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8052发布日期:2021-07-16 19:2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黄油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


背景技术:

2.黄油是用牛奶加工出来的,把新鲜牛奶加以搅拌之后上层的浓稠状物体滤去部分水分之后的产物。主要用作调味品,营养丰富但含脂量很高,所以不要过分食用。
3.在使用完黄油后需要对剩余的黄油进行存放,但是现有的黄油机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放置黄油的托盘进行固定,降低了托盘放置黄油的稳定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降低了现有黄油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托盘无法被固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包括机箱和托盘放置单元;机箱为前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放置槽的长方体;托盘放置单元包括托盘支撑板和驱动装置;托盘支撑板前后移动设置在放置槽的底面上;托盘支撑板的上端面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限位组;限位组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限制支撑柱;托盘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上下贯穿的与限制支撑柱配合的限位插孔;限制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托盘的厚度;放置槽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升降设置有上限位块;上限位块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与限制支撑柱配合的限位插槽;通过驱动装置,上限位块随着托盘支撑板的前后移动而升降。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放置槽的上下侧壁左端之间和右端之间分别枢接有中心传送柱;中心传送柱的下端成型有下齿轮、上部成型有上齿轮;驱动装置包括开口朝后设置的“凵”字形的驱动架;托盘支撑板位于驱动架的开口内并且两者相对前后移动设置;驱动架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分别成型有驱动齿条;驱动齿条分别与相应侧的下齿轮啮合;放置槽的上侧壁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上支撑座;上支撑座的底面上旋转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分别与相应侧的上齿轮啮合;驱动齿轮的中心成型有下驱动螺纹孔;上支撑座的底面中心成型有上驱动螺纹孔;上限位块的上端面中心枢接有竖直驱动螺纹杆;竖直驱动螺纹杆的上端穿过并且螺接在下驱动螺纹孔和上驱动螺纹孔内;上限位块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竖直导杆;竖直导杆竖直插设在上支撑座的下端面上。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托盘支撑板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前后贯穿的等腰梯形状的侧导槽;驱动架的一对纵向部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与侧导槽配合的侧导条;驱动架的横向部中心前后穿过并且枢接有相对驱动螺栓;相对驱动螺栓螺接在托盘支撑板的前端面上。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驱动架的前端面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把手。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放置槽的下侧壁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倒置的
t字形状的向前贯穿的前后导槽;托盘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与前后导槽配合的前后导块。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前后导槽的下部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柱塞;前后导块的下部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弹簧柱塞配合的限位钢珠插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托盘取放方便并且安置位置稳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支撑板21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0、机箱;100、放置槽;101、前后导槽;11、中心传送柱;12、上齿轮;13、上支撑座;130、上驱动螺纹孔;14、驱动齿轮;15、竖直驱动螺纹杆;16、上限位块;160、限位插槽;17、弹簧柱塞;18、下齿轮;20、托盘放置单元;21、托盘支撑板;211、限制支撑柱;212、前后导块;2120、限位钢珠插槽;213、侧导槽;22、驱动架;221、侧导条;222、驱动齿条;223、把手;24、相对驱动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包括机箱10和托盘放置单元20;机箱10为前端面上成型有矩形槽状的放置槽100的长方体;托盘放置单元 20包括托盘支撑板21和驱动装置;托盘支撑板21前后移动设置在放置槽100的底面上;托盘支撑板21的上端面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限位组;限位组包括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限制支撑柱211;托盘2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上下贯穿的与限制支撑柱211配合的限位插孔230;限制支撑柱211的高度大于托盘23的厚度;放置槽10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升降设置有上限位块16;上限位块16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与限制支撑柱211配合的限位插槽 160;通过驱动装置,上限位块16随着托盘支撑板21的前后移动而升降。
16.如图1、图2所示,放置槽100的上下侧壁左端之间和右端之间分别枢接有中心传送柱11;中心传送柱11的下端成型有下齿轮18、上部成型有上齿轮12;驱动装置包括开口朝后设置的“凵”字形的驱动架22;托盘支撑板21位于驱动架 22的开口内并且两者相对前后移动设置;驱动架22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分别成型有驱动齿条222;驱动齿条222分别与相应侧的下齿轮18啮合;放置槽100的上侧壁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上支撑座13;上支撑座13的底面上旋转设置有驱动齿轮14;驱动齿轮14分别与相应侧的上齿轮12啮合;驱动齿轮14的中心成型有下驱动螺纹孔;上支撑座13的底面中心成型有上驱动螺纹孔130;上限位块16的上端面中心枢接有竖直驱动螺纹杆15;竖直驱动螺纹杆15的上端穿过并且螺接在下驱动螺纹孔和上驱动螺纹孔130内;上限位块16的上端面上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竖直导杆;竖直导杆竖直插设在上支撑座13的下端面上。
17.如图1、图2所示,托盘支撑板21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前后贯穿的等腰梯形状的侧导槽213;驱动架22的一对纵向部靠近的端面分别成型有与侧导槽213 配合的侧导条221;驱动架22的横向部中心前后穿过并且枢接有相对驱动螺栓 24;相对驱动螺栓24螺接在托盘支撑板21的前端面上。
18.如图2所示,驱动架22的前端面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把手223。
19.如图1所示,放置槽100的下侧壁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倒置的t字形状的向前贯穿的前后导槽101;托盘支撑板21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与前后导槽 101配合的前后导块212。
20.如图1所示,前后导槽101的下部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柱塞17;前后导块212的下部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弹簧柱塞17配合的限位钢珠插槽2120。
21.托盘取放方便的黄油机的工作原理;
22.放置黄油时,托盘支撑板21的前部位于机箱10的前侧;此时一对上限位块 16处于最上端,驱动架22相对于托盘支撑板21处于最前端,黄油放置在托盘23 内,然后托盘支撑板21向后移动到最后端,此过程中通过齿条齿轮传动、齿轮传动使得一对上限位块16下降,此时一对上限位块16位于限制支撑柱211的正上方并且上限位块16的限位插槽160正对限制支撑柱211,然后使得驱动架22相对于托盘支撑板21向后移动,这样一对上限位块16进一步下降,直到限制支撑柱 211插入到限位插槽160内;一对上限位块16抵靠住托盘支撑板21,这样结构简单,托盘取放方便并且安置位置稳定。
23.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