,关闭该根肠衣对应的套杆21分水阀。待所有肠衣拔须结束后,关闭所有水源和电源进入下一批操作。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